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及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定国 梁英男 +4 位作者 孟刘虹 祝和中 祝亚文 周立云 曹珉娟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初步建立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模式 ,提出健康人群血浆内毒素正常值及内毒素血症诊断参考值。方法 :用稀释加热法排除血浆干扰 ,以弃G因子鲎试剂在BET 16细菌内毒素测定仪下检测被试者血浆内毒素水平 ,并将结果与临床病原微生物培... 目的 :初步建立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模式 ,提出健康人群血浆内毒素正常值及内毒素血症诊断参考值。方法 :用稀释加热法排除血浆干扰 ,以弃G因子鲎试剂在BET 16细菌内毒素测定仪下检测被试者血浆内毒素水平 ,并将结果与临床病原微生物培养比较。结果 :该法强化内毒素回收率 5 0 %~ 15 0 % ,符合美国FDA 1987年版要求。在临床感染 91例患者中 ,内毒素血症 3 7例 ,全部分离出 >1株的G-杆菌 ,其余 5 4例血浆内毒素正常的患者中 ,只有 5例分离出G-杆菌。结论 :该法快速 ,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BET-16内毒素测定仪 弃G因子鲎试剂 内毒素血症 感染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输液器对氨苄青霉素输液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定国 梁英男 祝和中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采用KF-4型微粒计数器,比较两种输液器材输液微粒的影响;结果显示:具终端滤器输液器可降低原输液的微粒数,其中≥10μm、≥25μm最显著(p<0.01);开放式输液器则增加原输液的微粒数(p<0.01或p<0.... 本文采用KF-4型微粒计数器,比较两种输液器材输液微粒的影响;结果显示:具终端滤器输液器可降低原输液的微粒数,其中≥10μm、≥25μm最显著(p<0.01);开放式输液器则增加原输液的微粒数(p<0.01或p<0.05)。p<0.01附表表明,氨苄青霉素钠采用临床浓度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后,4种粒经微粒数已不符合药典[3、4]要求,这与粉针剂含有微粒相对较多有关[5]。采用FFI输液,供试品微粒数较原来有所减少,以≥10μm、≥25μm者最为显著(p<0.01),即FFI对较大微粒截留作用较好。采用OI输液,供试品微粒数较原来进一步增加(p<0.05或p<0.01),即OI可能成为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又一来源。三、讨论随着临床治疗学的迅速发展,输液日趋频繁,输液微粒的危害[6、7]逐步被认识。然而以往人们较多地关注输液自身微粒,往往忽视输液器具可能带入的微粒,事实上由输液器引入的微粒一般为非代谢性异物微粒(如纤维、粉尘、合成高分子材料等),显然它们的危害比输液自身微粒甚至严重得多[8],对此务必引起高度警惕。《中国药典》1990版及《美国药典》XXⅡ版对装量≥≥100ml注射剂中每毫升≥10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器 微粒 氨苄青霉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