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VP1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张勇 祝双利 +6 位作者 赵蓉 李杰 陈立 侯晓辉 王东艳 张礼璧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PCR RFLP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异常酶切图谱的毒株共 2 4株 ,其中Ⅰ型毒株 1株 ,Ⅱ型毒株 2 1株 ,Ⅲ型毒株 2株 ;用ELISA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不同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毒株共 2 2株 ,其中Ⅰ型毒株 7株 ,Ⅱ型毒株 4株 ,Ⅲ型毒株 1 1株 ,在 7株Ⅰ型毒株中有 3株为非疫苗类似株 (NSL) ,其余为双反应毒株 (DRV)。随后对这 4 6株毒株进行了全VP1区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2年脊灰分离株都是疫苗株或疫苗衍生株 ,没有发现野毒株 ,中国继续保持着“无脊灰野毒状态” ;口服减毒活疫苗 (OPV)株与其它野毒株在稳定性性质方面是类似的 ,即通常是不稳定的 ,在人体肠道内有很强的选择性 ;在人体肠道内 ,病毒复制产生的基因变异导致毒力升高 ,是引起疫苗相关麻痹病例 (VAPP)的重要原因 ,但宿主本身的因素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局部地区有疫苗株的循环或脊灰疫苗衍生株 (VDPV)的存在 ;最终消除疫苗株引起的AFP病例可能还需要脊灰灭活疫苗(IPV)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口服减毒活疫苗 0PV 基因变异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VDPV
下载PDF
中国首例iVDPVs病例粪便标本中病毒血清型分布和Ⅲ型iVDPVs VP1区基因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文波 张勇 +14 位作者 严冬梅 赵月萍 冷红英 王东艳 赵蓉 李黎 陈晓琴 胡莹 祝双利 李崇山 温宁 安洪秋 李杰 严旭玲 梁晓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9-165,共7页
分析中国首例免疫缺陷疫曲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immunodeficient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iVDPVs)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实验室编号为9230)12份便标本中病毒血清型分布和分离物中Ⅲ型VP1区的... 分析中国首例免疫缺陷疫曲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immunodeficient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iVDPVs)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实验室编号为9230)12份便标本中病毒血清型分布和分离物中Ⅲ型VP1区的基因特征。31个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在2005年采用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和微量中和试验从5231例AFP病例中的293例的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其中从1例编号为9230的AFP病例发病2~150天的12份便标本中分离到17株脊灰病毒株,包括Ⅱ型12株,Ⅲ型5株。用PCR-RFLP和ELISA两种方法对送检的293例AFP病例中分离的病毒进行型内鉴定,VP1区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从9230号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2株Ⅱ型为混合不同变异数目的Ⅱ型iVDPVs,5株Ⅲ型病毒为单一Ⅲ型iVDPVs;除9230号病例外未发现其它iVDPVs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VDPVs)。5株Ⅲ型iVDPVs的VP1基因和SabinⅢ相比有22~24个碱基突变,同源性为97.33%~97.56%,是中国至今发现变异最大的Ⅲ型VDPVs。9230号病例临床诊断为X-连锁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iVDPVs病例,该病例的病毒分离物中同时存在Ⅱ型和Ⅲ型iVDPVs,Ⅲ型iVDPVs在患者体内至少复制2.5年以上,iVDPVs病例的持续排毒已经给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山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iVDPVs) VP1编码区 序列测定和分析
下载PDF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变异株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崇山 张勇 +10 位作者 叶绪芳 王海岩 王东艳 祝双利 朱晖 安洪秋 李杰 严冬梅 许松涛 毛乃颖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研究Ⅱ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变异株的基因特征,为我国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使用策略,维持无脊灰状态和全球最终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型内鉴定的检测结果,从2000-2001年AFP病例分离到的Ⅱ型脊灰疫苗变异株... 研究Ⅱ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变异株的基因特征,为我国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使用策略,维持无脊灰状态和全球最终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型内鉴定的检测结果,从2000-2001年AFP病例分离到的Ⅱ型脊灰疫苗变异株中选取有聚集性的5株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贵州省3株、山东省2株),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贵州省3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完全一致,但与SabinⅢ型病毒发生重组,重组区域在3A区(nt5343-5353);与疫苗株相比,Ⅱ型区域变异10个碱基,其中VP1区变异4个,与SabinⅡ型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56%,氨基酸同源性99.34%;Ⅲ型区域变异9个碱基。山东省2株病毒全基因序列共享16个突变位点,没有发生重组,与SabinⅡ型株相比,VP1区分别变异7个和4个碱基,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22%和99.5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9.67%。上述5株病毒在重要的减毒位点nt481、nt2909均发生突变。此研究中5株病毒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传播链,但是共享nt481、nt2909、nt2992三个突变位点,这3个突变位点不在重组区域内,他们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影响病毒传播力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脊灰疫苗病毒型间重组会增加病毒的毒力及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变异株 基因特征 序列测定和分析
