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祝峙 林万和 +1 位作者 李强 朱明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50-253,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肺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肺内的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进行光镜观察、PAS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例患者均为无明显诱因下胸痛,胸部X线平片及CT显示肺部多个结节状阴影,... 目的探讨肺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肺内的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进行光镜观察、PAS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例患者均为无明显诱因下胸痛,胸部X线平片及CT显示肺部多个结节状阴影,胸膜增厚。镜检肺组织内形成上皮样肉芽肿,肉芽肿中央有非干酪样凝固性坏死,多核巨细胞、淋巴浆细胞浸润,小血管炎,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抗酸杆菌染色、PAS染色(-),肺肉芽肿区域组织内CD8(+),T淋巴细胞增多。经类固醇药物治疗后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结论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多发于肺内的良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理诊断应侧重于与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以及结核、霉菌感染等引起的肉芽肿性疾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p53基因网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祝峙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1,共5页
肿瘤抑制基因p53与其上、下游功能相关基因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基因网络。p53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7q13.1区带,编码的野生型p53蛋白包含N-末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DNA结合结构域、四聚体化结构域和C-末端调节域。p73、p51、p63等基因由于在结... 肿瘤抑制基因p53与其上、下游功能相关基因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基因网络。p53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7q13.1区带,编码的野生型p53蛋白包含N-末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DNA结合结构域、四聚体化结构域和C-末端调节域。p73、p51、p63等基因由于在结构上与p53基因具有同源性,因而被归为p53基因家族。p53是联系不同遗传应急和细胞应答的中间环节,离子辐射、化疗药物及异常的细胞生长信号均能刺激p53基因表达。p53表达升高后,可通过p53-mdm2、p14ARF-mdm2环路对p53表达水平进行精确调节,p53功能的发挥还同时需要p33ING1b基因的协同作用。磷酸化和乙酰化是细胞内调节p53活性功能的主要途径。p53可以调控下游多种基因表达,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四个方面。认识p53基因网络的功能将有助于理解p53及其相关基因间的具体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研究进展 基因网络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祝峙 朱焱 蒋慧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将启发式教学法中问题启发、对比启发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到病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紧密结合课堂理论知识的临床实际病例,通过案例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加... 将启发式教学法中问题启发、对比启发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到病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紧密结合课堂理论知识的临床实际病例,通过案例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下载PDF
生长抑制因子1剪接变异体调控p5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4
作者 祝峙 冯真 +3 位作者 张晶 史敏 朱焱 郑建明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年第5期369-375,共7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ING1)调控p5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中过表达ING1基因3种剪接变异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ING1)调控p53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中过表达ING1基因3种剪接变异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NG1、p53及其下游信号基因bcl-2、bax、p21waf1、mdm2、p14arf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荧光素酶双标报道基因检测下游p21waf1启动子活性,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p53蛋白半衰期变化,使用免疫共沉淀法(IP)观察ING1剪接体与mdm2、p14arf蛋白间的结合情况。结果 HepG2细胞转染过表达ING1不同剪接变异体,pcDNA3-ING1b[(24.36±0.97)%]和pcDNA3-ING1c[(27.33±1.1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8.22%±0.86)%](P<0.01),而pcDNA3-ING1a组细胞凋亡率[(8.90±1.03)%]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载体组比较,pcDNA3-ING1b和pcDNA3-ING1c组均出现G0/G1期阻滞(P<0.05);而pcDNA3-ING1a组各细胞周期的比例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过表达ING1b或ING1c使HepG2细胞内源性bax、p21waf1、p14arf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内源性bcl-2、mdm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ING1a的HepG2细胞bax、bcl-2、p21waf1、mdm2、p14arfmRNA及蛋白表达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G1b和ING1c增强p21waf1启动子活性,延长野生型p53蛋白的半衰期,促进p53蛋白乙酰化,并且与p53反馈调节环路基因mdm2和p14arf结合,维持p53蛋白的稳定性和促进p53蛋白的活性。结论 ING1剪接变异体通过与p53负反馈调节基因mdm2竞争性结合p53蛋白,延长野生型p53蛋白半衰期,并促进p53蛋白乙酰化,增强p53蛋白下游基因bax、p21waf1、p14arf表达,抑制bcl-2、mdm2基因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因子1 P53 凋亡 细胞周期阻滞
