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F”形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祝文发 刘鹏原 +2 位作者 林贤梅 苏省营 林倩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0期38-42,共5页
目的:探究应用“F”形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龙岩市中医院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8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空心钉置入方式的不同分为“... 目的:探究应用“F”形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龙岩市中医院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8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空心钉置入方式的不同分为“F”形组(n=36)和平行组(n=32)。“F”形组应用“F”形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平行组应用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术后两组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骨折复位质量满意度(Garden对线指数),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髋关节情况[伸-屈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和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F”形组住院时间短于平行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早于平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形组骨折复位质量满意度为97.22%,高于平行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的ROM大于手术前,Harris评分高于手术前,VAS评分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形组的ROM、Harris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平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形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44%,低于平行组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术,应用“F”形空心钉内固定术对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地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提高复位质量满意度,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PauwelsⅢ型 骨折内固定术 空心钉 “F”技术
下载PDF
外侧扩展入路和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祝文发 刘鹏原 +1 位作者 邱烽磊 苏省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侧扩展入路和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61例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外侧... 目的 探讨外侧扩展入路和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61例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外侧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1例予以外侧扩展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跟骨指标、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跟骨高度、Gissane角以及Bohler角较治疗前增大,跟骨宽度较治疗前减小(P <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量表及Maryland足部功能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30.00%)(P <0.05)。结论 外侧扩展入路与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关节面解剖复位疗效相当,但外侧扩展入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以缩短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外侧扩展入路接骨板内固定 外侧L形入路接骨板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祝文发 刘鹏原 阙勇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4期3665-3666,共2页
目的:探究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救治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救治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均进行DHS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45例)进行PFNA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较DHS具有一定优势,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满意度更高,但两种手术方法均疗效佳,并发症少,患者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下载PDF
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鹏原 林贤梅 祝文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8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接受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接受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情况等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可以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传统手术 脊柱创伤 伤口感染率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评估
5
作者 祝文发 张爱牡 刘鹏原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0期5-6,共2页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以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手术组患者50例,非手术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治...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以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手术组患者50例,非手术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改善其踝关节功能。临床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为患者实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分离 治疗措施
下载PDF
张力带固定与钢丝及丝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鹏原 林贤梅 祝文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9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张力带固定、钢丝环扎与丝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42例髌骨骨折的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张力带固定优良率为82%,钢丝及丝线环扎组均为44%,张力带固定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分析张力带固定、钢丝环扎与丝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42例髌骨骨折的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张力带固定优良率为82%,钢丝及丝线环扎组均为44%,张力带固定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操作要求准确细致。钢丝环扎固定与丝线环扎荷包缝合,后者可免取出内固定物,但两组疗效相似。结论利用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优于钢丝环扎与丝线环扎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带固定 钢丝环扎 丝线环扎 髌骨骨折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鹏原 林贤梅 祝文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每组各50例。PLIF组行传统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TLI...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每组各50例。PLIF组行传统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TLIF组行TLIF。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卧床时间、手术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较PLIF组短,手术出血量、引流量较PLIF组低(P<0.05);TLIF组手术优良率94.00%(47/50),较PLIF组的78.00%(39/50)高(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TLIF组ODI评分、VAS评分均较PLIF组低(P<0.05);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2/50),较PLIF组的18.00%(9/50)低(P<0.05)。结论与PLIF术相比,TLIF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情况良好,手术优良率高,可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 腰椎后路 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精细化与微创化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鹏原 祝文发 林贤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6期16-17,共2页
目的:探究精细化与微创化甲状腺手术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救治的10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组46例,应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试验... 目的:探究精细化与微创化甲状腺手术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救治的10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组46例,应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试验组60例,应用精细化与微创化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传统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24±5.61)ml、引流时间(2.10±0.67)d,均优于传统组的(36.27±7.77)ml、(3.88±2.32)d,手术切口长度(2.95±0.64)cm,相比传统组明显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9.71±20.46)min,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相比传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与微创化甲状腺手术相比传统开放式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引流时间短、手术切口长度小等优点,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 微创化 甲状腺 手术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鹏原 林贤梅 +1 位作者 祝文发 蒋凉凉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6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8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路内固定治疗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手术方案,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组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生...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8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路内固定治疗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手术方案,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组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自理能力、VA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VAS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前路内固定治疗组(P<0.05)。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前路内固定治疗组,失血量少于前路内固定治疗组(P<0.05)。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前路内固定治疗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疗效
下载PDF
18例精神病患者意外伤致股骨颈骨折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鹏原 林贤梅 +1 位作者 祝文发 徐清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年第10期74-75,共2页
本院自1998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救治8例精神病患者意外伤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7例经我科及时抢救治疗,均痊愈出院,1例转院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精神病患者 意外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治 抢救治疗 痊愈出院 手术后
下载PDF
扶正抑瘤方联合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刘鹏原 蒋凉凉 +2 位作者 张爱牡 祝文发 林麟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255-257,共3页
目的分析扶正抑瘤方联合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治疗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的对照组(43例)与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的观察组... 目的分析扶正抑瘤方联合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治疗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的对照组(43例)与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的观察组(43例),观察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FP、CEA水平改善情况好,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皮下植入式化疗泵 导向给药 扶正抑瘤方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毒蛇咬伤创面疗效分析
12
作者 刘鹏原 祝文发 +1 位作者 林倩 蒋凉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毒蛇咬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龙岩市中医院收治的15例毒蛇咬伤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局部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目的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毒蛇咬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龙岩市中医院收治的15例毒蛇咬伤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局部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微粒皮种植2周后,创面肿胀、分泌物、气味、肉芽组织颜色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Z=-5.036、-4.845、-5.068、-4.769,P均<0.001),创面面积明显小于治疗前(t=6.311,P<0.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脏器功能衰竭、血栓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个月~2年,愈后皮肤生长良好,功能正常。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可有效促进毒蛇咬伤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自体微粒皮种植 毒蛇咬伤 创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