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毛铁棒锤根系异常次生生长及生物碱组化定位 被引量:5
1
作者 祁建钊 郭继元 徐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781-17784,共4页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分别产生了异常次生结构中的"U"形次生维管束和三生维管束,且主根的筛管群是由初生韧皮部和形成层分化的小筛管群组成;块根的次生木质部呈"U"形,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占据了块根的绝大部分,且块根的筛管群主要由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分化形成。[结论]主根和块根的形成层组成及活动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异常次生结构的不同。生物碱在主根中主要积累于内侧皮层和束间薄壁细胞,在块根中主要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和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毛铁棒锤 根系 异常次生生长 生物碱 组化定位
下载PDF
Abnormal Secondary Growth and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lkaloids in Root System of Aconitum flavum Hand.-Mazz.
2
作者 祁建钊 郭继元 徐青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9期1313-1317,共5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larify the structure,growth pattern and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lkaloids in root system of Aconitum flavum Hand.-Mazz.[Method] Paraffin sectioning and histochemistr...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larify the structure,growth pattern and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lkaloids in root system of Aconitum flavum Hand.-Mazz.[Method] Paraffin sectioning and histochemistry were employed for performing the analysis in this study.[Result] The root system of Aconitum flavum Hand.-Mazz.consists of taproot,lateral root and adventitious root.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root system is normal,but secondary structure shows abnormal.The cambium and the extra cambium of taproot form a "U"-shaped secondary vascular bundle and tertiary bundle in abnormal secondary structure.The sieve tube group is made of little sieve tube group which is differentiated from primary phloem and cambium.Meanwhile,the secondary xylem in tuberous root also appears to be a "U" shape.Parenchyma cells of secondary phloem occupy most of the tuberous root.The sieve tube group of tuberous root is mainly differentiated from parenchyma cell of secondary phloem.[Conclusion] The difference in abnormal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aproot and tuberous root are attributed to their varied cambium compose and activity pattern.Alkaloids are mainly accumulated in parenchyma cell of the inside cortex and between bundle in taproot,while parenchyma of secondary phloem and pith in tuberous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nitum flavum Hand. - Mazz. Root system Abnormal secondary growth ALKALOIDS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下载PDF
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青 秦垦 +3 位作者 冯爱玲 祁建钊 韩会龙 黄昊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枸杞小孢子和药壁组织在四分体刚形成及之前的各个时期发育正常;四分体形成之后,四分孢子的胞质首先变稀薄,出现液泡化,随后液泡化加剧...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枸杞小孢子和药壁组织在四分体刚形成及之前的各个时期发育正常;四分体形成之后,四分孢子的胞质首先变稀薄,出现液泡化,随后液泡化加剧,四分孢子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和残余的胼胝质壁依次先后收缩、解体,四分体严重变形,最后完全消失;在四分体败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也剧烈液泡化,并且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先后于原位解体;四分体败育及解体过程均发生在胼胝质壁中.据此推断,不育系绒毡层细胞的提前解体是导致其四分体解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雄性不育系 可育系 花药 细胞学
下载PDF
不育枸杞花药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青 秦恳 +1 位作者 张炎 祁建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566-15569,共4页
[目的]研究不育枸杞花药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为枸杞不育系花粉败育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半薄切片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枸杞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药营养物质积累和分布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与可育系相比,... [目的]研究不育枸杞花药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为枸杞不育系花粉败育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半薄切片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枸杞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药营养物质积累和分布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与可育系相比,不育系花药减数分裂后,淀粉粒在药隔薄壁组织中骤减,表皮和药室内壁中的淀粉粒也大幅减少,绒毡层没有脂质积累;绒毡层和四分孢子先后发生液泡化,进入解体过程。[结论]药隔维管束多糖供应下降,导致绒毡层细胞糖脂转化机制发生紊乱,由此引发了绒毡层提前进入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四分孢子因营养匮乏,最终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雄性不育 营养物质 花粉败育
下载PDF
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徐青 祁建钊 +3 位作者 秦恳 谢亚军 张炎 田惠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52-2463,共12页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及细胞质组成、分泌物成分等均有差异。(2)小孢子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细胞电子密度大,具有很强的脂质性质,光滑内质网和脂质小泡很丰富;而药壁绒毡层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粗糙内质网较多。四分体后期,两种绒毡层细胞均含有很丰富的核糖体、粗糙内质网和分泌团。减数分裂前,两种绒毡层的细胞壁出现松散并呈絮状。之后,由于不同发育时期绒毡层细胞的不同分泌物在絮状细胞壁中的分布,致使二者的细胞壁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3)从小孢子早期开始,两种绒毡层细胞的质膜都发生了局部解体。分析推测,在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具有较高的糖和脂类合成率,药壁绒毡层具有较高的蛋白质类合成率;在四分体后期,药隔绒毡层具有加强胼胝质酶合成和分泌的功能;而两种绒毡层絮状松散的细胞壁和局部解体的质膜有利于绒毡层的较大颗粒分泌物大量、顺利地分泌出绒毡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异型绒毡层 超微结构 发育
下载PDF
枸杞果实ATP酶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青 郑国琦 +3 位作者 郑紫燕 祁建钊 胡正海 张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8-1577,共10页
运用常规ATP酶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技术,对宁夏枸杞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韧皮部和果肉库薄壁细胞ATP酶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SE/CC复合体与周围韧皮薄壁细胞间存在共质体隔离,韧皮薄壁细胞及果肉库薄壁细胞的胞间连... 运用常规ATP酶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技术,对宁夏枸杞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韧皮部和果肉库薄壁细胞ATP酶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SE/CC复合体与周围韧皮薄壁细胞间存在共质体隔离,韧皮薄壁细胞及果肉库薄壁细胞的胞间连丝较少,但是与果肉库薄壁细胞相邻的韧皮薄壁细胞的胞间连丝较多。囊泡和膜泡在筛管、韧皮薄壁细胞和库薄壁细胞中很丰富,并且质膜、囊泡膜、液泡膜上ATP酶沉淀物在韧皮部各细胞分布较少,在果肉库薄壁细胞分布较多,特别是在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肉库薄壁细胞膜系统、细胞壁和胞间隙的ATP酶活性剧烈增强。此外,果肉库薄壁细胞的质膜ATP酶具极性分布特点。由此得出,枸杞果实韧皮部卸载是一种需要能量驱动的过程,其卸载途径主要以质外体途径为主,在从韧皮部向果肉库薄壁细胞卸出时可能为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共存。膜泡运输是枸杞果实同化物卸出和转运的重要方式,而韧皮薄壁细胞在同化物卸出和转运过程中承担了主要转运角色;果肉库薄壁细胞进行主动和定向卸载、积累同化物的能力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果实 ATP酶定位
下载PDF
