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祁妙华 赖应昌 +2 位作者 姜义荣 叶燕文 黄玉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05-1406,共2页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35例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首发的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其中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自身免疫性...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35例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首发的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其中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和Evans综合征6例多见。分别占25.7%、22.7%和17%。其次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各3例,分别占8%。血栓形成2例,占6%。较少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例,分别占3%。结论: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非少见,其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液系统损害 抗磷脂抗
下载PDF
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祁妙华 赖应昌 +2 位作者 姜义荣 叶燕文 黄玉平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失血和铁丢失过多118例,占70%。其中消化道肿瘤82例占48.8%;非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36例占21.3%。铁吸收不良41例,占24.4%;铁... 目的探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失血和铁丢失过多118例,占70%。其中消化道肿瘤82例占48.8%;非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36例占21.3%。铁吸收不良41例,占24.4%;铁摄入不足9例,占5.4%。结论消化道疾病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病因,尤其是胃肠道肿瘤,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缺铁性贫血 病因
下载PDF
65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祁妙华 赖应昌 +2 位作者 姜义荣 张丽仪 黄玉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ioimmune Hemolytic Anemin,AIHA)的病因。方法对65例AIH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HA病因不明者19例占29.2%,继发性患者46例占70.8%。通过统计发现,在继发性因素中以风湿免疫性疾病20例居首...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ioimmune Hemolytic Anemin,AIHA)的病因。方法对65例AIH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HA病因不明者19例占29.2%,继发性患者46例占70.8%。通过统计发现,在继发性因素中以风湿免疫性疾病20例居首,其次为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9例,再次为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3例。分别占继发性的43.4%、41.3%、和6.5%。感染和药物各2例,分别占4.3%。结论 AIHA的病因中继发性者多于原发性者,继发性因素中以风湿免性疾病和淋巴细增殖性疾病为主,少数为恶性肿瘤、感染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 病因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型DIC患者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祁妙华 胡晓婧 曾龙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型DIC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入组的217例疑似DIC患者进行常规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根据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将患者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比较2组的TEG结果,并对DIC组的TEG结果进行ROC...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型DIC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入组的217例疑似DIC患者进行常规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根据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将患者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比较2组的TEG结果,并对DIC组的TEG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82例患者确诊为DIC,135例患者为非DIC。DIC组的R时间、K时间、α角、MA值、LY30分别为:(12.3±5.7)min、(8.9±4.8)min、(40.4±12.3)°、(35.0±9.6)mm、(9.7±4.9)%,非DIC组的分别为:(6.5±2.8)min、(3.5±2.2)min、(59.0±5.8)°、(48.2±7.0)mm、(3.4±1.3)%。DIC组的R时间、K时间、LY30〉非DIC组,α角、MA值比非DIC组小,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各指标中只有α角的曲线下面积(AUC)〉0.9,其诊断的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89.0%;TEG评分诊断DIC的AUC为0.960,TEG评分≥3时,约登指数最高。结论TEG检测对急性型DIC诊断有一定价值;对疑似DIC的患者,结合TEG检测结果,有助于DIC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
下载PDF
采用血栓弹力图评价ECMO支持治疗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祁妙华 曾龙宏 邓丽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55例行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其中28例脱机后死亡,27例存活,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分别于患者ECMO建立时、ECMO撤机前采用TEG获取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包括...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55例行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其中28例脱机后死亡,27例存活,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分别于患者ECMO建立时、ECMO撤机前采用TEG获取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图中两侧曲线的最宽距离(MA)、纤维蛋白溶解度(LY30)、综合凝血指数(C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5例患者撤机前的R、MA、CI明显低于ECMO建立时,LY30明显高于ECMO建立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建立时,生存组与死亡组的R、MA、LY30、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前,生存组与死亡组的R、MA、CI明显低于ECMO建立时,LY30明显高于ECMO建立时,且死亡组的R(5.22±1.03)min、MA(40.22±7.58)mm、CI(-3.56±0.10)明显低于生存组的(6.02±1.09)min、(43.91±7.83)mm、(-3.25±0.12),LY30(5.21±0.88)%明显高于生存组的(4.67±0.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支持治疗期间可致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继而影响凝血功能,而TEG可及时、动态、综合的监测血小板功能情况,并可反映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体外膜肺氧合 血小板功能 预后
下载PDF