下载PDF
肿瘤基因标志物在造血系统肿瘤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
5
作者 祝峙 朱明华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前许多肿瘤基因标记物已被发现 ,在基因水平精确地对肿瘤进行诊断和分型是将来肿瘤诊断学发展的趋势。它已应用于日常的肿瘤诊断、筛选、治疗效果的判断及预后复发的判断。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常可检测到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和细胞染... 目前许多肿瘤基因标记物已被发现 ,在基因水平精确地对肿瘤进行诊断和分型是将来肿瘤诊断学发展的趋势。它已应用于日常的肿瘤诊断、筛选、治疗效果的判断及预后复发的判断。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常可检测到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和细胞染色体易位导致融合基因的异常表达。利用特异的基因标记 ,能使淋巴系统肿瘤得以准确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诊断 分型 肿瘤基因标志物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8种p53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明华 倪灿荣 +2 位作者 祝峙 李芳梅 张顺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0-685,共6页
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目前已知与HCC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十余种,其中p53基因家族的功能变化是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本研究利用组织芯片高通量的... 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目前已知与HCC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十余种,其中p53基因家族的功能变化是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本研究利用组织芯片高通量的优点,探讨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p53基因家族及相关基因中8种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Instrumedics公司生产的组织芯片制作仪,取样针直径2mm,制作成3个肝细胞癌组织芯片蜡块,包括273例肝细胞癌组织、144例癌旁肝组织及10例非肝病死亡的尸检正常肝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p16INK4a、p21WAF1、p33ING1b、p53、p57KIP2、p73、mdm2和ATM8种基因在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同时观察乙肝病毒(hapatitisBvirus,HBV)感染与这8种基因表达间的关系。结果:3个肝癌组织芯片分别含有136、143和148个位点。8种基因在HCC和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p16INK4a35.9%和9.0%、p21WAF141.8%和11.1%、p33ING1b43.65%和14.6%、p5346.2%和12.5%、p57KIP239.2%和16.7%、p739.5%和2.8%、mdm241.4%、9.0%和ATM6.6%和1.4%。在癌组织中上述基因的表达强于癌旁肝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HCC组织中8种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了p16INK4a、p21WA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检测 肝细胞癌 P53 基因 的表达 癌组织
下载PDF
胰腺癌中p33^(ING1b)基因变化及其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观贞 朱明华 +3 位作者 祝峙 倪灿荣 陈颖 李芳梅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蛋白表达及基因变化情况,以了解p33ING1b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 SSCP)和杂合型缺失(LOH)技术,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表达及p33ING1b基因变化情况... 目的 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蛋白表达及基因变化情况,以了解p33ING1b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 SSCP)和杂合型缺失(LOH)技术,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表达及p33ING1b基因变化情况。结果 ING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5% (34/40),SSCP显示在40例病例中仅1例突变,LOH率为60.9% (14/23)。结论 突变与缺失表达并不是p33ING1b的主要失活形式,染色体改变可能导致p33ING1b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p33^ING1b基因 p33^ING1b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杂合型缺失
下载PDF
裸鼠脑内接种U-251M G细胞建立脑胶质瘤的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建军 祝峙 +4 位作者 高莉 陶文照 肖农 颜永碧 刘建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目的:建立裸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方法:应用自制的脑内注射细胞装置,将人的U-251MG细胞接种于9只裸鼠脑中。分别于接种后10,20,30,40和77 d 处死动物并行病理解剖、GFAP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我们建... 目的:建立裸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方法:应用自制的脑内注射细胞装置,将人的U-251MG细胞接种于9只裸鼠脑中。分别于接种后10,20,30,40和77 d 处死动物并行病理解剖、GFAP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我们建立的模型,肿瘤在脑内生长稳定,其特性同于人脑胶质瘤。结论:接种后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动物模型 脑胶质细胞瘤 U-251MG细胞
下载PDF
