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分析健康人眼底血管图像特征
1
作者 惠梦雨 石晶琳 +7 位作者 俞晓菡 李舰 张彦 汤峥丽 余上海 高悦 刘平 张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542-1550,共9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探讨健康人眼底血管特征,以期发现眼底动、静脉的正常值范围,以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生理因素与眼底血管特征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专业的眼底照相机拍摄健康人眼底图像,并采集受试者的血压及化验...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探讨健康人眼底血管特征,以期发现眼底动、静脉的正常值范围,以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生理因素与眼底血管特征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专业的眼底照相机拍摄健康人眼底图像,并采集受试者的血压及化验检查指标。通过改进的U-Net模型分割眼底动、静脉血管,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血管颜色、形态及Haralick纹理特征。结果:共拍摄体检者眼底图像4487例,筛选出健康且眼底图像清晰者326例,其中男200例,女126例。左、右眼以及眼底动、静脉的形态、颜色及纹理特征上存在差异,血管宽度(width)动脉均值为1.146、静脉为1.430,动静脉比约为4∶5。不同年龄段(21-30、31-40、41-50岁)健康人眼底动、静脉特征:与21-30岁及31-40岁的比,41-50岁的动、静脉idm、f12特征值以及静脉asm值增大,动、静脉con、ent、den特征值以及静脉sen值降低。与21-30岁比,31-40岁的动脉f12值增大、静脉con值降低(均P<0.05)。不同性别健康人眼底血管特征:与男性比,女性眼底动、静脉的sav、sva值、动脉的curved以及静脉的b mean、bsd、var、sen、ent值均增大,静脉的area值减小(均P<0.05)。不同程度BMI的健康人眼底动、静脉特征无差异(均P>0.05)。不同程度血压健康人的眼底动脉area、width,静脉con、idm、dva、den值具有差异(均P<0.05)。结论:健康人左、右眼及眼底动、静脉间特征均有差异,与性别、年龄及血压等生理因素具有相关性,具有潜在的微循环标志物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 眼底图像 深度学习 眼底血管(动脉、静脉)
下载PDF
针刺对干眼症患者泪液中乳铁蛋白及泪液分泌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6
2
作者 石晶琳 缪晚虹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003-1008,共6页
背景:随着对干眼症发病机制中免疫炎性反应认识的不断深入,鉴于目前治疗上使用的人工泪液对症状缓解的有限性及各种促进泪液分泌药物或治疗手段的局限性,临床医生更加关注能促进泪液主动分泌的治疗手段,针刺治疗干眼症可能符合此要求。... 背景:随着对干眼症发病机制中免疫炎性反应认识的不断深入,鉴于目前治疗上使用的人工泪液对症状缓解的有限性及各种促进泪液分泌药物或治疗手段的局限性,临床医生更加关注能促进泪液主动分泌的治疗手段,针刺治疗干眼症可能符合此要求。目的:以人工泪液泪然滴眼液为对照治疗药物,观察针刺对干眼症患者泪液中乳铁蛋白含量及泪液分泌的影响及效应持续时间,探讨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为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首次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收集干眼症患者共65例(65眼),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及人工泪液治疗3周。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干眼症患者泪液中乳铁蛋白含量,来评价针刺对干眼症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针刺组泪液中乳铁蛋白浓度升高,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基础泪液分泌量增加,且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乳铁蛋白浓度、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1周,针刺治疗组患者的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液中乳铁蛋白含量与治疗3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针刺组泪液中乳铁蛋白含量、泪膜破裂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基础泪液分泌量仍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可以增加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的乳铁蛋白含量,促进干眼症患者泪液的分泌,延长其泪膜破裂时间。但针刺治疗对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的改善及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治疗结束,治疗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乳铁蛋白 针刺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石晶琳 平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甲强龙激素冲击疗法,同时治疗组予消瘿合剂口服,对照组... 目的观察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甲强龙激素冲击疗法,同时治疗组予消瘿合剂口服,对照组予消瘿合剂安慰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病情分级(NOSPECS)、疾病活动度评分(CAS)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NOSPECS病情分级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AS临床活动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CAS临床活动度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激素冲击疗法相比,联用消瘿合剂能更加明显地缓解活动期Ⅲ级以上TAO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瘿病 鹘眼凝睛 消瘿合剂 激素冲击疗法 安慰剂
下载PDF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石晶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临床辨证施治及体质调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179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临床辨证施治及体质调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179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体质分类采用王琦的九型分法。另外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相同问卷,统计分析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青光眼患者收回有效问卷177份,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2份,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4份,开角型青光眼61份;对照健康人群收回有效问卷62份。各类型青光眼及健康对照组的中医体质分布明显不同(P<0.00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体质分布以痰湿质为主(26.9%),其次为湿热质(15.4%)、瘀血质(13.5%)、气郁质(13.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阳虚质为主(26.6%),其次为气郁质(12.5%)和阴虚质(12.5%);开角型青光眼以气郁质为主(34.4%),其次为瘀血质(14.8%);对照组以平和质为主(29.0%),其次为气虚质(14.5%)及阳虚质(12.9%)。结论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的倾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多见痰湿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多见阳虚质,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多见气郁质,而气郁质是三种青光眼中均较为常见的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中医体质