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祁妙华 赵孟霞 李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地西他滨(DAC)联合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高危M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使用地西他滨(DAC)联合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高危M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A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呼吸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7.32±0.94)×109/L和血小板(395.17±60.38)×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6.71±0.72)×109/L、(275.18±53.76)×109/L,血红蛋白(65.47±6.52)g/L低于对照组的(77.21±7.6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呼吸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00%、16.00%、40.00%、48.00%、16.00%,与对照组的28.00%、20.00%、44.00%、56.00%、12.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CAG方案,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MDS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效果,优化血常规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阿克拉霉素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肺穿刺活检对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祁妙华 赵孟霞 胡晓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3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肺穿刺活检在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37例血液病肺部感染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观察患者的穿刺并发症情况、病理检查及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治疗情况。结果①穿刺并发症:37例患者发生气胸5例... 目的分析肺穿刺活检在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37例血液病肺部感染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观察患者的穿刺并发症情况、病理检查及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治疗情况。结果①穿刺并发症:37例患者发生气胸5例,肺内出血1例,血气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37)。②病理检查及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37例患者病理检查诊断阳性率为89.2%(33/37),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6.8%(21/37),病理检查和组织细菌培养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1.9%(34/37)。③治疗情况:3例患者转传染科治疗后痊愈出院, 2例患者因自身原因自动出院或转院,32例患者调整药物后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肺穿刺活检对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总体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穿刺活检 血液病 肺部感染
下载PDF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曾龙宏 李伟其 +3 位作者 祁妙华 缪海婷 黎敏华 李凤伦 《现代医院》 2015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为制定合理的用血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250例拟行大、中型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400 ml)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为制定合理的用血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250例拟行大、中型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400 ml)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给予限制性输血,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输血,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输血总量(300.0 U)、人均输血量[(2.4±1.2)U]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87.5 U)、(3.1±1.4)U],输血不良反应率(2.4%)、并发症率(11.2%)及死亡率(1.6%)均远远低于对照组的9.6%、20.0%、7.2%,经t或礸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输血可以更好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风险,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临床效果 输血量 输血不良反应
下载PDF
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 被引量:4
9
作者 赖应昌 陈小林 +2 位作者 姜义荣 祁妙华 刘扶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中,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最高,为31例(55%),其次为急性白血病1... 【目的】探讨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中,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最高,为31例(55%),其次为急性白血病10例(18%),和恶性淋巴瘤6例(11%),其他还有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生症 X 等。【结论】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临床并非少见,而且易误诊为非血液病而延误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痛 多发性骨髓瘤 白血病急性 恶性淋巴瘤 血友病
下载PDF
双自杀基因CD和TK对K562细胞体内外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义荣 万得胜 +7 位作者 陈万宁 刘扶兴 赖应昌 陈小林 祁妙华 刘春生 陈学良 马道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自杀基因CD和TK对K562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前体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将目的基因转染入K562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状况及5-FC/GCV对转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将K562/CDgly TK... 目的:探讨双自杀基因CD和TK对K562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前体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将目的基因转染入K562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状况及5-FC/GCV对转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将K562/CDgly TK和K562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种肿瘤细胞在体内的成瘤情况及对前体药物治疗的敏感性。结果:单独使用GCV或5-FC对K562及K562/CDgly TK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联合应用该2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将K562细胞和K562/CDgly TK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后小鼠成瘤率为100%,GCV或5-FC可明显抑制裸鼠体内的肿瘤形成,联合应用GCV和5-FC治疗K562/CDglyTK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的肿瘤,较单独应用GCV和5-FC及对照组小鼠形成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生存期也明显延长。结论:双自杀基因在体内外对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加前体药物GCV和5-FC对瘤细胞的杀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K562细胞 慢病毒属 双自杀基因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小林 赖应昌 +4 位作者 冯秀娟 陈万宁 祁妙华 姜义荣 刘扶兴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慢性ITP患者51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26例采用大剂量Dex治疗,B组25例采用泼尼松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反应率84.6%,B...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慢性ITP患者51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26例采用大剂量Dex治疗,B组25例采用泼尼松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反应率84.6%,B组7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病例22例,长期反应率59.1%;B组随访病例23例,长期反应率3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并发感染;B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类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并发感染。结论大剂量Dex治疗方案疗效高,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可以成为慢性ITP治疗一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 减少性 地塞米松