COX-2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莉 祝峙 +2 位作者 方国恩 施俊义 盛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间关系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联系。结果:乳腺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间关系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联系。结果:乳腺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60·4%(29/48)。COX-2高表达与肿块>2cm、淋巴结转移阳性、ER阴性、PR阴性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无明显关系。在p53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82·6%(19/23),而p5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只有40·0%(10/2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COX-2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达且与p53密切相关,提示乳腺癌中COX-2与p53存在互相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p53/生物合成
下载PDF
抑癌基因ING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关系
10
作者 祝峙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550-55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抑癌基因 ING1 蛋白质 P53
下载PDF
p73和p6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建明 朱明华 +4 位作者 钱海龙 王洋 于观贞 祝峙 倪灿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73和p6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5例人胰腺癌组织中p73和p63蛋白的过表达。结果:p73和p63蛋白在人胰腺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46·7%(35/75)和42·7%(32/75),p73蛋... 目的: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73和p6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5例人胰腺癌组织中p73和p63蛋白的过表达。结果:p73和p63蛋白在人胰腺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46·7%(35/75)和42·7%(32/75),p73蛋白在胰腺囊腺癌中的过表达率88·9%(8/9)明显高于导管腺癌41·8%(23/55),P=0·009,且p73蛋白过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神经侵犯和p5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在腺鳞癌或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中p63蛋白的过表达率(100%,13/13)明显高于导管腺癌(40·0%,22/55),P=0·007,但p63蛋白过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及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73蛋白低表达可能在胰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63蛋白过表达与腺鳞癌或腺癌鳞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生物合成 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围血管生长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妙侠 王建军 +8 位作者 周小平 杨志刚 白辰光 王洋 祝峙 陈颖 马大烈 郑建明 朱明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161-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PCNS-DLBCL)围血管生长的机制。方法对22例PCNS-DLBCL进行临床、放射和病理观察及随访,免疫组化EnVision法行XBP1、CD44和IL-4表达分析,以17例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10例胶质...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PCNS-DLBCL)围血管生长的机制。方法对22例PCNS-DLBCL进行临床、放射和病理观察及随访,免疫组化EnVision法行XBP1、CD44和IL-4表达分析,以17例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10例胶质母细胞瘤为对照。结果 22例PCNS-DLBCL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6岁,男女之比为1.4∶1。CT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MRI显示T1加权相低信号,T2加权相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镜检示肿瘤细胞大多围绕血管生长形成袖套样外观,实性区域仍伴有围血管生长特点。免疫组化示围血管生长的肿瘤细胞XBP1、IL-4和CD44强(+),表达率分别为95.5%、86.3%和77.3%,GFAP和CD34(-),与对照组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PCNS-DLBCL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细胞围血管生长显示独特的形态特点,与XBP1、CD44和IL-4的表达增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围血管生长 XBP1 IL4 CD44
下载PDF
P53与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Ⅰ上游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建慧 朱明华 +4 位作者 林静 倪灿荣 李芳梅 祝峙 于观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2-507,共6页
背景与目的:在前期工作中,我们经计算机序列分析发现,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基因组增强子Ⅰ上游1047~1059bp存在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5'-TGCC(G)TTGCCT-3',体外实验应用凝胶迁移方法(EMSA和EMSSA)发现这段序列... 背景与目的:在前期工作中,我们经计算机序列分析发现,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基因组增强子Ⅰ上游1047~1059bp存在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5'-TGCC(G)TTGCCT-3',体外实验应用凝胶迁移方法(EMSA和EMSSA)发现这段序列与P53蛋白能够进行特异性结合。本实验拟观察肝癌细胞中P53蛋白与HBV基因组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之间的关系。方法:报告基因质粒pX-CAT上游为X基因增强子和启动子序列,其中含有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5'-TGCGTTGCCT-3'。