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局部应力场特征
1
作者 祁玉萍 孟令媛 +5 位作者 龙锋 宿君 孔令喆 肖本夫 路茜 冉喜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4,共16页
利用四川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8年的波形资料,基于CAP和HASH方法反演得到锦屏一级水电站(以下简称锦屏水库)库区及周边M_(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DRSSI方法计算得到库区局部应力场信息,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从震源机制参... 利用四川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8年的波形资料,基于CAP和HASH方法反演得到锦屏一级水电站(以下简称锦屏水库)库区及周边M_(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DRSSI方法计算得到库区局部应力场信息,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从震源机制参数和局部应力场变化等方面讨论了水库加卸载对该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库区地震活动类型以走滑型为主,不同加卸载阶段震源机制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库区蓄水前期震源机制类型呈现多样性,蓄水后期与区域背景场趋于一致;(2)库区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以NNW-SSE向为主,分时段结果显示,蓄水后期局部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由NNW向逐渐发生偏转至NW向;(3)库区周边的地质构造和岩性条件有利于库水的渗透,蓄水后重力载荷和流体渗透的共同作用导致岩体断层面库仑应力的变化,从而呈现出库区蓄水前后中小地震活跃程度的显著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一级水电站 触发地震 震源机制解 局部应力场
下载PDF
中国大陆强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增强统计特征分析
2
作者 呼楠 石富强 +5 位作者 季灵运 刘洁 祁玉萍 王光明 张丽峰 郭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41,共16页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7年)对1966年以来中国大陆东部M_(S)>6.0、西部M_(S)>7.0强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的异常现象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试图总结不同活动构造地块周缘强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的异常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①我国...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7年)对1966年以来中国大陆东部M_(S)>6.0、西部M_(S)>7.0强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的异常现象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试图总结不同活动构造地块周缘强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的异常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①我国大陆大震前普遍存在地震活动增强现象,33个震例中有21个震例存在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异常,占比达64%;②西部地区大多数震例的地震活动增强空间范围表现为中间尺度或构造尺度,且主震震级越大,越有可能出现大范围的地震活动增强;③西部地区出现中强地震活动增强的概率高于东部地区,前兆地震活动增强的平均震级较大,发生大震(M>7.0)的概率增大;④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增强的时间尺度与震级成正比,而东部地区随着震级增大,更可能出现中期到中短期的地震活动增强异常;⑤多数西部地区震例在震前出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活动增强叠加的现象;⑥川滇菱形地块的强震前均出现了中长期尺度的地震条带交会现象、不同空间尺度的地震空区以及中短期尺度的中小震活动增强现象,并且对大震地点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巴颜喀拉东边界与北、西及南边界大震前存在显著的不同地震活动增强特征,震前未出现中强地震围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地震活动增强 统计特征 活动地块 地震前兆模型
下载PDF
2023年四川兴文Ms4.9震群震源机制分析
3
作者 孔令喆 祁玉萍 +1 位作者 陈梦蝶 张映 《高原地震》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利用四川省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基于CAP方法反演得到四川兴文4次Ms4.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地质构造资料以及区域应力场的条件,初步分析了本次震群活动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本次震群活动未发生在地表出露的显著... 利用四川省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基于CAP方法反演得到四川兴文4次Ms4.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地质构造资料以及区域应力场的条件,初步分析了本次震群活动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本次震群活动未发生在地表出露的显著断层位置,认为发震构造可能是造成该区域褶皱构造的一系列隐伏断裂带。另外除Ms4.0地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外,其余均属逆冲型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兴文震群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_(S)6.1地震的发震构造与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致伟 龙锋 +6 位作者 石富强 路茜 杨宜海 杨星 王迪 祁玉萍 杨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95-4110,共16页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08秒(北京时间)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_(S)6.1地震,此次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_(S)8.0、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又一显著地震,与后者在空间上仅相距9 km.为揭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及其与2...