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钠肽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小兵 高云 +2 位作者 凌敏 苟安栓 祖里培亚.艾拜都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以及在COPD基础上BNP与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无血缘关系的123例COPD患者,根据是否患有PH分为COPD组和COPD伴随PH组(COP...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以及在COPD基础上BNP与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无血缘关系的123例COPD患者,根据是否患有PH分为COPD组和COPD伴随PH组(COPD/PH组),选取6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分子鉴定方法鉴定BNP基因rs198 389位点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BNP蛋白、纤维蛋白原(Fbg)和小分子活性肽Apelin表达的变化。结果:BNP和Fbg在COPD组及COPD/PH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中COPD/PH组BNP和Fbg的表达量最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lin在COPD组及COPD/PH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COPD/PH组Apelin的表达量最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PH组rs198 389位点AG及GG基因型分布明显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COPD组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G+GG基因型使COPD及COPD/PH患者的危险性增加。与A等位基因相比,G等位基因使患COPD和COPD伴随PH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结论:BNP基因rs198 38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OPD相关,可能参与了COPD的加重并促进PH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基因多态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肺血管炎3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佳 祖里培亚.艾拜都拉 凌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0期998-999,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血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1例肺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疾病特点及在民族、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肺血管炎女性发病率(85.6%)高于男性(14.4%)(P<0.05),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肺血管炎发病率(54.8%... 目的探讨肺血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1例肺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疾病特点及在民族、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肺血管炎女性发病率(85.6%)高于男性(14.4%)(P<0.05),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肺血管炎发病率(54.8%、28.3%、11.9%、4.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发热为肺血管炎常见临床症状,其中121例有多脏器受累,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肺部高分辨率CT可见网状改变、肺泡病变、囊状改变及结节改变;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63例(17.5%)。结论肺血管炎发生率在民族间未发现存在差异,多见于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有多脏器受累的特点;动态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或行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炎 自身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