下载PDF
电子交叉配血在东莞市三级医院的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子毅 车嘉琳 +8 位作者 祁妙华 陈寿云 李志平 谭少华 章小东 吴远军 邹文涛 李伟其 张伟军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0-923,共4页
目的了解电子交叉配血在东莞市医院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课题研究组制定《电子交叉配血试运行调查表》(简称《调查表》)对东莞市试运行电子交叉配血的6家三级医院应用情况和效果做调查分析,被调查医院输血科填写对2015年7月1日-2016年4... 目的了解电子交叉配血在东莞市医院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课题研究组制定《电子交叉配血试运行调查表》(简称《调查表》)对东莞市试运行电子交叉配血的6家三级医院应用情况和效果做调查分析,被调查医院输血科填写对2015年7月1日-2016年4月30日期间使用电子交叉配血的模式、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 D血型鉴定、电子发血量、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开展电子交叉配血前后多因素的影响情况,要求《调查表》填写不缺项不漏项;对收回的《调查表》汇总分析。结果发放的6份《调查表》均有效收回,6家试运行电子交叉配血的医院中,有4家采取同步模式(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电子交叉配血),2家采取单作模式(只作电子交叉配血);6家医院在9个月内共完成31 941(人)次电子交叉配血,其中同步模式占94.06%(30 045/31 941),其2种交叉配血结果一致,单作模式占5.94%(1 896/31 941);2种模式的电子交叉配血完成后,红细胞(成分)制品被直接发放到临床输注,未收到临床用血科室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输血前医院对献血者ABO/Rh D血型复核结果与血袋标签血型一致率为100%(36 952/36 952)。6家医院开展电子交叉配血后,输血科发血时间、工作强度、工作人员紧张情绪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电子交叉配血确保了安全有效输血,具有缩短输血科发血时间、减轻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交叉配血 临床应用 安全输血 有效输血 东莞市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龙宏 李伟其 +3 位作者 祁妙华 缪海婷 黎敏华 李凤伦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2期5169-5170,共2页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780例输血患者归为观察组,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输血前未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800例输血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不规则抗体产生因素及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女性患者阳...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780例输血患者归为观察组,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输血前未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800例输血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不规则抗体产生因素及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次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3次患者,女性有妊娠史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1%明显低于对照组0.46%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预防 输血不良反应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义荣 陈小林 +1 位作者 赖应昌 祁妙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寻求其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应用阿克拉霉素、小剂量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CAG方案治疗15例老年AML。结果:15例中9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CR率60.0%,总有效率80....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寻求其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应用阿克拉霉素、小剂量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CAG方案治疗15例老年AML。结果:15例中9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CR率60.0%,总有效率80.0%。不良反应为轻、中等程度的骨髓抑制,无严重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CAG方案CR率高,不良反应小,治疗老年AML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 老年人 CAG方案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评估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凝血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孟霞 林汉丰 +4 位作者 林绍静 姜义荣 祁妙华 陈建行 陈新岐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4-6,共3页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评估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43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18例)及腹腔镜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的血栓弹力图相关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评估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43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18例)及腹腔镜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的血栓弹力图相关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Angle角(α)、最大凝块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结果术后1 d,开放组患者血栓弹力图的R时间(3.4±1.2)min、K时间(1.3±0.4)min短于术前1 d的(4.6±1.5)、(1.7±0.6)min,MA值(64.3±11.0)mm、CI值(2.9±0.8)大于术前1 d的(56.2±10.4)mm、(0.5±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患者血栓弹力图的R时间(2.8±0.5)min、K时间(1.0±0.3)min短于术前1 d的(4.4±1.3)、(2.1±1.0)min,MA值(72.5±10.3)mm、CI值(4.8±1.6)、α角(79.8±11.2)°大于术前1 d的(57.1±11.8)mm、(0.7±0.6)、(69.7±1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患者血栓弹力图的R时间(2.8±0.5)min、K时间(1.0±0.3)min短于开放组的(3.4±1.2)、(1.3±0.4)min,α角(79.8±11.2)°、MA值(72.5±10.3)mm、CI值(4.8±1.6)大于开放组的(72.6±10.9)°、(64.3±11.0)mm、(2.9±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及腹腔镜手术均可使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凝固性升高,而腹腔镜手术更为显著;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呈高凝状态,围手术期应预防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在DIC患者血液制品输注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龙宏 祁妙华 胡晓婧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7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液制品输注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注血液制品治疗的DIC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抽取住院号法随机分为A组(29例)和B组(29例)。A...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液制品输注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注血液制品治疗的DIC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抽取住院号法随机分为A组(29例)和B组(29例)。A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指导,B组采用常规凝血指标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输注量及疗效。结果 A组24 h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输注量均少于B组[(1238.4±356.1)ml vs.(1812.5±468.5)ml,(36.2±5.8)U vs.(44.9±7.6)U,(29.6±6.6)U vs.(39.4±5.8)U](P<0.05)。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89.66%vs.62.07%)(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在DIC患者中指导输注血液制品,相对常规凝血指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弹力图 血液制品
