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指标检测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尹春琼 黄本林 +4 位作者 耿娅萍 倪樱祝 祖亚 包艳 孟雪斐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指标检测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70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培养,根据结果不同分为血培养阴性组(170例)和阳性组(10...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指标检测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70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培养,根据结果不同分为血培养阴性组(170例)和阳性组(100例)。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采用半导体激光光学检测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各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IL-6、PCT、WBC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血培养阴性组比较,阳性组的IL-6、PCT水平均显著升高[IL-6(ng/L):330.38(135.07,2 084.30)比198.76(89.37,501.98);PCT(μg/L):3.99(0.53,32.64)比0.68(0.12,6.95);均P<0.05],WBC水平亦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L:11.11±6.98比9.61±5.78,P>0.05)。IL-6、PCT、WBC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血流感染的AUC分别为0.619、0.664、0.569、0.673,多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度为44.00%,特异度为82.40%,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IL-6、PCT、WBC联合检测应用于血流感染的诊断中能够提高检出率,更有利于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血培养 血流感染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谱、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祖亚 李晓东 +5 位作者 白志瑶 吕金娥 吕粉荣 高晶 李卫波 丁容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曲靖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谱、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12月作者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收治的100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曲靖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谱、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12月作者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收治的100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HbAlc水平分为HbA1c≤0.08组(18例),0.08<HbA1c≤0.11组(36例)以及HbA1c>0.11组(4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HbA1c;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采用胆固醇氧化酶/苯酚氨基安替比林法(CHOD-PAP)检测总胆固醇(TC);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检测三酰甘油(TG);采用直接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3组各临床指标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HbA1c与血脂谱、FBG以及2 h PG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HbA1c水平升高,3组TG、TC、LDL-C、FBG及2 h PG水平逐渐升高,而HDL-C则呈下降趋势,3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HbAlc水平与TG、TC、LDL-C、FBG和2 h P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0.40、0.46、0.36、0.34,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3,P=0.001)。结论HbA1c与血脂谱、FBG、2 h PG水平均有相关性,HbA1c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血脂水平的良好指标。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谱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品管圈方法在基于ISO 15189构建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星成 王宁 +5 位作者 白志瑶 高晶 施春玲 祖亚 肖玉连 张琳玲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1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评价运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QCC)方法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189构建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按照QCC活动步骤,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信息以及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程序等多个维度把握实验室现状水平,对攻坚点进... 目的评价运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QCC)方法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189构建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按照QCC活动步骤,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信息以及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程序等多个维度把握实验室现状水平,对攻坚点进行分析、挖掘和合并,整合为3大方策群组并加以实施:①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②加强人员培训及管理;③完善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结果通过方策群组的实施进行效果确认,条款知晓率提高了50.2百分点,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提高了17.0百分点,室内质控达标率提高了15.0百分点,标本标签不合格率降低了6.1百分点,标本溶血率降低了1.1百分点,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降低了4.0百分点,标本类型错误率降低了0.32百分点,标本容器错误率降低了0.33百分点,患者满意度和医护满意度均提高了15.0百分点。结论采用QCC管理方式能构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高QCC成员运用QCC工具解决检验科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 ISO 15189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