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和山柰酚对痤疮相关致病菌抗菌作用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万春梅 石春蕊 +1 位作者 高军 张剑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92-2098,I0006,共8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槲皮素和山柰酚对痤疮相关致病菌的抗菌作用,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二者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通过体外实验测定抑菌环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药物时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槲皮素和山柰酚对痤疮相关致病菌的抗菌作用,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二者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通过体外实验测定抑菌环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药物时间抑菌曲线评判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抗菌活性;检索DrugBank、HERB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槲皮素和山柰酚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得痤疮靶点;取两靶点集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网络,CytoHubba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软件进行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槲皮素和山柰酚对三种痤疮相关致病菌均有较好抗菌活性;槲皮素对三种菌的MIC≤78.13 mg/L,MBC≤156.25 mg/L;山柰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39.06 mg/L,MBC≤78.13 mg/L,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78.13 mg/L,MBC≤156.25 mg/L。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AP-1转录因子亚基(JUN)、转录因子p65(RELA)、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等8个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示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7条信号通路发挥关键作用;将两种化合物与JUN、RELA、TNF、IL-6进行对接,结合自由能均小于-20.92 kJ/mol,表明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蛋白形成稳定构象。结论槲皮素和山柰酚对三种痤疮致病菌均有抗菌活性;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两种中药成分治疗痤疮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协同特点,具有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槲皮素 山柰酚 痤疮丙酸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中药金贯蓝提取物对寻常痤疮相关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2
作者 万春梅 石春蕊 +3 位作者 廖蓓 魏玉辉 高军 张剑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考察自主研发的协定方中药“金贯蓝”提取物对寻常痤疮三种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寻常痤疮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采用琼脂打孔法考察金贯蓝提... 目的考察自主研发的协定方中药“金贯蓝”提取物对寻常痤疮三种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寻常痤疮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采用琼脂打孔法考察金贯蓝提取物对三种痤疮相关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并评估不同浓度药物对上述菌的抗菌作用是否具有浓度相关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以及最小杀菌浓度,绘制药物时间抑菌曲线进一步考察其作用特点。结果500 g/L金贯蓝提取物对C.acnes、S.epidermidis、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67±2.52)mm、(23.33±1.53)mm、(22.00±1.00)mm;浓度为250 g/L金贯蓝提取物对C.acnes、S.epidermidis、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33±0.58)mm、(20.67±1.53)mm、(20.11±1.20)mm;浓度为100 g/L金贯蓝提取物对C.acnes、S.epidermidis、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30±0.75)mm、(10.67±1.53)mm、(10.67±0.58)mm,抑菌圈直径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0.90,P<0.001)。金贯蓝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 g/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50 g/L、50 g/L、25 g/L。抑菌曲线表明其主要影响细菌生长的迟缓期。结论中药金贯蓝提取物对寻常痤疮三种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中草药 金贯蓝提取物 痤疮丙酸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试验
下载PDF
中药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3
作者 石春蕊 陈康兵 +4 位作者 王敏 匡钱华 张鸫媛 毛鹤 任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4102-4105,共4页
目的了解中药当归饮子、盐酸西替利嗪及二者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半随机将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75例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服用中药当归饮子,2次/d;西药组服用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中西医结合... 目的了解中药当归饮子、盐酸西替利嗪及二者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半随机将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75例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服用中药当归饮子,2次/d;西药组服用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中西医结合组同时服用当归饮子和盐酸西替利嗪,疗程均为28 d。治疗期间第2周、第4周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3个月、第6个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第2周,中西医结合组瘙痒评分优于中药组、西药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Ridit值分别为0.6116、0.4947、0.3993。结论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比单纯使用时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 盐酸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4
作者 石春蕊 唐宇宁 +5 位作者 赵丽 谢龙 李幼平 严祥 杨克虎 田金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的基本现状、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为提高该类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水平提供证据和建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兰州大学2008年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的基本现状、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的基本现状、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为提高该类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水平提供证据和建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兰州大学2008年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的基本现状、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64份,收回164份,其中有效问卷157份,有效率为95.7%。①157名被调查对象入学前有工作经历者不足50%,且大多在市级和县级以下医院工作。②78.3%认为临床和科研能力都很重要。③65.6%期望获得医学科学学位;④96.8%希望在毕业后从事临床或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工作,希望从事科研为主者仅占3.2%;⑤入学时临床技能和科研基础均很薄弱,但对毕业时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期望普遍较高。结论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在招生宣传和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学习目标、就业预期与国家需求相适应,加大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宣传、政策配套和培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研究生教育 学习目标 就业期望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调查 被引量:14
5
