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水相硫的分布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石盛莉 潘根兴 +2 位作者 张乐华 黄明星 王连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63-1468,共6页
从 1 997年 7月到 1 999年 8月 ,在庐山植物园选取针叶林和阔叶林各一片样地 ,对降雨、透冠水、干流水、渗漏水和地表径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庐山降雨 SO2 - 4浓度有升高趋势 ,1 998年降雨中 SO2 - 4浓度为 4 .2 1± 3 .4 8mg/ L... 从 1 997年 7月到 1 999年 8月 ,在庐山植物园选取针叶林和阔叶林各一片样地 ,对降雨、透冠水、干流水、渗漏水和地表径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庐山降雨 SO2 - 4浓度有升高趋势 ,1 998年降雨中 SO2 - 4浓度为 4 .2 1± 3 .4 8mg/ L。林冠对干沉降硫有吸收和截获作用 ,透冠水和干流水中 SO2 - 4明显高于雨水 ,针叶林中分别为 1 3 .68± 1 7.4 0 mg/ L和 1 5 .5 0±2 5 .2 0 mg/ L,阔叶林分别为 6.1 8± 6.3 7mg/ L和 7.3 5± 7.73 mg/ L,是森林中硫沉降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叶林地下水中SO2 - 4含量与雨水的显著正相关 (R2 =0 .75 8,n=6) ,与透冠水和树干流中 SO2 - 4含量之和极显著正相关 (R2 =0 .880 ,n=8) ,说明日本柳杉针叶林加重了硫沉降 ,对土壤中 SO2 - 4有较大影响 ;阔叶林的相关性都不显著 ,说明阔叶林虽然对SO2 - 4在土壤中的输入有所贡献 ,但相对作用较小。针叶林 SO2 - 4输入高而输出低 ;阔叶林输入低而输出高 ,可能处于稳态平衡。针叶林地表径流中 SO2 - 4含量受雨水影响较大 ,阔叶林中的则可能主要是土壤溶液中保存的 S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森林生态系统 水相硫 硫酸根 酸沉降 分布 动态
下载PDF
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硫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盛莉 潘根兴 +2 位作者 王连峰 张乐华 黄明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Acid deposition has been a sev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n Mt. Lushan since early 1980, Soil acidification trends have been resultantly obvious. Pedons of the Typic Udalfs both under deciduous and coniferous... Acid deposition has been a sev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n Mt. Lushan since early 1980, Soil acidification trends have been resultantly obvious. Pedons of the Typic Udalfs both under deciduous and coniferous forest with and without root-growing effects were sampled. Soil sulfur was fractionated by selective extraction methods and the sulfur in solutions was determined by BaSO4 turbidi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otal S in surface layers amounted to 400-800mg·kg -1 , indicating a high net accumulation of S under impacts of the acid deposition. The sulfur in the soils were predominated by adsorbed sulfur(160 0±72 1mg·kg -1 ) and organic sulfur(123 3±142 9 mg·kg -1 ), with the former accumulating to deep profile and the latter in surface 0-30 cm depth. Under deciduous soil sulfur accumulated to deep profile. Adsorbed sulfur under coniferous was higher (152 72 mg·kg -1 ) than which under deciduous (121 85 mg·kg -1 ), while the latter contained more water sulfur, indicating sulfur under deciduous inclined to move. Soils with root-growing effects contained more total sulfur (351 15 mg·kg -1 ) than soil without root-growing effects ( 300 50 mg·kg -1 ), high organic sulfur accumulated in soils in root-growing depth, but no significant profile difference under deciduous. Therefore, the sulfur transform was involved in accumulation of sulfur affected by acid de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庐山 森林生态系统 土壤 形态 分布
下载PDF
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溶液溶解有机碳分布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连峰 潘根兴 +2 位作者 石盛莉 黄明星 张乐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4,共6页
采用土壤溶液提取法及TOC仪测定法分析了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中溶解有机碳 (DOC)的含量及其与植被因素和季节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中DOC的含量为 2 89.85± 111.0 4mg·kg-1,其剖面分布相对平缓 ,除表层外 ,底部土... 采用土壤溶液提取法及TOC仪测定法分析了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中溶解有机碳 (DOC)的含量及其与植被因素和季节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中DOC的含量为 2 89.85± 111.0 4mg·kg-1,其剖面分布相对平缓 ,除表层外 ,底部土壤含量也较高 ;针叶林和根圈土中表层土壤DOC含量分别高于阔叶林和非根圈土 ;土壤溶液DOC浓度的季节分异明显 ,冬、秋季偏高 ,夏、春季偏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液 溶解有机碳 森林生态系统 酸沉降 分布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土壤生态化学变化 被引量:56
4
作者 张祥霖 石盛莉 +3 位作者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李志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4-981,共8页
采集了福建云霄漳江口米草入侵下红树林自然湿地保护区内红树林群落、米草群落、红树林—米草交互群落以及光滩的剖面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的总养分库、有效养分库及微生物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明显差... 采集了福建云霄漳江口米草入侵下红树林自然湿地保护区内红树林群落、米草群落、红树林—米草交互群落以及光滩的剖面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的总养分库、有效养分库及微生物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阳离子交换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同一深度的含量变化为:红树林>红树林—米草混作>米草>光滩;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酶活性指标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从深度变化而言,上述各项土壤质量指标均随剖面深度而降低。米草入侵后土壤的各项养分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湿地土壤生态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退化。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与磷酸酶活性对滨海湿地土壤退化的反映最为强烈,可以作为指示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生物入侵 米草 生态化学 湿地土壤