The Relation between Anther's Nutrient Metabolism and Pollen Abortion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Lycium barbarum L.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青 秦恳 +1 位作者 张炎 祁建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47-150,170,共5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nther nutrient metabolism and pollen abortion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Lycium barbarum L., and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pollen abortion mech... [ Objective]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nther nutrient metabolism and pollen abortion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Lycium barbarum L., and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pollen abortion mechanism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Lyciurn barbarurn L.. [Method] By using semi-thin section and cyto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nther nutrient of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lines in Lycium barbarum L.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 Resul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fter meiosis, starch grains in the connective parenchyma of anther decreased sharply, and starch grains in epidermis and endothecium were also greatly decreased, while nearly no lipid accumulated in tapetal cells in male sterile lines compared with the fertile lines. The tapetal cells and tetraspore had vacuoles appear successively, and then entered the degenerate process. During the degeneration stage of tapetal cells and tetraspore, starch grains in epidermis and endothecium were still in a smell number and in the connective parenchyme as well. [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polysaccharide supplying in anther vascular leads to the disorder of mechanism of glycelipid transforming in tapetal ceils, which triggers the tapetal cells degenerating ahead of time, and the latter gives rise to callus wall failing to degenerate in time. Therefore, the tetrads disintegrate and disappear ultimately due to lack of nutr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cium barbarum L. Male sterility NUTRIENT Pollen abortion
下载PDF
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及改进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敏 祝邦政 祁建钊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4-98,共5页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蓬勃发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却存在着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与学生生活相脱节的情况,且劳动课程处于边缘地位。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清,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蓬勃发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却存在着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与学生生活相脱节的情况,且劳动课程处于边缘地位。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清,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专职劳动教师和劳动课程实践场所缺乏,劳动课程评价正向反馈不足,劳动课程管理存在不足。基于此,从实践视角,在课程认识、师资培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对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优化,从而使农村初中劳动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农村初中 劳动教育课程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学:趋势、挑战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祁建钊 雒淼淼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第7期47-50,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在线教学的趋势、挑战与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就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与人工智能的有效深度融合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当下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线教学呈现多技术融...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在线教学的趋势、挑战与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就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与人工智能的有效深度融合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当下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线教学呈现多技术融合、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趋向系统化以及在线教学正在由浅层走向深层等三方面特点。而人工智能时代下在线教学面临的挑战则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智能素养缺失、平台建设、授课软件与教学环境有待改善以及教育管理调整等。基于在线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学提升的路径优化可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深度融合为导向促进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第二,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促进在线技术支持的增强;第三,结合当下需求深化智能技术与在线教育融合的顶层设计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素养 在线教学 教育技术
下载PDF
炭角菌属次生代谢产物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海燕 段应策 +2 位作者 彭爽 祁建钊 刘成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8-1750,共13页
炭角菌属是子囊菌门炭角菌科的一种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性温、味微苦,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延长寿命等功效,对心悸失眠、镇惊安神及散瘀止血等有一定功效。除此之外,炭角菌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 炭角菌属是子囊菌门炭角菌科的一种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性温、味微苦,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延长寿命等功效,对心悸失眠、镇惊安神及散瘀止血等有一定功效。除此之外,炭角菌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宝库。近5年从炭角菌中共发现了136种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细胞松弛素、萜类、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改善睡眠等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炭角菌属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炭角菌属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角菌属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大型担子菌中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一鸣 祁建钊 +2 位作者 段应策 赵敏 刘成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7,共17页
大型担子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它们是重要的食药用资源的宝库。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包括倍半萜、二萜和三萜等,这些化合物具有预防、缓解或治疗癌症、抑郁症、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目前,从担子菌中分离出的... 大型担子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它们是重要的食药用资源的宝库。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包括倍半萜、二萜和三萜等,这些化合物具有预防、缓解或治疗癌症、抑郁症、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目前,从担子菌中分离出的二萜类化合物基本骨架结构特征主要为鸟巢烷(cyathanes)型、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s)型、guanacastanes型、海松烷(pimaranes)型、松香烷(abietanes)型和毛皮伞烷(crinipellins)型6大类型。本文综述了担子菌中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和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对参与担子菌中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二萜合成酶进行了分类,对两种重要的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论述。本文将为未知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功能解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二萜 二萜合成酶 生物活性 生物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