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恢刺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踝背屈功能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美美 段丽阳 +2 位作者 吕楠 尚清 石立业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比较恢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和门诊收治的腓总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收... 目的 比较恢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和门诊收治的腓总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收集20例,共40例。两组均选择患侧下肢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冲等穴位,恢刺组在常规取穴基础上予以行针,常规针刺组在针刺得气后予以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5次,4周(2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8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下肢运动功能评估、足背屈角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恢刺组总有效率为90.0%(18/20),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6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恢刺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踝关节背屈活动度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恢刺法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踝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 针刺 恢刺 踝背屈
下载PDF
督穴导气针法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艳丽 尚清 +2 位作者 张会春 石立业 高超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7期856-860,共5页
目的观察督穴导气针法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A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特殊教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督穴导气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 目的观察督穴导气针法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A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特殊教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督穴导气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及发育商(DQ)值的变化情况,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胱甘肽(GSH)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BC中交往、运动、语言、自理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BC中交往、语言、自理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BC中语言、自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ARS评分及DQ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ARS评分及D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SH、HCY水平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穴导气针法配合特殊教育是一种治疗ASD的有效方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清GSH、HCY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 谷胱甘肽 同型半胱氨酸 行针 导气针法
下载PDF
内关穴针刺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精细运动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立业 尚清 马彩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入住郑州市儿童康复医院的73例痉挛型合并双上肢痉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Bobath手法、蜡疗、OT训练结...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入住郑州市儿童康复医院的73例痉挛型合并双上肢痉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Bobath手法、蜡疗、OT训练结合上肢功能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以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评估量表(PDMS-FM)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抓握能力,视觉能力整合,精细运动发育商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内关穴联合康复训练能够较好地改善手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运动障碍 内关穴 针刺 痉挛型脑瘫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对小儿发热咳喘止咳效果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立业 张静 +2 位作者 马彩云 王慧英 尚清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对小儿发热咳喘患儿止咳效果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给以中药...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对小儿发热咳喘患儿止咳效果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给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24、48 h总退热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咳嗽评分、hs-CRP、血沉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发热咳喘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辨证 小儿发热 咳喘 高敏 C 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脑性瘫痪合并流涎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石立业 陈白云 +3 位作者 黄姣姣 王艳丽 马彩云 高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822-826,共5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对脑性瘫痪(脑瘫)合并流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该院康复科收治的脑瘫合并流涎患儿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肌内效...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对脑性瘫痪(脑瘫)合并流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该院康复科收治的脑瘫合并流涎患儿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共治疗4周。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流涎症状,采用口运动功能、反复唾液吞咽测试(RSST)评估2组患儿吞咽功能,评定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TDS分级、口运动功能、RSS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流涎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脑性瘫痪 流涎 儿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立业 尚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观...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发育情况,评定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康复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31/43)(P<0.05);训练前两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9个月、1年后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有所增高,且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增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康复效果更高,有助于提高患儿智力,增强其运动功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康复训练 以家庭为中心 智力发育指数 运动发育指数
下载PDF
羚角钩藤汤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石立业 高超 +6 位作者 马彩云 李文霞 李蔚萌 韩亮 段佳丽 王艳丽 尚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85-3888,共4页
目的:研讨羚角钩藤汤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的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常规处理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 目的:研讨羚角钩藤汤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的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常规处理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羚角钩藤汤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始退热和完全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再发热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惊厥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神志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IgA、IgM、Ig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行为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可缩短热性惊厥患儿体温、神志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和血清BDNF、NSE、MBP、GFAP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角钩藤汤 小儿惊厥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两种肌内效贴贴扎方法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石立业 吴值荣 +2 位作者 吕楠 马彩云 尚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5-71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肌内效贴(KT)贴扎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A组25例和观察B组24例。3组患者儿均给予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观察A组和观察B组... 目的观察不同肌内效贴(KT)贴扎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A组25例和观察B组24例。3组患者儿均给予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观察A组和观察B组则在常规上肢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两种不同肌内效贴贴扎方法进行治疗,肌内效贴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儿上肢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和前臂旋后角度。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治疗后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治疗后的MAS评分与观察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B组治疗后的FMFM评分为(82.96±5.08)分,显著优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73.08±4.73)分,前臂旋后角度为(30.17±2.35)°,却显著低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36.76±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且贴扎方法不同,疗效也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痉挛型 偏瘫 肌内效贴
原文传递
NDUFS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缺陷一家系
9
作者 高超 陈白云 +5 位作者 高杨 张会春 石立业 李尉萌 李海贝 黄姣姣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1个疑似线粒体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应用二代测序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线粒体基因组检测,对候选基因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组家... 目的探讨1个疑似线粒体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应用二代测序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线粒体基因组检测,对候选基因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组家系检测发现患儿存在NDUFS1基因父源c.64C>T(p.R22X)和母源c.845A>G(p.N282S)复合杂合变异,二者均可能导致蛋白功能丧失。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线粒体基因组检测未发现致病变异。结论疑似线粒体病的患儿可能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表型,包含线粒体DNA检测在内的综合性基因检测策略有助于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缺陷 NDUFS1基因 复合杂合变异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家庭环境因素对整体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及情绪-社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白云 尚清 +2 位作者 石立业 韩亮 高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20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整体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及情绪-社会性的影响。方法拟纳入2018年9月-2020年9月整体发育迟缓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非整体发育迟缓患儿为对照组,运用家庭环境(FES-CV)评估两组患儿家庭环境情况,分...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整体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及情绪-社会性的影响。方法拟纳入2018年9月-2020年9月整体发育迟缓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非整体发育迟缓患儿为对照组,运用家庭环境(FES-CV)评估两组患儿家庭环境情况,分析两组管教方式及相处时间差异,遵循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中语言能区DQ值评定两组语言发育水平,以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判定两组情绪问题及社会功能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家庭环境因素中组织性、知识性及亲密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矛盾性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管教方式中亲代53.00%、隔代44.00%,其他3.00%,较之对照组的86.00%、12.0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相处时间≥8h占比为60%,远低于对照组的92.00%(P<0.05);观察组语言能区DQ值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更低(P<0.05);观察组问题维度T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能力维度T分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整体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及情绪-社会性受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应维持良好家庭环境,使患儿正常发育得以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发育迟缓 语言 情绪-社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