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5 位作者 张永春 石家齐 孙发 沈俊 杨永安 王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93-99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年8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21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占同期收治膀胱癌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年8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21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占同期收治膀胱癌患者的1.48%(21/1 415),总生存率为76.2%,前7年确诊6例,后7年确诊15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另一癌发生在泌尿系统9例,消化系统5例,呼吸系统3例,生殖系统2例,其他(乳腺)2例。同时性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9例,4例死亡,5例随访3~48个月生存。异时性12例,1例死亡,11例在第一癌治疗后53~144个月生存。同、异时性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累积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4),肿瘤分期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1)。结论: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另一癌以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多见,异时性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累积生存率高于同时性,肿瘤分期越高预后越差,早期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 多原发性 老年人
下载PDF
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7 位作者 张永春 石家齐 孙发 龙义国 沈俊 万滨 杨永安 王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89-994,共6页
目的:研究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多原发膀胱癌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 目的:研究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多原发膀胱癌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多原发膀胱癌15例,单发膀胱癌15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多原发膀胱癌相同),正常膀胱组织15例,3组共45例中P53、Bcl-2、C-erbB-2、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的差异。结果:多原发膀胱癌及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EGFR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多原发膀胱癌组织中P53、Bcl-2的阳性表达高于单发膀胱癌组织(P<0.05),而C-erbB-2、EGFR的阳性表达低于单发膀胱癌组织(P<0.001)。结论: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组织中P53、Bcl-2、C-erbB-2、EGFR表达有差异;联合检测P53、Bcl-2、C-erbB-2、EGFR对于多原发膀胱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也为多原发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膀胱癌 膀胱癌 P53 BCL-2 C-ERBB-2 EGFR
下载PDF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5 位作者 孙发 石家齐 沈俊 张永春 万晓军 朱瑜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14-315,325,共3页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观察癌栓部位、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结果:2例均系右侧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均完整取出下腔静脉癌栓,癌栓进入下腔静脉分别为3.3 cm、2.1 c...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观察癌栓部位、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结果:2例均系右侧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均完整取出下腔静脉癌栓,癌栓进入下腔静脉分别为3.3 cm、2.1 cm长,术中出血分别为800 ml、3 000 ml,术后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第24天出院,随访17~18个月,1例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转移,17个月后失访;1例术后10月发生远处转移,18个月死亡。结论:对于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开放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腔静脉 癌栓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斯钙素蛋白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调控肾癌细胞抗缺氧增殖平衡 被引量:6
4
作者 朱致晖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清滔 杨永安 王楠 祝庆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斯钙素蛋白1(STC-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后对肾癌细胞增殖平衡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及缺氧两种条件肾癌细胞(GRC-1)模型,分别用0.1、0.5、1.0 nmol/L的STC-1溶液干预48h,并设空白对照...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斯钙素蛋白1(STC-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后对肾癌细胞增殖平衡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及缺氧两种条件肾癌细胞(GRC-1)模型,分别用0.1、0.5、1.0 nmol/L的STC-1溶液干预48h,并设空白对照(只加生理盐水).MTT法检测肾癌细胞生长情况,逆转录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内STC-1、HIF-1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缺氧可使肾癌细胞内HIF-1α、ST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和钙离子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外源性STC-1可逆转上述改变(均P<0.05),并存在量效关系;缺氧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和ATP的生成(均P<0.05),而外源性STC-1亦可逆转上述改变(均P <0.05),随着外源性STC-1浓度的增高,ATP生成逐渐增加,但STC-1对两种条件下肾癌细胞模型的增殖促进作用却减少.结论:外源性STC-1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提高ATP产量来促进肾癌细胞的抗缺氧增殖,但对HIF-1α的进行性抑制又阻碍了肾癌细胞的增殖,该作用可能参与了肾癌抗缺氧增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病理学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腺苷三磷酸
下载PDF
