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石转弟 彭培好 +3 位作者 王玉宽 傅斌 陈颖锋 何小玲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都市主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主城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城市绿地与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城市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6 850hm2、占2000年城市绿地面积的41.47%,耕地... 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都市主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主城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城市绿地与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城市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6 850hm2、占2000年城市绿地面积的41.47%,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5 323hm2、占其面积的31.01%;②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达2.74%;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中以交通用地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达13.45%,其次是建设用地和耕地、年变化率分别为9.68%和-5.10%;③主城区土地利用程度呈现增强趋势,其总体变化值为0.134。这说明在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中,交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在整个城区的扩张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城区土地利用集约度会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动态度模型 成都市
下载PDF
成都市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小玲 彭培好 +3 位作者 王玉宽 傅斌 陈颖峰 石转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35,共6页
运用GIS、 RS和Patch Analyst景观结构分析软件,选取景观特征指标对成都市主城区2000-2010年之间绿地格局和破碎度的变化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成都市三环内城市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21%和23%,增长幅度... 运用GIS、 RS和Patch Analyst景观结构分析软件,选取景观特征指标对成都市主城区2000-2010年之间绿地格局和破碎度的变化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成都市三环内城市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21%和23%,增长幅度为11.8%,绿地覆盖率较低;其空间格局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二环至三环间;10年来主城区整体绿地破碎度有所降低,其中锦江区绿地破碎度最小,武侯区最大,分别达20.45块/hm2、73.30块/hm2;三环内绿地面积小于1 hm2的中小型斑块数量达绿地斑块总数量的97%,大型斑块如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较少,景观破碎度较高,生态功能较弱。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绿地优化的建议,为创造主城区优良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和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绿地系统 景观格局 景观破碎化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矿井储量管理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石转弟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为了提高矿井储量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及储量管理工作效率,以王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分析传统煤炭储量管理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技术在矿井储量管理中应用,并对其应用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矿井 储量管理 计算机技术 工作效率
下载PDF
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珍 石转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1期70-75,共6页
结合静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方法及适宜性评价体系,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静宁... 结合静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方法及适宜性评价体系,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静宁县满足要求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1290.50 hm^2,以其他草地为主,分布零散,图斑破碎,规模较小,开发难度大。针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以上特点,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GIS 调查 评价
下载PDF
静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石转弟 《乡村科技》 2021年第13期100-101,共2页
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估《静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实施期间静宁县土地利用变化、各项规划目标和空间布局落实情况,分析规划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善建议,为静宁县空间规划编制提... 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估《静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实施期间静宁县土地利用变化、各项规划目标和空间布局落实情况,分析规划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善建议,为静宁县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规划实施 静宁县
下载PDF
四川省甘孜州松茸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莉 彭培好 +1 位作者 刘贤安 石转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3-1048,共6页
应用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对甘孜州松茸栖息地10a间(1994~2004)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可将松茸栖息地划分为3大栖息地类型(12个群系),分别为硬叶常绿阔叶林栖息地、针阔叶混交林栖息地以及针叶林... 应用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对甘孜州松茸栖息地10a间(1994~2004)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可将松茸栖息地划分为3大栖息地类型(12个群系),分别为硬叶常绿阔叶林栖息地、针阔叶混交林栖息地以及针叶林栖息地;(2)松茸栖息地破碎化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斑块边界总密度、形状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增大;(3)至2004年松茸栖息地总面积达1 728 963.09hm2,较1994年面积增加43.29%;新增川滇高山栎川西云杉混交林和高山松黄背栎混交林两大斑块类型,面积分别为409 954.68hm2和24 614.28hm2;栖息地面积、类型及数量的增加,对破碎化的发展速度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4)鳞皮冷杉林、高山松林、川滇高山栎川西云杉混交林以及高山栎鳞皮冷杉混交林为栖息地的优势斑块类型,有必要对其乔木层片与灌木层片中栎类植物的组成比例进行调整,改善栖息地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栖息地 3S技术 甘孜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