下载PDF
“药枕方”眼部敷贴对调节及辐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石晶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137-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药枕方”眼部敷贴对调节及辐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就诊的视疲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枕方组、眼保健操组、信流丁组、安慰剂组,各30例。分别给予“药枕方”... 目的观察“药枕方”眼部敷贴对调节及辐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就诊的视疲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枕方组、眼保健操组、信流丁组、安慰剂组,各30例。分别给予“药枕方”眼部敷贴,眼保健操每日2次自行眼部操作按摩,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每日2次滴用,生理盐水+赋形剂局部敷贴。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1周调节灵敏度、辐辏近点、调节储备进行检测。结果 1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药枕方组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的调节灵敏度、调节储备与眼保健操组、信流丁组及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辏近点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药枕方组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与信流丁组、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眼保健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药枕方组调节灵敏度、辐辏近点、调节储备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眼保健操组辐辏近点治疗2周、治疗结束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节灵敏度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结束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枕方对调节灵敏度、调节储备、辐辏力具有改善作用,且疗效具有持续性。眼保健操对辐辏近点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调节 辐辏 药枕方 眼保健操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石晶琳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检索2001~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中医辨证文献及未发表的相关研究生论文,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特点。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22个证候类型,频率大于5%的... 通过检索2001~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中医辨证文献及未发表的相关研究生论文,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特点。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22个证候类型,频率大于5%的证候依次为:肝火亢盛、脾虚痰湿、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瘀血阻络、痰瘀阻滞;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3个,为肝、脾、肾;病性类13个,频率大于5%的依次为痰凝、血瘀、阴虚、火、气滞。目前TAO的辨证分型主要集中在肝火亢盛、脾虚痰凝、肝肾阴虚等证型,证候要素主要围绕痰、血瘀、气滞。相对于辨证分型,证候要素较为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进行TAO证型研究能够抓住疾病的辨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循证医学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血流的改变
7
作者 石晶琳 缪晚虹 +1 位作者 沈瑞 何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眼部视网膜循环的影响,验证中医理论"皮毛损于外,气血伤于内"在眼部的表现。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术者眼以及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无糖尿病...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眼部视网膜循环的影响,验证中医理论"皮毛损于外,气血伤于内"在眼部的表现。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术者眼以及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无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天,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视网膜中央静脉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视网膜中央静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测量资料。结果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平均PSV为9.19±3.17cm/s,术后为10.39±3.03c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PSV为10.13±2.57cm/s,术后为10.80±3.33cm/s,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视网膜中央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在手术前后也观测到如上结果,而EDV、RI、V-min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视网膜循环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乳化术 视网膜循环
下载PDF
以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的Miller Fisher综合征1例
8
作者 石晶琳 俞晓飞 宋正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62-263,272,共3页
Miller Fisher综合征(miller fisher syndrome,MFS)是一种急性多神经根神经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罕见非典型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变异,由FISHER M于1965年首次报道[1]。临床主要表现多为经典的三联征:... Miller Fisher综合征(miller fisher syndrome,MFS)是一种急性多神经根神经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罕见非典型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变异,由FISHER M于1965年首次报道[1]。临床主要表现多为经典的三联征: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或不全面,或在疾病发生早期仅有眼部症状,提醒眼科医生临床诊治中加以鉴别。现报告1例以眼外肌麻痹为表现的MFS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 Fisher综合征 眼肌麻痹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针刺治疗集合不足型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石晶琳 宋正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集合不足(CI)型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就诊的CI型视疲劳的患者63例(126只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训练组,各31例(62只眼)。针刺组予针刺治疗,训练...