斯钙素蛋白-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相互作用对肾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清滔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朱致晖 杨永安 王楠 祝庆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研究斯钙素蛋白-1(STC-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互作用后的调钙功能对肾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稳定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HIF-1α的肾癌细胞模型,采用不同浓度STC-1蛋白分别干预荷基因肾癌细胞和单纯肾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研究斯钙素蛋白-1(STC-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互作用后的调钙功能对肾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稳定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HIF-1α的肾癌细胞模型,采用不同浓度STC-1蛋白分别干预荷基因肾癌细胞和单纯肾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和ELISA法检测细胞内HIF-1α和STC-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变化,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结果 HIF-1α基因转染、STC-1干预及基因转染后再STC-1干预3种方式均可提高Δψm,降低细胞内Ca2+和mPTP水平,促进细胞增殖(P均<0.05),以上结果可随着STC-1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但细胞增殖率的升高趋势却逐渐减缓。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促进STC-1表达,下调Ca2+水平,从而稳定线粒体膜电势来参与肾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但此作用亦因外源性STC-1对HIF-1α的抑制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细胞 斯钙素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线粒体
下载PDF
京尼平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模型的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永安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王楠 朱致晖 杨清滔 祝庆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建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评价京尼平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颈背部皮下种植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京尼平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20 mg/kg、40 mg/k... 目的建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评价京尼平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颈背部皮下种植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京尼平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20 mg/kg、40 mg/kg、80mg/kg京尼平灌胃及生理盐水灌胃;测量裸鼠体质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偶联蛋白2(UCP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在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京尼平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随着给药浓度的增高,肿瘤生长抑制率、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率逐渐增高;京尼平能抑制肿瘤细胞中UCP2的表达,中、高剂量组UCP2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京尼平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UCP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京尼平 解偶联蛋白2
下载PDF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在京尼平促进肾癌细胞抑制作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永安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王楠 朱致晖 杨清涛 祝庆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对肾癌是否有治疗作用,该治疗作用是否与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相关。方法:将0、40、80和120μmol/L 4种浓度的Genipin溶液分别浸染肾癌细胞48 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聚合酶链反应和E...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对肾癌是否有治疗作用,该治疗作用是否与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相关。方法:将0、40、80和120μmol/L 4种浓度的Genipin溶液分别浸染肾癌细胞48 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方法检测UCP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使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分子(ROS)含量。结果:Genipin在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增值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P<0.005)。Genipin能抑制肾癌细胞中UCP2的表达,在中、高剂量给药组,UCP2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P<0.05)。Genipin能提高细胞内钙离子和ROS的含量,在中、高剂量给药组出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Genipin能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UCP2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 京尼平 肾癌细胞株
下载PDF
京尼平对肾癌细胞解偶联蛋白2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楠 谷江 +5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永安 朱致晖 杨清滔 沈俊 祝庆亮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京尼平对肾癌细胞株(GRC-1)的作用及对解偶联蛋白2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剂量京尼平干预GRC-1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RT-PCR法检测UCP2 mR-NA表达水平;收集细胞,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提取线粒... 目的:探讨京尼平对肾癌细胞株(GRC-1)的作用及对解偶联蛋白2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剂量京尼平干预GRC-1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RT-PCR法检测UCP2 mR-NA表达水平;收集细胞,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提取线粒体,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的变化,间接反映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程度。