下载PDF
我国首例iVDPV病例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勇 严冬梅 +8 位作者 王东艳 朱贞 刘中华 赵月萍 陈晓琴 祝双利 李崇山 安洪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对分离于我国首例iVDPV病例的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进行了研究。随机选择CHN9230-F3-Ⅱ株为研究对象,将其VP1区RT-PCR产物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克隆,随机挑选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后获得45条VP1区核苷酸序列,这45条序列... 对分离于我国首例iVDPV病例的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进行了研究。随机选择CHN9230-F3-Ⅱ株为研究对象,将其VP1区RT-PCR产物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克隆,随机挑选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后获得45条VP1区核苷酸序列,这45条序列的VP1基因与昆明Ⅱ型疫苗株VP1基因差异13-24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44%-2.66%。45条序列在同源进化树图上分为3组,但都来源于CHN9230-F3-Ⅱ株,组成以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的病毒群,是典型的居群样存在形式。经RT-PCR后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并根据序列图中优势峰判读结果得到的CHN9230-F3-Ⅱ株核苷酸序列位于序列数量最多的第2组中,然而没有任何一条序列与之完全相同,说明它可能并不能代表具体的某一种序列,而只能是代表主序列具有的一般特征。3个组中的核苷酸序列与Ⅱ型疫苗株相比平均变异率分别为97.50%、97.93%和98.31%,根据脊灰病毒的进化率和3个组VP1区核苷酸序列的变异率推测,患者共5次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史中的前3次OPV中的Ⅱ型疫苗病毒存活下来,依照疫苗接种顺序,分别形成了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病毒居群样存在形式。我国Ⅱ型iVDPV以复杂的居群样形式存在,由于其进化速率较快并且感染了免疫缺陷患者,使其在该患者体内形成了持续性感染,它已经并可能将在更长的时间内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一旦将来我国停止使用OPV后,iVDPV病例长期持续向外环境中排毒将对我国“维持无脊灰”带来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 免疫缺陷 居群样
下载PDF
急性弛缓性麻痹聚集病例病原毒力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立 张礼璧 +10 位作者 赵蓉 张勇 祝双利 王东艳 安洪秋 朱晖 侯晓辉 严冬梅 秦明晖 清水博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1-425,共5页
为探索脊灰病毒型内重组、位点突变等分子特征与神经毒力的关系,对2002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地区发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聚集病例的分离病毒株进行了转基因小鼠(PVR-Tg21 mice)神经毒力实验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 为探索脊灰病毒型内重组、位点突变等分子特征与神经毒力的关系,对2002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地区发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聚集病例的分离病毒株进行了转基因小鼠(PVR-Tg21 mice)神经毒力实验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测4株分离病毒(均为Ⅱ型脊灰病毒)神经毒力没有明显升高。4株病毒基因全长都是7 439bp,编码区翻译的氨基酸全长2 207aa。4株病毒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6208和6235c两株病毒是由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在3A区重组而来,6209和6236两株病毒是由Ⅱ型和Ⅰ型脊灰病毒在2C区重组而来。4株病毒在5'非编码区nt481和VP1区的nt2 909两个强减毒位点都发生回复突变,6209和6236两株病毒重组的SabinⅠ的重要减毒位点nt6 203亦发生回复突变。结合神经毒力实验和序列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脊灰病毒的型别间的重组与神经毒力没有直接关系,同时可以推论SabinⅢ的nt5 832,SabinⅡ的nt1 450和nt2 386这3个位点可能是毒力相关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力 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AFP聚集病例
下载PDF
