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生双条拂粉蚧的刻顶跳小蜂属(Aenasius)(膜翅目:跳小蜂科)1中国新记录 被引量:1
1
作者 祖国浩 杨泽宁 +3 位作者 薛昊 罗新星 樊一平 李成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112,共2页
记述了寄生双条拂粉蚧的艾娜跳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外来刻顶跳小蜂(Aenasius advena Compere,1937)。对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并附有成虫特征照片。
关键词 小蜂总科 粉蚧跳小蜂亚科 寄生蜂 中国 海南
下载PDF
绿翅绢野螟的一种新寄生性天敌
2
作者 祖国浩 杨泽宁 +2 位作者 郑霞林 张玉静 李成德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第6期16-18,共3页
首次记述了寄生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幼虫的一种寄生蜂——螟克多胚跳小蜂Copidosoma nacoleiae(Eady,1960),并给出了该寄生蜂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及形态特征图。寄主标本采自广西上思县。
关键词 螟克多胚跳小蜂 跳小蜂 寄生蜂 生物防治 广西
下载PDF
纹翅跳小蜂属(膜翅目:跳小蜂科)1新种
3
作者 祖国浩 杨泽宁 +1 位作者 陈业 李成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19,共2页
记述了采自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纹翅跳小蜂属1新种--广西纹翅跳小蜂(Cerapteroceroides guangxiensis Zu&Li, sp. nov.),对新种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并附有成虫特征照片。
关键词 小蜂总科 跳小蜂 寄生蜂 中国 广西
下载PDF
裂脖跳小蜂属(膜翅目:跳小蜂科)1新种及1新记录种记述
4
作者 祖国浩 杨泽宁 李成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17,共3页
记述了裂脖跳小蜂属1新种--韩氏裂脖跳小蜂(Rhopus hanni Zu&Li, sp. nov.),1中国新记录种--硫磺裂脖跳小蜂(Rhopus sulphureus(Westwood,1837))。对新种及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成虫特征照片。
关键词 小蜂总科 跳小蜂科 裂脖跳小蜂属 新种 新记录
下载PDF
长索跳小蜂亚族2中国大陆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跳小蜂科)
5
作者 祖国浩 李成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4,共4页
记述了长索跳小蜂亚族2中国大陆新记录种——Anagyrus galinae(Myartseva,1982)和二色类细角跳小蜂(Apoleptomastix bicoloricornis(Girault,1915))。对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并附有成虫特征照片。
关键词 小蜂总科 粉蚧跳小蜂亚科 长索跳小蜂族 中国
下载PDF
原长缘跳小蜂属(Prochiloneurus,膜翅目:跳小蜂科)1中国新记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泽宁 张辰 +2 位作者 祖国浩 陈招荣 李成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记述了原长缘跳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波利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bolivari Mercet,1919),对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并首次给出了惊奇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io(Girault,1920))和小翅原长缘跳小蜂... 记述了原长缘跳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波利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bolivari Mercet,1919),对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并首次给出了惊奇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io(Girault,1920))和小翅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stenopterus Wang,Huang and Xu,2014)的中文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蜂总科 原长缘跳小蜂属 寄生蜂 中国
下载PDF
海南省长索跳小蜂属名录及1中国新记录(膜翅目:跳小蜂科)
7
作者 张辰 祖国浩 +2 位作者 张晶 王远宏 李成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记述了采自海南省的长索跳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沙希迪长索跳小蜂(Anagyrus shahidi Hayat,1979),并附有成虫特征照片;编制了海南省长索跳小蜂属已知种类名录,并给出了详细的寄主、分布信息及主要文献。
关键词 小蜂总科 跳小蜂名录 长索跳小蜂族 海南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幼虫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伏倩文 吴海朝 +3 位作者 胡瑞瑞 李星月 祖国浩 白鹏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47-52,共6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重大迁飞农业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为了深入了解草地贪夜蛾幼虫特征及其识别寄主植物行为模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感受器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重大迁飞农业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为了深入了解草地贪夜蛾幼虫特征及其识别寄主植物行为模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感受器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龄幼虫共有4类感受器,分别为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和栓锥形感受器。触角梗节上着生栓锥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各1个,鞭节上着生1个栓锥形感受器和4个锥形感受器;口器上感受器类型与触角上类型一致,以刺形感受器为主;胸足和腹足上分布不规则的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该研究为草地贪夜蛾幼虫鉴定和阐明幼虫识别寄主植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幼虫 感受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中国南海永兴岛跳小蜂科名录及一新种(膜翅目:小蜂总科)
