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洁 刘萍设计作品欣赏
1
作者 石洁 刘萍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刘萍
下载PDF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石洁设计作品选 淡泊坊手工皂系列包装设计
2
作者 石洁 王会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31-143,共13页
关键词 包装设计
下载PDF
石洁作品
3
作者 石洁 《美与时代(城市)》 2022年第4期128-128,共1页
下载PDF
唐婉、石洁、张翼、陈张谷子作品
4
作者 唐婉 石洁 +1 位作者 张翼 陈张谷子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11期123-123,共1页
下载PDF
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
5
作者 王少华 常文静 +7 位作者 苏茹月 马晓光 郑丹薇 朱岩昆 石洁 孙国清 孙定勇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及基因分型。方法:收集68株2019年河南省部分地市结核病专科医院痰标本分离的胞内分枝杆菌,采用微孔板法测定其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用16位点VNT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 目的:分析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及基因分型。方法:收集68株2019年河南省部分地市结核病专科医院痰标本分离的胞内分枝杆菌,采用微孔板法测定其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用16位点VNT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8株对克拉霉素、利福布汀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1.76%(8/68)、5.88%(4/68)、8.82%(6/68)。克拉霉素、利福布汀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抑制50%胞内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50)和MIC 90分别为2和32 mg/L、0.5和2 mg/L以及0.25/4.75和2/38 mg/L。16位点VNTR将68株分为45个基因型,包括来自11个簇的34株和34个独特模式的分离株,Hunter-Gaston分辨力指数为0.978。成簇菌株利奈唑胺和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非成簇菌株(58.82%vs 23.53%;44.12%vs 14.71%)(P<0.05)。结论:克拉霉素、利福布汀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对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VNTR分型方法对胞内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分型能力。成簇菌株中利奈唑胺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非成簇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分枝杆菌 耐药 基因型 河南省
下载PDF
木霉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对玉米茎腐病的应用评价
6
作者 郭宁 孙华 +5 位作者 马红霞 石洁 张海剑 刘树森 董跃广 温佳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21-124,186,共5页
以前期分离鉴定的生防菌株非洲哈茨木霉Tr35为研究对象,通过载体的筛选,制备木霉菌剂和木霉微生物菌肥。通过测定不同含量的木霉菌剂和木霉有机肥的株高、根长和鲜重,筛选促生效果明显的处理,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玉米苗期茎腐... 以前期分离鉴定的生防菌株非洲哈茨木霉Tr35为研究对象,通过载体的筛选,制备木霉菌剂和木霉微生物菌肥。通过测定不同含量的木霉菌剂和木霉有机肥的株高、根长和鲜重,筛选促生效果明显的处理,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玉米苗期茎腐病的防效。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粉具有吸水性强、对Tr35无毒和高释放率的优点,与Tr35共同发酵制备木霉菌剂,当土与菌剂为5∶1时,促生效果明显,并对玉米苗期茎腐病防效达51.77%。菌剂土与腐熟羊粪为7∶1时的木霉有机肥促生效果最好,以该比例制备木霉微生物菌肥,对玉米苗期茎腐病防效达61.31%,该研究结果为Tr35菌剂和菌肥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非洲哈茨木霉 木霉菌剂 木霉微生物菌肥 玉米茎腐病
下载PDF
苹果芽变品种珍富果实品质和花青苷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7
作者 汪少丽 车晓志 +5 位作者 石洁 陈敏 张紫然 陈平 张新忠 刘保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5,共10页
【目的】测定2001富士及其芽变品种珍富之间果实品质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明确珍富品种特性,为其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研究果皮颜色芽变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芽变品种珍富及2001富士果实为试材,对其采收期及... 