结果:随着京尼平剂量的增高,GRC-1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京尼平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UCP2的表达下调,UCP2 mRNA在高剂量京尼平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中、高剂量组线粒体内ATP含量下降(P<0.05),中、高剂量组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程度显著提高(P<0.001)。结论:京尼平可明显抑制肾癌细胞株的增殖,降低UCP2表达水平并对线粒体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 细胞 线粒体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京尼平特异性抑制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对肾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永安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王楠 朱致晖 杨清涛 祝庆亮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对肾癌是否有治疗作用。方法将0μmol/L、40μmol/L、80μmol/L和120μmol/L四种浓度的genipin溶液分别浸染肾癌细胞48h,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CP2的基因表达。使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对肾癌是否有治疗作用。方法将0μmol/L、40μmol/L、80μmol/L和120μmol/L四种浓度的genipin溶液分别浸染肾癌细胞48h,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CP2的基因表达。使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分子(ROS)含量。结果genipin在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增值抑制作用逐渐增高(P<0.005)。genipin能抑制肾癌细胞中UCP2的表达,在中、高剂量给药组,UCP2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P<0.05)。genipin能提高细胞内ROS的含量,在中、高剂量给药组ROS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genipin能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UCP2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 京尼平 肾癌细胞株
下载PDF
缺氧对肾癌细胞STC1、HIF-1α及线粒体膜电势稳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谷江 张永春 +4 位作者 朱致晖 杨清滔 杨永安 王楠 祝庆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检测缺氧条件下肾癌细胞斯钙素蛋白1(STC1)及线粒体膜电势稳定指标的变化,结合细胞增殖和Ca2+水平,初步探讨肾癌细胞可能的抗乏氧机制。方法分别使用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的CoCl2干预细胞培养基构建化学性缺氧模型;MT... 目的检测缺氧条件下肾癌细胞斯钙素蛋白1(STC1)及线粒体膜电势稳定指标的变化,结合细胞增殖和Ca2+水平,初步探讨肾癌细胞可能的抗乏氧机制。方法分别使用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的CoCl2干预细胞培养基构建化学性缺氧模型;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Ca2+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紫外分光光度计测MPTP,RT-PCR检测STC1、HIF-1α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内Ca2+水平上升(P<0.05);缺氧可使MPTP开放度增加、?Ψm减低(P<0.05),且此时细胞内STC1、HIF-1α的基因表达升高(P<0.05);以上变化均随着缺氧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增大。结论缺氧条件下STC1、HIF-1α对Ca2+的负调控可能有利于肾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稳定,对肾癌细胞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肾癌细胞 斯钙素蛋白1 线粒体膜电势
下载PDF
高表达HIF-1α对肾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内STC-1、Ca^(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清滔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永安 王楠 朱致晖 祝庆亮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61-464,469,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表达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肾癌(GRC-1)细胞增殖和细胞内斯钙素-1(STC-1)、Ca2+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HIF-1α重组质粒,转染GRC-1细胞,MTT法检测GRC-1细胞的增殖,RT-PCR法检测GRC-1细胞内HIF-1α及STC-1的表达,荧光探针检... 目的:研究高表达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肾癌(GRC-1)细胞增殖和细胞内斯钙素-1(STC-1)、Ca2+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HIF-1α重组质粒,转染GRC-1细胞,MTT法检测GRC-1细胞的增殖,RT-PCR法检测GRC-1细胞内HIF-1α及STC-1的表达,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水平,同时设正常GRC-1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了HIF-1α的GRC-1细胞增殖率和STC-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a2+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IF-1α可能参与了肾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其机制可能与STC-1下调肿瘤细胞内Ca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 斯钙素
下载PDF
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中朗 谷江 +5 位作者 石家齐 孙发 张永春 万滨 朱渝 祝庆亮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06-307,309,共3页
目的:加深对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的认识,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9例MPM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病部位、发病因素、治疗及预后的特点。结果:29例MPMN中,男24例,女5例;同时性12例,异时性17例;发生在膀... 目的:加深对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的认识,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9例MPM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病部位、发病因素、治疗及预后的特点。结果:29例MPMN中,男24例,女5例;同时性12例,异时性17例;发生在膀胱18例占62.1%,发生在前列腺9例占31.0%;8例死亡(8/29=27.6%),存活时间3~48月,平均17月;死亡原因5例为肿瘤全身转移,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21例随访2~72月仍存活。结论:MPMN的好发部位以膀胱癌、前列腺癌多见,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诊断
下载PDF
睾丸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大红 张永春 +1 位作者 祝庆亮 王楠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14-214,216,共2页
