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法效果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祝其昌 张秋荣 顾和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7-52,共6页
1982年用七个大豆品种,配置六个杂交组合。对杂交后代米用系谱法、混选法、一粒传法和综合法四种方法选择,至第五代,各选优良单株25株。于1988和1989年分别比较四种选择方法入选品系的抗病性和丰产性。抗病性对比结果... 1982年用七个大豆品种,配置六个杂交组合。对杂交后代米用系谱法、混选法、一粒传法和综合法四种方法选择,至第五代,各选优良单株25株。于1988和1989年分别比较四种选择方法入选品系的抗病性和丰产性。抗病性对比结果表明,综合法的选择效果接近系谱法,显著优于混选法和一粒传法。在丰产性方面,六个组合由系谱法、混选法、一粒传法和综合法分别选出的12个品系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苏豆一号”增产11.71、11.88、6.12和15.29%。每一种选择法,6个组合共选出的72个品系中,较对照增产的品系数为:系谱法和混选法各有12个,一粒传法有8个,综合法有17个。以上结果表明综合法的选择效果较好,而且该法简便,可在大豆育种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法 亲本选配 性状变异系数 大豆
下载PDF
不同杂交组合与选择方法对大豆抗花叶病选育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其昌 张秋荣 宣亚南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7-82,共6页
用对大豆花叶病抗性强度不同的7个大豆品种,配置6个杂交组合。杂种后代采用系谱法、混选法、摘荚法和综合法进行选择,至第5代各选优良单株25株。于1988年播种600个(6个组合×4种选择法×25个单株)株行,从四个方面进行抗病性鉴定... 用对大豆花叶病抗性强度不同的7个大豆品种,配置6个杂交组合。杂种后代采用系谱法、混选法、摘荚法和综合法进行选择,至第5代各选优良单株25株。于1988年播种600个(6个组合×4种选择法×25个单株)株行,从四个方面进行抗病性鉴定,探讨不同杂交组合方式和不同选择方法对抗大豆花叶病的选育效果。结果表明:用高抗材料作亲本能使后代分离出较多的抗病材料,高抗×中感的选配方式可能优于中抗×中抗的组合。大豆杂交后代,在抗大豆花叶病方面可能发生正负两个方向的超亲遗传。不同选择方法的效果顺序为:系谱法>综合法>混选法>摘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花叶病 选育 杂交组合
下载PDF
一种非基因效应的遗传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祝其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0,共4页
一种非基因效应的遗传机制祝其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ANongenicHereditaryMechanismZhuQichang(InstituteofEconomicCrops,Jia... 一种非基因效应的遗传机制祝其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ANongenicHereditaryMechanismZhuQichang(InstituteofEconomicCrops,JiangsuAcademyofAg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基因效应 遗传机制
下载PDF
生物表型适应进化与分子中性进化的矛盾说明什么
4
作者 祝其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6年第3期16-20,共5页
对分子进化和表型进化的异同进行了简要分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从七个方面探讨生物分子层次与表型层次的关系,从而对遗传、发育、进化以及三者的关系提出一些新见解。按这些新见解,尝试解释有关生物进化根源的三大久悬未决的问题:... 对分子进化和表型进化的异同进行了简要分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从七个方面探讨生物分子层次与表型层次的关系,从而对遗传、发育、进化以及三者的关系提出一些新见解。按这些新见解,尝试解释有关生物进化根源的三大久悬未决的问题:表型进化与分子进化矛盾的问题、获得性遗传问题和遗传、发育、进化的统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型 进化论 分子中性进化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特点及早世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新 朱成松 +1 位作者 顾和平 祝其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8-333,共6页
利用5个亲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与后代的相... 利用5个亲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与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3)蛋白质含量总的变异趋势是:组合间>家系间>家系内单株间;(4)在大豆杂交组合的早世代对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选择是有效的,而在F2的选择较在以后世代中选择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遗传变异 选择育种