【目的】测定2001富士及其芽变品种珍富之间果实品质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明确珍富品种特性,为其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研究果皮颜色芽变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芽变品种珍富及2001富士果实为试材,对其采收期及贮藏14 d后果实外观、内在品质、花青苷含量和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2001富士相比,芽变品种珍富果实采收日期可以提前6 d,盛花期至采收期提前6 d;采收期及贮藏14 d后,外在品质方面,珍富果皮亮度、饱和度、花青苷总量及3种不同花青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2001富士,但二者单果质量及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果实内在品质方面,采收期及贮藏14 d后,珍富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都显著高于2001富士,但珍富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2001富士;二者果肉硬度、破裂力在采收期及贮藏期均无显著差异;10个花青苷合成关键结构基因及5个转录因子类调控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关键结构基因MdC4H、MdANS、MdUFGT及转录因子基因MdMYB10、MdMYB11、MdERF3表达量显著提高。【结论】采收期及贮藏14 d后,红色芽变品种珍富果皮亮度L*值及果皮颜色饱和度C*值均显著高于2001富士;珍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珍富果皮中花青苷总量及3种不同花青苷含量都显著提高,花青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调控基因也显著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芽变品种 果实品质 花青苷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文辉 张艳秋 +1 位作者 石洁 孙定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3-721,共9页
结核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但现有结核病诊断方法存在不足,亟需寻找新的易获取的快速诊断结核病的生物标志物,以探索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新方法。本综述介绍了来源于血液... 结核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但现有结核病诊断方法存在不足,亟需寻找新的易获取的快速诊断结核病的生物标志物,以探索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新方法。本综述介绍了来源于血液、尿液、唾液及其他样本的结核病生物标志物最新研究进展,为开发新型结核病诊断方法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生物因子 生物学标记 诊断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王艺 张凤池 石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案;将2022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当日及出院前1 ...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案;将2022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当日及出院前1 d抗病毒疗效指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47)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出院前1 d,两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及ESCA评分、GQOLI-47评分高于入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1 d,两组HIV病毒载量、SCL-90评分低于入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指标,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聚焦解决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垂直视域与平行视域翻译阅读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陈吉荣 石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翻译阅读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垂直,阅读在翻译之前;另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平行,阅读与翻译回溯交叉。哪一种方式对翻译实践的促学效果更显著?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阐释翻译阅读的两种不同视域入手,开展读后续译翻译教学,考察阅... 翻译阅读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垂直,阅读在翻译之前;另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平行,阅读与翻译回溯交叉。哪一种方式对翻译实践的促学效果更显著?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阐释翻译阅读的两种不同视域入手,开展读后续译翻译教学,考察阅读作为翻译前阶段与翻译并行阶段的效应对比。实证研究以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为基础,做实验班(平行视域阅读)和对照班(垂直视域阅读)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比。课堂测试的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翻译充分性的五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班。课堂观察结果也支持实验班翻译流利性更显著的结论。对实验班的调查问卷结果进一步显示,平行视域突显了学生阅读体验、翻译体验和边读边译的翻译效果。基于主客观数据分析,平行视域促进翻译效果的原因可归纳如下:首先,平行视域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原文,明确译文语言的校准依据。其次,平行视域有利于学生克服短时记忆局限,缩短理解与模仿之间的整合时间。再次,平行视域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比较—对照框架、问题—解决方案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视域 垂直视域 读后续译 翻译教学