作者 石春蕊 陈康兵 +4 位作者 王敏 达晓静 董继元 匡钱华 任万明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43-47,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方法:采用频数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国内慢性荨麻疹相关疗效判断标准的使用情况与适用范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857篇,文献中症状评估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各不相同,... 目的:调查分析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方法:采用频数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国内慢性荨麻疹相关疗效判断标准的使用情况与适用范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857篇,文献中症状评估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各不相同,采用症状体征下降指数(SSRI)四级分级法的文献549篇(占64.17%)。采用K-均值聚类统计分析后发现,以治愈(100%≥SSRI>90%)、好转(90%≥SSRI>60%)、显效(60%≥SSRI>20%)、无效(20%≥SSRI≥0%)为标准的四级疗效分级法适用范围较广。结论:慢性荨麻疹临床评估和药物疗效判断标准亟待统一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疗效评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RANTES和MCP-3的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石春蕊 熊潇 +4 位作者 王敏 陈康兵 达晓静 匡钱华 任万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8-550,共3页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u rticaria)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u rticaria)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复发率高,临床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近年来成为皮肤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
下载PDF
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春蕊 匡钱华 +3 位作者 任万明 高军 曹庚 董永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1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59例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连续用3周;联合治疗组32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1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59例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连续用3周;联合治疗组32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同时加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连用3周。结果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与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生物共振技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复发率低,尤其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共振 荨麻疹 脱敏治疗
下载PDF
兰州地区1287例荨麻疹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春蕊 任万明 +1 位作者 高军 董永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9期740-741,共2页
关键词 变应原检测 兰州地区 荨麻疹 检测分析 生物共振系统 门诊就诊
下载PDF
阴道白念珠菌氟康唑敏感性与分泌性蛋白酶活力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石春蕊 韩永智 +1 位作者 骆志成 董永霞 《甘肃科技》 2006年第12期200-201,248,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白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与分泌性蛋白酶活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27-A文件)检测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及携带者所分离的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体外最... 目的探讨阴道白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与分泌性蛋白酶活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27-A文件)检测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及携带者所分离的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将其分为敏感组、剂量依赖敏感组、耐药组三组。同时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氨基黑染色法分别测定三组阴道白念珠菌的分泌性蛋白酶活力,然后对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线性回归及菌株分组间两两比较统计结果显示阴道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与其分泌性蛋白酶活力无显著相关性(r=0.004,P=0.979),三组阴道白念珠菌的分泌性蛋白酶活力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道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与分泌性蛋白酶活力可能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白念珠菌 分泌性蛋白酶 氟康唑敏感性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检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亚婷 石春蕊 +3 位作者 师蓓 武奕 熊潇 周兰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6-257,共2页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点为病程〉6周的风团或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其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点为病程〉6周的风团或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其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自发性 白细胞介素-35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辽河油田欢喜岭非均质油层测井二次解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春蕊 王彦春 吴聃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8期910-912,F0002,共4页
辽河油田欢喜岭欢26井区油层非均质性强,结合其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次解释成果、取心井分析化验为该区块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测井曲线、油藏类型和储层特点的标准化流程和测井解释模型,并确定了解释标准。在对所有井曲线标准化后,根据建... 辽河油田欢喜岭欢26井区油层非均质性强,结合其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次解释成果、取心井分析化验为该区块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测井曲线、油藏类型和储层特点的标准化流程和测井解释模型,并确定了解释标准。在对所有井曲线标准化后,根据建立的解释模型对研究区的井进行二次解释,应用取心井的岩心分析资料和一次解释成果证实了解释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进一步进行储量计算、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测井二次解释 非均质油层 解释模型
下载PDF
PBL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田金徽 刘爱萍 +4 位作者 杨克虎 申西平 马彬 陈耀龙 石春蕊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PBL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PBL组)和传统教学组(LBL组)。利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用SPSS 11.5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 目的:探讨PBL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PBL组)和传统教学组(LBL组)。利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用SPSS 11.5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共纳入103名研究生,其中PBL组52人,LBL组51人,基线资料可比。PBL组考试成绩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和LBL组对传统教学的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L组研究生认为PBL教学适合自己,其他课程也应该实施PBL教学。结论:与LBL教学模式比较,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研究生各方面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循证医学课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循证医学 教学 研究生
下载PDF
