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江蓝生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汉语 形容词 重叠形式 语法 重叠格式
下载PDF
“一X就Y”的构式化与构式裂变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秀云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3-644,共22页
“一X就Y”构式有双事件构式和单事件构式两类。双事件构式由“一X而Y”变为“一X便Y”,然后变为“一X就Y”,演变趋势是由单句向复句演变。“一X便Y”的演变是一个构式化的过程,其构例出现于魏晋,构式化的完成在唐代。单事件构式的演变... “一X就Y”构式有双事件构式和单事件构式两类。双事件构式由“一X而Y”变为“一X便Y”,然后变为“一X就Y”,演变趋势是由单句向复句演变。“一X便Y”的演变是一个构式化的过程,其构例出现于魏晋,构式化的完成在唐代。单事件构式的演变是一类构式裂变现象,演变的趋势是由连谓结构向复杂单句演变。单事件构式出现于宋代,在“一X便Y”构式的基础上裂变为动结性、重动性和数量性三类单事件子构式。在裂变的过程中,三类子构式受到了其它横向构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X就Y”构式 构式化 构式演变 构式裂变
下载PDF
明清汉语的反复体及其来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红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8,95,共8页
反复体是表达一个或几个相关动作反复进行的一种体貌范畴。从语法形式上说,明清汉语的反复体由动词的重叠式、反复式、V趋V趋式、数V数V式、方V方V式、副V副V式、助V助V式和V助V助式等格式表达。从语法意义上说,汉语反复体除表反复外,... 反复体是表达一个或几个相关动作反复进行的一种体貌范畴。从语法形式上说,明清汉语的反复体由动词的重叠式、反复式、V趋V趋式、数V数V式、方V方V式、副V副V式、助V助V式和V助V助式等格式表达。从语法意义上说,汉语反复体除表反复外,还兼表动作状态、动作方向、动作交替、动作频次、动作连续和动作范围等。从来源上说,汉语反复体主要来源于动词的重叠和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汉语 反复体 来源 类型学
下载PDF
从叠加到重叠:汉语形容词AABB重叠形式的历时演变 被引量:16
4
作者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5,共7页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形容词AABB的重叠形式有重叠和叠加两种结构方式。“干净”重叠为“干干净净”是重叠;“高”重叠为“高高”,“低”重叠为“低低”,它们一起构成的“高高低低”是叠加。从汉语史的角度看,重叠式AABB是由叠加式AABB...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形容词AABB的重叠形式有重叠和叠加两种结构方式。“干净”重叠为“干干净净”是重叠;“高”重叠为“高高”,“低”重叠为“低低”,它们一起构成的“高高低低”是叠加。从汉语史的角度看,重叠式AABB是由叠加式AABB演变而来的。唐以前只有叠加式AABB,没有重叠式AABB。唐代,重叠式AABB在叠加式AABB词汇化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分析和类推而产生。在其演变过程中,AA与BB的语义关系、双音形客词的发展等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 叠加 重新分析 类推
下载PDF
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概述 被引量:16
5
作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18-622,共5页
从语法结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和语音变化等角度全面总结了历年来有关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研究概况。不仅关注现代汉语层面上的研究状况,也关注对历史上形容词重叠的研究。不仅分析了形容词重叠语法方面的研究,也分析了语音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重叠 汉语形容词 概述 语法
下载PDF
论疑问词“何”的功能渗透 被引量:10
6
作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9-95,共7页
论疑问词“何”的功能渗透石锓学者们在对魏晋时期语言材料进行调查时发现:“所、缘、等、如、若、那、为”①几个词在这一时期有表疑问的功能。它们表疑问的用法在上古汉语里未出现,在近代汉语中逐渐消失。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进一... 论疑问词“何”的功能渗透石锓学者们在对魏晋时期语言材料进行调查时发现:“所、缘、等、如、若、那、为”①几个词在这一时期有表疑问的功能。它们表疑问的用法在上古汉语里未出现,在近代汉语中逐渐消失。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它们都与疑问词“何”有着某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 疑问词 魏晋时期 疑问用法 《六度集经》 《世说新语》 何以……为 何……为 《左传》 副词性
下载PDF
唐以前的AABB式形容词语 被引量:4
7
作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7-61,共5页
讨论了唐以前形容词AABB叠加形式的语法结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分析了唐以前AABB形容词语在结构、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的特点。
