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菊花茎叶中聚炔类化合物对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王小兰 石静亚 +3 位作者 李孟 王滢清 郑晓珂 冯卫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2-1750,共9页
研究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的聚炔类化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ox-LDL(200μg... 研究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的聚炔类化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ox-LDL(200μg/mL)处理HUVECs细胞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聚炔类化合物1~10(100μg/mL)干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筛选出有细胞保护作用的目标化合物;采用目标化合物5和9(12.5、25、50、100μg/mL)干预细胞24 h,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率,酶联免疫(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细胞免疫印迹法(In-Cell Western)检测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2p100/p52与NF-κBp6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Con)相比,模型组(ox-LDL)中的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ROS生成,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明显升高(P<0.01);与ox-LDL组相比,聚炔类化合物5和9可以明显提高HUVECs细胞的生存率、降低细胞凋亡率、ROS生成率,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分泌(P<0.05或P<0.01),下调NF-κB2 p100/p5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综上所述,怀菊花茎叶中聚炔苷类成分可以改善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茎叶 聚炔类化合物 HUVECS 凋亡与炎症 NF-ΚB
下载PDF
光皮木瓜化学成分研究及其神经保护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孟 张志广 +6 位作者 王梦梦 石静亚 张靖柯 吕锦锦 常远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5-2639,共5页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活性。方法光皮木瓜50%丙酮提取物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活性。方法光皮木瓜50%丙酮提取物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皮质酮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hydroxy-2,7-dimethyl-2E,4E-decadienedioic acid 1-β-D-glucopyranyl ester 10-methyl ester(1)、monomethyl glansreginate(2)、2,7-dimethyl-2,4-diene-deca-α,ω-diacid(3)、(6S)-menthiafolic acid(4)、(4E,6E)-2,7-dimethyl-8-hydroxyoctadienoic acid(5)、glansreginic acid(6)、2,7-dimethyl-2E,4E-octadienedioic acid(7)、9ξ-O-β-D-glucopyranosyloxy-5-megastigmen-4-one(8)、icariside B9(9)。在浓度为5μmol/L时,化合物3~5、7可显著提高皮质酮诱导的PC-12损伤的细胞活力。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3~5、7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果实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神经保护活性
下载PDF
怀菊花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石静亚 李孟 +4 位作者 张靖柯 朱登辉 刘娟娟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9-445,共7页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H-吲唑(1)、6,7-二羟基香豆素(2)、8E-decaene-4,6-diyn-l-O-β-D-glucopyranoside (3)、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4)、2′-脱氧尿嘧啶核苷(5)、尿嘧啶(6)、litchiol B (7)、8E-decacnc-4,6-diyn-l-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8)、lippianoside E (9)、1-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10)、黑麦草内酯(11)、异嗪皮啶(1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cytidine (14)、paeoveitols B (15)、4β,6β-dihydroxy-10α-methoxy-1α,5β,7α(H)-guaiane (16)、scopoletin (17)、(2E,9Z)-pentodeca-2,9-dien-12,14-diynoic acid piperidide (18)、tetradeca-2E,4E,10E-trien-8-ynoic acid pyrrolidide (19)、7-羟基香豆素(20)、6-羟基-7,8-二氧亚甲基香豆素(21)、3-吲哚甲酸(22)。结论化合物1、7、9~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怀菊花茎叶中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颖 石静亚 +4 位作者 李孟 邓晓颜 张博文 郑晓珂 冯卫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6-869,共4页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的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的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12个酚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大豆素(1)、apigenin-6-C-α-arabinoside-8-C-β-glucoside(2)、3′-甲氧基大豆苷元(3)、猫眼草酚D(4)、高北美圣草素(5)、5,3′,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6)、1-O-(E)-4-meth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e(7)、3-(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醇(8)、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9)、isoaurostatin(10)、5,7-二羟基色原酮(11)、3,3′-methylene-bis(4-hydroxybenzaldehyde)(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茎叶 化学成分 酚类
下载PDF
木瓜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孟 张志广 +3 位作者 石静亚 张靖柯 郑晓珂 冯卫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0-603,共4页
目的:研究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等柱填料并结合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技术对木瓜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 目的:研究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等柱填料并结合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技术对木瓜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木瓜中分离得到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反式-4-反式-脱落酸(1)、(±)-abscisin methyl ester(2)、(+)-dehydrovomifoliol(3)、blumenol A(4)、blumenol C glucoside(5)、(6S,9R)-roseoside(6)、dihydrophaseic acid(7)、(+)-isololiolide(8)、(3R,6S)-3-hydroxy-2,2,6-trimeth-7-oxabicyclo[4.3.0]non-9-en-8-one(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倍半萜类
下载PDF
怀菊花及其茎叶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孟 张靖柯 +2 位作者 石静亚 汤迎迎 孙彦君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9期78-82,共5页
