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石胜良 齐玉晶 +7 位作者 叶子明 黄东红 汤媛媛 陆丽萍 全雪梅 李宗亚 秦超 毕桂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51-852,共2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和轻度认知损害(MCI)的关系。方法收集AD、VD及MCI患者外周血检测ApoE基因型,进行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中ε3/ε3基因型所占比例最大,未检测到ε2/ε2及ε4/ε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和轻度认知损害(MCI)的关系。方法收集AD、VD及MCI患者外周血检测ApoE基因型,进行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中ε3/ε3基因型所占比例最大,未检测到ε2/ε2及ε4/ε4基因型。AD组ε3/ε4基因型(P=0.001)及ε4基因(P=0.013)高于MCI组。VD组ε4基因高于MCI组(P=0.044)。结论 ApoEε4基因与AD的关系最为密切,是AD的危险因素。但其与VD和MCI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轻度认知损害
下载PDF
卒中后神经病理学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胜良 陈仕检 刘唐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卒中的发生不仅会导致脑受损区域神经功能的缺损,而且还可以致使远隔部位的神经细胞死亡。故而针对卒中,寻找更多、更好的防治措施,并对卒中后神经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改变及神经可塑性机制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神经元可塑性 神经再生
下载PDF
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石胜良 陈仕检 +5 位作者 黎彬如 齐玉晶 梁森 李鑫 曾洪亮 毕桂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给予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2、7、14 d组。每个时间点再分为5个亚组,vNGF25、50、100U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给予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2、7、14 d组。每个时间点再分为5个亚组,vNGF25、50、100U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和vNGF各亚组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各亚组按照规定时间每天经侧脑室埋管给予相应剂量的vNGF或等渗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周围和海马CA3/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DCX)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数量。结果①侧脑室给予vNGF后,在各时间点,vNGF各亚组的神经功能Lon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缺血皮质周围和海马CA3/齿状回1DCX阳性细胞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同vNGF剂量时,7 d亚组的DCX阳性细胞数量高于2 d和14 d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相同时间点的不同vNGF剂量亚组比较中,vNGF 50 U亚组的DCX阳性细胞数量高于vNGF 25 U亚组和vNGF100 U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在各时间点,vNGF组的DCX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脑室给予vNGF后可以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缺血皮质周围及海马CA3和齿状回DCX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再灌注损伤 侧脑室 大鼠 神经前体细胞
下载PDF
西比灵对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胜良 毕桂南 +1 位作者 王耀明 蒋祝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西比灵 脑缺血 再灌注 HSP70 热休克蛋白70 药理学
下载PDF
托吡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石胜良 贾建平 +1 位作者 毕桂南 蒋祝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317-319,共3页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大鼠高血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将25只大鼠制成高血压模型,喂养2个月。随机分为3组:即托吡酯治疗组(9只)、缺血再灌注组(9只)和假手术组(7只)。将大鼠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时间为2...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大鼠高血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将25只大鼠制成高血压模型,喂养2个月。随机分为3组:即托吡酯治疗组(9只)、缺血再灌注组(9只)和假手术组(7只)。将大鼠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时间为2 h,将线栓拔除即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末置入线栓。再灌注后6 h,将大鼠快速断头取脑,经TTC染色,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仪测量鼠脑梗死体积及鼠脑总体积,并将两者的比值作为脑梗死体积比。结果 托吡酯治疗组的脑梗死体积比为0.1087±0.0426,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脑梗死体积比0.286 3±0.064 7(P<0.05)。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结论 托吡酯使大鼠高血压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减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神经内科门诊≥55岁患者认知障碍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胜良 齐玉晶 +6 位作者 叶子明 汤媛媛 陆丽萍 全雪梅 李宗亚 毕桂南 秦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963-964,共2页
目的:调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55岁就诊患者及记忆减退患者的认知障碍检出率及就诊情况。方法:采用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筛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查、正式调查3阶段法横断面调查,实查2 044例,失访率5.4%。结果:年龄... 目的:调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55岁就诊患者及记忆减退患者的认知障碍检出率及就诊情况。方法:采用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筛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查、正式调查3阶段法横断面调查,实查2 044例,失访率5.4%。结果:年龄≥55岁患者检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70例,检出率3.42%,痴呆患者86例,检出率4.21%,其中Alzheimer病(AD)患者41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5例、其他类型痴呆患者20例。以记忆障碍就诊的患者20例,占全部就诊患者的0.97%,其中MCI 8例,痴呆患者12例,占所有认知障碍患者的12.8%。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高,应引起重视,需将认知筛查作为常规检查。记忆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检出率高,但就诊率低,神经内科应开设记忆障碍门诊,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门诊 认知障碍 横断面调查 检出率
下载PDF
托吡酯促进高血压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胜良 毕桂南 +1 位作者 贾建平 蒋祝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12-513,共2页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行双肾动脉狭窄术制成高血压模型,喂养2个月后随机分为3组:托吡酯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线栓...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行双肾动脉狭窄术制成高血压模型,喂养2个月后随机分为3组:托吡酯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线栓法制做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1d。取脑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后,用病理图象分析仪计数HSP70阳性和阴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比。结果托吡酯干预组大鼠HSP70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假手术对照组未见HSP70表达。结论托吡酯能促进HSP70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3
8