9
作者 薛昊 祖国浩 +2 位作者 蔡波 唐超 刘博 《Entomotaxonomia》 CSCD 2023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为全面调查中国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的跳小蜂科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0年期间采集了永兴岛的跳小蜂。经鉴定,共发现跳小蜂10种,包含1新种:Ooencyrtus yongxingensis Zu&Xue sp.nov.及2中国新记录种:Adelencyrtus mangiphila(Risbec,1... 为全面调查中国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的跳小蜂科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0年期间采集了永兴岛的跳小蜂。经鉴定,共发现跳小蜂10种,包含1新种:Ooencyrtus yongxingensis Zu&Xue sp.nov.及2中国新记录种:Adelencyrtus mangiphila(Risbec,1952),Metaphycus agarwali Hayat and Subba Rao,1981。文中还提供了永兴岛跳小蜂科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突跳小蜂亚科 分类 三沙
下载PDF
中国天津地区发现果蝇毛锤角细蜂新纪录
10
作者 张辰 祖国浩 +3 位作者 何亮 王晨茜 焦克龙 谷希树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首次记录果蝇毛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Perkins, 1910)在我国天津地区的分布,也是国内首次提供果蝇毛锤角细蜂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数据的鉴定依据,给出了该物种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成虫照片,并对毛锤角细蜂属部分已知分子序列的物... 首次记录果蝇毛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Perkins, 1910)在我国天津地区的分布,也是国内首次提供果蝇毛锤角细蜂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数据的鉴定依据,给出了该物种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成虫照片,并对毛锤角细蜂属部分已知分子序列的物种进行了基于线粒体基因COI片段的支序分析简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毛锤角细蜂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天津新纪录
下载PDF
天津市蓟州区林木种苗虫害调查与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继森 杨泽宁 +3 位作者 宋东 祖国浩 刘彤 马恩凤 《天津农林科技》 2020年第1期31-32,36,共3页
蓟州区是天津市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其管辖的东二营镇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园林苗木基地之一.本文调查了蓟州区林木种苗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害虫的为害方式分为食叶害虫、刺吸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4种类型,其中以美国白蛾、悬铃木方... 蓟州区是天津市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其管辖的东二营镇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园林苗木基地之一.本文调查了蓟州区林木种苗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害虫的为害方式分为食叶害虫、刺吸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4种类型,其中以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光肩星天牛为害最为严重,总结出各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林木种苗 蓟州区 害虫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杨树毛虫灾害的侦测研究
12
作者 孟继森 刘宝生 祖国浩 《种子科技》 2019年第18期105-106,共2页
利用大地卫星资料以影像分类方法,侦测杨树毛虫害发生的位置,估测其不同受害程度的发生面积,并比较各时期影像产生的分类结果,推测杨树毛虫害大规模发生周期,并以变迁侦测方法,观察杨树毛虫害灾区发生前后变化的情形。在影像分类上,将... 利用大地卫星资料以影像分类方法,侦测杨树毛虫害发生的位置,估测其不同受害程度的发生面积,并比较各时期影像产生的分类结果,推测杨树毛虫害大规模发生周期,并以变迁侦测方法,观察杨树毛虫害灾区发生前后变化的情形。在影像分类上,将比较不同资料维度对于“光谱角分类”结果的影响,以及应用“判定树法”利用各种由卫星影像衍生出的资料来进行病虫害的侦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毛虫 灾害 侦测
下载PDF
跳小蜂科2中国新纪录种记述(膜翅目:小蜂总科)
13
作者 王海洋 张丞慧 祖国浩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0-423,共4页
记述了采自天津市的跳小蜂科2中国新纪录种——哥印多胚跳小蜂Copidosoma coimbatorense Kazmi&Hayat,1998和扎氏甲卵跳小蜂Oobius zahaikevitshi Trjapitzin,1963.详细记述了成虫的形态特征、寄主及分布信息,并附有成虫形态特征图.