甘肃省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监测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马文瑛 于德山 +2 位作者 张勇 王东艳 祝双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08年第22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2007年甘肃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方法对2005~2007年手足1:2病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13例病例的11份粪便及9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核酸杂交、RT—PCR、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甘肃省2005年、2006年报告... 目的分析2007年甘肃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方法对2005~2007年手足1:2病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13例病例的11份粪便及9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核酸杂交、RT—PCR、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甘肃省2005年、2006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分别为15例、56例。2007年报告393例,分布于酒泉市(185例)、张掖市(55例)、兰州市(36例)、嘉峪关市(32例),白银市和平凉市(各26例)等11个市(州),以幼儿园暴发为主,主要集中于6~7月份,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4.55%。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79.39%(312例),6—9岁者占13.23%(52例),10岁及以上者29例、占7.38%;男女性别比为1.27:1;散居儿童占44.53%(175例),幼托儿童占37.40%(147例),学生占16.28%(64例),其他占1.79%(7例)。实验室检测的13例病例中的20份标本中有11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CoxA1610株,CoxA61株;9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CoxA163株,2例检测结果阴性。结论引起甘肃省2007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CoxA16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 16) 流行特征
下载PDF
重新评价G-480位点变异对I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神经毒力的影响
7
作者 张勇 严冬梅 +6 位作者 王东艳 赵蓉 张大勇 叶绪芳 祝双利 安洪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在对分离于中国贵州省的9株I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s)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发现已知最重要的决定病毒神经毒力的位点G-480和U-525并没有发生回复野生型突变;另外一些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如A-2438、A-2795、... 在对分离于中国贵州省的9株I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s)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发现已知最重要的决定病毒神经毒力的位点G-480和U-525并没有发生回复野生型突变;另外一些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如A-2438、A-2795、C-6203和G-7441等均已经发生了回复野生型突变。根据核苷酸序列的不同,从9株I型cVDPVs毒株中选取5株病毒感染转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小鼠进行神经毒力实验,发现它们的神经毒力都有所升高,其中CHN8184株和CHN8229-1.1株的神经毒力已经十分接近P1/Mahoney株,CHN8229-1.1株、CHN8229-2株和CHN8229-3株神经毒力依次递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它们的全基因组中分别只有7个和2个核苷酸的差异,而毒力却相差很多,提示有新的未鉴别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的存在。对这些毒株5′非编码区(5′NCR)的第V结构域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它们的二级结构很稳定。在G-480位点没有发生回复突变的情况下,部分毒株的神经毒力已经非常接近P1/Mahoney的水平,提示先前的研究中关于G-480突变对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神经毒力的作用可能被估计过高,G-480位点不是唯一重要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可能多个核苷酸联合突变才能达到减毒的效果。要真正全面了解P1/Sabin株的减毒机制,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G-480位点 神经毒力
下载PDF
河北省2006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监测与质量评价
8
作者 张俊棉 郭玉 +6 位作者 陈玫 李静 张振国 张勇 祝双利 王东艳 许文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52-152,183,共2页
目的:评估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我省脊灰病毒(PV)核苷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分析11个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经计算机联网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录入的数据库、国家及我省脊灰实验室监测的数据。结果:2006年... 目的:评估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我省脊灰病毒(PV)核苷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分析11个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经计算机联网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录入的数据库、国家及我省脊灰实验室监测的数据。结果:200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81例,省脊灰实验室共收集粪便标本950份,所有粪便标本用L20B(转人脊灰病毒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RD(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系)同时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从31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PV,分离率为6.5%,并对所有PV进行了血清定型。从71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NPEV,分离率为14.9%。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共计38株。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对38株PV重新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复核,结果符合率为100%。同时国家脊灰实验室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两种方法进行型内鉴定,并对其中27株进行了VP1编码区全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未检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或野毒株,全部为脊灰疫苗株。结论:河北省2006年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细胞系敏感性没有降低,脊灰实验室质量控制良好,继续为维持无脊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实验室监测 质量评价 数据统计