下载PDF
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土壤溶液铝形态分异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连峰 潘根兴 +4 位作者 张乐华 黄明星 石盛莉 李玉红 董小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 8 羟基喹啉络合比色法测定了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季节、不同植被下以及根圈与非根圈剖面土壤溶液中溶解态铝的含量及其变异。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中酸溶性铝、单核铝和多核铝的含量分别变化于 0 6~ 3 8mg/kg ,0 3~2 8mg/kg和... 采用 8 羟基喹啉络合比色法测定了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季节、不同植被下以及根圈与非根圈剖面土壤溶液中溶解态铝的含量及其变异。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中酸溶性铝、单核铝和多核铝的含量分别变化于 0 6~ 3 8mg/kg ,0 3~2 8mg/kg和 0 1~ 1 1mg/kg范围内。土壤溶液中溶解铝明显受植物类型和根系活动的影响 ,所测定的 3种形态铝含量均表现为随剖面深度而减少 ,针叶林植被下高于阔叶林 ,而非根圈土与根圈土差异不大。溶解铝的形态与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异 ,秋、冬季铝含量偏高且单核铝 /多核铝比值较高 ,而春、夏季偏低。结果还表明酸沉降影响下的土壤酸化促进了森林土壤中铝的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酸沉降 溶解铝 庐山 铝形态
下载PDF
庐山6种树木立地土壤溶液铝形态与溶解有机碳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连峰 潘根兴 +2 位作者 石盛莉 张乐华 黄明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602-1606,共5页
于1999年夏季,采集了庐山植物园6种树木立地的不同层次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溶液,分析其溶液中的溶解铝和溶解有机碳.结果表明,尽管发育于同一发生性土类,不同立地下土壤溶液溶解铝含量有明显差异,而溶解性有机碳的差异相对较小.在6种树木... 于1999年夏季,采集了庐山植物园6种树木立地的不同层次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溶液,分析其溶液中的溶解铝和溶解有机碳.结果表明,尽管发育于同一发生性土类,不同立地下土壤溶液溶解铝含量有明显差异,而溶解性有机碳的差异相对较小.在6种树木立地中,香柏立地表层土壤溶解铝含量达4.95mg·kg-1,为其它针叶林立地的2倍,是阔叶林立地的3倍.溶解铝积累与土壤酸化强度有密切关系。但溶解有机碳趋向于形成抑制毒性的单核铝.供试的不同立地土壤可以按溶液铝化学特点分为不同的生态化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液化学 溶解铝 溶解有机碳 森林立地 生态化学
下载PDF
酸沉降影响下春季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水溶态氮的分布及其动态 被引量:5
7
作者 董小卫 刘德辉 +4 位作者 潘根兴 黄明星 张乐华 石盛莉 孙玉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8,共4页
对1998 年春季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中降水、透冠水、茎流水、土壤渗漏水和沟水的水溶态氮(NH+4 -N、NO-3 -N、NO-2 -N) 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庐山酸雨pH值较1993年升高, 总氮亦有所增加; 系统中氮流通量加大, 输入量大于输出... 对1998 年春季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中降水、透冠水、茎流水、土壤渗漏水和沟水的水溶态氮(NH+4 -N、NO-3 -N、NO-2 -N) 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庐山酸雨pH值较1993年升高, 总氮亦有所增加; 系统中氮流通量加大, 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土壤尚能有效缓冲大气氮沉降; 氮的输出量中, 以灯台树(Cornusccontroversa)和山胡椒(L.glauca)为主的阔叶林系统多于以日本柳杉(Cryptom eria japonicum ) 为主的针叶林系统; 阔叶林较针叶林更有效地抵抗酸沉降。氮的分布及其动态表明阔叶林生态系统对酸沉降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森林生态系统 水溶态氮 酸沉降 酸雨
下载PDF
不同植被下森林地表系统水相硫的分布与迁移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丽花 石盛莉 潘根兴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了阐明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水相硫动态分布的影响,在1997~1999年以庐山植物园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降雨、透冠水、干流水、渗漏水、径流水及硫通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中SO2-4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在夏季;... 为了阐明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水相硫动态分布的影响,在1997~1999年以庐山植物园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降雨、透冠水、干流水、渗漏水、径流水及硫通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中SO2-4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在夏季;针叶林和阔叶林的透冠水、干流水和渗漏水中的SO2-4含量均高于降水,且透冠水和干流水均表现为春夏季较低、秋冬季较高,径流水变化与之相反;渗漏水针叶林冬季最高,阔叶林春季最高,其他三个季节差异不大;森林生态系统水相硫年际变化呈递增趋势,即1997年〈1998年〈1999年,1999年SO2-4浓度与1998和1997年之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1997年和1998年差异不显著;针叶林的透冠水、干流水、渗漏水中的SO2-4含量均比阔叶林高,而径流水则比阔叶林低,其pH值变化与之相反。针叶林和阔叶林都能够较好的吸收大气沉降中的S,其固定量均高于降水中S的通量,故庐山森林生态系统目前仍是大气S沉降的汇,对酸沉降仍有缓冲作用,但针叶林由于高输入低输出,因此对S的固定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酸雨 森林生态系统 水相硫 S通量
下载PDF
厦门通屿水体修复措施探讨
9
作者 周立红 郭玉清 +1 位作者 石盛莉 王乐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4-347,352,共5页
文章以厦门通屿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水质现状,分析污染来源及环境容量,根据景观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原理、兼顾现场环境条件及景观效果设计多种水体修复方案,为该水体环境保护与水质改善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体修复 水质 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