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明的地方特色 真切的人文精神——《王阳明与贵州文化》一书评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文 祁润兴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111-112,共2页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是宋明新儒学思潮的基本派别,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心智哲学方面的最高结晶.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贵阳讲学”等历史典故,也已成为学术思想界的口头禅.然而,阳明先生为何能于龙场悟道,事出偶然还是必然;贵阳所讲之学...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是宋明新儒学思潮的基本派别,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心智哲学方面的最高结晶.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贵阳讲学”等历史典故,也已成为学术思想界的口头禅.然而,阳明先生为何能于龙场悟道,事出偶然还是必然;贵阳所讲之学属于何学,效果影响究竟怎样;一句话,阳明心学与贵州文化到底有什么关联,却一直没有系统化的专题研究.这种有所缺憾的研究状况,跟阳明学派在国内外崇高的学术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令人欢欣鼓舞的是,以余怀彦先生为首的6位贵州学者(其余5位分别是:王路平先生,刘宗碧女士,李兴让先生,李德芳先生和黄万机先生),出于高度的学术责任感,自觉组成课题组,在国家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卓越的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王阳明与贵州文化》一书的写作.目前,该书已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是书的问世,不仅填补了王学研究的一大空白,而且闯出了一条学术创新的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贵州文化 人文精神 地方特色 心学 龙场悟道 心智哲学 三教文化 哲学思想 民族文化精神
下载PDF
论知识的本质:从知识政治到知识经济 被引量:2
2
作者 祁润兴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72-76,共5页
知识既分别善恶 ,又行善作恶。怎样防范知识的邪恶运用 ,也就成了知识本质的焦点问题。文章认为 ,知识政治是知识本质的第一历史形态。“知识即权力”是其最高准则。因象征智慧的“哲学王”也会醉心于金银财宝 ,知识化的权力必然腐败。... 知识既分别善恶 ,又行善作恶。怎样防范知识的邪恶运用 ,也就成了知识本质的焦点问题。文章认为 ,知识政治是知识本质的第一历史形态。“知识即权力”是其最高准则。因象征智慧的“哲学王”也会醉心于金银财宝 ,知识化的权力必然腐败。知识经济是知识本质的第二历史形态。它是知识和金钱通过资本媒介的联姻。“知识即金钱”是其游戏规则。知识经济决非理性的“乌托邦”,而是霸权的处女地。理性分岔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严重失衡 ,是酿成知识政治腐败、知识经济霸权的深层根源。知识本质的善恶危机 ,需要通过知识道德加以消解。“美德即知识”,这既要求道德以知识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历史形态 知识政治 知识经济 知识道德
下载PDF
传统儒学“理欲之辨”的现代阐释与制度转换
3
作者 周立斌 祁润兴 《管子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实现人的欲求是社会实践的内在动机,满足生活需要是文明制度的根本目的。怎样将欲求转换成财富,进而以财富厚养民生,这是历史进步的永恒主题。对传统儒学“理欲之辨”的现代阐释,旨在通过正本清源的逻辑批判,将抽象的天理还原为具体的... 实现人的欲求是社会实践的内在动机,满足生活需要是文明制度的根本目的。怎样将欲求转换成财富,进而以财富厚养民生,这是历史进步的永恒主题。对传统儒学“理欲之辨”的现代阐释,旨在通过正本清源的逻辑批判,将抽象的天理还原为具体的生理、心理、伦理和管理,并探索一条化情为理、转欲成力的价值创造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理 理欲之辨 社会实践 文明制度
下载PDF
论宋明理学和传统儒学的逻辑终结——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反思与学术批评
4
作者 祁润兴 李继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97-101,共5页
能否从传统儒学中引申出现代科学,能否从传统儒术里开发出当代民主,以及儒家伦理能否推进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宋明理学的逻辑分析切入,通过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反思,... 能否从传统儒学中引申出现代科学,能否从传统儒术里开发出当代民主,以及儒家伦理能否推进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宋明理学的逻辑分析切入,通过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反思,揭露了其学术神话的诱惑实质及其学术思路的虚幻建构,指出,作为文化思想遗产,宋明理学和传统儒学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世界性的学术研究价值。但我们必须澄清三个理论问题。1.心性义理之学是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2.义利公私之辨有没有管理学水平上的民主?3.天人内外合一之道能否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传统儒学 现代新儒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科学技术 民主管理
下载PDF
朱熹“理欲之辨”的逻辑解析和意义澄清
5
作者 鲁元贵 祁润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3,共5页