目的比较怀菊花和怀菊茎叶脂溶性成分组成及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怀菊花和怀菊茎叶的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 目的比较怀菊花和怀菊茎叶脂溶性成分组成及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怀菊花和怀菊茎叶的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从怀菊花和怀菊茎叶共鉴定出69种成分,各鉴定出56、37个化合物,共有成分24种,分别占其脂溶性成分含量的50.56%和81.78%,同时抗氧化结果显示,怀菊花和怀菊茎叶的脂溶性成分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9.76和7.96mg/mL。结论怀菊花和怀菊茎叶的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且其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怀菊花整株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 怀菊茎叶 脂溶性成分 气质联用 抗氧化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提取工艺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登辉 张靖柯 +5 位作者 李孟 石静亚 刘娟娟 魏俊俊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提取工艺。方法:在山茱萸叶充分溶胀的基础上,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其总三萜。在单因素试验中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山茱萸叶总三萜含量的影响;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 目的: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提取工艺。方法:在山茱萸叶充分溶胀的基础上,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其总三萜。在单因素试验中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山茱萸叶总三萜含量的影响;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提取次数为3次,以总三萜含量为响应值,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响应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38∶1(mL/g)、提取时间60 min。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山茱萸叶总三萜的含量分别为6.92%、6.91%、6.84%,平均含量为6.89%(RSD=0.63%),与预测值(7.28%)的相对误差为5.36%。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叶 总三萜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光皮木瓜中酚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石静亚 张志广 +4 位作者 李孟 张靖柯 吕锦锦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666-1672,共7页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化学成分,为药理活性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aion HP-20、Toyopearl HW-40、ODS中压制备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并结合半制备液相等传统的分离手段,对光皮木瓜的体...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化学成分,为药理活性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aion HP-20、Toyopearl HW-40、ODS中压制备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并结合半制备液相等传统的分离手段,对光皮木瓜的体积分数50%丙酮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系统波谱解析,结合文献数据分析,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光皮木瓜中分离得到20个酚类化合物,6-O-(E)-feruloyl-β(α)-glucopyranoside(1),2,4,6-三羟基苯乙酮-2-O-吡喃葡萄糖苷(2),(E)-4-羟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3),3,4,5-trimethoxyphenyl-1-O-β-D-glucopyranoside(4),顺式松柏苷(5),syringin(6),4-(2,3-di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7),(7S,8S)-syringoylglycerol-9-O-β-D-glucopyranoside(8),L-threo-guaiacylglycerol-8-O-β-glucopyranoside(9),3,5-dimethoxy-4-O-β-D-glucopyranosylphenylpropane-7,9-diol(10),3-methoxy-4-hydroxyphenol 1-O-β-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11),3,4,5-trimethoxyphenol 1-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2),二氢丁香苷(13),3-羟基-5-丙基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4),ω-hydroxypropioguaiacone(15),dihydrosyringenin(16),3,4-二羟基苯甲酸(17),香草酸(18),1,3,5-三甲氧基苯(19)和对羟基苯丙酸(20)。结论化合物1~2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苷类 6-O-(E)-feruloyl-β(α)-glucopyranoside 2 4 6-三羟基苯乙酮-2-O-吡喃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光皮木瓜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孟 张志广 +4 位作者 石静亚 张靖柯 吕锦锦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81-486,共6页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等柱填料并结合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技术对光皮木瓜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等柱填料并结合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技术对光皮木瓜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光皮木瓜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ussaendoside X(1)、stroside A(2)、(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pyranoside(3)、(+)-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4)、(-)-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5)、lyonire-sinol(6)、rel-(7R,8S)-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nan-4,9,9′-triol-9-β-D-glucopyranoside(7),其中化合物1和2为酚苷类化合物,化合物3~7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化学成分 酚苷 木脂素
原文传递
九蒸九晒熟地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娟娟 吕锦锦 +5 位作者 张靖柯 朱登辉 李孟 石静亚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9-456,共8页