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集合不足(CI)型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就诊的CI型视疲劳的患者63例(126只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训练组,各31例(62只眼)。针刺组予针刺治疗,训练组予笔尖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当天,记录2组受试者视疲劳症状(CISS)评分、集合近点(NPC)、近距离正融像范围(PFV)、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结果(1)CISS评分:治疗后,针刺组及训练组C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针刺组)=9.522,t_(训练组)=4.911,均P=0.000)。治疗后2组比较,针刺组CISS评分低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0,P=0.000)。(2)NPC:治疗后,针刺组和训练组NP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针刺组)=9.327,t_(训练组)=8.099,均P=0.000)。治疗后2组比较,针刺组NPC低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0,P=0.000)。(3)AC/A:治疗后,针刺组和训练组AC/A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针刺组)=10.389,t_(训练组)=7.482,均P=0.000),治疗后2组比较,针刺组AC/A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P=0.024)。(4)PFV破裂点:治疗后,针刺组和训练组PFV破裂点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针刺组)=11.200,t_(训练组)=11.536,均P=0.000)。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FV恢复点:治疗后,针刺组和训练组PFV恢复点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针刺组)=14.530,t_(训练组)=12.207,均P=0.000)。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笔尖训练可以显著改善CI受试者的主观症状与视功能参数,针刺治疗对CI患者CISS、NPC、AC/A改善量均优于笔尖训练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针刺 集合不足
下载PDF
益气解毒方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俞莹 缪晚虹 +2 位作者 赵峰 潘雅婕 石晶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解毒方口服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确诊为"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患者6...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解毒方口服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确诊为"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患者63例(63只眼)。对照组予免煎中药安慰剂每日1剂口服,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每日4次;治疗组予益气解毒免煎中药颗粒剂每日1剂口服,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每日4次。所有患者在判定为痊愈后,改为中药隔日服1剂,治疗周期为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3 d、1周、2周、4周、8周进行症状体征评分、角膜厚度检测,评价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监测不良反应,随访停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在治疗2周,4周,8周时2组的症状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2周时2组体征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2周、4周时2组总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治疗组在1周、2周、4周、8周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皆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间在各时间点的角膜厚度及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共26例痊愈患者完成1年随访,2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服益气解毒方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体征,安全性好。但不影响疾病的病程和角膜厚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方 复发性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随机 双盲
下载PDF
123例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变化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悦 余上海 +7 位作者 赵超群 周群 刘毓 任建萍 李舰 石晶琳 刘平 张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53-560,共8页
目的基于肝开窍于目的中医理论,观察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变化,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专业数字眼底照相机采集肝硬化患者的眼底图像,对所有患者眼底血管改变进行量化分级,并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眼底... 目的基于肝开窍于目的中医理论,观察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变化,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专业数字眼底照相机采集肝硬化患者的眼底图像,对所有患者眼底血管改变进行量化分级,并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眼底图像特征,同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的眼底改变。结果共采集123例肝硬化患者眼底图像,其中,伴门脉高压者79例,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A级44例,B级40例,C级8例,无法分级者31例。采集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眼底图像85例。与健康人相比,肝硬化患者眼底改变分级有统计学意义(U=2062.500,P=0.000),其中各项眼底改变的构成比比较,眼底动静脉比例失调(χ^(2)=22.712,P=0.000)、血管壁铜丝样改变(χ^(2)=20.089,P=0.000)、血管扭曲(χ^(2)=28.609,P=0.000)及视网膜渗出(χ^(2)=5.575,P=0.017),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CTP分级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改变,CTP B级的较A级明显(χ^(2)=9.133,P=0.026);伴与不伴门脉高压患者的眼底动静脉比例失调的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742.000,P=0.043);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的肝硬化患者眼底特征比较,伴门脉高压者眼底血管图像的bsd、var值低于不伴门脉高压者(U_(bsd)=508.000,P=0.018;U_(var)=511.000,P=0.019)。CTP A级患者眼底图像的asm值大于B级及C级(H=10.037,P=0.007),ent值小于B级及C级(H=9.669,P=0.008),CTP B级的bsd、con、var、sen、dva、den的值大于A级(H_(bsd)=7.398,P=0.025;H_(con)=7.493,P=0.024;H_(var)=6.721,P=0.035;H_(sen)=8.251,P=0.016;H_(dva)=7.493,P=0.024;H_(den)=7.761,P=0.021),idm值小于A级(H=6.805,P=0.033)。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眼底血管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眼底动静脉比例失调、血管壁铜丝样改变、血管扭曲及渗出;肝功能不同CTP分级、伴与不伴门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间眼底血管改变特征存在差异,提示眼底血管改变可能和肝硬化疾病的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眼底血管改变 图像分析技术