下载PDF
1996年延边地区无菌性脑膜脑炎病因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立 李玉雨 +8 位作者 郑红 李主宣 李杰 蒋小泓 尹永日 李英信 方勇 祝双利 张礼璧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吉林省延边地区1996年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在全地区216万人口中,发病人数约5~6千人,死亡2人,为历史上所罕见。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分离率较高(分别达到52.4%和66.7%)。用WH... 吉林省延边地区1996年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在全地区216万人口中,发病人数约5~6千人,死亡2人,为历史上所罕见。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分离率较高(分别达到52.4%和66.7%)。用WHO提供的RIVM肠道病毒组合血清进行中和定型,不能确定型别。RT-PCR结果表明为肠道病毒。病人早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72.0%,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无菌性脑膜脑炎暴发流行的病因。此病毒为肠道病毒,有可能是肠道病毒的一个新型别或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脑炎 肠道病毒 RT-PCR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四川省2019-2022年环境污水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
10
作者 马小珍 祝双利 +6 位作者 王成 严冬梅 李晓嫘 陈娜 丁颖 朱晖 张勇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评估四川省环境污水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现状和传播风险。方法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四川省6个监测点采集环境污水样本,进行脊灰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采集环境污水样本90份,分离到脊灰病毒105株、非脊灰肠道病毒160株。所有脊... 目的评估四川省环境污水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现状和传播风险。方法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四川省6个监测点采集环境污水样本,进行脊灰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采集环境污水样本90份,分离到脊灰病毒105株、非脊灰肠道病毒160株。所有脊灰病毒分离株均鉴定为脊灰疫苗相似株,其中Ⅰ型、Ⅱ型、Ⅲ型、Ⅰ+Ⅲ型PV分别占18.10%(19株)、0.00%(0株)、81株(77.14%)、5株(4.76%)。结论监测地区环境污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监测结果为四川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补充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病毒 肠道病毒 环境污水 监测
原文传递
2012-2023年882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病原谱及CV-A6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环环 肖金波 +4 位作者 严冬梅 冀天娇 杨倩 祝双利 张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91,共9页
为了解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谱变化情况以及重症HFMD相关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VA6)的基因特征,本研究收集了2012-2023年各省级HFMD监测网络实验室送检的882份重症HFMD病例病毒分离物,... 为了解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谱变化情况以及重症HFMD相关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VA6)的基因特征,本研究收集了2012-2023年各省级HFMD监测网络实验室送检的882份重症HFMD病例病毒分离物,通过扩增病毒的VP1编码区进行分子分型以确定肠道病毒的血清型,并对其中的CVA6进行全长VP1区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进行最大似然法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置换熵值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2018年开始,以CVA6和CVA10为主的肠道病毒逐渐取代EV-A71和CV-A16成为导致重症HFMD的主要病原体,在每年检出的病原体中的比例均超过50.0%。除2013年重症HFMD中分离的CVA6属于D2基因亚型外,2013年后重症HFMD中分离的CVA6均属于D3a基因亚型,但2019年以后分离的CVA6序列与以往分离株序列的进化距离明显增大。此外,针对氨基酸位点的置换熵值研究表明,参与构成构象表位的VP1-283易发生突变,该位点从2017年开始由亲水的苏氨酸突变成疏水的丙氨酸,导致其可能分别与VP3-57N、VP3-66R之间形成氢键,这可能会影响到病毒的感染过程。本研究明确了2012-2023年中国重症HFMD病原谱的变化特征,探究了导致重症HFMD的CVA6的进化特点以及重要氨基酸变异特征,为重症HFMD的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病原谱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系统进化 氨基酸置换熵值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研究进展
12