关键词 跳小蜂科 多胚跳小蜂属 甲卵跳小蜂属 寄生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杜丝跳小蜂属1中国新纪录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14
作者 孟继森 张辰 +1 位作者 薛昊 祖国浩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305,共3页
记述了采自内蒙古锡林浩特的中国跳小蜂科1新纪录种——蚤状杜丝跳小蜂Dusmetia pulex(Ruschka,1923).提供了新纪录种成虫的形态特征图及该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关键词 小蜂总科 寄生蜂 跳小蜂科 杜丝跳小蜂属 粉蚧
下载PDF
中国梨喀木虱成虫感器类型与分布特征
15
作者 吴海朝 白鹏华 +3 位作者 刘宝生 胡瑞瑞 伏倩文 祖国浩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101,共7页
为明确中国梨喀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etLi)的主要感受器类型和分布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梨喀木虱夏型成虫触角、足及腹部末端的主要感器形态、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该虫主要有5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 为明确中国梨喀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etLi)的主要感受器类型和分布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梨喀木虱夏型成虫触角、足及腹部末端的主要感器形态、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该虫主要有5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刚毛形感器;触角柄节具有少量刺形感器,鞭节着生长毛形感器和多数短毛形感器,其中第2、4、7、8亚鞭节各着生1个栓锥形感器;足部密布毛形感器及细小的锥形感器,其中跗节和前跗节有长毛形感器、刺形感器以及多数短毛形感器;雌虫和雄虫腹部末端密布长毛形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喀木虱 感器 分布特征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黑腹狼蛛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16
作者 杨泽宁 祖国浩 +3 位作者 陈招荣 罗新星 曹鑫盛 路斌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86-90,共5页
黑腹狼蛛是我国农田害虫的优势天敌,在生物防治中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其人工繁育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黑腹狼蛛的交配、产卵、若蛛饲养等系列关键时期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探究,拟提出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简单可行的黑腹狼蛛人工... 黑腹狼蛛是我国农田害虫的优势天敌,在生物防治中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其人工繁育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黑腹狼蛛的交配、产卵、若蛛饲养等系列关键时期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探究,拟提出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简单可行的黑腹狼蛛人工繁育技术。结果表明,黑腹狼蛛雌雄亲本成功交配所用时间的长短与产卵数量显著正相关(r=0.945,P<0.05),而与雌、雄体长无显著相关性(P>0.05)。自然孵化温度(27±1)℃、湿度80%条件下,人工孵化温度(30±1)℃、湿度75%条件下,黑腹狼蛛孵化率最高,可达80%以上;黑腹狼蛛的若蛛于3~6龄阶段,龄期增长对其同类相食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5龄进行单蛛饲养能有效增加若蛛存活率;以上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饲养温、湿度分别为(26±1)℃和(80±5)%,若蛛存活率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狼蛛 生物防治 人工饲养 宠物昆虫 人工饲料
下载PDF
天津农学院东校区跳小蜂科资源调查研究
17
作者 张辰 杨泽宁 祖国浩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1-36,55,共7页
2018—2019年在天津农学院东校区校内利用马来氏网诱集昆虫,经实验室分类鉴定,共发现跳小蜂科种类10属10种,均为天津新纪录。同时编制了天津农学院东校区跳小蜂科昆虫分类检索表及已知种类名录,并给出了详细的寄主及分布信息。
