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度相生链”与“雅”“俗”辩证观——“清声”俗乐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祝代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186,共5页
"五度相生链"指按纯五度关系排列的音或律形成的链条,是研究中国音乐用律的关键。本文从十八律入手,借用音分值理论、现代音程常识,摘用《乐府杂录》、《新唐书》、《宋史》、《清史稿》的相关内容,引入"位"的概念... "五度相生链"指按纯五度关系排列的音或律形成的链条,是研究中国音乐用律的关键。本文从十八律入手,借用音分值理论、现代音程常识,摘用《乐府杂录》、《新唐书》、《宋史》、《清史稿》的相关内容,引入"位"的概念,辩证地探索俗乐音阶:清乐和燕乐都是俗乐、可从"清声"研究俗乐、四变即"和"不用"清角"、燕乐阶位七即"闰"不用"清羽"、清乐阶位七即"闰宫"不用"变宫"、"闰角"可从不同角度解释为"闰音的变化""闰宫""正角""徵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度相生链 雅俗辩证观 “清声”俗乐论
下载PDF
和弦标记的来历及实用性分析
2
作者 祝代辉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4期60-62,共3页
和弦除用乐谱标记外,可以更简单有效地使用固定、调式、调高三种标记。固定标记因能表达准确的音符而适用于演奏;调式标记因能表达深刻的和声内涵而适用于作曲和作品分析;调高标记较调式标记表达更简洁,较固定标记意义更明确而适用于带... 和弦除用乐谱标记外,可以更简单有效地使用固定、调式、调高三种标记。固定标记因能表达准确的音符而适用于演奏;调式标记因能表达深刻的和声内涵而适用于作曲和作品分析;调高标记较调式标记表达更简洁,较固定标记意义更明确而适用于带有一定即兴性的演奏或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标记 固定标记 调式标记 调高标记 实用性
下载PDF
根据节拍、节奏、旋律的基本特点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
3
作者 祝代辉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2期40-41,共2页
对比常用的"船歌"体裁形式,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船歌》不用6/8、2/4拍而用4/4拍,是为了表现内心思绪的起伏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对抗-和谐;旋律缺少普通船歌的明快,较少依赖伴奏织体,使之更独立,更多表现内在思... 对比常用的"船歌"体裁形式,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船歌》不用6/8、2/4拍而用4/4拍,是为了表现内心思绪的起伏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对抗-和谐;旋律缺少普通船歌的明快,较少依赖伴奏织体,使之更独立,更多表现内在思想;和声和织体的发展更有层次,使音乐的画面感更强,情绪宣泄更充分;音乐更加庄重、立体,更符合俄罗斯民族的审美习惯。可根据上述特点进行钢琴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歌 柴可夫斯基 节拍 旋律 钢琴演奏
下载PDF
如何在《钢琴即兴配奏》教学中进行和声思维训练
4
作者 祝代辉 《艺术评鉴》 2020年第16期71-73,共3页
钢琴即兴配奏中的和声教学含技能训练项目,不同于书面和声教学,应特别注意弹奏的即兴性、和弦选择的合理性、和声编配的实用性。要做好上述三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律学原理产生的基础理论,并根据这些基础理论分阶段制定合理的训练项目。
关键词 即兴配奏教学 律学原理 和声思维 即兴性 合理性 实用性
下载PDF
五声化和声的初级研究阶段应思考的问题
5
作者 祝代辉 《音乐时空》 2013年第8X期114-115,共2页
五声化和声是对西洋功能和声进行五声化的一种和声处理方法。自西洋音乐进入中国,此法早有研究,但并未有突破性成果,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只有弄清楚西洋音乐与五声音乐在生律法、音的内涵、力量运动原理几方面的差别才能达到合理五... 五声化和声是对西洋功能和声进行五声化的一种和声处理方法。自西洋音乐进入中国,此法早有研究,但并未有突破性成果,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只有弄清楚西洋音乐与五声音乐在生律法、音的内涵、力量运动原理几方面的差别才能达到合理五声化西洋和声的目的。对偏音的处理要格外慎重,一方面,偏音具有"阴性"、"隐性",保留偏音或省略偏音是为了增加或减少和弦的色彩饱和度,替代性和弦应由对应的正音替代偏音形成;另一方面,偏音具有"阳性"、"扬性",即用"偏音为正"形成宫系统转换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化和声 差异 正功能和弦 色彩和弦 正音和弦 偏音之阴阳
下载PDF
用三种唱名法把握五声旋律的音高感受——以钢琴作品《蓉城春郊》的片段为例
6
作者 祝代辉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9期79-80,共2页
本文结合《礼乐·乐记》中的部分思想来谈感受五声旋律的三种唱名法。把握五声旋律的音高感受是以读谱者赋予五声旋律中各音的意义为基础的。强调音感时可用无唱名法;强调五声"为正"的功能性时,当用以宫为基础的首调唱名... 本文结合《礼乐·乐记》中的部分思想来谈感受五声旋律的三种唱名法。把握五声旋律的音高感受是以读谱者赋予五声旋律中各音的意义为基础的。强调音感时可用无唱名法;强调五声"为正"的功能性时,当用以宫为基础的首调唱名法,宫音位置变动则宫系统的唱名法随之变动;强调色彩时往往会降低正音的功能性,可允许正音甚至宫音缺失,此时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采用固定唱名法或非宫音为调高的首调唱名法去感受。这样,五声旋律就因站的立场不一样而具有多样的理解方式。本文通过黄虎威的钢琴作品《蓉城春郊》的片段做材料来分析,以帮助读者把握五声旋律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名法 五声旋律 音高感受 功能性 色彩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