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08秒(北京时间)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_(S)6.1地震,此次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_(S)8.0、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又一显著地震,与后者在空间上仅相距9 km.为揭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及其与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关系,进而理解龙门山断裂带强震孕育动力学过程与地震危险性,本文采用CAP全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芦山M_(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多阶段定位法对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以来余震区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基于库仑应力讨论两次地震的应力触发关系.结果显示,芦山M_(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21°、40°和105°;节面Ⅱ的参数为22°、52°和78°,矩心深度14 km,震源机制断层面解呈现一组与龙门山断裂带性质接近的节面.反演给出的P轴方位角为120°,倾角为6°,反映了此次地震主要受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背景构造应力场一致.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芦山M_(S)6.1地震序列发生在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发震断层北西侧的一条倾向南东的反冲断层上,据此可判断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定发震与接收断层,计算获得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对此次M_(S)6.1地震所在断层的最大库仑应力加载值可达1.5 MPa,说明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6.1地震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 库仑应力 发震构造
下载PDF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3年度学术交流大会在四川康定召开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辅琼 刘杰 +6 位作者 苏金蓉 李俊 梁明剑 祁玉萍 杨星 罗桂林 田思留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607-611,共5页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震局于2023年8月15—19日在四川省康定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3年度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8所大学、4个中科院直属科研院所与23个地震行业直属科研院所及省市级分支机...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震局于2023年8月15—19日在四川省康定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3年度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8所大学、4个中科院直属科研院所与23个地震行业直属科研院所及省市级分支机构共35个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术交流设置了12个专题;会前征集到论文96篇,会期交流报告78个,其中口头报告23个,张贴展板55个;23个口头报告中,大会特邀报告6个;从55个张贴报告中,评选出优秀报告6个,最佳设计创意报告1个。为了配合活断层野外识别的科普培训,本次大会将原计划以“制约地震三要素的因素与地震三要素预报的瓶颈问题”为主题的大会圆桌讨论改成了“鲜水河断裂带高震级危险性分析”的专题培训讲座,讲座之后再适时举行了“如何强化高危险区的临震监测与临震跟踪预报能力”的专题讨论。对2022年泸定6.8级地震的交流讨论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大会不仅重视学术交流,还兼顾了科学传播的普及,利用当地的科普资源,因地制宜地组织了为期一天的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的野外识别科普培训。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大会全体与会代表参加了此次野外实训活动,活动中邀请了著名的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研究专家现场授课,增强了地震预报与地震地质领域的跨学科交流,强化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3年度学术交流大会 四川康定 科普培训 鲜水河断裂带
下载PDF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2023)”专辑序
6
作者 黄辅琼 刘杰 +7 位作者 姚华建 邵志刚 王琼 苏金蓉 祁玉萍 晏锐 梁明剑 杨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4,共4页
1引言自2013年以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年度学术交流会议^(①)。为了能够有效记录学术交流实况,并有助于历次交流内容的查阅和检索,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自2014年开始完整收录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年度学术... 1引言自2013年以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年度学术交流会议^(①)。为了能够有效记录学术交流实况,并有助于历次交流内容的查阅和检索,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自2014年开始完整收录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年度学术交流文集(注:早期为摘要集,自2021年开始限定篇幅和字数,拓展为短文以达会议文集之实)。为了提升年度学术交流文集的质量及其影响力,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7—2019年期间的论坛年度学术交流论文专辑在《国际地震动态》每年第8期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过程 地震前兆 地震预测 四川康定 2023年度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会议
下载PDF