关键词 天敌昆虫 跳小蜂 名录 天津
下载PDF
悬铃木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诊断与防治
18
作者 孟继森 杨泽宁 +3 位作者 祖国浩 毕雄鹰 景玉琴 姚宗国 《天津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25-27,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重要苗木种植区域对悬铃木害虫的重点调查,概述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种苗的危害现状,通过实践试验总结出针对悬铃木种苗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的快速诊断方法,提出了检疫、虫情监测、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重要苗木种植区域对悬铃木害虫的重点调查,概述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种苗的危害现状,通过实践试验总结出针对悬铃木种苗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的快速诊断方法,提出了检疫、虫情监测、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 悬铃木方翅网蝽 综合防治
下载PDF
蝇克跳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19
作者 张丞慧 祖国浩 +1 位作者 王海洋 薛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18,共5页
【目的】进一步丰富我国及天津市的生物多样性,为跳小蜂科物种的系统发育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天津市天津农学院东校区内开展了跳小蜂的采集工作。利用马来氏网采集昆虫标本,并将其保存于含有无水乙醇的收集瓶中。将采集的昆虫标本... 【目的】进一步丰富我国及天津市的生物多样性,为跳小蜂科物种的系统发育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天津市天津农学院东校区内开展了跳小蜂的采集工作。利用马来氏网采集昆虫标本,并将其保存于含有无水乙醇的收集瓶中。将采集的昆虫标本带回实验室后,在体视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分拣出跳小蜂科昆虫标本,对目标昆虫进行解剖,并置于5%(体积分数)NaOH溶液中透明后,利用阿拉伯树胶封片法分别将解剖下来的头、胸腹、触角、前翅、后翅、前足、中足、后足等部位压制成玻片标本。用带刻度的目镜在体视显微镜下对各特征部位进行测量,并对各特征部位拍照。最后,依据小蜂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对标本进行鉴定认为是蝇克跳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该种雌蜂体长1.10~1.42 mm,大体黑褐色;翅透明;前足腿节基部和端部、中足腿节黄褐色,中足基节褐色,所有胫节和跗节黄褐色;头部长为宽的83%,额顶宽为头宽的0.37倍,具清晰的载毛刻窝;触角柄节中部膨大,长为最宽处的4倍,各索节均宽大于长,棒节3节,长于各索节长度之和,端部有明显的斜切;上颚3齿,后齿较圆钝;胸部密被刚毛,中胸盾片具鳞形刻纹,小盾片具多边形网纹;前翅长约为宽的2倍,无毛斜带开放;中足胫节距为中足胫节长的1/3,略短于中足基跗节;腹部心形,产卵器略伸出。此外,提供了该种雌性成虫的形态特征图及该属中国已知种雌性检索表。【结论】经鉴定证实,检视标本为中国新记录种——敌扑蝇克跳小蜂(Exoristobia dipter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蜂总科 跳小蜂科 蝇克跳小蜂属 寄生蜂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格氏花岩螳的室内人工饲养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新星 申南南 +1 位作者 祖国浩 曹鑫盛 《生物学通报》 2019年第9期51-52,F0004,共3页
格氏花岩螳原产于非洲,是一种较为凶猛的螳螂.因其颜色鲜艳、体积较大,且观赏价值较高,而被众多昆虫爱好者所喜爱,但在中国尚未有饲养繁殖记录.介绍了观赏昆虫格氏花岩螳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中国北方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为观赏... 格氏花岩螳原产于非洲,是一种较为凶猛的螳螂.因其颜色鲜艳、体积较大,且观赏价值较高,而被众多昆虫爱好者所喜爱,但在中国尚未有饲养繁殖记录.介绍了观赏昆虫格氏花岩螳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中国北方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为观赏性螳螂的人工饲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花岩螳螂 观赏昆虫 螳螂饲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