关键词 形容词 AABB叠加形式 语法结构 语法功能 语法意义 古代汉语
下载PDF
ABB式形容词语在宋代的演变 被引量:13
8
作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5-50,共6页
本文首先区分了ABB式形容词语在历史上存在的六种结构类型,接着主要分析了ABB式形容词语在宋代的四种变化。它们是:ABB句法功能的变化;BB的语义淡化;主谓式ABB的词汇化;名词重叠结构进入ABB式形容词。
关键词 ABB式形容词 语义淡化 词汇化
下载PDF
焦点标记“是”的来源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碧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8,167,共9页
学者们大多认为焦点标记“是”来源于系词“是”。从历时角度探讨焦点标记“是”的来源结构,根据“是”所处句法位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演变路径:句中的焦点标记“是”来源于准分裂结构“NP 1+是+NP 2所V”和同一主语的小句判断结构“NPVP... 学者们大多认为焦点标记“是”来源于系词“是”。从历时角度探讨焦点标记“是”的来源结构,根据“是”所处句法位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演变路径:句中的焦点标记“是”来源于准分裂结构“NP 1+是+NP 2所V”和同一主语的小句判断结构“NPVP 1+是+VP 2”,系词“是”重新分析为焦点标记;句首的焦点标记“是”本质上则是零主语的系词“是”,来源于连谓结构“NP 1是NP 2+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词 焦点标记 命题结构
下载PDF
形容词ABAB式重叠的种类、形成时间及其他 被引量:5
10
作者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5-89,共5页
通过讨论形容词ABAB重叠形式的种类、形成时间、语法结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分析双音性质形容词ABAB式重叠的来源和双音状态形容词ABAB式重叠形成的动因与机制。
关键词 ABAB式重叠 形容词 动因
下载PDF
元曲四音状态词的构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9-106,共8页
本文从语义和语音结构等角度证明了元曲中的四音状态词是一种逆向变韵重叠词 ,分析了这种四音词在重叠过程中产生的音变规律 。
关键词 元曲 四音状态词 重叠 逆向变韵重叠
下载PDF
可颠倒的汉语连动结构的特点和认知解析
12
作者 杨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汉语连动结构中动词性结构成分的语序通常是不能调换的,但有些连动结构中动词性结构成分的语序却可以调换,调换以后意思不发生改变。这类连动结构中的动词为没有时间界限的行动动词或阶段性状态动词,前后动词时间完全重叠,动作施事相同... 汉语连动结构中动词性结构成分的语序通常是不能调换的,但有些连动结构中动词性结构成分的语序却可以调换,调换以后意思不发生改变。这类连动结构中的动词为没有时间界限的行动动词或阶段性状态动词,前后动词时间完全重叠,动作施事相同,动词后多带无指宾语以构成一个事件。在句法功能上可位于句中各类成分的位置,变换语序后常用来表达方式义,在表达效果上具有凸显背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动结构 动词 语序 认知
下载PDF
元代几种白话文献中的祈使语气词 被引量:1
13
作者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1-25,86,共6页
关键词 语气词 句子成份 祈使 时体 基本用法 汉语 动词 句末 疑问 文献
下载PDF
类型学视角下的明代致使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念 《中文论坛》 2019年第1期195-226,共32页
本文从类型学的视角考察了明代致使结构的句法形式和语义参项,发现以下几点。明代致使句的致使者,从形式上看,结构形式相对简单,语法上体词性强,常常被省略;从语义上看,生命度等级高,施事性突出。明代致使句的被致使者,从形式上看,句法... 本文从类型学的视角考察了明代致使结构的句法形式和语义参项,发现以下几点。明代致使句的致使者,从形式上看,结构形式相对简单,语法上体词性强,常常被省略;从语义上看,生命度等级高,施事性突出。明代致使句的被致使者,从形式上看,句法位置有前移的趋势。使动句和使成句的被致使者在句末。表致使的“V得”句、“把”字句和使令句的被致使者移到了句中动词之前。从语义上看,被致使者的有生性上有两种情况:一是表致使的使动句、使成句、“V得”句和“把(将)”字句,其被致使者既可以是有生的对象,也可以是无生的对象;二是使令句的被致使者倾向于是有生的对象。明代致使句的致使结果,从形式上看,可由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充当,更多的是由复杂的谓词性结构充当。从语义上看,大部分由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各类复杂结构充当的没有及物性;少数由及物动词充当的有及物性。明代汉语表致使力的词语有三类:动词、动词性结构和介词。具体而言,使动句、使成句、使令句由动词表致使力,表致使的“V得”句由动词性结构“V得”表致使力,表致使的“把(将)”字句由介词“把”和“将”表致使力。不管是用哪类成分来表现致使力,它们的语法意义都是“致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学 致使结构 句法形式 语义参项
下载PDF
元明曲文中ABC式形容词的形成
15
作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85,共5页
