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煊雯 李梦茜 +3 位作者 李航 李继安 陈代杰 邵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0-464,共5页
为了考察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比对多种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并克隆与已知蒽环类抗生素糖基转移酶序列同源性最高的snogE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基因中断质粒pSXW-2-62。利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其转入产诺加霉素的胡桃链... 为了考察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比对多种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并克隆与已知蒽环类抗生素糖基转移酶序列同源性最高的snogE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基因中断质粒pSXW-2-62。利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其转入产诺加霉素的胡桃链霉菌中并发生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菌株mSXW-2-71,验证突变株基因型与发酵产物。结果表明,基因中断质粒以正确方式整合入基因组,中断了snogE基因;在突变株发酵产物中无法检测到诺加霉素产生。snogE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在诺加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加霉素 糖基转移酶 基因中断 同源重组
下载PDF
产诺加霉素链霉菌中失活snogA基因的研究
2
作者 李梦茜 刘伟 +3 位作者 石煊雯 李继安 陈代杰 邵雷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2-45,共4页
诺加霉素是重要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由黑胡桃链霉菌ATCC27451发酵产生。本研究从诺加霉素产生茵中克隆得到560 bp的氨基甲基化酶(snogA)编码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基因整合型质粒pKC1139的多克隆位点,构建得到基因中断质粒pLMX-3-58。... 诺加霉素是重要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由黑胡桃链霉菌ATCC27451发酵产生。本研究从诺加霉素产生茵中克隆得到560 bp的氨基甲基化酶(snogA)编码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基因整合型质粒pKC1139的多克隆位点,构建得到基因中断质粒pLMX-3-58。通过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构建得到氨基甲基化酶编码基因被中断的重组菌株mLMX-3-59。基因重组突变株基因型验证结果表明,中断质粒以正确方式整合入基因组,将氨基甲基化酶编码基因中断。发酵验证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发酵产物中不含有诺加霉素。本研究表明sngA基因在诺加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是必需的。这为进一步阐明诺加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和组合生物合成改造诺加霉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加霉素 黑胡桃链霉菌 氨基甲基化酶 同源重组 基因失活
下载PDF
产诺加霉素链霉菌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 石煊雯 +3 位作者 李梦茜 李继安 陈代杰 邵雷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诺加霉素是由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产生的结构复杂的蒽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该文对实验室保藏的Streptomyces nogalater ATCC 27451进行菌种选育,得到了一株发酵效价高,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通过摇瓶培养,... 诺加霉素是由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产生的结构复杂的蒽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该文对实验室保藏的Streptomyces nogalater ATCC 27451进行菌种选育,得到了一株发酵效价高,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通过摇瓶培养,从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两方面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培养基方面,从单一碳源,单一氮源的最佳种类和组合的筛选,到前体氨基酸以及油的添加进行尝试;培养条件方面,考察了温度,pH,装量,放瓶时间等因素,最终获得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出发初始菌株和初始培养条件相比,从最初的发酵产量0.048 g/L提高到了0.312 g/L,最终发酵单位提高了6.5倍。这些工作为我们以后大规模的发酵诺加霉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 诺加霉素 菌种选育 培养基优化 摇瓶发酵
原文传递
国产无硫柳汞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北方 邓鹏 +12 位作者 郭雪 郑念祥 李琼 钱小爱 王兆 黄菊芬 陈海平 石煊雯 马燕丽 姜葳 占发先 叶建君 刘小琴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3,214,共5页
目的评价一种无硫柳汞的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TIV)上市后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无对照设计在湖北省某乡镇招募≥6月龄健康受试者,接种本研究TIV,检测受试者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21-28d血清H1N1、H3N2、B型流感病毒血凝... 目的评价一种无硫柳汞的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TIV)上市后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无对照设计在湖北省某乡镇招募≥6月龄健康受试者,接种本研究TIV,检测受试者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21-28d血清H1N1、H3N2、B型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观察接种后7d内不良反应。结果 591名受试者TIV免疫后H1N1、H3N2、B型流感病毒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3.3%、86.3%、65.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比免疫前增长10.9倍、20.2倍、8.0倍,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7.5%、100%、96.6%。720名受试者接种疫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其中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分别为0.8%、3.6%,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TIV应用于≥6月龄人群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免疫原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EV71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潘雪娇 符剑 +4 位作者 沈灵智 吕华坤 肖艳慧 陈海平 石煊雯 《预防医学》 2019年第11期1097-1099,1104,共4页