睾丸平滑肌瘤较为少见,而国内外至今尚未见睾丸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报道,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多出现在子宫肌瘤中,被认为属于交界性肿瘤,多数学者认为其临床表现与普通肌瘤相似,是一种良性肿瘤,
关键词 睾丸肿瘤 平滑肌瘤 沁尿外科手术 男性
下载PDF
用输尿管镜下双J管植入术治疗输尿管扭曲所致上尿路梗阻的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浩良 祝庆亮 詹德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89-91,共3页
上尿路梗阻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输尿管扭曲、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内出现肿瘤、息肉、结石等均是导致上尿路梗阻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上尿路梗阻是原于输尿管扭曲.本文主要对在2018年3月30日来我院就诊的1例输尿管扭曲所致上... 上尿路梗阻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输尿管扭曲、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内出现肿瘤、息肉、结石等均是导致上尿路梗阻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上尿路梗阻是原于输尿管扭曲.本文主要对在2018年3月30日来我院就诊的1例输尿管扭曲所致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扭曲 上尿路梗阻 输尿管镜下双J管植入术
下载PDF
老年多原发与单发膀胱癌患者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9 位作者 张永春 石家齐 孙发 龙义国 沈俊 万滨 杨永安 王楠 唐利杰 詹德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8-741,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多原发与单发膀胱癌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基因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96年至2012年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老年多原发和单发膀胱癌各20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 目的研究老年人多原发与单发膀胱癌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基因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96年至2012年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老年多原发和单发膀胱癌各20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老年多原发膀胱癌相同),老年正常膀胱组织15例,3组共55例中bcl-2、EGFR、C-erbB-2的平均透光度值,比较其阳性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老年多原发及单发膀胱癌中bcl-2、EGFR、C-erbB-2的阳性表达均高于老年正常膀胱组织,bcl-2、EGFR、CerbB-2平均透光度值多发膀胱癌组织分别为80.11±7.93,118.35±11.84,96.69±12.53;单发膀胱癌组织分别为84.06土6.91,102.73±10.92,89.14±9.84;正常组织分别为92.67±6.56,147.53±11.76,105.88±9.86(均P〈0.01),老年多原发与老年单发膀胱癌组织中bcl-2、EGFR、C-erbB2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老年多原发膀胱癌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老年单发膀胱癌(P〈0.05),老年多原发膀胱癌中EGFR、C-erbB-2的阳性表达均低于老年单发膀胱癌(均P〈0.01)。结论bcl-2、EGFR、C-erbB-2在老年多原发与单发膀胱癌中表达有差异性,联合检测bcl-2、EGFR、C-erbB-2在诊断和鉴别老年多原发膀胱癌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本研究也为老年多原发膀胱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癌基因
原文传递
与膀胱癌相关的多原发癌18例报告
16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5 位作者 张永春 石家齐 孙发 沈俊 杨永安 王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60-960,共1页
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也称多原发膀胱癌(multipleprimarybladdercancers,MPBC)是指包括膀胱在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MPBC发生相隔〈6个月为同时性,〉6个月为异时性。2002—2011年我院收治M... 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也称多原发膀胱癌(multipleprimarybladdercancers,MPBC)是指包括膀胱在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MPBC发生相隔〈6个月为同时性,〉6个月为异时性。2002—2011年我院收治MPBC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癌 膀胱癌 原发性恶性肿瘤 同时性 异时性
原文传递
肾脏副神经节瘤侵袭下腔静脉壁手术治疗一例报告
17
作者 祝庆亮 詹德明 +1 位作者 杨永国 彭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患者,女,6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6h于2013年7月18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224/108mrnHg,波动大,血压高时有头痛、多汗、心悸症状,曾服硝苯地平片10 mg,1日3次,卡托普利片25 mg,1日3次降压治疗,6年前出现脑梗死,后一直口服... 患者,女,6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6h于2013年7月18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224/108mrnHg,波动大,血压高时有头痛、多汗、心悸症状,曾服硝苯地平片10 mg,1日3次,卡托普利片25 mg,1日3次降压治疗,6年前出现脑梗死,后一直口服卡托普利片25 mg,1日3次.入院查体:血压140/73 mmHg,体温正常,两肺听诊无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腹部无压痛,专科体检无明显异常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右肾见约8 cm×5 cm等回声占位(性质待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手术治疗 口服卡托普利片 静脉壁 高血压病史 彩色多普勒超声 侵袭 肾脏
原文传递
多原发膀胱癌中P53、PCNA、bcl-2、EGFR表达的研究
18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7 位作者 石家齐 孙发 龙义国 沈俊 张永春 万滨 杨永安 王楠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40-444,449,共6页
