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7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救治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石聪辉 吴贤聪 +4 位作者 郑志鹏 郁毅刚 沈清音 庄佳毅 刘惠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总结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57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34例,年龄38(18~80)岁,均为口... 目的总结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57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34例,年龄38(18~80)岁,均为口服中毒.在重症监护下,给予基础救治措施,包括清除毒物、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针对顽固性低血压和严重心律失常在积极给予容量复苏、纠正酸中毒、稳定内环境的同时,增加保护心肌药、血管活性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观察患者心脏损害发生情况、转归和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73.7%(42/57)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肌酶谱不同程度升高42例(100.0%)、心电图改变39例(92.9%)、心律失常25例(59.5%)、低血压14例(33.3%)、高血压2例(4.8%).本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10 d,平均(5.6±1.7)d;总住院时间2~14 d,平均(9.5±2.4)d.本组患者治愈45例,好转5例,死亡7例(12.3%),其中4例死于心搏骤停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存活者低(分:3.4±0.6比4.3±1.1,P=0.039),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存活者高〔57.1%(4/7)比20.0%(10/50),P=0.033〕.安装临时起搏器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安装临时起搏器者〔20.0%(10/50)比0(0/7),P<0.01〕.存活和死亡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岁:36.8±10.4比39.5±11.2,P=0.526).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6分〔优势比(OR)=2.417,95%可信区间(95%CI)为1.853~4.692,P=0.028〕、伴严重心律失常(OR=1.438,95%CI为1.072~3.739,P=0.031)是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安装临时起搏器是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96,95%CI为0.657~0.964,P=0.015).结论心脏损害在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中常见,继发严重心律失常与患者死亡相关.在使用保护心肌药和血管活性药的同时,合理选择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能稳定血压、保证循环灌注,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脏损害 心律失常 临时起搏器
下载PDF
机动医疗平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石聪辉 丁益强 +3 位作者 郁毅刚 吕奕鹏 于忠英 徐成润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11期63-67,共5页
介绍了机动医疗平台的常见种类,结合其在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践情况,总结了野战帐篷医院、野战方舱医院、车载式移动医院、医院船、医疗救护直升机等机动医疗平台在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机... 介绍了机动医疗平台的常见种类,结合其在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践情况,总结了野战帐篷医院、野战方舱医院、车载式移动医院、医院船、医疗救护直升机等机动医疗平台在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机动医疗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今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战防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医疗平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野战帐篷医院 野战方舱医院 车载式移动医院 医院船 医疗救护直升机
下载PDF
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石聪辉 夏挺 +1 位作者 郁毅刚 柯恩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早期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83例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8~12肋)骨折患者,其中经CT影像学或剖腹探查诊断合并腹腔脏... 目的分析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早期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83例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8~12肋)骨折患者,其中经CT影像学或剖腹探查诊断合并腹腔脏器损伤34例(腹腔脏器损伤组),无腹腔脏器损伤149例(无腹腔脏器损伤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意外跌倒、暴力击打)、肋骨骨折部位(单侧、双侧)和数目、入院时生命体征(收缩压、心率)、腹部体征、实验室指标(红细胞压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istic回归分析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83例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患者中左侧肋骨骨折91例,右侧肋骨骨折79例,双侧肋骨骨折13例。