作者 肖金波 史景红 +4 位作者 严冬梅 祝双利 冀天娇 李雅静 张勇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500,共9页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疱疹性咽颊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中国EV71感染所致HFMD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较重,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EV71感染最经济有...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疱疹性咽颊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中国EV71感染所致HFMD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较重,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EV71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措施,2015年12月EV71灭活疫苗获批上市后中国HFMD发病呈下降趋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V71疫苗上市前和上市后研究结果、接种EV71疫苗对HFMD的影响和处于研发阶段的含EV71成分疫苗,为EV71疫苗应用和含EV71成分多价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暴发流行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世义 杨志伟 +3 位作者 付惠成 祝双利 陈浩利 郭选贵 《疾病监测》 CAS 1997年第8期285-287,共3页
1996年3~4月湖南省封邱县某村发生一起65例发热出疹性疾病暴发流行,主要侵袭对象为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罹患率为464‰,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46%,男性37例,女性28例,具有病程较短、临床症状较轻等特点... 1996年3~4月湖南省封邱县某村发生一起65例发热出疹性疾病暴发流行,主要侵袭对象为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罹患率为464‰,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46%,男性37例,女性28例,具有病程较短、临床症状较轻等特点。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证实为风疹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 暴发流行 调查
下载PDF
苏中地区风疹流行的调查分析
14
作者 金俊 郑美华 +2 位作者 蒋文君 祝双利 许文波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4期289-290,共2页
苏中地区风疹流行的调查分析金俊,郑美华,蒋文君,祝双利,许文波(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调查1993年10月~1994年5月苏中地区发生一次风疹流行,波及7个市县... 苏中地区风疹流行的调查分析金俊,郑美华,蒋文君,祝双利,许文波(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调查1993年10月~1994年5月苏中地区发生一次风疹流行,波及7个市县,发病最多的是海安县,该县及周边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CpG联合铝佐剂增强RBD-Fc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反应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虎 何远薇 +7 位作者 张亚楠 李海 郭晋源 张燕 祝双利 冀天娇 曹蕾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9-1560,共12页
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健康和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SARS-CoV-2关切变异株(Variants of... 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健康和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SARS-CoV-2关切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s)的出现更增加了疫苗研发的难度,因此,优化设计对突变株具有广谱免疫反应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具有大量显性中和表位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蛋白作为目标抗原,在SARS-CoV-2经典株RBD序列的基础上引入多个VOCs的关键突变位点,将其与人IgG1 Fc片段融合表达,并结合CpG单佐剂、氢氧化铝单佐剂或CpG与氢氧化铝复合佐剂两剂次免疫小鼠,比较CpG联合铝佐剂相比单独使用铝或CpG佐剂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增强作用,同时观察小鼠产生抗不同VOCs活病毒的交叉中和抗体滴度。结果显示,与单佐剂相比,RBD-Fc蛋白结合CpG与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免疫小鼠可产生最高的IgG结合抗体及高水平Th1偏向的细胞免疫应答。同时,小鼠血清还可以有效地中和SARS-CoV-2贝塔株(GMT:11143)、德尔塔株(GMT:4850)、经典株(GMT:3675),甚至是奥密克戎BA.1株(GMT:1393)和BA.5株(GMT:459)的感染。这些结果表明含有突变位点的SARS-CoV-2 RBD-Fc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潜力,联合使用CpG和铝佐剂可明显提高和平衡小鼠的细胞免疫反应,产生对不同SARS-CoV-2高滴度的交叉中和抗体,可作为一种广谱疫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D-Fc 佐剂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交叉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4/5变异株RBD-Fc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雨晴 李海 +12 位作者 宋洋 任虎 祝双利 冀天娇 胡宏俏 曹蕾 赵建楠 郭宏 黄星湖 江洁 张燕 李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0-630,共11页