“理欲之辨”是中国传统儒学难以疏解的价值情结。特别是朱子学的“存理灭欲”主张 ,把传统“寡欲”思想推向荒谬而危险的境地。逻辑地解析理欲冲突的根源 ,历史地澄清“灭欲”思想的意义 ,有助于将人的欲求从伦理禁锢中解放出来 ,使其... “理欲之辨”是中国传统儒学难以疏解的价值情结。特别是朱子学的“存理灭欲”主张 ,把传统“寡欲”思想推向荒谬而危险的境地。逻辑地解析理欲冲突的根源 ,历史地澄清“灭欲”思想的意义 ,有助于将人的欲求从伦理禁锢中解放出来 ,使其转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欲之辨 心理冲突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晓丽 祁润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41,共6页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是否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其立场和观点是否同劳动人民相对立,这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避开的重大学术问题。作者借鉴现代管理哲学的辩证思路,通过对《孟子》文本的系统解读,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西洋化评析...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是否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其立场和观点是否同劳动人民相对立,这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避开的重大学术问题。作者借鉴现代管理哲学的辩证思路,通过对《孟子》文本的系统解读,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西洋化评析和教科书定论,比较深刻地阐释了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命题主张中所蕴涵的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社会分工思想 阶级存在 社会分工水平
下载PDF
化解价值冲突的和合学——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2
7
作者 祁润兴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3期14-22,共9页
化解价值冲突的和合学———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教授访谈录祁润兴编者按:张立文先生是当代国内外声名卓著的中国哲学与文化哲学专家。和合学为先生首创。张先生说,和合学既不是知识体系,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关于化解价值冲突的战... 化解价值冲突的和合学———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教授访谈录祁润兴编者按:张立文先生是当代国内外声名卓著的中国哲学与文化哲学专家。和合学为先生首创。张先生说,和合学既不是知识体系,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关于化解价值冲突的战略思维。创建和合学的宗旨在于,切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学 价值冲突 人文精神 张立文 和合精神 朱熹思想 价值观念 社会文明 专制主义 战略构想
下载PDF
“盘它!”——让网络流行语对中学思政课教学“确认过眼神”
8
作者 梁琴 祁润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年第1期22-22,共1页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社会生活为来源。中学生乐于,易于接受新事物,在日常生活和校园里使用网络流行语完成社交活动已是家常便饭,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对思政教学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其特点与类...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社会生活为来源。中学生乐于,易于接受新事物,在日常生活和校园里使用网络流行语完成社交活动已是家常便饭,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对思政教学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其特点与类别,剖析了网络用语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中学思政课教师利用网络流行语来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并使之进入思政教学课堂来适应网络社会发展和中学生个人发展的实际成为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网络流行语 实效性 针对性
下载PDF
新颖的角度 深刻的见解──评《仁·人道:孔子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文 祁润兴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孔子哲学思想 礼乐文化 孔子思想 先秦儒学 “中庸” 比较分析 人学思想 研究角度 哲学基本问题 文化历史地位
原文传递
开启创新境域 阐发和合精蕴——张立文教授的学术追求与探索足迹
10
作者 祁润兴 方国根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9-227,共9页
关键词 创新境域 和合精蕴 张立文 学术追求 哲学
原文传递
人性:自然奠基、人文化成与价值创造──先秦儒学人性论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润兴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人性:自然奠基、人文化成与价值创造──先秦儒学人性论的现代诠释祁润兴一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性何以为贵?先哲的回答是:水大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苟子... 人性:自然奠基、人文化成与价值创造──先秦儒学人性论的现代诠释祁润兴一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性何以为贵?先哲的回答是:水大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苟子·王制》)人类的气质、生命和自然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创造 先秦儒学 人文化成 人性论 现代诠释 自然智能 人性完善 荀子 孟子 生命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