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化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DVT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石荣跃 刘德鑫 何秋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2期79-83,共5页
目的分析AngioJe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一体化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DVT患者,按随机... 目的分析AngioJe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一体化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DV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采用AngioJe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一体化治疗)和参考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健侧周径差改善情况和血栓清除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患健侧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健侧周径差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患健侧周径差明显小于参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36例患者血栓达到Ⅲ级清除,Ⅲ级清除率为90.00%;参考组中25例患者血栓达到Ⅲ级清除,Ⅲ级清除率为62.50%;研究组血栓Ⅲ级清除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一体化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DVT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更有利于促进血栓清除,改善患健侧周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 髂静脉支架 一体化治疗 COCKETT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效果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单纯溶栓与血管腔内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2
作者 何秋瑞 石荣跃 付亚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0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单纯溶栓与血管腔内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2月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入漳州市第三医院治疗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普通组46例选择直接应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研究组46例联合腔内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单纯溶栓与血管腔内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2月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入漳州市第三医院治疗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普通组46例选择直接应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研究组46例联合腔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总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联合应用后,能够提高急性肺栓塞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急性肺栓塞疾病的治疗应当优先考虑选择联合治疗方式,以便提高疾病治疗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腔内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满意度水平 并发症 肺动脉压
下载PDF
标准检查条件下非心脏病心脏标准摄取值与组织CT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林 石荣跃 +1 位作者 时昭胤 高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检查条件下非心脏病患者心脏18F-FDG PET显像标准摄取值(SUV)是否受组织CT值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排除心脏疾病,设立高血压组、贫血组、肿瘤组、正常组4个组,每组22例,观察不同机体状态... 目的探讨标准检查条件下非心脏病患者心脏18F-FDG PET显像标准摄取值(SUV)是否受组织CT值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排除心脏疾病,设立高血压组、贫血组、肿瘤组、正常组4个组,每组22例,观察不同机体状态下心脏组织SUV和CT值,测量左心室侧壁肌、室间隔肌、左心室腔的SUV和CT值,分析各组左心室侧壁肌、室间隔肌、左心室腔CT值和SUV的组间差异,进一步分析各组内不同组织SUV与自身CT值的相关性。结果贫血组左心室侧壁肌、室间隔肌、左心室腔CT值低于高血压组、肿瘤组和正常组(P<0.05),而各组间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左心室侧壁肌、室间隔肌、左心室腔SUV与其身CT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标准检查条件下非心脏病患者心脏组织18F-FDG PET显像SUV与组织CT值无相关性,SUV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标准摄取值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肺咯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钟华成 彭新健 +1 位作者 石荣跃 欧阳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49-851,859,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肺咯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8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急诊收治的94例肺咯血行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造影以明确支气管动脉血供及出...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肺咯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8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急诊收治的94例肺咯血行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造影以明确支气管动脉血供及出血部位情况,对病变动脉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给予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弹簧圈等材料栓塞止血。结果94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18例,年龄23~91岁,平均61岁。主要病因包括肺肿瘤、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外伤等。91例行栓塞后咯血停止,3例再次出现咯血,总有效率达96.8%(91/94)。2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肋间疼痛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症状自然缓解。未见脊髓损伤、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肺咯血行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造影 咯血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姜黄素治疗肝癌疗效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石荣跃 聂凯 +1 位作者 胡添松 姚猛飞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姜黄素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姜黄素。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47.5...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姜黄素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姜黄素。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47.50%,控制率为9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和8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卡氏生活质量量表(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治疗组术后0.5,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姜黄素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姜黄素 肝癌 预后
下载PDF
老年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郝名浩 吴畴斌 +2 位作者 石荣跃 许斯鼎 王爱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患者61例,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分离鉴定病原菌及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分离培养... 目的:探讨老年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患者61例,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分离鉴定病原菌及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分离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61例老年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患者分离培养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革兰阳性菌28株、真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75%和87.5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2.86%和85.7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和90.91%;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和80.00%。结论:老年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的病原学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肺癌 阻塞性肺炎 病原学特点
下载PDF
放射性肝损伤患者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新健 肖玉辉 +3 位作者 许斯鼎 石荣跃 王耀政 王瑜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放射性肝损伤(RIL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在接受放射治疗后,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ILI患者47例。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急性RI...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放射性肝损伤(RIL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在接受放射治疗后,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ILI患者47例。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急性RILI 14例,亚急性期17例和慢性16例。常规行MRI检查。结果放射性肝损伤患者MRI上表现为与放射治疗区域一致的斑片状异常信号区,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DWI序列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水平斑片样强化;急性期RIL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85.32±8.41)×10^(-6)mm^(-2)/s,显著低于亚急性期的(88.44±9.32)×10^(-6)mm^(-2)/s或慢性期的(101.28±10.01)×10^(-6)mm^(-2)/s,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能够协助诊断RILI的发生,其ADC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ILI病理学改变,结合照射剂量和患者病情可能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放射性肝损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中的诊断分析
8
作者 何秋瑞 胡添松 石荣跃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9期1728-1730,共3页
目的:分析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分析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CT诊断作为标准,评价及对比超声造影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检出情况、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中,CT诊断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16例;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得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16例、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4例,诊断符合率为100%;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得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13例、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7例,诊断符合率为81.25%;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超声造影表现为主动脉呈囊状突出,可见与主动脉腔相通,未见内膜片,超声造影剂灌注均匀一致;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超声造影表现为主动脉呈局限性扩张,可见真假两腔及内膜片,真腔造影剂灌注明亮、假腔灌注暗淡。结论: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可提高诊断结果准确性,可为后续临床制定诊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方式,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超声造影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肝动脉造影结合超声互补式诊断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佳 石荣跃 吴志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造影+超声互补式方式完成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68例疑似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肝动脉造影检查以及肝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造影+超声互补式方式完成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68例疑似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肝动脉造影检查以及肝动脉造影+超声互补式检查;将肝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就各种方法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肝动脉造影+超声互补式检查阳性率同肝活检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肝脏超声造影检查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P<0.05);肝动脉造影+超声互补式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肝脏超声造影、肝动脉造影(P<0.05)。结论: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肝动脉造影检查单纯应用比较,肝动脉造影+超声互补式检查方式有效应用,可显著提高肝细胞肝癌诊断正确率,显著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为肝细胞肝癌疾病的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超声造影检查 肝动脉造影检查 肝细胞肝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介入栓塞序贯外固定架固定在抢救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时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斯鼎 时昭胤 +4 位作者 王江泽 李金胜 石荣跃 胡添松 郏潜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序贯外固定架固定在抢救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时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8-06抢救的145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53例在输血、补液扩容、升压等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序贯外固定架固定在抢救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时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8-06抢救的145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53例在输血、补液扩容、升压等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单纯介入栓塞治疗(单纯栓塞组),45例急诊行介入栓塞后序贯行外固定架固定(栓塞后固定组),47例骨科医师确定血压允许情况下行外固定架固定后再介入栓塞治疗(固定后栓塞组)。结果单纯栓塞组21例(39.6%)因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栓塞后固定组2例(4.4%)因休克纠正不及时死亡,固定后栓塞组中5例(10.6%)死亡。与单纯栓塞组、固定后栓塞组比较,栓塞后固定组输血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更少,栓塞后4 h血乳酸水平更低,休克纠正时间更短,病死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序贯行外固定架固定既可以控制动脉出血,又可以稳定骨盆环控制静脉出血,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多发伤救治的损伤控制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E C型骨盆骨折 休克 介入栓塞 外固定架 损伤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