下载PDF
基于MRI眼肌结构量化评估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格雷夫斯眼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黄俊 姜宏宁 +2 位作者 杨雪蓉 陆灏 石晶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0-495,共6页
目的:基于MRI眼肌结构量化评估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格雷夫斯眼病(G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活动期G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联合消瘿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静... 目的:基于MRI眼肌结构量化评估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格雷夫斯眼病(G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活动期G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联合消瘿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联合消瘿合剂安慰剂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3个月。治疗前后行3.0T MRI眼眶扫描,分别测量双侧眼球突出度、眼球内测脂肪厚度、最高信号强度眼外肌厚度、眼外肌与同侧颞肌最高信号强度比(SIR),同时观察临床疗效、GO病情分级(NOSPECS)、临床活动性评分(CAS)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双侧眼球突出度和双侧眼球内测脂肪厚度下降均不明显;但眼外肌/颞肌SIR和最高信号强度眼外肌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46/49)和84.00%(42/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例的NOSPECS病情分级、C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激素冲击疗法相比,联合消瘿合剂能够更加明显地改善活动期GO患者的局部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MRI眼肌结构量化评估技术可辅助GO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眼病 磁共振成像 鹘眼凝睛 消瘿合剂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
13
作者 石晶琳 缪晚虹 +1 位作者 沈瑞 何峥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41-134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手术眼与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0例无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者手术前及术后1d,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手术眼与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0例无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者手术前及术后1d,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血流动力学:PSV、EDV、RI、V—maxV—min测量资料。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眼术前平均PSV为(9.19±3.17)cm/s,术后为(10.39±3.03)cm/s,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手术眼初次检查PSV为(9.06±2.67)cm/s,术后复查为(8.60±3.19)cm/s,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PSV为(10.13±2.57)cm/s,术后为(10.80±3.33)cm/s,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患者视网膜中央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在手术前后也观测到如上结果,而EDV、RI、V—min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视网膜中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乳化术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点评:绿茶浸液辅治眼部睑缘炎
14
作者 石晶琳 缪晚红 《大众医学》 2014年第6期64-64,共1页
从胡先生的症状主诉及对眼局部病灶描述分析.该患者所患眼病应为睑缘炎及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这位患者用绿茶浸液清洁眼睑局部后症状好转.是因为清洁局部可以使位于睫毛根部的睑板腺开口分泌物得到清除.这样做对睑缘炎及MGD的治... 从胡先生的症状主诉及对眼局部病灶描述分析.该患者所患眼病应为睑缘炎及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这位患者用绿茶浸液清洁眼睑局部后症状好转.是因为清洁局部可以使位于睫毛根部的睑板腺开口分泌物得到清除.这样做对睑缘炎及MGD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炎 浸液 绿茶 睑板腺功能障碍 眼部 辅治 局部病灶 辅助作用
原文传递
改良眼底激光光凝合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视力水平、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跃里 蔡旻贇 +4 位作者 石晶琳 金昕 蔡梦洁 张美萍 侯瑞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眼底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及对视力水平、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2.06于我院接受改良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的62例(124眼)PDR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 目的:探究改良眼底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及对视力水平、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2.06于我院接受改良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的62例(124眼)PDR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我院接受改良眼底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的62例(124眼)PDR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试验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血流速度(M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黄斑区血流密度[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生活质量[低视力者生存质量量表(CLVQOL)]差异,记录3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黄斑水肿、高眼压、视网膜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BCVA、PSV、MV、SCP、DCP、CLVQOL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VFI、MD、PI、RI水平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可增强PDR患者视力功能,改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黄斑区血流密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眼底激光光凝 康柏西普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黄斑区血流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