首先用PCR方法将pX-CAT质粒中5'-TGCGTTGCCT-3'进行点突变,成为5'-TGTATTGTAT-3',以破坏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将pX-CAT和变异后的pX-CAT(mpX-CAT)分别单独或与pCMV-p53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通过检测报告基因CAT的活化情况,观察P53蛋白与这段DNA序列的作用关系。将HBV基因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反向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ZeoSV2中(αpZeoXP),转染HepG2.2.15细胞并稳定筛选,以封闭HBV基因上P53样结合位点,观察细胞中P53/P21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HepG2细胞中,报告基因CAT活性在pCMV-p53与pX-CAT共转染组较pX-CAT单独转染组明显升高(1.353vs0.738,P<0.05),而mpX-CAT单独转染组CAT活性则明显降低(0.304),即使与pCMV-p53共转染CAT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乙型肝炎病毒 增强子I上游 P53样 应答元件 序列关系
下载PDF
肺癌中ING1基因变化及其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志刚 李兵 +2 位作者 祝峙 倪灿荣 朱明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检测肺癌中抑癌基因ING1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及其主要蛋白产物p33ING1b的表达情况,以探讨ING1基因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肺癌组织ING1基因微卫星LOH发生的频率;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检测肺癌中抑癌基因ING1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及其主要蛋白产物p33ING1b的表达情况,以探讨ING1基因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肺癌组织ING1基因微卫星LOH发生的频率;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p33ING1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70例肺癌组织ING1基因4个微卫星位点的总杂合性缺失率为55.7%(39/70),并且越靠近ING1基因位点,发生率越高,但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217例肺癌p33ING1b蛋白的LOH发生率为47.0%(102/217),鳞状细胞癌高于腺癌、腺鳞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P<0.05),其余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33ING1b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不相关(P>0.05),但与LOH发生频率相关(P<0.05)。结论:p33ING1b蛋白在肺癌组织中存在高频率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并且ING1基因的微卫星LOH发生频率也很高。推测LOH是该基因异常表达的重要原因,其结果可能导致该基因的下调和(或)蛋白质功能的失活,从而丧失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促进了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因 ING1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杂合性缺失
下载PDF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体内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军 高莉 +1 位作者 祝峙 李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U2 51 MG增殖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外源性 NCAM-1 40质粒转入 U2 51 MG细胞株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培养细胞增殖动力学方法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细...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U2 51 MG增殖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外源性 NCAM-1 40质粒转入 U2 51 MG细胞株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培养细胞增殖动力学方法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 (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及群体增殖速度 ;在裸鼠颅内原位接种上述细胞 ,观察成瘤率及肿瘤大小。 结果 :NCAM转染后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减慢 ( P<0 .0 5) ,S期细胞减少 ,PCNA表达率下降 ;裸鼠颅内接种的成瘤率显著降低 ( P<0 .0 1 ) ,肿瘤体积明显较小。 结论 :转染外源性 NCAM在体外、体内均可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U2 51 MG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神经元 基因转染 细胞增殖 恶性脑神经胶质瘤 HCAM
下载PDF
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洋 高莉 +1 位作者 祝峙 郑建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已有30多年,然而在中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仍然严重缺乏人文精神。本文简要列举了一些医学领域中缺乏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进的举措;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讨了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病理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已有30多年,然而在中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仍然严重缺乏人文精神。本文简要列举了一些医学领域中缺乏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进的举措;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讨了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病理学教学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医学教育 病理学
下载PDF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望军 张春才 +6 位作者 张雪松 沈洪兴 王家林 许硕贵 张丽敏 祝峙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49-951,共3页
