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陆紫敏 纪黎明 +2 位作者 梁萍 祖亚钧 孙向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名AIHA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分为3组:A组16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B组15例AIHA接受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C组10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名AIHA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分为3组:A组16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B组15例AIHA接受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C组10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后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1)各组输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均高于输血前,胆红素、网织红细胞均低于输血前(P<0.05);2)输血后:A组与C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胆红素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3)A组与C组输血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组输血反应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AIHA患者中选择输血治疗时,不一定首选洗涤红细胞,选用去白悬浮红细胞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选用联合血液置换的输血治疗对AIHA患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输血 血液置换
下载PDF
血液置换在部分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陆紫敏 纪黎明 +3 位作者 祖亚钧 方琦 王秀芹 孙向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置换应用于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按疾病分组选用不同治疗项目对53名血液病患者进行血液置换。结果 53名患者进行了1—5疗程不等共157疗程。与治疗前比较:11名白血病患者WBC明显下降;7名红细胞增... 目的探讨血液置换应用于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按疾病分组选用不同治疗项目对53名血液病患者进行血液置换。结果 53名患者进行了1—5疗程不等共157疗程。与治疗前比较:11名白血病患者WBC明显下降;7名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b、RBC、Hct均明显下降;4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P lt上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名溶血性贫血患者和3名冷凝集素综合症患者Hb上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名巨球蛋白血症和5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中M蛋白明显下降。血液置换治疗总有效率在93.7%—100%。结论血液置换能有效缓解患者血液中因一种成分过高所致的高黏滞综合征;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置换 血液病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部分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紫敏 王秀芹 +2 位作者 祖亚钧 梁萍 郑伟萍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免疫活性细胞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发病的关系及输血影响。方法将67例AIHA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28例输血患者为A组,70例非AIHA其他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30例输血患者为B组。采用流... 目的探讨部分免疫活性细胞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发病的关系及输血影响。方法将67例AIHA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28例输血患者为A组,70例非AIHA其他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30例输血患者为B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观察组部分免疫细胞活性水平,并分别与对照组、正常健康组测定值比较,同时对A、B两组患者进行输血前后部分免疫指标比较。结果①观察组用药前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CD19^+指标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CD19^+指标又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②联合检测AIHA患者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单项阳性表达率。③A组输血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上升、CD19^+细胞表达下降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结论 AIHA患者存在外周血部分免疫活性细胞表达异常,输血能改善AIHA患者的细胞免疫平衡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细胞 活性 输血
下载PDF
RhE抗原分布与临床输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陆紫敏 祖亚钧 +3 位作者 梁萍 方琦 李雪晨 纪黎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观察RhE抗原分布,探讨其抗原在临床输血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免疫学方法对13200例临床受血者和献血员进行RhE、e表型鉴定,并对其中3613例RhE血型阴性者接受RhE阳性血液后的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 目的:观察RhE抗原分布,探讨其抗原在临床输血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免疫学方法对13200例临床受血者和献血员进行RhE、e表型鉴定,并对其中3613例RhE血型阴性者接受RhE阳性血液后的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及临床症状动态观察。结果:①Dee表型最为多见,占51.47%;在3613例RhE阴性受血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共26例,其中抗-E抗体9例,自身抗体4例,同种特异性抗体22例;②3次以上输血组与3次以下输血组比较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3次以下输血组输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较输血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江苏、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的RhE抗原阴性率远远高于RhD抗原阴性率;不规则抗体产生与输血频率关系密切;RhE阴性患者接受RhE阳性血液的风险较大。建立输血前常规检测RhE抗原及RhE同型输注,对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血型 不规则抗体 输血 抗原性
原文传递
血小板输注疗效评估及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陆紫敏 梁萍 +2 位作者 祖亚钧 纪黎明 刘静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效果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17例需要输注血小板患者进行输注前、输注后1h、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其中对5次以上输血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配合组与普通组),根据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来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效果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17例需要输注血小板患者进行输注前、输注后1h、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其中对5次以上输血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配合组与普通组),根据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来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1)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明显低于手术外科、肿瘤及其他内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输注1次组(1组)输注总有效率高于输注5次以上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次以上输血的45例患者中检测出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达60.0%,配合组输注血小板后1h、24h,血小板计数及CCI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基因配型输注血小板后1h、24h,血小板计数及CCI明显高于血清学配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疾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不同。