目的研究九蒸九晒熟地黄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积分数70%丙酮回流提取,提取物反复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DS)、硅胶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研究九蒸九晒熟地黄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积分数70%丙酮回流提取,提取物反复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DS)、硅胶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熟地黄体积分数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其NMR图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确定21个化合物分别是p-hydroxyphenethyl-O-β-D-glucopyranoside(1)、phenylethyl-O-β-D-glucopyranoside(2)、1'-O-香草酰基-β-D-葡萄糖苷(3)、adoxoside(4)、darendoside B(5)、京尼平苷(6)、8-表番木鳖酸(7)、脱咖啡酰基毛蕊糖苷(8)、毛蕊花糖苷(9)、异毛蕊花糖苷(10)、2-(3,4-二羟苯基)-乙醇β-D-吡喃葡萄糖(11)、ferruginoside B(12)、kankanoside F(13)、leucoseceptoside A(14)、purpureaside C(15)、jionoside A1(16)、rehmaionoside C(17)、2-(4-羟基苯基)-2-氨基乙醇(18)、2,3-二羟基苯甲酸(19)、间苯三酚三甲醚(20)和香草乙酮(21)。结论从熟地黄中分离得到的21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且化合物2~3、12~13、18~21是首次从地黄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蒸九晒 熟地黄 糖苷类 酚酸类 1'-O-香草酰基-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怀菊花茎叶中一个新聚炔类化合物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静亚 李孟 +5 位作者 曾梦楠 张靖柯 刘娟娟 朱登辉 郑晓珂 冯卫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288,共6页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8个聚炔类化合物。通过UV、IR、ESI-MS、HR-ESI-MS及NMR等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菊花新炔C(2E,4E,12Z-十四碳三烯-1-吡咯烷基-1-酮-8,10-二炔)(1)、tetradeca-2E,4E,12E-trien-8,10-di...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8个聚炔类化合物。通过UV、IR、ESI-MS、HR-ESI-MS及NMR等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菊花新炔C(2E,4E,12Z-十四碳三烯-1-吡咯烷基-1-酮-8,10-二炔)(1)、tetradeca-2E,4E,12E-trien-8,10-diynoic acid pyrrolidide(2)、tetradeca-2E,4E-dien-8,10-diynoic acid pyrrolidide(3)、tetradeca-2E,4E,10Z-trien-8-ynoic acid pyrrolidide(4)、2E,4E,12E-tetradecatriene-8,10-diynoic acid isobutylamide(5)、2E,4E-undecyldiene-8,10-diynoic acid isobutylamide(6)、2E,4E,10E-N-isobutyl-2,4,10-tetradecatrien-8-ynoic acid amide(7)和十一-2E,4E-二烯-8,10-二炔酸苯乙胺(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植物菊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8在一定浓度下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说明其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茎叶 化学成分 聚炔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九蒸九晒熟地黄中的一个新生物碱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锦锦 张靖柯 +7 位作者 张贝贝 刘娟娟 李孟 石静亚 朱登辉 杨航 郑晓珂 冯卫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293,共5页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九蒸九晒熟地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生物碱,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为地黄新碱A(4-{[(5-O-α-D-galactopyranosyloxy)methyl]-1H-pyrrole-2-carbaldehyde-1-yl}butyric acid met...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九蒸九晒熟地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生物碱,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为地黄新碱A(4-{[(5-O-α-D-galactopyranosyloxy)methyl]-1H-pyrrole-2-carbaldehyde-1-yl}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1)、baimantuoluoamide B(2)、capparisine C(3)、harman-3-carboxylic acid(4)、(2S)-1-[2-(furan-2-yl)-2-oxoethyl]-5-oxopyrrolidine-2-carboxylate(5)和1-[2-(furan-2-yl)-2-oxoethyl]pyrrolidin-2-one(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均首次从地黄中分离得到。采用细胞实时监控检测方法(RTCA)探究6个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LPS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化学成分 生物碱 NRK-52E细胞 RTCA
原文传递
猫眼草酚D抑制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钦钦 曾梦楠 +8 位作者 张贝贝 吕雅鑫 曹兵 石静亚 郭彭莉 贾菊芳 刘萌 冯卫生 郑晓珂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讨怀菊花茎叶中猫眼草酚D(chrysosplenol D,C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预防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LPS诱导ALI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 目的:探讨怀菊花茎叶中猫眼草酚D(chrysosplenol D,C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预防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LPS诱导ALI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原代肺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酶法检测肺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结果: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猫眼草酚D能使肺脏病理变化有所改善;原代肺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降低;GSH-Px, SOD水平显著升高,MDA降低;IL-6,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TLR4,NLRP3和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及IL-1β蛋白水平降低。结论:怀菊花茎叶中猫眼草酚D可能通过调节TLR4-NLRP3通路降低炎症、氧化应激与凋亡水平从而改善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眼草酚D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
原文传递
怀菊花茎叶中聚炔类生物碱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菊芳 石静亚 +7 位作者 张贝贝 曾梦楠 郭彭莉 刘萌 张钦钦 王茹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5-892,共8页
目的:研究怀菊花茎叶中聚炔类生物碱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检测怀菊花茎叶中4个聚炔类生物碱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半抑制浓度(IC50)。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CON)和各... 目的:研究怀菊花茎叶中聚炔类生物碱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检测怀菊花茎叶中4个聚炔类生物碱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半抑制浓度(IC50)。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CON)和各给药组:C1,C2,C3,C4(20μmol·L^(-1)),处理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C1~C4与Bcl-2蛋白的结合模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怀菊花茎叶中4个聚炔类生物碱均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并显著提高A549细胞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或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1~C4均能够与Bcl-2蛋白中关键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结论:怀菊花茎叶中4个聚炔类生物碱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细胞凋亡程序,发挥其促进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