下载PDF
“十三五”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栾奕 白岩 +6 位作者 卢实 李磊鑫 王德强 高婷婷 石洁 杨洪明 路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2-1131,共10页
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生物逆境,培育抗病品种是玉米病害防控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策略。本研究以我国“十三五”期间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熟期组)中724份(次)参试品种的病害鉴定数据进行分析,病害包... 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生物逆境,培育抗病品种是玉米病害防控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策略。本研究以我国“十三五”期间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熟期组)中724份(次)参试品种的病害鉴定数据进行分析,病害包括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茎腐病、灰斑病和禾谷镰孢穗腐病。结果表明,5种病害抗性级别以中抗和感病为主,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组的这2个级别分别占总数的82.94%、84.12%和72.46%;中晚熟组抗性强于中熟和中早熟,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组达到中抗(MR)以上的品种分别占总数的50.24%、56.37%和69.33%,其中,达高抗(HR)的分别占4.52%、4.41%和7.84%,达抗(R)的分别占8.73%、10.59%和18.88%;大斑病和灰斑病的抗原较为缺乏,均无高抗品种,中早熟组达到抗(R)以上水平的病害排序从高到低是禾谷镰孢茎腐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和大斑病,中熟组排序是禾谷镰孢穗腐病、禾谷镰孢茎腐病、丝黑穗病、灰斑病和大斑病,中晚熟组排序是禾谷镰孢穗腐病、禾谷镰孢茎腐病、丝黑穗病、大斑病和灰斑病;年际间鉴定结果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2020年总体表现较差;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组5种病害同时达到中抗(MR)以上的品种分别占2.78%、6.37%和15.67%,但最终仅有1个品种(承玉88)通过审定,说明高产抗病绿色玉米品种选育难度较大,建议设立抗病绿色玉米品种试验组别,强化抗病绿色玉米品种审定标识,有效快速推动绿色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本研究明确了近年来我国东华北春玉米试验品种的主要病害抗性水平,为今后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支撑我国玉米种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 东华北 春玉米 品种 抗病性
下载PDF
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亚玲 王华 +6 位作者 王玲慧 刘明轩 蒿文仙 刘小民 高占林 袁立兵 石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90-2896,共7页
为筛选适宜在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本试验选用10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 为筛选适宜在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本试验选用10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扑草净、噻吩磺隆、2,4-滴异辛酯对大豆、玉米安全;二甲戊灵对大豆有轻微药害,嗪草酮、西草净对大豆和玉米均有轻微药害,药后25 d恢复正常。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乙草胺对狗尾草和马唐防效在90%以上;唑嘧磺草胺和扑草净对反枝苋和藜防效在90%以上,其他药剂防效较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可优先选用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防治禾本科杂草,选用唑嘧磺草胺或扑草净防治阔叶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土壤处理剂 除草效果
下载PDF
基于PCR和巢式PCR技术的玉米南方锈病早期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红霞 孙华 +3 位作者 郭宁 刘树森 张海剑 石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6-1695,共10页
【目的】建立巢式PCR方法,快速检测处于病害潜育期的玉米叶片内的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为玉米南方锈病(southern corn rust)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多堆柄锈菌ITS区序列,在其变异区设计3条多堆柄锈菌特异性... 【目的】建立巢式PCR方法,快速检测处于病害潜育期的玉米叶片内的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为玉米南方锈病(southern corn rust)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多堆柄锈菌ITS区序列,在其变异区设计3条多堆柄锈菌特异性检测引物NX471-F、NX255-F和NX255-R,建立以NX471-F与真菌ITS区通用引物ITS4为外侧引物,NX255-F/NX255-R为内侧引物的巢式PCR。