干扰素凝胶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万明 任茜 +1 位作者 石春蕊 高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27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1.4岁。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在局部使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同时使... 目的探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27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1.4岁。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在局部使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同时使用喷昔洛韦乳膏;对照组51例,仅局部使用喷昔洛韦乳膏。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8.24%,有效率96.08%;对照组痊愈率35.29%,有效率50.98%。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凝胶 喷昔洛韦乳膏 生殖器疱疹
下载PDF
生物共振技术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万明 高军 石春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的准确率及对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10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其中男性144例,女性166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1周~16年,平均4个月。其中荨麻疹75例,湿疹63例,接触性皮炎56...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的准确率及对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10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其中男性144例,女性166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1周~16年,平均4个月。其中荨麻疹75例,湿疹63例,接触性皮炎56例,异位性皮炎48例,药物性皮炎36例,过敏性紫癜32例。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技术对其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结果检测310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的过敏原,阳性率为90.2%;脱敏治疗的治愈率为41.3%,有效率为79%。结论生物共振技术在临床上可广泛用于对过敏性皮肤病的检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共振技术 检测脱敏 过敏性皮肤病
下载PDF
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匡钱华 石春蕊 董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3年第1期56-56,5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冷冻加祛疣煎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冷冻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改变,并选用46例... 目的:观察中药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冷冻加祛疣煎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冷冻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改变,并选用46例正常人群的相关免疫指标,作为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D+8、CD+4/CD+8的比值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CD+8及CD+4/CD+8的比值与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无改变,治疗组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祛疣煎剂对细胞免疫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中医药疗法 @祛疣煎剂 治疗应用 T淋巴细胞亚群 血液 人类
下载PDF
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潇 石春蕊 +1 位作者 王亚婷 吴瑾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608-611,共4页
目的:评价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CNKI和CBM,查找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4... 目的:评价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CNKI和CBM,查找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4年10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 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个RCT,共3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组胺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抗组胺药相比,NB-UVB联合抗组胺药具有更好的疗效,但目前纳入文献数量较少,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紫外线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祛疣煎剂对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匡钱华 董林 石春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606-606,610,共2页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外阴、阴茎、肛门和会阴等部位的表皮乳头瘤样增生。HPV亚临床感染(SPI)是指用肉眼不能辨认皮损,但用5%醋酸涂抹皮损处,皮损部位发白或PCR检查阳性。笔者于2010-2013年采用中药祛疣...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外阴、阴茎、肛门和会阴等部位的表皮乳头瘤样增生。HPV亚临床感染(SPI)是指用肉眼不能辨认皮损,但用5%醋酸涂抹皮损处,皮损部位发白或PCR检查阳性。笔者于2010-2013年采用中药祛疣煎剂治疗SPI,疗效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感染 祛疣煎剂 HPV 临床观察 人乳头瘤病毒 乳头瘤样增生 尖锐湿疣 CR检查
下载PDF
Sandwich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军 石春蕊 任万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1期65-66,共2页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及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推进临床教学改革。
关键词 Sandwich教学法 皮肤性病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Merkel细胞癌1例
19
作者 张鸫媛 朱骏 +3 位作者 冯颖 任万明 石春蕊 高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患者男,56岁。腹部皮下结节4个月余,无自觉症状。体检:上腹部、中腹部及左季肋部可触及10余个散在皮下结节,直径0.5-1.8cm。组织病理示:瘤细胞呈巢团状、片状排列,浸润性生长,胞浆少。核膜清晰,核仁显著,部分可见核分裂相。... 患者男,56岁。腹部皮下结节4个月余,无自觉症状。体检:上腹部、中腹部及左季肋部可触及10余个散在皮下结节,直径0.5-1.8cm。组织病理示:瘤细胞呈巢团状、片状排列,浸润性生长,胞浆少。核膜清晰,核仁显著,部分可见核分裂相。免疫组化结果示:CK20(++),CKL(++),CgA(++),Syn(+++),CD99(++),ki67〉70%。病理诊断:(腹壁)Merkel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KEL细胞癌
下载PDF
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相关性研究——以兰州两所医院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昱彤 石春蕊 +4 位作者 董继元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武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对本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皮炎湿疹类患者的门诊记录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对日门诊人次和气象数据采用quasi-Poisson连接函数进...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对本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皮炎湿疹类患者的门诊记录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对日门诊人次和气象数据采用quasi-Poisson连接函数进行拟合。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PM2.5浓度对就诊人数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2013年—2016年期间,PM2.5浓度与皮炎湿疹类调查人群就诊人数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进行性别分层后发现:大气中PM2.5每升高10μg/m3,女性皮炎湿疹类患者门诊人次在滞后0~6 d时增加1.67%(RR:1.0167,95%CI:1.0001~1.0336),在滞后0~7 d时增加1.70%(RR:1.0170,95%CI:1.0003~1.0339);进行年龄分层后发现:PM2.5升高可引起老年患者滞后0~1 d门诊人次增加2.43%(RR:1.0243,95%CI:1.0046~1.0444),青少年患者滞后0~9 d时门诊人次增加1.95%(RR:1.0195,95%CI:1.0002~1.0391),成年患者滞后0~9 d时门诊人次增加2.45%(RR:1.0245,95%CI:1.0004~1.0394)。结论:兰州地区PM2.5浓度升高对皮炎湿疹类老年患者日门诊人次增加存在即时效应,对女性患者、青年患者和成年患者的日门诊人次增加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皮炎 空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PM2.5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