下载PDF
大豆病毒病与籽粒褐斑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新 朱成松 +2 位作者 顾和平 祝其昌 薛守贵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通过对我院经作所保存的 248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田间的种植表现,来研究我省夏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感染程度,再通过观察其相应品种籽粒的褐斑粒率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发病程度与籽粒褐斑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 通过对我院经作所保存的 248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田间的种植表现,来研究我省夏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感染程度,再通过观察其相应品种籽粒的褐斑粒率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发病程度与籽粒褐斑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1869,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褐斑率低的品种中,一级病害的发生率明显多于三级;在褐斑率高的品种中,三级病害的明显多于一级病害的发生率。这说明病毒病的发生与褐斑率的高低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试验还选出启东八月白、苏豆 4号、南农 88-31等病害程度轻、褐斑率低的品种,可供杂交时做亲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病毒病 大豆 相关性 籽粒褐斑率 抗抗品种
下载PDF
江苏省夏大豆褐斑粒率与病毒病病害程度及与大豆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新 顾和平 +4 位作者 朱成松 祝其昌 薛万军 封红旗 陈叙 《大豆通报》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用抗性不同的 (抗、高抗、中抗和不抗 ) 1 6个大豆品种 ,组成 1 7个杂交组合 ,以其杂种二代为研究材料 ,研究其褐斑率与病毒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豆花叶病毒是籽粒发生褐斑的前提 ,在大多数情况... 用抗性不同的 (抗、高抗、中抗和不抗 ) 1 6个大豆品种 ,组成 1 7个杂交组合 ,以其杂种二代为研究材料 ,研究其褐斑率与病毒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豆花叶病毒是籽粒发生褐斑的前提 ,在大多数情况下 ,褐斑率大小与病害程度呈正相关。一般情况下 ,在组合内 ,褐斑率与百粒重呈负相关。褐斑率高的品种 ,脐色一般较深。生育期越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夏大豆 褐斑粒率 病毒病病害程度 主要性状 关系
下载PDF
苏豆3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8
作者 顾和平 韩锋 +4 位作者 祝其昌 陈新 纪锁成 沈克琴 蒋小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27,共2页
苏豆3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从苏豆1号×浦东关青豆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综合选择法育成。1995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选育经过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1985年种植 F_1。
关键词 大豆 苏豆3号 选择育种 特征特性 栽培
下载PDF
抗大豆花叶病品种类型的鉴定及其利用
9
作者 侯庆树 周益军 +3 位作者 韩红 凌以禄 祝其昌 沈克琴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26,共3页
大豆花叶病是我国大豆生产区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该病目前尚无药剂防治,并因是非持久性蚜传病害,治虫防病效果也不很理想。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为此,作者于1982年开始进行田间调查,并利用本省毒源,对我院保存... 大豆花叶病是我国大豆生产区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该病目前尚无药剂防治,并因是非持久性蚜传病害,治虫防病效果也不很理想。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为此,作者于1982年开始进行田间调查,并利用本省毒源,对我院保存的地方品种和国内外引进的品种(系)进行系统鉴定,在全面了解抗性的基础上,对全部材料进行了抗性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 抗病品种 类型 鉴定
下载PDF