下载PDF
吡柔比星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附5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小林 赖应昌 +3 位作者 冯秀娟 陈万宁 祁妙华 刘扶兴 《医学新知》 CAS 2006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THP)的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94例初治的NHL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含THP的CTO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含阿霉素(ADM)的CTO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THP)的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94例初治的NHL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含THP的CTO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含阿霉素(ADM)的CTO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54.9%、51.2%,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2.4%、81.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血液系统毒副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18.6%,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脱发发生率治疗组为21.7%,对照组为100.0%,2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含THP的CTOP方案治疗NHL的疗效与含ADM的CHOP方案无差异(P>0.05),但心脏毒副反应低于ADM,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ADM,故含THP的CTOP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吡柔比星 阿霉素
下载PDF
CDglyTK自杀基因系统治疗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皮下移植瘤的研究
18
作者 姜义荣 赖应昌 +6 位作者 陈小林 万得胜 陈万宁 祁妙华 刘春生 陈学良 马道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DglyTK自杀基因系统对K562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将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DglyTK自杀基因转染入K562细胞,体外实验用MTT法观察5-氟胞嘧啶/丙氧鸟苷(5-fluorocytosine/ganciclovir,5-FC/GCV)对K562/CDglyTK细胞的... 为了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DglyTK自杀基因系统对K562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将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DglyTK自杀基因转染入K562细胞,体外实验用MTT法观察5-氟胞嘧啶/丙氧鸟苷(5-fluorocytosine/ganciclovir,5-FC/GCV)对K562/CDglyTK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体内实验时将K562/CDglyTK细胞和K562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使用GCV和5-FC后,观察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及裸鼠的生存率。体外实验表明,GCV联合5-FC对K562/CDglyTK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K562细胞和K562/CDglyTK细胞后小鼠成瘤率无明显区别;使用5-FC/GCV可明显抑制裸鼠体内的肿瘤形成;经5-FC/GCV治疗后K562/CDglyTK组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裸鼠生存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双自杀基因在体内外对K562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自杀基因 CDglyTK自杀基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细胞 逆转录病毒载体 5-氟胞嘧啶 丙氧鸟苷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输注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赴平 何子毅 +2 位作者 祁妙华 刘仁强 韩忠朝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调查输注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东莞市某医院2012年5~6月间,输注单采血小板后引发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病例1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输注单采血小板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目的调查输注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东莞市某医院2012年5~6月间,输注单采血小板后引发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病例1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输注单采血小板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病例1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受血者和献血者的基本信息设计调查方案。受血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及外周血细胞变化(包括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以及血小板回收率和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献血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献血过程中有无献血不良反应。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输注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受血者的年龄、性别、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献血前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受血者和献血者自身因素、受血者外周血细胞数量变化及血浆球蛋白含量无关。推测导致输注单采血小板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异源血浆蛋白的输入,推荐临床对已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需再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选择洗涤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输血不良反应 调查 因素
原文传递
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小林 赖应昌 +4 位作者 冯秀娟 陈万宁 祁妙华 姜义荣 刘扶兴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9-840,共2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方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下称再障)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东莞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A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B组25例采用CsA联合司坦...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方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下称再障)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东莞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A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B组25例采用Cs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肝功受损情况。结果可评价疗效A组21例重型再障(SAA)总有效率66.7%,慢性再障(CAA)总有效率73.3%,肝功异常率14.3%;B组17例SAA总有效率60.0%,CAA总有效率75.0%,肝功异常率70.6%。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AA是一种疗效高、毒副反应小,特别是肝功损害小,从而药物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环孢素A 十一酸睾酮 司坦唑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