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祝楠波 周密 +9 位作者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代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其三间分布。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全国10个地区募集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于2013-2014年随机抽取5%的队列成员进行了第2次重复调查。本研究剔除调查当...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其三间分布。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全国10个地区募集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于2013-2014年随机抽取5%的队列成员进行了第2次重复调查。本研究剔除调查当时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分别纳入参加基线和重复调查的487 198名和22 604名研究对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义为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体力活动、BMI 18.5~23.9 kg/m^2、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每符合一项计1分,合计即为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分值范围为0~6分。结果基线调查时,上述健康生活方式因素(除积极体力活动外)的比例依次为70.6%、92.6%、8.7%、52.6%和59.0%。全部研究对象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均值为(3.1±1.2)分,81.4%的研究对象同时具有2~4项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6种生活方式因素均健康的比例为0.7%。女性、较年轻者、农村人群和高文化程度者的生活方式相对更健康;相比于城乡差异,项目地区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利用重复调查数据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群总体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略有下降。结论成年人群中多种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均健康的比例极低,健康生活方式水平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病 人群分布 地区分布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家族史与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祝楠波 周密 +9 位作者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37-1543,共7页
目的分析主要慢性病家族史与个体健康生活方式间的关联。方法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2004--2008年的基线调查和2013--2014年的第2次重复调查,剔除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个体,最终分别纳人461213名和20583名... 目的分析主要慢性病家族史与个体健康生活方式间的关联。方法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2004--2008年的基线调查和2013--2014年的第2次重复调查,剔除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个体,最终分别纳人461213名和20583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报告一级亲属(生父、生母、亲兄弟姐妹)中≥1人患有急性心梗、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中任意一种疾病即为有主要慢性病家族史。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每日摄入蔬菜水果、积极的体力活动、BMI(18.5~23.9)kg/m2、腰臀比男性<0.90/女性<0.85。结果基线调查时,人群中具有上述任一家族史的比例为36.5%;具有上述各类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依次为70.5%、93.0%、18.0%、25.O%、53.4%和43.5%。与无家族史者相比,有家族史者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体脂的比例更低,而每日摄入蔬菜水果和积极体力活动的比例更高。但是总的来说,无论就家族史病种类型或数量、涉及的家庭成员类别、或是患病人次数而言,不同家族史状态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比例差异甚微。家族史与个体生活方式间的关联状态在10年后的第2次重复调查中没有很大的改变。结论自知有主要慢性病家族史的个体在健康相关的主要生活方式上并未表现得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史 慢性病 健康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人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申倩 祝楠波 +8 位作者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人吸烟与不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基线自报患有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的个体,最终纳入487 373名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人吸烟与不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基线自报患有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的个体,最终纳入487 373名研究对象。随访人年数的计算从研究对象完成基线调查时开始,至最早出现以下任一事件的时间为止:心血管疾病(CVD)发病、死亡、失访或2015年12月31日。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吸烟行为特征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随访8.9年。随访期间新发缺血性心脏病33 947人,急性冠心病事件6 048人,脑内出血7 794人,脑梗死31 722人。男性吸烟率(67.9%)远高于女性(2.7%)。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能增加各类CVD结局的发病风险,风险效应值HR值 (95%CI)由大到小依次为急性冠心病事件1.54 (1.43~1.66)、缺血性心脏病1.28 (1.24~1.32)、脑梗死1.18 (1.14~1.22)、脑内出血1.07 (1.00~1.15)。当前吸烟者中,每天吸烟量和开始吸烟年龄与急性冠心病事件风险间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性别交互作用P值分别为0.006、0.011),主要表现为女性吸烟者风险高于男性。每天吸烟量和开始吸烟年龄与缺血性心脏病、脑内出血和脑梗死之间的关联均未见性别差异(性别交互作用P〉0.05)。结论 吸烟能够增加各类CVD的发病风险,而女性吸烟者发生急性冠心病事件的风险远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心血管疾病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成年期体重变化现况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密 祝楠波 +10 位作者 余灿清 杜怀东 吕筠 郭彧 卞铮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李立明 代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人群的成年期体重变化状况及其地区和人群差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进行面对面基线调查,收集调查对象25岁体重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等信息,并测量调查对象当前体重。本研究剔除...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人群的成年期体重变化状况及其地区和人群差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进行面对面基线调查,收集调查对象25岁体重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等信息,并测量调查对象当前体重。本研究剔除基线自报患有慢性病、重要变量缺失、年龄<35岁或者>70岁的个体,最终纳入360903名研究对象。成年期体重变化定义为当前体重与25岁时体重的差值。结果研究对象成年期平均增重4.9kg。城市地区人群增重高于农村地区,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10个项目点中,青岛项目点成年期平均增重量最大(9.3kg),甘肃项目点最低(1.5kg)。出生年代越早者,25岁BMI较高。成年期增重量在45~50岁组最高。在调整了年龄和地区后,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体力活动水平、吸烟情况人群的成年期体重变化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岁时BMI水平越高者,成年期增重量越小;当前BMI水平越高者,成年期增重量越大(趋势P<0.001)。结论CKB项目10个地区研究人群成年期体重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体重变化 地区差异 人群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