江苏省夏大豆褐斑粒率与病毒病病害程度及大豆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陈新 朱成松 +4 位作者 顾和平 祝其昌 薛万军 封红旗 陈叙 《作物研究》 2000年第4期22-25,共4页
用抗性不同 (抗、高抗、中抗和不抗 )的 16个大豆品种 ,组成 17个杂交组合 ,以其杂种二代为材料 ,研究其褐斑粒率与病毒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豆花叶病毒是籽粒发生褐斑的前提 ,在大多数情况下 ,... 用抗性不同 (抗、高抗、中抗和不抗 )的 16个大豆品种 ,组成 17个杂交组合 ,以其杂种二代为材料 ,研究其褐斑粒率与病毒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豆花叶病毒是籽粒发生褐斑的前提 ,在大多数情况下 ,褐斑率大小与病害程度呈正相关。一般情况下 ,在组合内 ,褐斑率与百粒重呈负相关。褐斑率高的品种 ,脐色一般较深。生育期越长 ,褐斑率越大。在育种中选择低褐斑率品种作亲本时 ,相关性状也应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褐斑粒率 病毒病 病害程度 农艺性状 相关
下载PDF
夏大豆抗花叶病毒育种的高世代选择效果研究
11
作者 陈新 顾和平 +4 位作者 朱成松 祝其昌 张智民 薛万军 封红旗 《大豆通报》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通过对江苏省夏大豆不同抗性品种 (高抗、中抗、不抗 )组成 9个杂交组合 ,对其F4 、F5世代的单株采用叶部摩擦法按种Sb、Sa 病毒株系 ,调查受害程度 ,褐斑粒率 ,并计算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各组合F4 、F5的病级与褐斑率的相关性大... 通过对江苏省夏大豆不同抗性品种 (高抗、中抗、不抗 )组成 9个杂交组合 ,对其F4 、F5世代的单株采用叶部摩擦法按种Sb、Sa 病毒株系 ,调查受害程度 ,褐斑粒率 ,并计算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各组合F4 、F5的病级与褐斑率的相关性大多数达到显著水平 ,其平均相关系数从 -0 2 0 9~ 0 675[ ] 。F4 代应对大豆花叶病的抗性进行严格选择 ,F5仍需进行抗病性选择。绝大部分组合的种子褐斑粒率与病级指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其杂种后代能产生超亲现象。一般而言 ,要得到抗性强的植株 ,其亲本中至少有一个为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病 高世代选择 抗病育种 病害指数 褐斑粒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夏大豆新品种苏豆三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12
作者 顾和平 韩锋 +3 位作者 祝其昌 沈克琴 纪锁成 陈新 《大豆通报》 1995年第5期14-14,共1页
夏大豆新品种苏豆三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顾和平,韩锋,祝其昌,沈克琴,纪锁成,陈新苏豆3号(原系号苏89—2)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用苏豆1号×浦东关育豆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苏豆3号的育成经历了11年:... 夏大豆新品种苏豆三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顾和平,韩锋,祝其昌,沈克琴,纪锁成,陈新苏豆3号(原系号苏89—2)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用苏豆1号×浦东关育豆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苏豆3号的育成经历了11年: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198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夏大豆 品种 苏豆三号 杂交育种 栽培
下载PDF
春大豆新品种的辐射选育研究
13
作者 顾和平 沈克琴 +4 位作者 祝其昌 陈新 孙水金 荆玉英 范海若 《核农学通报》 1993年第6期260-262,共3页
1983年,用^(60)Coγ射线20kR处理春大豆宁镇1号干种子,经连续5年选择,决选出12个优良品系;又经过5年中间试验,育成春大豆新品种宁镇3号,于1993年4月通过省级品种鉴定;育成新品系85-53-1,参加江苏省春大豆区试预试和全国南方春大豆区试... 1983年,用^(60)Coγ射线20kR处理春大豆宁镇1号干种子,经连续5年选择,决选出12个优良品系;又经过5年中间试验,育成春大豆新品种宁镇3号,于1993年4月通过省级品种鉴定;育成新品系85-53-1,参加江苏省春大豆区试预试和全国南方春大豆区试。同亲本相比,宁镇3号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增产8.22%和23.36%,早熟2d;新品系85-53-1在多点试验中增产2.50%—27.84%,早熟4.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育种 大豆 品种
下载PDF
淮南夏大豆苏豆4号的选育和栽培
14
作者 顾和平 朱成松 +2 位作者 陈新 祝其昌 蒋小平 《大豆通报》 2000年第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苏豆4号 选育 栽培 夏大豆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