目的分析6月龄~3岁儿童接种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结合的方式收集浙... 目的分析6月龄~3岁儿童接种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结合的方式收集浙江省2017年9月—2018年10月接种EV71疫苗的6月龄~3岁儿童AEFI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群特征、地区分布、接种剂次及接种后发生AEFI相关情况.结果监测接种儿童107503人,其中主动监测27173人,被动监测80330人.接种EV71疫苗后发生AEFI 288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267.90/10万人;其中一般反应266例,报告发生率为247.43/10万剂;异常反应14例,报告发生率为13.02/10万剂;偶合症8例,报告发生率为7.44/10万剂;无严重AEFI病例.288例AEFI病例中,被动监测145例,报告发生率为180.51/10万剂;主动监测143例,报告发生率为526.26/10万剂.男童150例,女童138例,男女比为1.09:1.浙江省各市均有AEFI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是金华市、台州市和杭州市,占全省报告病例数的50.69%.接种第1剂次后发生AEFI 202例,占70.14%;AEFI在接种日发生163例,占56.60%.266例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红肿和硬结;14例异常反应临床损害均较轻,其中8例为过敏性皮疹,未发现其他严重异常反应.结论 6月龄~3岁儿童接种该疫苗后AEFI报告发生率为267.90/10万剂,无严重AEFI病例,该EV71疫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71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疫苗安全性
原文传递
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后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岷 张锐智 +15 位作者 叶新贵 赵俊仕 张冬娟 兰芳 严龙 朱海燕 肖莉 汤章彬 陈娟 王俊峰 陈海平 杨渊 王圣怡 石煊雯 刘小琴 刘少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5-870,共6页
目的评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上市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贵州省、湖南省和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3岁的人群开展接种1剂PPV23的临床试验。接... 目的评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上市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贵州省、湖南省和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3岁的人群开展接种1剂PPV23的临床试验。接种前和接种后30 d,采集受试者静脉血5.0 ml,分离血清,ELISA定量检测人血清中23种抗特定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G抗体,进行肺炎球菌疫苗抗体水平、2倍增长率比较。主动监测接种后0~7 d的不良事件。结果409人完成入组及接种,纳入安全性分析,其中1人抗体水平倒置,408人纳入免疫原性分析。23种血清型抗体的2倍增长率为51.72%~96.81%。疫苗免疫后,23种血清型抗体水平均有提高。总抗体2倍增长率为78.59%,抗体平均增长倍数为4.24。研究期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27.14%(111/409),局部不良事件以疼痛、硬结、红、肿胀为主,严重程度主要以1级为主,未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PPV23疫苗接种后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多中心
原文传递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小琴 陈海平 +3 位作者 张振国 韩莎莎 石煊雯 孙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 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bin strain,IPV-Sabin)上市后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9日~2018年1月25日于河北省接种IPV-Sabin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疑似预防接... 目的 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bin strain,IPV-Sabin)上市后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9日~2018年1月25日于河北省接种IPV-Sabin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该疫苗AEFI分类构成、报告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共接种IPV-Sabin 545 256剂次,报告AEFI 378例(发生率69. 33/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364例(发生率66. 76/10万剂),异常反应7例(发生率1. 28/10万剂),偶合症5例(报告发生率0. 92/10万剂),不明原因2例(报告发生率0. 37/10万剂)。一般反应主要包括发热、红肿、硬结,均发生在接种后0及1 d;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热性惊厥,均发生在接种后0 d。356例AEFI治愈或好转。结论 IPV-Sabin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用于适龄人群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于大样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邓鹏 李琼 +9 位作者 钱小爱 郭雪 陈海平 刘小琴 石煊雯 姜葳 叶建君 占发先 杨北方 罗林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0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0~12月湖北省6月龄及以上健康人群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评价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0~12月湖北省6月龄及以上健康人群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湖北省2015年10~12月期间接种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流感病毒裂解疫苗227920剂次,累计报告AEFI17例,常见一般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红肿、烦躁不安、疼痛和瘙痒;系统中被动观察和报告AEFI异常反应病例共4例,报告发生率为1.76/10万剂,其中3例为过敏性皮疹,1例为视神经炎。结论湖北省使用的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宜无接种禁忌人群的普遍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上市后 安全性 监测