本研究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 BA.4/5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构建一个连接Fc受体的二聚体蛋白BA.4/5-RBD-Fc(BRF)并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两种佐剂组小鼠的二免后血清均可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且显著高于一免后血... 本研究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 BA.4/5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构建一个连接Fc受体的二聚体蛋白BA.4/5-RBD-Fc(BRF)并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两种佐剂组小鼠的二免后血清均可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且显著高于一免后血清(P<0.0001),BRF+AlOH/CpG组小鼠血清产生较为平衡的IgG1和IgG2a抗体应答,而BRF+BFA03组小鼠血清能产生更多的偏向Th2应答的IgG1抗体,且IgG1/IgG2a比值显著高于BRF+AlOH/CpG组(P<0.0001)。BRF+AlOH/CpG组产生的Th1应答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高于BRF+BFA03组(P<0.01),而产生的Th2应答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4显著低于BRF+BFA03组(P<0.01)。BRF蛋白结合不同佐剂两次免疫小鼠后的血清均可以有效中和目前Omicron主要的流行亚型BA.2与BA.4活病毒,产生高达19 334 598和17 224 096的中和抗体滴度。因此,BRF蛋白诱导小鼠血清产生的中和抗体针对Omicron系列变异株具有一定的广谱性,AlOH/CpG佐剂可以使BRF蛋白产生偏向Th1的免疫应答反应,而BFA03佐剂产生明显偏向Th2的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为新冠Omicron变异株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RBD蛋白 FC受体 佐剂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2009-2019年中国大陆柯萨奇病毒A14型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力恒 郭琴 +14 位作者 卫海燕 童文彬 刘莹莹 祝双利 王东艳 杨倩 冀天娇 肖金波 路环环 刘莹 李冀琛 王雯慧 张勇 许文波 严冬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0-1577,共8页
柯萨奇病毒A14型属于肠道病毒A组,可引起手足口病和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但目前全球对CVA14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较少,尚无对CVA14基于全长VP1区进行明确分型的相关研究。因得到中国手足口病监测网络的技术支持,本研究获得2009-2019年在中... 柯萨奇病毒A14型属于肠道病毒A组,可引起手足口病和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但目前全球对CVA14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较少,尚无对CVA14基于全长VP1区进行明确分型的相关研究。因得到中国手足口病监测网络的技术支持,本研究获得2009-2019年在中国大陆分离到的15株CVA14,应用RT-PCR对其全长VP1区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22条CVA14全长VP1序列共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09-2019年中国大陆分离的15株CVA14与原型株G-14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1.8%~82.9%与95.6%~96.9%,15株CVA14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1.7%~99.7%与98.3%~100%。中国大陆所有的22条CVA14序列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1.7%~100.0%与98.3%~100.0%。中国大陆所有的CVA14与国外8条CVA14序列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0.7%~86.0%与94.9%~97.9%。基于全长VP1系统发育树,全球CVA14可划分为A-G七个基因型,目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CVA14的基因型主要为G基因型,中国大陆流行的基因型全部为G基因型。本研究建立了全球CVA14基于全长VP1的基因分型方法,揭示了CVA14在中国大陆及全球范围内的分子流行特征,为CVA14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4型(CVA14) 手足口病(HFMD)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中国2007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祝双利 王东艳 +6 位作者 张勇 李杰 严冬梅 朱晖 安洪秋 陈立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8年第6期528-533,共6页
目的通过对2007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目的通过对2007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上报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Labot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评价实验室网络的各项运转指标。结果2007年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共收集了4984例AFP病例的9771份粪便标本,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5%。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第4版《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28d内完成病毒血清型定型的及时率为94.8%。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214例,分离率为4.29%;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471例,分离率为9.45%。2007年NPL收到脊灰实验室网络送检的316份PV阳性分离物,由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型内鉴定的试剂供应短缺,因此对PV型内鉴定改为直接进行VP,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所以调整之前仅对10株I型PV、14株Ⅱ型PV进行了EusA型内鉴定;对14株PV进行了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型内鉴定;对其余的397株单血清型PV进行了VPt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均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在山东省的2例AFP病例中,分离到3株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s),但不属于循环的VDPVs(cVDPVs);在山西省1例AFP病例中分离到2株I型VDPVs;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例AFP病例中分离到1株Ⅰ型VDPV。