本组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比例为18.6%(34/183),共计发生57处脏器损伤,其中脾脏损伤27例、肝脏损伤18例、肾脏损伤6例、肾上腺损伤3例、胰腺损伤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和肋骨骨折数目与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无关联,而年龄(χ~2=6.349,P=0.012)、是否机动车事故(χ~2=7.133,P=0.008)、肋骨骨折部位(χ~2=11.506,P=0.001)、入院时收缩压(χ~2=18.531,P<0.001)、心率(χ~2=5.932,P=0.015)、腹部体征(χ~2=6.416,P=0.011)和红细胞压积(χ~2=6.685,P=0.010)与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存在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动车事故(OR=5.64,95%CI:2.57~11.61,P=0.008)、双侧肋骨骨折(OR=4.25,95%CI:1.63~12.87,P=0.025)、入院时红细胞压积<40%(OR=2.16,95%CI:1.98~5.29,P=0.017)是同时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尤其是机动车事故、双侧肋骨骨折、存在明显失血指征者,要高度警惕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腹腔损伤 钝性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聪辉 夏挺 +1 位作者 郁毅刚 郑志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策略对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经PCD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AP)合并坏死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改良组(n=35)。2组...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策略对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经PCD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AP)合并坏死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改良组(n=35)。2组患者首次PCD的指征和原则相同,但后续引流效果不佳时的处理策略不同:常规组仅采取1次调整引流管位置或重新置管的措施,再引流效果仍不佳者直接改行清创引流(经腹腔镜、肾镜或开腹手术);改良组采用早期、多次、多处调整引流管或逐级更换大孔径引流管的措施,直至无效改行清创引流。对比2组患者PCD次数、引流管最大孔径、引流总天数、胰腺坏死清创引流术干预率、首次PCD引流后住院天数、ICU再入住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改良组接受PCD总次数、最终放置引流管的最大孔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改良组前两次PCD时间间隔显著短于常规组(P<0.01),但2组引流总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PCD后需要接受手术清创干预的比例和再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引流总天数、首次PCD引流后住院天数、ICU再入住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合并坏死感染经PCD引流效果不佳时,通过早期、多次、多处调整引流管或逐渐更换大孔径引流这一改良的积极PCD策略,可以降低再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需要接受胰腺坏死清创引流的比例,且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感染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改良
下载PDF
脾脏损伤非手术治疗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石聪辉 纪旭 +4 位作者 夏挺 郁毅刚 郑志鹏 刘美玲 陈桂喜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损伤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方法2014年1月—2019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127例钝性脾脏损伤患者,男性105例,女性22例;年龄8~67岁,平均37.2岁。脾脏损伤严重程度分级(中国天津4级法):Ⅰ级28例、Ⅱ级44例、Ⅲ级37例、... 目的探讨脾脏损伤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方法2014年1月—2019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127例钝性脾脏损伤患者,男性105例,女性22例;年龄8~67岁,平均37.2岁。脾脏损伤严重程度分级(中国天津4级法):Ⅰ级28例、Ⅱ级44例、Ⅲ级37例、Ⅳ级18例。其中78例经非手术治疗(NOM组):68例重症监护下内科NOM,10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后痊愈,49例接受手术治疗(OM组):40例直接选择OM,9例NOM失败后改行OM。手术方式:生物胶粘合止血+缝合修补术2例、射频凝固止血+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脾切除术40例。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一般资料、脾脏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有无输血、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情况。结果NOM的比例61.4%(78/127),接受OM的比例38.6%(49/127)。NOM组成功率89.7%(78/87)。与OM组比较,NOM组患者脾脏损伤分级较轻(Ⅰ~Ⅱ级所占比例较高,85.9%vs.10.2%,χ^2=70.229)、需要输血的比例较小(32.1%vs.75.5%,χ^2=22.748)、ICU住院时间[(3.0±0.2)d vs.(4.5±0.6)d,t=20.389]和总住院时间[(15.3±1.5)d vs.(17.6±1.8)d,t=7.780]较短、病死率较低(0%vs.6.1%,χ^2=5.1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OM是处理脾脏损伤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加强病情评估和病例筛选有助于提高非手术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损伤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改良经鼻紧急气道建立在呼吸困难救治中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石聪辉 蔡艺玲 +2 位作者 郭寿贵 李金雨 康德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3-564,567,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经济、简便,非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在呼吸困难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钳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以成功率、操作时间、患者耐受率作为评估指标。