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育苗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祁克刚 曹海鑫 曹海珺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5期108-110,共3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水稻直播转向育苗插秧方式以后,水稻育苗技术不断发展到现阶段的过程,并对当前水稻育苗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种育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着重指出了现阶段水稻栽培模式下,旱育苗对水稻生产所起到的积... 本文阐述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水稻直播转向育苗插秧方式以后,水稻育苗技术不断发展到现阶段的过程,并对当前水稻育苗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种育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着重指出了现阶段水稻栽培模式下,旱育苗对水稻生产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盘育苗在今后水稻机械化生产中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苗技术 发展 现状
下载PDF
吉林省一级优质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万成 黄文 +6 位作者 王成瑷 刘海 赵磊 宋继娟 祁克刚 刘科研 罗桂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11-12,共2页
吉林省生产上推广的一级优质水稻品种在提高产量时稻米食味品质则会显著下降;通过增加穗长、谷/草、经济系数、主茎二次枝梗数、饱满千粒重,降低单穴草重、一次枝梗数,有利于提高产量,但不利于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
关键词 水稻 一级优质米 品种 品质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二级优质米水稻品种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文 王成瑷 +5 位作者 宋继娟 刘海 赵磊 祁克刚 刘科研 罗桂梅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7期50-50,52,共2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二级优质米水稻品种,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大的品种垩白率、垩白度大,胶稠度高。单穴草重、长宽比大、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食味好。
关键词 水稻 二级优质米品种 品质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
作者 康恒 文松 祁克刚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1期114-115,共2页
由于近些年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种在区域间引种频繁,导致茎腐病在玉米种植区大面积传播,对玉米产量影响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防治玉米茎腐病的综合技术措施。以期为... 由于近些年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种在区域间引种频繁,导致茎腐病在玉米种植区大面积传播,对玉米产量影响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防治玉米茎腐病的综合技术措施。以期为了解和防治玉米茎腐病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利用远缘杂交创制多源基因水稻新材料及水稻育种研究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剑峰 赵基洪 +5 位作者 姜立雁 初秀成 牛宏伟 祁克刚 杨琳娜 李颖 《中国稻米》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概述了远缘杂交类型,提出以转异属植物菰的后代优良材料作为受体,以菰及其它异属植物作为基因供体,通过不同远缘杂交技术,将多种外源植物基因导入同一水稻受体中,创制出多源基因水稻新材料,提出了外源基因植物供体的选择、转基因后代的... 概述了远缘杂交类型,提出以转异属植物菰的后代优良材料作为受体,以菰及其它异属植物作为基因供体,通过不同远缘杂交技术,将多种外源植物基因导入同一水稻受体中,创制出多源基因水稻新材料,提出了外源基因植物供体的选择、转基因后代的处理以及如何同水稻育种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杂交 水稻育种 外源 转基因后代 选育 年限 水稻品种 受体 供体 研究策略
下载PDF
复合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天元 黄文 +4 位作者 宋继娟 刘海 祁克刚 刘科研 罗桂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34-34,共1页
分析不同时期施用水稻复合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50%复合肥作底肥在耙地前施用,30%复合肥结合除草作为返青肥,20%复合肥作为补肥于6月20—25日施用的方法水稻产量最高,建议施用水稻复合肥时不要一次性作底肥施用,要分期... 分析不同时期施用水稻复合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50%复合肥作底肥在耙地前施用,30%复合肥结合除草作为返青肥,20%复合肥作为补肥于6月20—25日施用的方法水稻产量最高,建议施用水稻复合肥时不要一次性作底肥施用,要分期施用才有助于提高产量,特别是对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水田,更应该分期施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复合肥 施用方法 产量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通禾83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贾玉敏 李彦利 +4 位作者 孟令君 王万成 李东阳 严光彬 祁克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89,共1页
通禾833在吉林省预备、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465.7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229.0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3%。该品种具有稳产、优质、稻瘟病抗性较强等特点。
关键词 通禾83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