采用20μL扩增体系:Ex Taq DNA聚合酶(5 U·μL~(-1))0.15μL、10×Ex Taq Buffer(Mg~(2+)plus)2μL,d NTP Mixture(各2.5 mmol·L~(-1))1.6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1))各0.3μL,DNA 1μL,14.65μL ddH_2O。扩增程序:利用外侧引物NX471-F/ITS4进行第一步PCR扩增,95℃预变性7 min;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45 s,30个循环;72℃再延伸7 min。将扩增后的产物稀释20倍,取1μL用作第二步PCR的扩增模板,然后以内侧引物NX255-F/NX255-R进行第二步PCR扩增,95℃预变性7 min;95℃变性30 s,66℃退火30 s,72℃延伸26 s,30个循环;72℃再延伸7 min。同时选用内侧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扩增体系同巢式PCR,扩增程序除循环数为38,其余程序同巢式PCR的第二步PCR检测。在此条件下对多堆柄锈菌、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青杨叶锈病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和7种玉米常见病原菌进行特异性检测,对不同梯度多堆柄锈菌基因组DNA和3种人工接种病叶进行灵敏度检测。【结果】巢式PCR检测体系仅在检测多堆柄锈菌时,产生了255 bp的目的条带,其他菌株均未扩增出目的条带。巢式PCR检测体系对多堆柄锈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为10 fg·μL~(-1),是常规PCR检测体系灵敏度的500倍。当1 g人工接种病叶含500—2.5×10~4个多堆柄锈菌夏孢子时,常规PCR和巢式PCR检出阳性率分别0和85.71%,巢式PCR可检测出的夏孢子个数最少为1 000个;当1 g人工接种病叶中含1—7个夏孢子堆时,常规PCR和巢式PCR检出阳性率分别76.19%和100%,常规PCR可检测出的夏孢子堆个数最少为2个,巢式PCR可检测出1个及以上夏孢子堆;当1 g人工接种病叶中含1—7个侵染点时,常规PCR和巢式PCR检出阳性率分别14.29%和66.67%,检测出的侵染点个数最少分别为6个和3个。【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以NX471-F/ITS4为外侧引物,NX255-F/NX255-R为内侧引物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可快速、高效、准确检测玉米叶片中潜伏期的多堆柄锈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多堆柄锈菌 常规PCR 巢式PCR
下载PDF
风景过程主义理论下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14
作者 刘大亮 石洁 《Design(汉斯)》 2024年第1期226-232,共7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城市部分公共空间不断地被改造升级,但在其改造过程中的长期围挡等现象的出现却容易给居民带来不好的体验。哈格里弗斯的“风景过程主义”理论是提倡从场地基址的特定性出发寻找风景过程的内在,构建起与人相关...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城市部分公共空间不断地被改造升级,但在其改造过程中的长期围挡等现象的出现却容易给居民带来不好的体验。哈格里弗斯的“风景过程主义”理论是提倡从场地基址的特定性出发寻找风景过程的内在,构建起与人相关的框架。新时代的城市公共空间承担了多样的功能,例如城市风貌展示、放松居民心情、促进健康城市生活等。本文引入哈格里弗斯所提出的“风景过程主义”,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城市更新提供借鉴,使其在以后的更新当中能够更加“环境友好”、“居民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过程主义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
下载PDF
纳滤膜工艺在太仓某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15
作者 石洁 姚家隆 +2 位作者 唐娜 吕学敏 祁誉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向太仓市民供应“优质”饮用水,太仓市某水厂选用国内自主研发的低压纳滤膜产品与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改造,规模为5万m^(3)/d,于2019年12月投产运行。对纳滤系统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在设计回收率为85%的情况下,纳滤膜产水TOC平均质量浓度... 为向太仓市民供应“优质”饮用水,太仓市某水厂选用国内自主研发的低压纳滤膜产品与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改造,规模为5万m^(3)/d,于2019年12月投产运行。对纳滤系统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在设计回收率为85%的情况下,纳滤膜产水TOC平均质量浓度为0.10 mg/L,残留铝质量浓度低于0.02 mg/L,对色氨酸类蛋白质、微生物代谢产物等溶解性有机质的去除效果显著;对TDS和总硬度平均去除率为24.78%和30.64%,说明纳滤膜在高效截留有毒有害物质的同时,保留了一部分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纳滤系统运行稳定、抗污染性能较好,运行电费和药剂费仅为0.236元/m^(3),经济可行,是一种优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该水厂为国内首座采用国产纳滤膜去除有机物的饮用水净化工程,验证了国产纳滤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纳滤膜 消毒副产物 有机物 抗污染
下载PDF
玉米腐霉茎腐病生防木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16
作者 郭宁 孙华 +5 位作者 马红霞 刘树森 张海剑 石洁 郑晓娟 董跃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453-4466,共14页