结果除气管插管常规应用的器械外,仅需气管插...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经济、简便,非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在呼吸困难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钳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以成功率、操作时间、患者耐受率作为评估指标。结果除气管插管常规应用的器械外,仅需气管插管钳作为辅助设备,96例患者均可耐受,气管插管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成功率98.9%,平均操作时间(90±15)s。结论该方法无需纤支镜辅助,不受气管插管型号限制,使用器材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钳 经鼻气管插管 改良 快速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后并脑梗死一例
7
作者 石聪辉 何明长 郑志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患者,女性,70岁。因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3年余于2010年1月5日入院。查体:左颈前外侧区上部见一大小约2cm×3.5cm×4.2cm的肿块,质硬,前后方向活动度好,上下方向固定,无压痛。颈部彩超示:左颈部混合回声,瘤体血流丰富,与颈动脉... 患者,女性,70岁。因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3年余于2010年1月5日入院。查体:左颈前外侧区上部见一大小约2cm×3.5cm×4.2cm的肿块,质硬,前后方向活动度好,上下方向固定,无压痛。颈部彩超示:左颈部混合回声,瘤体血流丰富,与颈动脉分叉部分包绕,与颈外动脉部分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脑梗死 颈外动脉 左颈部 颈动脉分叉 无痛性肿块 活动度 神经鞘瘤 颈总动脉 基底节区
下载PDF
急诊救治颅底骨折合并口鼻腔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昌 石聪辉 +1 位作者 康德 陈志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23-1124,共2页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合并口鼻腔大出血的急诊救治。方法回顾我院急诊近五年来收治25例颅底骨折合并口鼻腔大出血的急诊抢救结果。25例患者中前颅底骨折18例,前、中颅底骨折7例,均有口鼻腔大量出血,血压偏低,甚至休克。在抢救中首先以保持...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合并口鼻腔大出血的急诊救治。方法回顾我院急诊近五年来收治25例颅底骨折合并口鼻腔大出血的急诊抢救结果。25例患者中前颅底骨折18例,前、中颅底骨折7例,均有口鼻腔大量出血,血压偏低,甚至休克。在抢救中首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抗休克治疗,配合行双侧鼻腔导尿管气囊压迫+碘伏纱条填塞进行有效止血。结果治愈19例,死亡6例。结论颅底骨折合并口鼻腔大出血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在急诊中应积极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骨折 大出血 救治方法
下载PDF
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康德 陈桂喜 +7 位作者 石聪辉 吴燕生 郑志鹏 陈功雷 曾庆铨 纪旭 王翠玉 林腾珠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观察55例创伤患者的急救情况,以过去未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的3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绿色通道组死亡率较对照组减低(P&l... 目的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观察55例创伤患者的急救情况,以过去未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的3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绿色通道组死亡率较对照组减低(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完善,缩短了患者的救治空间和时间,显著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保证了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促进了创伤学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绿色通道 救治 创伤学人才
下载PDF
氨气中毒78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昌 郑佳鹏 石聪辉 《人民军医》 2005年第9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氨气中毒 救治
下载PDF
特重度交通伤救治1例及创伤救治体系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贤聪 石聪辉 +5 位作者 郑志鹏 吴燕生 尹晶 曾志伟 郁毅刚 夏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31-233,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少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正逐步减少或得到控制。但创伤却因机动车、建筑工程等潜在致伤因素增多而愈加常见。以道路交通事故伤为例,全球每天因之伤亡人数达14万[1]。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区域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少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正逐步减少或得到控制。但创伤却因机动车、建筑工程等潜在致伤因素增多而愈加常见。以道路交通事故伤为例,全球每天因之伤亡人数达14万[1]。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已经成功将三峰模式的创伤死亡转变为单峰模式[1-3]。国内既往对严重交通伤的急救存在应急响应时间长、救治缺乏规范性、现场急救与救治医院间缺乏信息联动、对严重交通伤的急救缺乏合理的评分系统、预警系统不完善和缺乏检验机制等问题[4]。我院于2016年6月与漳州市交警支队建立“交通伤急救网络平台”,以我院为主的创伤救治中心,组建专业的创伤救治团队形成符合地区发展的创伤救治体系。笔者就我院近期救治的1例严重交通伤患者进行创伤救治体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救治体系 特重度 交通伤
下载PDF