2007年NPL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WHO盲样标本的能力验证和现场认证考核;31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与NPL相同的盲样标本的能力验证;12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WHO的实验室现场认证考核。NPL对5个省送检的334份原始粪便标本进行了复核,PV的符合率为99%~100%,NPEV的符合率为88.0%~92.7%。结论2007年中国脊灰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中国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实验室网络监测系统敏感有效,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实验室网络 运转 监测
原文传递
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需要与手足口病进行鉴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祝双利 刘建锋 +12 位作者 孙强 李静 李晓嫘 张勇 陈瑛 温小云 严冬梅 黄国虹 张宝敏 张波 安洪秋 李慧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20,共6页
对2008年在甘肃省发生的一起疑似手足口病(HFMD)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流行进行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明确引起这起传染病流行的病原体。从4名发热出疹患者采集的8份临床标本中(每个患者采集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首先将临床标本接种到RD和HE... 对2008年在甘肃省发生的一起疑似手足口病(HFMD)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流行进行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明确引起这起传染病流行的病原体。从4名发热出疹患者采集的8份临床标本中(每个患者采集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首先将临床标本接种到RD和HEp-2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阳性的标本提取病毒核酸,然后使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人肠道病毒(HEV)核酸的检测。对HEV检测结果阴性的标本采用序列非依赖的单引物扩增技术(SISPA)进行"未知病原体"的鉴定。分离到的6株病毒均鉴定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结合分析这起流行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HSV-1是引起这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的病原体。6株HSV-1的gG区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差异都较小,同源性分别高达98.8%和97.9%,说明这起疫情是由同一个病毒传播链引起的。HSV-1等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需要与HFMD进行鉴别诊断,由于仅从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上判断引起发热出疹性疾病的病原体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依赖于实验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出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 序列非依赖的单引物扩增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1型 A基因型
原文传递
中国2014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祝双利 朱晖 +6 位作者 范钦 张勇 王东艳 严冬梅 李晓嫘 樊春祥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对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31个省份报告的AFP病例和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PLN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14年中国PLN共报告5 751例AFP病例,收到5 688例AFP病例的11 363份粪便标本;14天内双份粪便标本的采集率为92.1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1.65%,病毒分离结果 18天内反馈率为97.62%。从5 688例粪便标本中132例(2.32%)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590例(10.37%)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014年NPL收到省级脊灰实验室送检的分离自AFP病例及其接触者、非AFP病例、健康人的292株L20 B细胞阳性分离物,262株为PV,21株为NPEV,9株为非肠道病毒(Non-enterovirus,NEV)。262株PV中,7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来自内蒙古、山西、河北和湖南;未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从脊灰病毒外环境监测采集的污水标本中分离到4株VDPV。2014年NPL和3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都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粪便标本肠道病毒的新检测流程的能力验证标本考核。NPL和8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接受并通过了WHO现场评估认证,其他省级实验室接受了信函认证。结论中国PLN 2014年运转正常,未发现WPV,为维持中国无脊灰状态、早期发现VDPV或VDPV病例、早期采取应对措施阻断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网络 运转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