2022年四川泸定M_(S)6.8地震余震序列的自动构建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泽民 李俊 +5 位作者 苏金蓉 于子叶 黄春梅 祁玉萍 陈依伲 王伟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6-1990,共15页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以下简称泸定地震).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方法从泸定地震周边200 km之内57个台站2022年9月5—15日的连续波形资料中拾取Pg/Sg震相到时,对由优选的震相识别阈值筛选后的震相...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以下简称泸定地震).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方法从泸定地震周边200 km之内57个台站2022年9月5—15日的连续波形资料中拾取Pg/Sg震相到时,对由优选的震相识别阈值筛选后的震相到时进行震相关联和定位分析,经上述处理流程获得自动检测目录(AUTO)包含10590个地震事件,为同期台网人工目录(即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目录,CENC)数量的3.3倍,完备性震级由ML1.0下降至ML0.5.基于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方法获得的8279个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2022年泸定M_(S)6.8地震的主震及余震主要发生在鲜水河断裂磨西段,沿着该断裂在NNW-SSE方向分布并表现出明显分段特征,北段总体深度较浅,深度集中在10 km以上,中段和南段相对较深,深度分布在5~20 km之间.此外,余震序列在鲜水河断裂上展现出高倾角的特征,而在主震SW方向的海螺沟断裂附近与鲜水河断裂呈共轭展布,推测在中段海螺沟附近有一条走向SW、倾向SE的低倾角分支断裂.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快速实现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自动化检测是获取地震发震构造、破裂方向等信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神经网络 余震序列 地震精定位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典型情景可视化震害定量评估——以四川马尔康震群为例
8
作者 肖本夫 袁小祥 +5 位作者 陈波 张露露 梁远玲 祁玉萍 杨璐遥 刘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7-863,共17页
地震灾害定量评估是震后地震应急处置的重要流程之一,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应急处置和决策的工作效率。文中构建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典型情景可视化震害定量评估流程,建立了情景可视化震害解译标志,并以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6.... 地震灾害定量评估是震后地震应急处置的重要流程之一,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应急处置和决策的工作效率。文中构建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典型情景可视化震害定量评估流程,建立了情景可视化震害解译标志,并以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为例提取了极震区典型情景的可视化房屋震害信息,实现了对极震区地震灾害定量评估,同时结合现场震害调查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1)基于倾斜摄影技术构建的典型情景可视化模型可反映建筑物的顶部、外墙和底部等部位的震害信息,能够直观地反映震后地震的破坏情况,与使用传统的准垂直视角震后遥感影像相比,利用该模型可更加有效地提取建筑物承灾体的基础信息和震害信息;2)按照等效震害指数对3类共计520栋房屋结构的地震破坏程度进行了定量评定,其中,藏式石木结构的等效震害指数为0.60,砖混结构的等效震害指数为0.4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等效震害指数为0.37,综合判定研究区的地震烈度为Ⅷ度(8度),与现场调查结果一致;3)结合现场房屋震害调查结果,基于情景可视化震害提取得到的分类结果与现场调查震害分类结果的OA值和Kappa系数分别为92%和0.87,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震害提取的分类结果与现场调查震害结果的OA值和Kappa系数分别为45%和0.25,与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的震害定量评估方法相比,基于情景可视化的震害定量评估方法在识别精度和准确度方面效果更好。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典型情景可视化震害定量评估方法为将高精度无人机遥感数据用于建筑物震害定量评估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其结果可作为地震烈度评定、地震应急救援和人员指挥调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技术 情景可视化 地震灾害定量评估 四川马尔康
下载PDF
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与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祁玉萍 张致伟 +4 位作者 龙锋 肖本夫 梁明剑 路茜 江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7-395,共19页
基于Cut-And-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和阻尼线性逆推法(DRSSI),采用分区域选取地壳速度模型的形式,计算得到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101.5°~104.5°E,26.5°~30.5°N)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结合构造... 基于Cut-And-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和阻尼线性逆推法(DRSSI),采用分区域选取地壳速度模型的形式,计算得到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101.5°~104.5°E,26.5°~30.5°N)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结合构造地质、GPS观测数据等已有研究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主要以走滑和逆冲机制为主,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质构造活动性质较吻合;区域应力场方向与GPS速度场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优势方向为NW-SE和NWW-SEE向,整个区域主要以走滑和逆冲性质为应力特征。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大凉山次级块体在川滇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华南块体三者联合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现今的应力格局,川滇块体相对向SE滑移以及青藏高原物质的E、SE向逃逸为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其周围地区强烈变形及大尺度位移的主要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次级块体 震源机制解 区域应力场 CAP方法 线性阻尼法
下载PDF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祁玉萍 龙锋 +2 位作者 肖本夫 路茜 江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2-634,共13页