MIPPO技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国锋 朱聪 +5 位作者 高建廷 林剑彪 吴本文 丁真奇 蔡弢艺 石聪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6-06诊疗的57例胫骨多段骨折,31例采用MIPPO技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MIPPO组),26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6-06诊疗的57例胫骨多段骨折,31例采用MIPPO技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MIPPO组),26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髓内钉组)。结果 5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13~18)个月。髓内钉组在术前等待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MIP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后1年Johner-Wru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与MIPPO技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闭合性骨折或GustiloⅠ、Ⅱ型骨折优先选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但骨折线距离膝、踝关节较近尤其是累及关节面者应选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多段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急诊抢救氨气中毒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昌 石聪辉 郑佳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56-757,共2页
2004年8月1日,福建省漳州市郊发生一起多个氨气罐相继爆炸事件,氨气随气刮入相邻的村庄。泄露事件发生后附近约900名人员紧急疏散,因时为深夜,仍有不少人在仓库附近停留时间超过4h。市卫生防疫站于爆炸后4h测定村庄(距爆炸点约15~... 2004年8月1日,福建省漳州市郊发生一起多个氨气罐相继爆炸事件,氨气随气刮入相邻的村庄。泄露事件发生后附近约900名人员紧急疏散,因时为深夜,仍有不少人在仓库附近停留时间超过4h。市卫生防疫站于爆炸后4h测定村庄(距爆炸点约15~500m)空气中氨气浓度平均为67mg/m^3(国标为30mg/m^3)。此事件致1人现场死亡,先后有78人次就诊于本院,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中毒 临床分析 急诊抢救 市卫生防疫站 现场死亡 爆炸 福建省
原文传递
应用介入栓塞技术救治血流动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康德 欧阳林 +5 位作者 陈桂喜 陈功雷 石聪辉 吴燕生 纪旭 郑志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多发伤,其死亡率高达40%~60%。早期难以控制的失血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休克,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和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早期积极地进行临...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多发伤,其死亡率高达40%~60%。早期难以控制的失血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休克,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和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早期积极地进行临床评估和干预治疗。在排除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导致的持续失血后,对于仍有持续存在难以纠正或不断进展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笔者发现,传统的骨盆外固定减少骨折断端的出血、盆腔填塞减少盆腔静脉及静脉丛出血等方法,往往难以充分有效控制出血,纠正休克,因此尝试早期明确诊断后,在同步抗休克、扩容、监护、生命支持治疗基础上,开通绿色通道,直接进入介入室,应用介入栓塞技术,以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及钢丝圈作为栓塞材料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栓塞出血责任动脉,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利用此手术方法救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4例,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严重骨盆骨折 介入栓塞技术 不稳定型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应用 静脉丛出血 多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的急诊处理
15
作者 李金雨 陈桂喜 +6 位作者 吴燕生 郑志鹏 石聪辉 陈功雷 曾庆诠 曾志伟 李昌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9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的急诊诊断与治疗,提高骨盆骨折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及泌尿外科2000—2010年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合并后尿道断裂41例,合...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的急诊诊断与治疗,提高骨盆骨折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及泌尿外科2000—2010年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合并后尿道断裂41例,合并膀胱破裂15例,4例同时有后尿道断裂和膀胱破裂二种合并伤。41例合并后尿道断裂中6例病情较重,只行膀胱穿刺造瘘,29例行尿道会师术加牵引,6例未能手术;15例合并膀胱破裂的患者中2例行尿道会师术和膀胱修补术,另外11例膀胱破裂者行膀胱修补术,2例未能手术。本组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15.4%(8/52),6例未能行急诊手术者死于不可控制的出血,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骨盆骨折并发症多,应尽早明确诊断;对常规抗休克无效者可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术及急诊介入栓塞术止血,待病情稳定后进行相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创伤救治 尿道断裂 膀胱破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