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被引量:13
1
作者 祝庆敏 卢龙飞 +4 位作者 潘安阳 陶金雨 丁江辉 刘旺威 黎茂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7-809,854,共14页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我国中上扬子地区发育的一套极为重要的海相页岩层系。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南方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环境与条件,以湘西沅陵地区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系...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我国中上扬子地区发育的一套极为重要的海相页岩层系。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南方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环境与条件,以湘西沅陵地区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期处于干冷型气候向暖湿型气候转换期,从沉积早期到晚期其生物生产力水平、水体还原程度和热液作用强度表现为低—高—中高的变化趋势。湘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并非受控于单一因素,而是古气候、生物生产力、水体氧化—还原性质、沉积速率和热液活动等多个要素相互配置与耦合的结果。牛蹄塘组页岩沉积早期水体较浅,整体处于偏氧化环境,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不利于有机质富集;沉积中期早寒武世发生的大规模海侵使水体加深,伴生的上升洋流携带大量营养盐类进入表层水体,促使藻类大量勃发,同时底层水体缺氧和硫化的环境使有机质大量保存;晚期尽管水体氧化程度有所增加,但受华南持续拉张作用的影响,大陆边缘较强的热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生产力仍保持较高水平;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从而使有机质得以快速埋藏、保存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富集机理 有机质 黑色页岩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湘西地区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页岩油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中良 李志明 +2 位作者 申宝剑 祝庆敏 李楚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0-940,共11页
自非常规油气业务开展以来,核磁共振技术因其无损、灵敏、快速等优点,已发展为页岩油气储层评价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该文从核磁共振技术的实验原理出发,着重综述了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在全尺度一体化表征页岩孔缝分布、孔隙度、孔隙润湿... 自非常规油气业务开展以来,核磁共振技术因其无损、灵敏、快速等优点,已发展为页岩油气储层评价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该文从核磁共振技术的实验原理出发,着重综述了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在全尺度一体化表征页岩孔缝分布、孔隙度、孔隙润湿性、流体可动性及流体分类等页岩油气储层研究难点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在描述水的迁移、甲烷吸附和解吸以及二氧化碳置换等流体行为,获取有机质信息、油页岩界面面积,判断有机孔、无机孔,分析孔隙连通性,获取高黏性沥青和干酪根有关信息等方面的应用也做了简单介绍。最后分析了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在页岩储层评价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页岩储层 孔缝分布 孔隙度 润湿性 流体可动性
下载PDF
贺根山豆荚状铬铁矿中硅酸盐包体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国隆 祝庆敏 朱永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5-1821,共17页
贺根山豆荚状铬铁矿是典型的高Al型铬铁矿(Cr^(#)=47.8~54.9,Mg^(#)=64.1~73.7),其中的包体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包括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韭闪石、钠长石)。根据包体形状、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包体呈孤立... 贺根山豆荚状铬铁矿是典型的高Al型铬铁矿(Cr^(#)=47.8~54.9,Mg^(#)=64.1~73.7),其中的包体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包括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韭闪石、钠长石)。根据包体形状、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包体呈孤立单矿物相,主要包括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第二类包体由平衡共生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构成,上述两类包体均具有被熔蚀的边,且零星分布在尖晶石中,属于捕虏晶成因。第三类包体属于熔融包体,具有多边形外形,包含复杂的矿物相并密集分布于尖晶石核部。利用尖晶石颗粒内部保存完好的单斜辉石以及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包体估算的温度(1148~1254℃)与压力(490~1290MPa)表明,贺根山豆荚状铬铁矿矿床的形成深度为16~43km。熔融包体中含大量钠长石和韭闪石,指示铬铁矿母熔体富集H_(2)O、Na和Si。与铬铁矿平衡母熔体的Al_(2)O_(3)含量(15.4%~16.3%)、TiO_(2)含量(0.3%~0.9%)和FeO/MgO比值(0.6~1.1)与低Ti拉斑玄武质熔体的类似。利用尖晶石和橄榄石包体计算获得铬铁矿原始熔体的MgO含量为~19.8%。贺根山豆荚状铬铁矿经历了深部预富集和浅部成矿两个阶段,其中浅部成矿作用涉及熔体与方辉橄榄岩反应以及演化的熔体与原始熔体混合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状铬铁矿 包体 母熔体 贺根山
下载PDF
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4
作者 孙中良 陈媛 +4 位作者 李志明 申宝剑 祝庆敏 贾梦瑶 吴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4-1864,共21页
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的油气富集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运用总有机碳(TOC)测试、热解、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方法,对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比油... 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的油气富集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运用总有机碳(TOC)测试、热解、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方法,对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比油苗/沥青与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识别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地层中的主力烃源岩.研究得出,下马岭组、洪水庄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生烃潜力大,热演化程度适中,为好-极好的烃源岩,铁岭组烃源岩为差-中等烃源岩,高于庄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过高,已不能判断烃源岩类型.根据研究区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其中洪水庄组、铁岭组及下马岭组为第Ⅰ类烃源岩,以无环类异戊二烯姥鲛烷(Pr)和植烷(Ph)的相对含量极低,具有一定丰度的C_(20)规则三环萜烷(C_(20)TT)和C_(19)TT以及特殊的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化合物,富含四环萜烷(C_(24)Te T)、降新藿烷(Ts和C_(29)Ts)和重排藿烷(C_(30)Dia),缺失甾烷化合物为特征,揭示了第Ⅰ类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热演化程度,缺氧的沉积环境以及特殊的成烃生物.高于庄组为第Ⅱ类烃源岩,以高丰度的C_(23)~C_(25)TT以及规则藿烷,普遍存在C_(27)~C_(29)规则甾烷,低丰度的C_(24)四环萜、降新藿烷和重排藿烷,未检测到补身烷和13α(正烷基)-三环萜系列化合物为特征,呈现出典型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下的原油特征以及指示了较为多样的生物来源.油源对比表明,第Ⅰ类油苗/沥青主要来源于洪水庄组烃源岩,而第Ⅱ类沥青砂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和高于庄组烃源岩十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中-新元古界 烃源岩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地球化学 油气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