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为“沉默的大多数”赋形——论路翎前期小说的文学语言价值
1
作者
祝星纯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352-368,共17页
40年代,路翎在“文学大众化”、“大众语文”运动的浪潮里,受到胡风“精神奴役创伤”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语言奴役创伤”一说。他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那条致力于描绘和书写“大众”的脉络中,是一番极为有益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独一...
40年代,路翎在“文学大众化”、“大众语文”运动的浪潮里,受到胡风“精神奴役创伤”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语言奴役创伤”一说。他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那条致力于描绘和书写“大众”的脉络中,是一番极为有益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尝试和探索。他的文学实践,不仅学习了“大众”已经“说出的话”,辨别他们“说出的话”中具有反抗意义的部分,给予其文学上的描绘,更是看到了他们“未说的话”和“想说但碍于文化水平有限说不出的话”,用呈现出了诸多“言语”特征的文学作品,为“沉默的大多数”赋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欧化
“说出的话”
“替他们说话”
沉默的大多数的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期周扬的“现实主义”理论话语
2
作者
祝星纯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7,共9页
1980年代以来,文艺界对周扬仍多以"政治派"将他盖棺定论,政治与文学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现实主义"是周扬从19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操用的文学理论话语,它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他成为文化部门的...
1980年代以来,文艺界对周扬仍多以"政治派"将他盖棺定论,政治与文学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现实主义"是周扬从19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操用的文学理论话语,它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他成为文化部门的管理者之后,根据党内革命目标和知识分子阶级地位的变化,在组织上对作品、作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的一系列意识形态要求。本文试图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将周扬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做出的不同阐释,理解为作家应当遵从的"生活"和作品应当描写的"生活"。进而揭示出周扬对"生活"的重新解释,以及其背后暗指的"身体"和"行动"的政治哲学内涵,即不断要求作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党具体的革命斗争"行动"当中,才能"深入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扬
现实主义
生活
行动
身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月派作家丘东平故居
3
作者
祝星纯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22,共1页
七月派作家丘东平故居,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马福垅村一间普通的三合房。丘东平1910年在此出生。他16岁参加革命运动,抗战期间创作《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等重要作品。后牺牲于新四军苏北战场,年仅31岁。此处现为海丰县...
七月派作家丘东平故居,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马福垅村一间普通的三合房。丘东平1910年在此出生。他16岁参加革命运动,抗战期间创作《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等重要作品。后牺牲于新四军苏北战场,年仅31岁。此处现为海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派
丘东平
海丰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鞋
4
作者
祝星纯
《当代教育》
2016年第3期151-151,共1页
故乡的小鱼、清水。
关键词
鞋
小鱼
绣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记,作为一种跨界文本
5
作者
祝星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传记作为一种跨界文本,其研究的丰富性不仅诱惑着诸多学者,其背后隐含的跨界问题也使得这项研究面临着重重困境。赵焕亭的著作《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有学术性和主观性两种特性,在深入挖掘作品学术性的同时将传记与立传人、传主世界...
传记作为一种跨界文本,其研究的丰富性不仅诱惑着诸多学者,其背后隐含的跨界问题也使得这项研究面临着重重困境。赵焕亭的著作《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有学术性和主观性两种特性,在深入挖掘作品学术性的同时将传记与立传人、传主世界、传主作品和传主建立联系,提出作家传记与文学史本该有的"互文性"。但以固定场域为模式的典型分析,注定会发散性地留下许多引人深思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
跨界文本
学术性
主观性
互文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路翎语言欧化现象的再探讨——以其早期短篇小说为例
6
作者
祝星纯
《华中学术》
2021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路翎自1940年代初入文坛,其语言就被胡风等人批评为过于欧化,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界依然延续着这一评价。本文从"欧化"的概念出发,结合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纳入现代文学语言的历时发展过程,从...