作者 石胜良 饶源 毕桂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76-479,共4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的单克隆浆细胞疾病,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M-蛋白为突出表现。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免疫球蛋白λ轻链可变区(IGL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的检测能提...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的单克隆浆细胞疾病,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M-蛋白为突出表现。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免疫球蛋白λ轻链可变区(IGL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的检测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传统的放疗、化疗之外,免疫调节剂、抗VEGF的靶向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给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方案。本文将就POEMS综合征特点、研究及诊疗进展作简单的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M-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氟桂利嗪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SP_(70)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石胜良 贾建平 +1 位作者 毕桂南 蒋祝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氟桂利嗪对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用双肾动脉狭窄术制成高血压大鼠模型 ,喂养 2个月。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大鼠外 ,其他大鼠均制... 目的 探讨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氟桂利嗪对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用双肾动脉狭窄术制成高血压大鼠模型 ,喂养 2个月。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大鼠外 ,其他大鼠均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MCAO时间均为 2小时 ,再灌注时间为 1天。经免疫组化染色后用病理图像分析仪测出 HSP70 阳性细胞数 ,并计算阳性细胞率。比较三组 HSP70 阳性细胞率。结果 氟桂利嗪组 HSP70 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结论 氟桂利嗪能促进 HSP70 表达 ,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受损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HSP70表达 大鼠 高血压 脑缺血再灌注 阳性细胞 MCAO 结论 目的 促进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GAP-43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石胜良 张跃龄 +3 位作者 陈仕检 毕桂南 黎彬如 刘唐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04-110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20~28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vNGF组(再分为25U、50U、100U3个剂量组)。所有大鼠侧脑室注药7d后处死。大鼠模型分别观察:按Longa... 目的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20~28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vNGF组(再分为25U、50U、100U3个剂量组)。所有大鼠侧脑室注药7d后处死。大鼠模型分别观察:按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GAP-43的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其余各组均出现神经功能缺损,vNGF组大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除假手术组外各组GAP-43均有表达。vNGF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vNGF组25U组GAP-43表达增加,50U组表达继续增高,100U组表达最高。结论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NGF能增强GAP-43的表达,对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对凝血指标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石胜良 毕桂南 蒋祝昌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研究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凝血指标的变化 ,结合临床 ,观察中小剂量天普洛欣 (U K)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 :测定 12例溶栓患者治疗的不同时间 TT、 PT、 APTT、 FIB,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TT、 PT、APTT于溶栓后... 目的 :研究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凝血指标的变化 ,结合临床 ,观察中小剂量天普洛欣 (U K)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 :测定 12例溶栓患者治疗的不同时间 TT、 PT、 APTT、 FIB,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TT、 PT、APTT于溶栓后延长 ,而 FIB于溶栓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小剂量 UK溶栓后 ,纤维功能增强 ,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天普洛欣特异性较高 ,对 FIB影响较小。病人于溶栓后未发生出血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脑梗死 溶栓 纤溶
下载PDF
脑血管病所致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石胜良 毕桂南 +1 位作者 蒋祝昌 陈志颖 《蛇志》 2002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 研究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病人的临床分型及其与原发病和病灶的关系 ,评价脑电图、 CT、MRI对癫痫的诊断价值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门诊病房几年来治疗的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的病人 85例。按癫痫发作发生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分... 目的 研究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病人的临床分型及其与原发病和病灶的关系 ,评价脑电图、 CT、MRI对癫痫的诊断价值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门诊病房几年来治疗的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的病人 85例。按癫痫发作发生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分型 ,每例病人均做 CT、 MRI和 EEG。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本组资料中 ,早期型癫痫 2 6例 (3 1% ) ,迟发型癫痫 5 9例 (69% )。癫痫发作类型以额叶癫痫最常见。脑梗死及多发病灶患者占比例大。药物治疗控制发作效果较好。脑电图能反映病情变化 ,病情控制后 ,脑电图也逐渐好转。而 CT、 MRI对病灶的定位不能反映癫痫的类型。 结论 多发病灶易致癫痫发作 ,额叶癫痫最常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和判断癫痫的控制很有帮助 ,CT、MRI无助于癫痫的诊断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癫痫发作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脑缺血后HSP70表达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石胜良 毕桂南 《蛇志》 2001年第2期68-72,共5页
关键词 脑缺血 HSP70 热休克蛋白 表达
下载PDF
黄皮酰胺对高血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2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蒋祝昌 毕桂南 石胜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9-292,i002,共5页
目的观察黄皮酰胺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5只RHR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和黄皮酰胺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造... 目的观察黄皮酰胺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5只RHR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和黄皮酰胺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缺血。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法)分别观察缺血2h后再灌注6、12、24、48和72h脑细胞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结果①再灌注6h即可见Bcl-2蛋白表达较多,24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黄皮酰胺组Bcl-2蛋白表达于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②再灌注6h后有较多凋亡细胞,于72h达高峰。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再灌注6-24h黄皮酰胺组凋亡细胞均显著减少(P均<0.01),但再灌注48h后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均>0.05)。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的非缺血侧无Bcl-2阳性细胞,仅见0-2个凋亡细胞。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表达显著增高,细胞凋亡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黄皮酰胺能显著上调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并可能与Bcl-2协同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黄皮酰胺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表达 细胞凋亡 黄皮酰胺 局灶性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性高血压大鼠 脑保护作用机制 脑缺血一再灌注 TUNEL法 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法 抑制作用 阳性细胞 72h 24h
