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与养殖鱼类营养与品质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欣 石立冬 +1 位作者 任同军 韩雨哲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海、淡水野生和养殖鱼类群体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种类组成与含量、矿物质组成和含量的特性及差异,分析其营养品质,为健康养殖技术升级及其饲料的研发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养殖模式 营养组成 肌肉品质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红鲫Carassius auratus生长、消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石立冬 卫力博 +4 位作者 翟浩杰 牟玉双 侯仁爽 任同军 韩雨哲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4,共9页
在水温为(23±1)℃下,将初始体质量为(3.37±0.03)g的红鲫Carassius auratus 1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饲养在200 L聚乙烯水槽中,投喂在7%肉粉(MM组)和8%玉米蛋白粉(CGM组)中添加0.1%蛋氨酸(MM+CAA组)和0... 在水温为(23±1)℃下,将初始体质量为(3.37±0.03)g的红鲫Carassius auratus 1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饲养在200 L聚乙烯水槽中,投喂在7%肉粉(MM组)和8%玉米蛋白粉(CGM组)中添加0.1%蛋氨酸(MM+CAA组)和0.1%赖氨酸(CGM+CAA组)的饲料56 d,研究上述2种蛋白源饲料中两种限制性氨基酸对红鲫生长、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源与氨基酸对红鲫摄食率(FI)、肌肉总必需氨基酸(∑IDAA)和总氨基酸(∑AA)含量及肠道淀粉酶(AMS)活性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肉粉蛋白源饲料中添加0.1%的两种限制性氨基酸后,与其余各组相比,显著提高了红鲫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肥满度(CF)、肌肉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含量、肠道脂肪酶(LPS)和蛋白酶(PRO)活性、肝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而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玉米蛋白粉为蛋白源未添加限制性氨基酸组。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肉粉蛋白源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显著改善红鲫的生长、消化、免疫、抗氧化指标以及肌肉中限制性氨基酸水平,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降低饲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源 限制性氨基酸 生长 红鲫
下载PDF
水产动物繁殖性能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立冬 任同军 韩雨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0-630,共11页
营养对水产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水产动物的性腺发育能力、繁殖力、配子产生、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和胚胎发育能力及其幼体的存活率、质量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含量密切相关,适当的营养可以对繁殖性能起到促进作用,而营养... 营养对水产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水产动物的性腺发育能力、繁殖力、配子产生、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和胚胎发育能力及其幼体的存活率、质量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含量密切相关,适当的营养可以对繁殖性能起到促进作用,而营养过量或营养不足则降低其繁殖能力,甚至导致其死亡。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促进繁殖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升温或降温、流水刺激、阴干刺激、切除眼柄等,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环境因素的不同,这些方法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近年来,通过改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来调控水产动物繁殖能力已逐步成为科研热点和商业焦点,本文综述了常见的促进繁殖性能的营养物质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不同营养物质对水产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糖类等营养成分能够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和繁殖能力,但也有报道与此相矛盾,认为上述结果取决于养殖水产动物的种类、营养成分的来源、含量和试验条件。本文通过讨论不同营养成分来源及含量对水产动物繁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通过营养途径促进动物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性能 水产养殖 饲料添加剂 营养
下载PDF
血鹦鹉鱼饲料中脂肪和虾青素交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石立冬 赵月 +3 位作者 薛晓强 王帅 牟玉双 韩雨哲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91-196,200,共7页
研究饲料中脂肪和虾青素水平对血鹦鹉鱼体色和肝脏免疫酶及相关酶活力的影响,采用2×2因素试验设计,用豆油调节饲料脂肪水平,同时添加虾青素,配制4组试验饲料,分别为低脂无虾青素(LL-NA)、低脂高虾青素(LL-HA)、高脂无虾青素(HL-NA... 研究饲料中脂肪和虾青素水平对血鹦鹉鱼体色和肝脏免疫酶及相关酶活力的影响,采用2×2因素试验设计,用豆油调节饲料脂肪水平,同时添加虾青素,配制4组试验饲料,分别为低脂无虾青素(LL-NA)、低脂高虾青素(LL-HA)、高脂无虾青素(HL-NA)、高脂高虾青素(HL-HA)。以初始体质量为(15.72±2.63) g的血鹦鹉鱼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投喂4组饲料,21 d后检测其体表L*值(亮度值),测定其肝脏抗氧化和部分免疫相关酶活力及虾青素沉积量。结果表明:脂肪和虾青素交互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活力存在显著影响(P<0.05),SOD活力会随着脂肪含量的升高而增强,随着虾青素含量的升高而降低;GOT和GPT活力随着脂肪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且均在LL-HA一组达到最大。脂肪和虾青素的交互作用对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溶菌酶(Lysozyme,LZM)活力存在显著影响(P<0.05),AKP、ACP、LZM活力在LL-HA一组达到最大。脂肪和虾青素的交互作用对虾青素沉积量存在显著影响,在LL-HA组沉积量最大。脂肪和虾青素的交互作用对L*值无显著影响(P>0.05),亮度值L*随虾青素含量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鹦鹉 脂肪 虾青素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