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众审美文化视域下的性别错置时尚及流行根源 |
祝嘉琳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16 |
1
|
|
2
|
从小说《新结婚时代》看新世纪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冲突及根源 |
祝嘉琳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
|
|
3
|
公民社会中个体的公共精神培育——与金岱教授商榷 |
祝嘉琳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15 |
1
|
|
4
|
日常生活泛美化透视——兼谈“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的不严谨性 |
祝嘉琳
|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5
|
新世纪小说底层写作中的单极化审美取向透析 |
祝嘉琳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6
|
《红楼梦》的意境营造艺术对古代意境理论的承续——兼谈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流脉 |
祝嘉琳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7
|
但丁的俗语观与语言的辩证法 |
祝嘉琳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0 |
|
8
|
大众审美文化视域下的小清新时尚及流行根源 |
祝嘉琳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9
|
中国当代文学教育中“文”的传统承续与嬗变——评《“文”的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学》 |
祝嘉琳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0
|
西方近百年青年亚文化研究综述 |
祝嘉琳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4
|
|
11
|
以学为中心:大学语文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究--以超星平台为例 |
祝嘉琳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2 |
1
|
|
12
|
中国文学教育中萃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元素的着力点 |
祝嘉琳
孙力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3
|
大众审美文化视域下“微抵抗”现象的流行根源与应对路径 |
祝嘉琳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4
|
冯梦龙“情教”思想与“三言”编撰 |
祝嘉琳
|
《文艺评论》
CSSCI
|
2015 |
2
|
|
15
|
电影《长津湖》的家国情怀建构 |
祝嘉琳
|
《艺术教育》
|
2023 |
2
|
|
16
|
国产青春电影中的唯美感 |
祝嘉琳
|
《艺术教育》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