【目的】筛选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木霉(Trichodermaspp.)菌株,明确其分类地位以及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抑菌机理,为腐霉茎腐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候选木霉菌株对肿囊腐霉... 【目的】筛选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木霉(Trichodermaspp.)菌株,明确其分类地位以及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抑菌机理,为腐霉茎腐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候选木霉菌株对肿囊腐霉(Pythiuminflatum)、强雄腐霉(P.arrhenomanes)和芒孢腐霉(P.aristosporum)的抑制作用,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确定Tr21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常规抑菌方法观察Tr21对腐霉菌丝形态的影响;采用溴化丙啶(PI)染液检测法及对不同处理时间菌丝上清液中蛋白和核酸吸光值的检测,分析Tr21发酵液对腐霉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Tr21发酵滤液浸种试验,检测Tr21发酵滤液对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明确Tr21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实验室保存的109株木霉菌中,筛选到7株木霉菌对肿囊腐霉、强雄腐霉和芒孢腐霉具有拮抗活性,抑制率均>60%,其中Tr21菌株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其5×、10×和20×稀释液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均达到100%。50×稀释液对3种腐霉菌的最低抑制率也达到55.56%。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Tr21为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显微镜观察显示Tr21发酵滤液能够造成腐霉菌菌丝变粗、菌丝分枝增多、节点缩短、断裂、内含物溢出等畸形现象。PI荧光染色试验显示Tr21发酵滤液导致3种腐霉菌的细胞膜受损,PI染液更易穿透受损的细胞膜进入到菌丝体内,使菌丝染成红色。核酸、蛋白泄露试验发现发酵滤液处理过的菌丝吸光值变化较大,处理5 h后,肿囊腐霉、芒孢腐霉和强雄腐霉菌丝的OD260均增加了0.08,OD280分别增加了0.10、0.11和0.10,表明腐霉菌菌丝细胞膜受损或其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菌丝内含物外溢。不同浓度Tr21发酵滤液对玉米种子的发芽性状无影响,且当Tr21发酵滤液浓度为20×稀释液时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盆栽试验结果表明,Tr21发酵滤液浓度为5×稀释液时,对3种腐霉茎腐病的室内防治效果最佳,分别为60.67%、63.15%和59.66%。用Tr21的5×稀释液进行种子处理,当药种质量比例为1﹕100时,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82.25%。【结论】获得一株有效防治玉米腐霉茎腐病的木霉菌株Tr21,经鉴定该菌为非洲哈茨木霉,该菌株发酵滤液可导致腐霉菌菌丝畸形、断裂、细胞膜受损、内含物溢出等,是一株具有开发前景的生防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菌 茎腐病 玉米 非洲哈茨木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2013—2018年河南省5个耐药监测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
17
作者 王少华 陈瑞琴 +8 位作者 常文静 苏茹月 马晓光 郑丹薇 朱岩昆 石洁 孙国清 孙定勇 郝义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9-636,共8页
目的 了解河南省5个耐药监测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制定结核病疫情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2018年河南省5个耐药监测点1 716例结核病患者临床分离株及临床信息,采用比例法测定9种常用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并分析其耐药特... 目的 了解河南省5个耐药监测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制定结核病疫情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2018年河南省5个耐药监测点1 716例结核病患者临床分离株及临床信息,采用比例法测定9种常用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并分析其耐药特征变化。结果 结核病患者的总耐药率为24.07%(413/1 716),耐多药率为3.73%(64/1 716)。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链霉素(SM)13.34%(229株)、异烟肼(INH)10.08%(173株)、利福平(RIF)5.19%(89株)、乙胺丁醇(EMB)4.49%(77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为:氧氟沙星(OFX)3.15%(54株)、卡那霉素(KAM)2.51%(43株)和卷曲霉素(CPM)2.51%(43株)、对氨基水杨酸(PAS)1.98%(34株)、丙硫异烟胺(PTO)1.46%(25株)。耐药谱结果显示,413株菌分布在68种不同耐药类型中,单耐药中SM、多耐药INH+SM组合、耐多药组合中INH+RIF和INH+RIF+SM组合的耐药率较高。初治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20.13%(216/1 073)、2.80%(30/1 073),复治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30.64%(197/643)、5.29%(34/643),复治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初治患者(均P<0.05)。41~60岁年龄组患者耐药率最高(29.25%),2~20岁年龄组患者耐药率最低(13.56%),各年龄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趋势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8年仅耐多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结论 河南省5个耐药监测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仍然较为严重,耐药谱结果显示耐药类型表现多样化和复杂化,41~60岁年龄组患者耐药率较高,复治患者耐药率较高,耐多药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规范治疗,同时开展耐药筛查,减少耐药患者产生,加强耐多药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防止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耐多药 多重耐药