原文传递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不同序贯接种程序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圣怡 闫绍宏 +4 位作者 常少英 张振国 石煊雯 韩莎莎 陈海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491-2495,共5页
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与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 3种序贯免疫接种程序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2月龄的健康婴儿随机分配到3个研究组,于2,3,4月龄按照IPVbOPV-bOPV,IPV-IPV-bOPV和IPV-IPV-IPV的免疫程序完成基础... 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与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 3种序贯免疫接种程序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2月龄的健康婴儿随机分配到3个研究组,于2,3,4月龄按照IPVbOPV-bOPV,IPV-IPV-bOPV和IPV-IPV-IPV的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分别于免前和最后一次接种后28~40 d内采血,采用细胞培养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脊灰Ⅰ型、Ⅱ型、Ⅲ型中和抗体水平。采用发放日记卡的形式收集每次接种后30 d内的不良事件。结果:共入组648例符合条件的2月龄婴儿,每个研究组216例。入组性别、3种抗体的免前阳性率与几何平均滴度(GMT)在3个研究组间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完成基础免疫后,Ⅰ型、Ⅲ型抗体免后阳性率均为100%,阳转率全部99%以上,3个研究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对于Ⅱ型抗体,免后阳性率分别为97.20%,100%和99.53%,阳转率分别为66.82%,93.02%和94.42%,3个研究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01)。不良事件症状以发热为主,3个研究组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5.89%,21.40%和27.91%,组间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结论:3种脊灰疫苗序贯程序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国家免疫规划推荐的IPV-IPV-bOPV序贯接种程序相比IPV-bOPV-bOPV序贯接种程序具有更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序贯程序 免疫原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雪 陈海平 +5 位作者 姜崴 石煊雯 肖艳慧 丁丽丽 赵淑洁 罗林云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选择出生后未接种过甲型肝炎疫苗的18~24月龄儿童,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接种不同的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观察接种后30 d局部及全身反应;免疫后30 ... 目的比较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选择出生后未接种过甲型肝炎疫苗的18~24月龄儿童,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接种不同的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观察接种后30 d局部及全身反应;免疫后30 d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抗体滴度。结果 306名受试者共观察到109例不良反应,实验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 4%和36. 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及对照组免疫后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 3%和99. 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11. 3和224. 6 mI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人体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雪 马燕丽 +10 位作者 康艳先 姜崴 贾涛 石煊雯 邓鹏 张雪梅 李琼 邱野 钱小爱 陈海平 杨北方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评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经工艺改进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非劣效性研究,选择3~〈18岁受试者240人随机分为2组,接种试验疫苗与进口疫苗,比较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另选择18~〈60岁受试者360人随机分3组,接种3个连续批次... 目的评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经工艺改进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非劣效性研究,选择3~〈18岁受试者240人随机分为2组,接种试验疫苗与进口疫苗,比较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另选择18~〈60岁受试者360人随机分3组,接种3个连续批次试验疫苗,评价试验疫苗批间免疫效果的一致性。结果试验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进口疫苗比较,两组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疫苗和进口疫苗各型别抗体阳转率、免疫后血凝抑制(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连续批次试验疫苗各型别抗体阳转率和免疫后HI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工艺改进后的试验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批间免疫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