根据"变形重叠"理论,我们发现元明曲文中的ABC式形容词是通过改变相应的ABB式形容词的读音而形成的。元明时期,有许多所谓的ABC式形容词,它们大多是附加式ABB和音缀式ABB的变音形式。附加式ABB的变音与音缀式ABB的变音在方式... 根据"变形重叠"理论,我们发现元明曲文中的ABC式形容词是通过改变相应的ABB式形容词的读音而形成的。元明时期,有许多所谓的ABC式形容词,它们大多是附加式ABB和音缀式ABB的变音形式。附加式ABB的变音与音缀式ABB的变音在方式上很不相同。附加式ABB的BB都是有词汇意义的附加叠音语素,这类BB的变音是变声变韵,即通过改变BB的声母或韵母形成;音缀式ABB的BB都是一些没有词汇意义的音节,这类BB的变音有其特有的规律,即通过改变中间音节的读音而形成。而无论是附加式ABB的变音还是音缀式ABB的变音,其变音的动因是ABB式形容词中BB音节的轻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曲文 ABC式形容词 变形重叠 变音 轻音
下载PDF
从词尾到助词——论助词“地”形成的语用动因
16
作者 刘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助词“地”是由词尾“地”演变而来的。助词“地”的演变过程是一种逆语法化过程,是语法化单向性的一个反例。这一过程历经类推、功能扩展、重新分析、功能再扩展等多个阶段。唐宋出现了一些新的描状结构,词尾“然”因用法限制,不能接... 助词“地”是由词尾“地”演变而来的。助词“地”的演变过程是一种逆语法化过程,是语法化单向性的一个反例。这一过程历经类推、功能扩展、重新分析、功能再扩展等多个阶段。唐宋出现了一些新的描状结构,词尾“然”因用法限制,不能接在这些描状结构之后做词尾;因为类推机制起作用,词尾“地”取代了词尾“然”。宋代,词尾“地”因用法扩大,变得越来越不典型,在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下演变为助词。明清,随着描状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发展,在“体词性结构+地”构式中,助词“地”的意义也开始分化,由表状态发展到表方式、表数量、表时间和表列举等。无论是词尾“地”,还是助词“地”,其出现与发展演变的动因都是为了适应汉语状态表达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尾 助词 “地” 描状结构
下载PDF
2005年的汉语史研究
17
作者 《汉语学报》 2006年第3期90-94,共5页
本文对2005年的汉语史研究从音韵、词汇与训诂、语法、汉语史通论四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2005年 汉语史研究 述评
下载PDF
邢福义先生的汉语形容词研究
18
作者 杨红 朱丽师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10,共5页
邢福义先生在汉语形容词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对汉语形容词的全面研究、对汉语形容词的专题研究和对汉语形容词短语的研究。他对汉语形容词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方面的贡献,用"两个三角"、"... 邢福义先生在汉语形容词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对汉语形容词的全面研究、对汉语形容词的专题研究和对汉语形容词短语的研究。他对汉语形容词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方面的贡献,用"两个三角"、"小句中枢说"、"句管控"、"动词核心"等理论分析了汉语形容词各方面的问题;二是对事实的深入挖掘;三是确定研究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福义 汉语形容词研究
下载PDF
构式“V来V去”的来源、承继及类型学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云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构式“V来V去”的反复义和交互义有着各自不同的演化路径、动因和机制。“V来V去”的反复义是构式化的结果,是语法化而逐步显现的构式义。它的交互义是构式语法化的结果,是基于反复体“V来V去”的构式义基础上的语用承继义,是一种在语... 构式“V来V去”的反复义和交互义有着各自不同的演化路径、动因和机制。“V来V去”的反复义是构式化的结果,是语法化而逐步显现的构式义。它的交互义是构式语法化的结果,是基于反复体“V来V去”的构式义基础上的语用承继义,是一种在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意义。汉语“V来V去”的构式化路径有着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来V去 构式化 语义承继 连动类型
下载PDF
汉语教学在巴西的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
20
作者 刘念 《文化发展论丛》 2016年第1期29-48,共20页
本文以巴西的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巴西教育体制入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巴西汉语教学的办学形式、经营主体、教学类型、学生构成、师资力量、教材使用及中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 本文以巴西的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巴西教育体制入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巴西汉语教学的办学形式、经营主体、教学类型、学生构成、师资力量、教材使用及中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汉语教学 中华文化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