下载PDF
河南省36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18
作者 王少华 常文静 +6 位作者 苏茹月 马晓光 郑丹薇 朱岩昆 石洁 孙国清 孙定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结核病患者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传统PNB/TCH生长试验对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初步鉴定。用探针熔解曲线法和PCR产物测序鉴定NTM菌种,采用比例法检测分离菌株的抗结核... 目的了解河南省结核病患者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传统PNB/TCH生长试验对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初步鉴定。用探针熔解曲线法和PCR产物测序鉴定NTM菌种,采用比例法检测分离菌株的抗结核药物敏感性。结果从PNB/TCH生长试验结果阳性的404株菌株中,鉴定出NTM菌株363株,其中357株为单一感染,6株为混合感染。363株菌株中,胞内分枝杆菌273株(74.93%),堪萨斯分枝杆菌34株(9.37%),脓肿分枝杆菌21株(5.79%),鸟分枝杆菌11株(3.03%),其他25株(6.89%)。其中南阳、洛阳、平顶山、濮阳、开封、许昌、郑州、周口和驻马店等地市胞内分枝杆菌比例都高于50%;安阳、鹤壁和商丘等地市堪萨斯分枝杆菌比例较高。河南省NTM总分离率为3.93%。18个地市中鹤壁市NTM分离率最高为11.20%,其次为南阳10.23%;分离率最低的为周口1.11%,其次为商丘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04,P<0.001)。结论河南省NTM分离以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和鸟分枝杆菌为主。河南省NTM分离率较低,但各地市间分离率差异较大。NTM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结核药物普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耐药
下载PDF
新时代年轻干部廉洁教育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石洁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新时代年轻干部廉洁教育是培养我们党后继有人、可堪大用生力军的关键之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进程、治理腐败低龄化问题的现实之需,也是营造健康洁净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廉洁氛围的必由之路。目前年轻干部廉洁教育不仅受多元价值观影... 新时代年轻干部廉洁教育是培养我们党后继有人、可堪大用生力军的关键之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进程、治理腐败低龄化问题的现实之需,也是营造健康洁净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廉洁氛围的必由之路。目前年轻干部廉洁教育不仅受多元价值观影响,在内容、形式和制度流程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聚焦廉洁内涵、创新教育形式、管理落实各项流程,切实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干部 廉洁教育 方式方法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在膜法有机浓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袁少鹏 吴念鹏 +1 位作者 陈翔 石洁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洱源县某污水厂处理规模为1.0×10^(4)m^(3)/d,主体工艺为“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双膜工艺,其中纳滤系统产生的浓水经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处理后与纳滤产水混合,混合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洱源县某污水厂处理规模为1.0×10^(4)m^(3)/d,主体工艺为“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双膜工艺,其中纳滤系统产生的浓水经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处理后与纳滤产水混合,混合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湖、库)标准,实现污水零排放。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采用两段式设计,处理规模为1000 m^(3)/d。臭氧催化氧化系统通水运行一年后的性能测试显示,系统总体处理效果稳定,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Cr)平均质量浓度由148.39 mg/L降低到75.45 mg/L,耗电量约为1.85 kW·h/m^(3)。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是膜法有机浓水深度处理的有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 污水零排放 化学需氧量(COD_(Cr)) 膜法有机浓水 深度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