影响输注疗效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种抗体)随着受血者接受输注次数增加,在体内可累积增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提倡对多次输注血小板后不见临床疗效的血液病患者,应尽早采用快速、简便、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SEPSA)技术进行交配试验,输注同型的单采血小板对提高受血者体内血小板数效果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
原文传递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备血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秀芹 陆紫敏 +3 位作者 梁萍 纪黎明 祖亚钧 方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4期7419-7420,共2页
不规则抗体筛查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不规则抗体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虽然不规则抗体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0.3%~2%[1]。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筛查 受血者 溶血性输血反应 血型系统 妊娠史 术前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陆紫敏 张全 +2 位作者 祖亚钧 孙向华 梁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7-768,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单克隆浆细胞增多为特征的B细胞恶性疾病,肿瘤B细胞能以自分泌的方式产生TNFα。近年来研究显示口,TNFα基因启动子具有多态性,而这种多态性可能导致TNFα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TNFα在肿瘤增殖过程...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单克隆浆细胞增多为特征的B细胞恶性疾病,肿瘤B细胞能以自分泌的方式产生TNFα。近年来研究显示口,TNFα基因启动子具有多态性,而这种多态性可能导致TNFα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TNFα在肿瘤增殖过程中的自分泌模式。因此,TNFα基因启动子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启动子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发性骨髓瘤 转录水平 TNFα 浆细胞增多 恶性疾病 分泌模式
原文传递
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陆紫敏 纪黎明 +2 位作者 祖亚钧 梁萍 方琦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输血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化疗期间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分为2组:A组59例接受去白细胞输血;B组61例接受... 目的:观察应用输血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化疗期间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分为2组:A组59例接受去白细胞输血;B组61例接受常规输血。2组每次的输血量、输血次数及化疗方案基本相同。对2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及NK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活性细胞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前A、B2组免疫活性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的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③B组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TR)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受到明显抑制;与常规的输血治疗方法相比,去白细胞输血能明显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对NK细胞,并能有效预防NHF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免疫活性细胞 去白细胞输血 流式细胞仪
原文传递
输血与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陆紫敏 祖亚钧 +2 位作者 梁萍 纪黎明 孙向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与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关系。方法:用卡式凝胶法对4790例输血患者的备血样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并进行输血史调查;阳性标本加传统的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做比较。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总阳性率为0.71%,其中自身抗体6例,同... 目的:探讨输血与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关系。方法:用卡式凝胶法对4790例输血患者的备血样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并进行输血史调查;阳性标本加传统的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做比较。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总阳性率为0.71%,其中自身抗体6例,同种特异性抗体26例;3次以上输血组与3次以下输血组比较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凝胶法检出抗体阳性率与传统的试管抗人球蛋白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抗体产生与输血频率关系密切;输血前作不规则抗体检测和鉴定在保障临床手术或药物治疗及安全有效输血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选用卡式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其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 输血反应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相关性
10
作者 陆紫敏 张全 +2 位作者 祖亚钧 梁萍 孙向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0-502,共3页
中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情发展迅速,危及患者生命,是常规治疗失败和复发较多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有研究显示较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TNF)与淋巴瘤的不良预后有关。研究发现,TNF基因具有多态性,而这种多态性可能导致... 中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情发展迅速,危及患者生命,是常规治疗失败和复发较多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有研究显示较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TNF)与淋巴瘤的不良预后有关。研究发现,TNF基因具有多态性,而这种多态性可能导致TNFα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TNFα在肿瘤增殖过程中的自分泌模式。有关TNFα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关系的报道较少。我们通过检测血清TNFα水平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研究TNFα-308位点在江苏、浙江地区NHL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分布特点,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308位点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血清TNFΑ 转录水平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