九寨沟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有助于认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孕震机理。本文基于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采用波形拟合(CAP)方法和P波初动+振幅比(HASH)方法反演得到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序列中59次M_L≥3.0地震... 九寨沟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有助于认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孕震机理。本文基于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采用波形拟合(CAP)方法和P波初动+振幅比(HASH)方法反演得到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序列中59次M_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基于该结果采用阻尼线性逆推法(DRSSI),计算研究区域的平均构造应力场,给出该区域的应力场特征。结果显示,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的本次主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I:走向248°/倾角86°/滑动角–169°,节面II:走向157°/倾角79°/滑动角–4°,矩震级为Mw6.31,矩心深度5 km,属走滑型地震事件;大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解错动类型与主震一致,矩心深度集中在3~10 km;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该区域周边的应力性质为走滑型,最大主应力方向呈NWW–SEE向,与该区域的应力场方向一致,表明本次地震主要受区域应力的控制。结合该区域的地震地质构造等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走向NW–SE、倾向SW的左旋走滑断裂——树正断裂,巴颜喀拉块体向E-SE向的水平运动受到华南块体的强烈阻挡导致此次地震的发生,汶川地震的发生对本次地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地震震源机制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1
作者 祁玉萍 李闽峰 +2 位作者 李圣强 王斌 刘桂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5,共12页
震源机制解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震源的性质及其破裂过程,对其正确、全面地认识可深化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和演化。而地震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建立,不仅实现了利用地震波形信息进行震源机制解的自动反演,更... 震源机制解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震源的性质及其破裂过程,对其正确、全面地认识可深化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和演化。而地震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建立,不仅实现了利用地震波形信息进行震源机制解的自动反演,更重要的是加快了反演的速度,充分体现了提取震源信息的实效性,从而有力地帮助震情分析、余震趋势预测、震后救援等工作的展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震源机制解反演方法,总结了自动反演系统构建思路以及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实现,为国内构建自动反演系统提供了可鉴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波形反演 自动反演系统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祁玉萍 龙锋 +4 位作者 林圣杰 肖本夫 赵小艳 王培玲 冯建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96,共20页
文中根据南北地震带中段及附近区域1973年以来86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对地震序列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51%),多震型次之(29%),孤立型最少(20%);同一序列类型中,随着地震震级增... 文中根据南北地震带中段及附近区域1973年以来86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对地震序列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51%),多震型次之(29%),孤立型最少(20%);同一序列类型中,随着地震震级增大,主余型地震所占的比例增加,多震型、孤立型逐渐减少,7.0级以上地震以主余型为主,无孤立型地震;对于不同破裂类型,逆冲型地震中主余型最多,多震型地震更可能为走滑和正断性质的地震。2)主余型和多震型地震序列的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绝大多数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震后20d内,主余型最大余震集中在震后3d内发生,多震型地震中次大地震集中在震后12d内发生,孤立型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地震当天。3)地震序列空间分布显示,主余型地震分布相对较广,多震型地震主要集中在川西巴塘—理塘、川东马边—昭通一带、川北松潘和滇西北云龙、姚安、龙陵及附近区域,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NW段及四川盆地等地更易发生孤立型地震。4)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可能与本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中段 地震序列类型 最大余震震级 序列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准实时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构建及在首都圈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祁玉萍 李闽峰 +4 位作者 李圣强 王斌 刘桂平 肖本夫 江鹏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8,共10页
基于Cut And 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准实时地震波形数据服务系统,通过接收区域实时连续波形数据,构建了首都圈地区准实时准自动波形反演系统,使系统实现当地震大于3.5级时,可自动、迅速... 基于Cut And 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准实时地震波形数据服务系统,通过接收区域实时连续波形数据,构建了首都圈地区准实时准自动波形反演系统,使系统实现当地震大于3.5级时,可自动、迅速反演得到震源机制解。同时考虑到一些台站的地震波形质量或信噪比等因素,系统也可通过人为干预方式重新反演求得相关结果。文中详细阐述了震源机制解波形反演系统的运行流程及该系统的基本构建思路,并对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CAP方法 波形反演系统 首都圈地区
下载PDF
四川地区震后应急会商资料快速产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祁玉萍 汪小厉 +3 位作者 林圣杰 肖本夫 何畅 廖晓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6-183,共8页