下载PDF
脑血管病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毕桂南 石胜良 +2 位作者 蒋祝昌 陈志颖 钱东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并发症 癫痫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传铭 毕桂南 +4 位作者 曹立梅 李浩 邱燕东 黎彬如 石胜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90min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塞来昔布12.5mg/kg治疗组及塞来昔布25mg/kg治疗组。缺血后30min灌...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90min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塞来昔布12.5mg/kg治疗组及塞来昔布25mg/kg治疗组。缺血后30min灌胃给予等渗盐水或两种剂量(12.5mg/kg或25mg/kg)的塞来昔布,检测各分组大鼠缺血侧额顶部皮质在再灌注不同时点前列腺素代谢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1)塞来昔布12.5mg/kg治疗及塞来昔布25mg/kg治疗均可明显缩小脑I/R时脑损伤范围,减轻脑水肿程度;(2)塞来昔布12.5mg/kg治疗和塞来昔布25mg/kg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to-prostaglandin F1α,6-K-PGF1α)在缺血侧额顶部皮质中聚集,同时使TXB2/6-K-PGF1α比值下降。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减少PGE2的集聚,改善TXB2/6-K-PGF1α比值,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SOD活性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环氧化酶-2抑制剂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GE2含量 TXB2/6-K-PGF1α比值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改变的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晓 秦超 +4 位作者 肖彬 吴丽娅 石胜良 程道宾 叶子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脑血管改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5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DM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DM)组(73例)和非糖尿病(NDM)组(78例);入组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结果...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脑血管改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5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DM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DM)组(73例)和非糖尿病(NDM)组(78例);入组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DM组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6.7%)、多支血管狭窄率(73.2%)、颅内外血管狭窄并存率(48.2%)明显高于NDM组(60.2%、53.2%、21.3%)(均P<0.05);(2)DM组受累动脉依次为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NDM组为VA、ICA、MCA;(3)DM组受累动脉中、重度狭窄常见,NDM组以轻、中度狭窄常见。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DM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好发于ICA、VA、MCA,以中、重度狭窄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糖尿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梁国聪 石胜良 +1 位作者 毕桂南 刘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61-664,共4页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在血管性痴呆(VD)大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建立VD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30只)。模型组按手术时间又分为4,6,8周组,每组n=10只。应用Mor...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在血管性痴呆(VD)大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建立VD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30只)。模型组按手术时间又分为4,6,8周组,每组n=10只。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表达;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4,6,8周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疏松,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异常。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表达于缺血4周时表达最明显,6周和8周表达缓慢下降,但与假手术组比较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结论:VD大鼠认知功能、记忆功能减退与Aβ和Tau蛋白表达增加有关,并可能参与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的损害,是构成VD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水迷宫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缺血区域炎症反应的特点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浩 毕桂南 +2 位作者 罗传铭 曹立梅 石胜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26-27,共2页
用石蜡线拴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其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MPO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再灌注12 h后升高较明显(P<0.05);基底节区... 用石蜡线拴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其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MPO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再灌注12 h后升高较明显(P<0.05);基底节区MPO活性在再灌注48 h达到高峰,额顶部皮质MPO活性在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随后MPO活性逐渐下降,但额顶部下降趋势较基底节区缓慢。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主动性炎症反应,额顶部皮质比基底节区的炎症反应更持久和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髓过氧化物酶 大鼠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子明 秦超 +7 位作者 石胜良 程道宾 梁志坚 邓晓 梁明辉 陈相仁 胡瑞婷 方烂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7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头颅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检查,...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7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头颅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检查,评估脑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管狭窄程度采用华法令—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WASID)诊断标准计算。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结果37例患者共放置34枚支架,手术成功率91.89%。其中2例由于血管过度迂曲,支架未能到达狭窄处,改行单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3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其中2例合并部分性癫痫发作,经处理后手术顺利进行,1例因血管痉挛严重终止手术。术后1例出现轻微神经功能变化。手术成功患者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前、术后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有统计学差异(1.05±0.11,1.01±0.08,t=-3.95,P=0.000);手术前后NIHSS评分(6.74±2.39,2.32±1.17,P<0.05)、狭窄率(85.40%±8.26%,7.60%±1.8%,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远期疗效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狭窄 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