路翎自1940年代初入文坛,其语言就被胡风等人批评为过于欧化,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界依然延续着这一评价。本文从"欧化"的概念出发,结合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纳入现代文学语言的历时发展过程,从词法和句法两大方向将路翎早期短篇小说中的语言作为语料加以分析。本文认为,从语言学学科视角来看,路翎文学语言欧化的结论是不具说服力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读,与路翎的语言不符合当时的主流话语言说方式和用语规范有关;其实质是1930年代以来左翼人士倡导的"文艺大众化"和"大众语文"对现代文学语言规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小说
欧化
词法
句法
原文传递
题名
为“沉默的大多数”赋形——论路翎前期小说的文学语言价值
1
作者
祝星纯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352-368,共17页
文摘
40年代,路翎在“文学大众化”、“大众语文”运动的浪潮里,受到胡风“精神奴役创伤”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语言奴役创伤”一说。他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那条致力于描绘和书写“大众”的脉络中,是一番极为有益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尝试和探索。他的文学实践,不仅学习了“大众”已经“说出的话”,辨别他们“说出的话”中具有反抗意义的部分,给予其文学上的描绘,更是看到了他们“未说的话”和“想说但碍于文化水平有限说不出的话”,用呈现出了诸多“言语”特征的文学作品,为“沉默的大多数”赋形。
关键词
路翎
欧化
“说出的话”
“替他们说话”
沉默的大多数的话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期周扬的“现实主义”理论话语
2
作者
祝星纯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7,共9页
文摘
1980年代以来,文艺界对周扬仍多以"政治派"将他盖棺定论,政治与文学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现实主义"是周扬从19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操用的文学理论话语,它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他成为文化部门的管理者之后,根据党内革命目标和知识分子阶级地位的变化,在组织上对作品、作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的一系列意识形态要求。本文试图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将周扬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做出的不同阐释,理解为作家应当遵从的"生活"和作品应当描写的"生活"。进而揭示出周扬对"生活"的重新解释,以及其背后暗指的"身体"和"行动"的政治哲学内涵,即不断要求作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党具体的革命斗争"行动"当中,才能"深入生活"。
关键词
周扬
现实主义
生活
行动
身体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月派作家丘东平故居
3
作者
祝星纯
机构
不详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22,共1页
文摘
七月派作家丘东平故居,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马福垅村一间普通的三合房。丘东平1910年在此出生。他16岁参加革命运动,抗战期间创作《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等重要作品。后牺牲于新四军苏北战场,年仅31岁。此处现为海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七月派
丘东平
海丰县
分类号
K928.7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鞋
4
作者
祝星纯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
2016年第3期151-151,共1页
文摘
故乡的小鱼、清水。
关键词
鞋
小鱼
绣花
分类号
TS943.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记,作为一种跨界文本
5
作者
祝星纯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文摘
传记作为一种跨界文本,其研究的丰富性不仅诱惑着诸多学者,其背后隐含的跨界问题也使得这项研究面临着重重困境。赵焕亭的著作《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有学术性和主观性两种特性,在深入挖掘作品学术性的同时将传记与立传人、传主世界、传主作品和传主建立联系,提出作家传记与文学史本该有的"互文性"。但以固定场域为模式的典型分析,注定会发散性地留下许多引人深思的话题。
关键词
传记
跨界文本
学术性
主观性
互文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路翎语言欧化现象的再探讨——以其早期短篇小说为例
6
作者
祝星纯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中学术》
2021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文摘
路翎自1940年代初入文坛,其语言就被胡风等人批评为过于欧化,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界依然延续着这一评价。本文从"欧化"的概念出发,结合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纳入现代文学语言的历时发展过程,从词法和句法两大方向将路翎早期短篇小说中的语言作为语料加以分析。本文认为,从语言学学科视角来看,路翎文学语言欧化的结论是不具说服力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读,与路翎的语言不符合当时的主流话语言说方式和用语规范有关;其实质是1930年代以来左翼人士倡导的"文艺大众化"和"大众语文"对现代文学语言规训的结果。
关键词
路翎小说
欧化
词法
句法
分类号
I207.4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为“沉默的大多数”赋形——论路翎前期小说的文学语言价值
祝星纯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前期周扬的“现实主义”理论话语
祝星纯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七月派作家丘东平故居
祝星纯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鞋
祝星纯
《当代教育》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记,作为一种跨界文本
祝星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路翎语言欧化现象的再探讨——以其早期短篇小说为例
祝星纯
《华中学术》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