目的 :对比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与加压接骨板 (CP)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探讨 SMC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特点。方法 :2 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截骨 ,左侧以 SMC内固定 ,右侧以 CP固定。术后 1、2、4、8、12周行 ... 目的 :对比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与加压接骨板 (CP)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探讨 SMC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特点。方法 :2 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截骨 ,左侧以 SMC内固定 ,右侧以 CP固定。术后 1、2、4、8、12周行 X线摄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X线显示 SMC组内固定后 4周 ,骨折初步愈合 ,CP组在 8周骨折愈合 ,SMC组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痂及骨质疏松。骨折后 2、4周时 ,SMC组骨痂内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在数量上高于 CP组 ,功能活跃。8周时 SMC组骨折端已出现板样骨替代 ;CP组发生骨性连接 ,板下已出现骨吸收腔和退变相骨细胞。 12周时 SMC侧骨皮质出现部分吸收腔 ,CP组板下骨皮质吸收腔更趋明显。结论 :与 CP相比 ,SMC内固定可使骨折端稳定的同时 ,又可对骨折断端施加主动的、持续的轴向应力刺激 ,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下载PDF
正反p33^(ING1b)对人类胰腺癌细胞SW1990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观贞 陈颖 +1 位作者 祝峙 朱明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p33ING1b和wtp53体外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法将正义和反义p33ING1b以及wtp53单转染和共转染胰腺癌细胞SW1990;Western印迹法检测p33ING1b和wtp53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情况;特殊染色... 目的:探讨p33ING1b和wtp53体外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法将正义和反义p33ING1b以及wtp53单转染和共转染胰腺癌细胞SW1990;Western印迹法检测p33ING1b和wtp53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情况;特殊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p33ING1b组和共转染p33ING1b和wtp53组,两者蛋白水平明显较反义组和空转组高(P<0.05);共转组SW1990细胞生长周期较其他各组缩短;转染p33ING1b组和共转染p33ING1b和wtp53组,两者凋亡细胞数目较反义组和空转组多。结论:p33ING1b对细胞可能存在正性调控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主要通过p53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P33^ING1B WTP5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p14^ARF依赖性、非依赖性途径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党会 林静 +4 位作者 曲建慧 祝峙 李芳梅 倪灿荣 朱明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否通过p14ARF途径影响肝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不表达p14ARF的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分为pcDNA3、pcDNA3HBx、pcDNA3p14ARF、pcDNA3HBx+pcDNA3p14ARF...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否通过p14ARF途径影响肝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不表达p14ARF的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分为pcDNA3、pcDNA3HBx、pcDNA3p14ARF、pcDNA3HBx+pcDNA3p14ARF4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各转染组HepG2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用含p53结合位点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转染组细胞p14ARF、MDM2、p53、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无p14ARF表达的HepG2细胞,单转染HBx及p14ARF组其细胞凋亡率(14.11%、13.72%)、G0/G1期阻滞细胞数(63.62%、61.75%)、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1.25±0.05、1.09±0.06)及p53、p21WAF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10.66%、57.42%、0.77±0.03)明显升高,而共转染组与单转染p14ARF组相比其p14ARF蛋白表达及上述各项指标(18.61%、66.74%、3.53±0.43)又进一步升高。结论HBx通过依赖及非依赖p14ARF途径诱导p53表达从而导致激活p21WAF1,进而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的阻滞及细胞凋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53 P14^ARF P21^WAF1 乙型肝炎病毒X蛋自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服用蚂蚁粉引起猝死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子琴 祝峙 +1 位作者 张其英 徐兵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02-203,共2页
本文通过检案工作中1例食用蚂蚁粉1小时后引起猝死的案例,并结合动物和人体实验结果,对本案例猝死的机制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此死者自小有哮喘史属过敏体质,在服用蚂蚁粉后激发严重Ⅰ型变态反应,导致外源性哮喘大发作,终因窒息缺... 本文通过检案工作中1例食用蚂蚁粉1小时后引起猝死的案例,并结合动物和人体实验结果,对本案例猝死的机制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此死者自小有哮喘史属过敏体质,在服用蚂蚁粉后激发严重Ⅰ型变态反应,导致外源性哮喘大发作,终因窒息缺氧呼吸衰竭而死亡。本文并告戒过敏体质在食用蚂蚁粉时应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外源性哮喘 变态反应 支气管哮喘 蚂蚁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