目的:研究P53、PCNA、bcl-2、EGFR在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意义及价值,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多原发膀胱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96年~2011年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多原发膀胱癌标... 目的:研究P53、PCNA、bcl-2、EGFR在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意义及价值,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多原发膀胱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96年~2011年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多原发膀胱癌标本15例、单发膀胱癌标本15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多原发膀胱癌相同)、正常膀胱组织15例中P53、PCNA、bcl-2、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程度的差异。结果:多原发膀胱癌及单发膀胱癌中P53、PCNA、bcl-2、EGFR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多原发膀胱癌中P53、bcl-2阳性表达高于单发膀胱癌(P<0.05),多原发膀胱癌中EGFR阳性表达低于单发膀胱癌(P<0.001),多原发膀胱癌中PCNA阳性表达与单发膀胱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EGFR表达有差异性(P<0.05),P53、bcl-2高表达而EGFR低表达见于多原发膀胱癌,联合检测P53、bcl-2、EGFR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原发膀胱癌中有一定临床价值。EGFR在多原发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01),这为靶向治疗多原发膀胱癌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膀胱癌 P53 PCNA BCL-2 EGFR
原文传递
STC-1蛋白对肾癌细胞生长平衡影响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清滔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永安 王楠 朱致晖 祝庆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研究斯钙素1(stanniocalcin1,STC-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相互作用,是否借助调节Ca2+水平参与肾癌细胞生长调控。方法:构建高表达HIF-1α的肾癌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STC-1蛋白干预转染后的... 目的:研究斯钙素1(stanniocalcin1,STC-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相互作用,是否借助调节Ca2+水平参与肾癌细胞生长调控。方法:构建高表达HIF-1α的肾癌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STC-1蛋白干预转染后的肾癌细胞(转染组)和单纯肾癌细胞(非转染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RT-PCR及ELISA法检测细胞内HIF-1α、STC-1基因及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Ca2+水平。结果:非转染组和转染组肾癌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分别为8.3±1.2和15.1±0.9,t=24.18,P<0.001;STC-1蛋白表达分别为7.2±0.9和10.8±1.1,t=8.90,P=0.003;提示转染HIF-1α的肾癌细胞内HIF-1α和STC-1表达显著提高。不同浓度STC-1溶液干预非转染组肾癌细胞24h后,对照组HIF-1α蛋白表达为8.3±0.5,低剂量组为7.8±0.7,中剂量组为5.3±0.4,高剂量组为4.2±0.3,F=171.726,P<0.001,对照组STC-1蛋白表达为7.1±0.4,低剂量组为6.8±0.3,中剂量组为4.1±0.2,高剂量组为3.3±0.4,F=257.174,P<0.001;对照组细胞内Ca2+含量为95.7±8.6,低剂量组为60.3±5.5,中剂量组为48.6±6.3,高剂量组为33.7±4.2,F=198.931,P<0.001,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为0.226±0.021,低剂量组为0.343±0.024,中剂量组为0.293±0.018,高剂量组为0.252±0.023,F=23.615,P<0.001;不同浓度STC-1溶液干预转染组肾癌细胞24h后,对照组HIF-1α蛋白表达为15.3±1.6,低剂量组为14.6±1.1,中剂量组为10.1±0.9,高剂量组为8.6±0.8,F=135.696,P<0.001,对照组STC-1蛋白表达为11.2±0.4,低剂量组为10.9±0.5,中剂量组为7.4±0.7,高剂量组为5.6±0.8,F=105.101,P<0.001;对照组细胞内Ca2+含量为65.5±6.7,低剂量组为40.1±3.4,中剂量组为30.7±4.6,高剂量组为17.7±3.3,F=136.621,P<0.001;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为0.295±0.033,低剂量组为0.446±0.025,中剂量组为0.379±0.015,高剂量组为0.313±0.022,F=45.571,P<0.001。提示STC-1蛋白可促进单纯肾癌细胞和转染后肾癌细胞的增殖,但对两种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却随着STC-1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此时细胞内HIF-1α、STC-1的表达及Ca2+水平进行性下降。结论:STC-1蛋白可能通过调节HIF-1α和Ca2+的水平,促进肾癌细胞增殖,但该促增殖作用又因STC-1对HIF-1α的逐渐抑制而逐渐减弱,从而调控肾癌细胞的生长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细胞 斯钙素1 缺氧诱导因子1Α 钙离子 细胞增殖 抑制
原文传递
京尼平阻断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产能及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清滔 谷江 +5 位作者 张永春 朱致晖 杨永安 王楠 祝庆亮 姚茂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64-2666,共3页
目的 从能量生成角度研究京尼平(Genipin)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抑制作用是否与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UCP2)被阻断有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低、中、高(40、80、120 μmol/L)剂量Genipin干预PC-3细胞培养基48 h,噻... 目的 从能量生成角度研究京尼平(Genipin)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抑制作用是否与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UCP2)被阻断有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低、中、高(40、80、120 μmol/L)剂量Genipin干预PC-3细胞培养基48 h,噻唑蓝(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UCP2表达,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含量,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势(△ψm)、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变化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 Genipin能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其中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0±1.48)%、(9.38±1.01)%、(20.77±1.14)%、(23.48±1.99)%,Genipin可降低UCP2表达,此时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加,且mPTP开放程度增加及△ψm减小,ATP生成明显减少,其中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ATP含量分别为(0.120 ±0.015)、(0.110 ±0.013)、(0.080 ±0.007)、(0.050 ±0.008) mmol/L,以上改变均与Genipin浓度呈正相关,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nipin能明显抑制AIPC细胞的增殖,该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阻断UCP2,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ATP生成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京尼平 解耦联蛋白2 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