地震预报意见以大量资料为基础,依靠专家经验和多学科知识并通过会商讨论形成。显著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有效地研判震情可为后期应急指挥和地震现场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以Datist软件为平台,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基础资料,设计研发符合四... 地震预报意见以大量资料为基础,依靠专家经验和多学科知识并通过会商讨论形成。显著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有效地研判震情可为后期应急指挥和地震现场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以Datist软件为平台,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基础资料,设计研发符合四川震情的震后会商资料快速产出系统,当四川及邻区发生中强地震时,通过该系统可在收到地震短信5分钟内以请求触发的方式快速产出应急会商资料,并以微信、PowerPoint和Word的形式将基础资料发送给分析预报人员,为后期趋势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会商资料快速产出 震后趋势判定 数据专家
下载PDF
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0
15
作者 祁玉萍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年第12期47-52,共6页
为了较为准确地掌握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市、县内的部分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现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 为了较为准确地掌握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市、县内的部分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现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够重视,课堂文化教学不够充分,第二课堂学生文化体验缺乏等。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探索了一些方法和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现行教材,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中文化的渗透;利用拓展性教材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等。以此不断提高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新课程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下载PDF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管理上的差异 被引量:2
16
作者 祁玉萍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电子档案 纸质档案 收集归档 管理 档案工作人员 传统档案 归档时间 文件形成 档案部门 电子文件
下载PDF
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祁玉萍 《甘肃教育》 2005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阅读理解能力 词汇量 阅读习惯 高中 英语教学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下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定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玉萍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9S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 档案馆 标定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档案管理人员 社会地位 生存和发展 资源基地 档案信息
下载PDF
马边—永善地震带地震精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玉萍 龙锋 肖本夫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63-63,共1页
马边—永善地震带位于地质历史上相对稳定的扬子地台内,北起四川马边向南至云南永善一带,属于青藏高原东侧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和其他构造带相比,马边—永善地震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整个地震带不存在一条贯通的大型活动断裂带,而是由多条... 马边—永善地震带位于地质历史上相对稳定的扬子地台内,北起四川马边向南至云南永善一带,属于青藏高原东侧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和其他构造带相比,马边—永善地震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整个地震带不存在一条贯通的大型活动断裂带,而是由多条沿NS—NNW向展布的纵向断裂和沿NE向的横向断裂组合而成,其中包括:峨边—金阳断裂、玛瑙断裂、中都断裂、大毛滩断裂、中村断裂、雷波断裂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震源机制解 地震精定位 活动断裂带 特征 扬子地台 相对稳定 地质历史
下载PDF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再研究
20
作者 祁玉萍 肖本夫 +2 位作者 龙锋 路茜 林圣杰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27-28,共2页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地震,震中位于(27.1°N,103.3°E),震源深度12 km,极震区烈度为IX度。据中国地震局(CEA)网站信息,这次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及3 143人受伤,虽然此次地震的震级相对较...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地震,震中位于(27.1°N,103.3°E),震源深度12 km,极震区烈度为IX度。据中国地震局(CEA)网站信息,这次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及3 143人受伤,虽然此次地震的震级相对较低,但对区域及邻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不同的发震位置,分区选取合适的地壳速度模型,并根据频率—波数(F-K)法计算得到不同深度水平方向上的格林函数;通过使用四川、云南及邻区区域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地震资料,选取震中距250 km以内质量较好的波形数据,基于Cut And 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反演得到鲁甸MS6.5地震以来该区域ML3.5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该结果展开了震源机制特征和震源深度特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地壳速度模型 震源深度 中国地震局 网站信息 经济损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