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蹄疫情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祝秀懋 《中国畜禽种业》 2010年第12期99-100,共2页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本病在世界各地分布极广,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极为严重。动物感染本病后其生产性能下降25%左右,...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本病在世界各地分布极广,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极为严重。动物感染本病后其生产性能下降25%左右,由此还要受到贸易限制。我国极为重视本病,把“口蹄疫”确定为重大疫病.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都对“口蹄疫”疫苗进行政府统一采购.在春秋两季对偶蹄动物进行统一的疫苗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疫情发生 原因 接触性传染病 偶蹄动物 疫苗注射 口腔粘膜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产后瘫痪 被引量:2
2
作者 祝秀懋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1期55-56,共2页
奶牛产后瘫痪便无法正常产奶,就失去了其利用价值,前期的饲养便前功尽弃,所以及时有效的对奶牛的产后瘫痪进行治疗就很有必要.2005年以来,宁南县畜牧局奶牛场共发生了5例奶牛产后瘫痪的病例,但通过精心治疗,都得以痊愈,现就其发病原因... 奶牛产后瘫痪便无法正常产奶,就失去了其利用价值,前期的饲养便前功尽弃,所以及时有效的对奶牛的产后瘫痪进行治疗就很有必要.2005年以来,宁南县畜牧局奶牛场共发生了5例奶牛产后瘫痪的病例,但通过精心治疗,都得以痊愈,现就其发病原因、治疗、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产后瘫痪 奶牛场 利用价值 发病原因 预防方法 畜牧局 宁南县
下载PDF
猪喘气病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祝秀懋 《兽医导刊》 2009年第4期49-49,共1页
(一)发病情况我县一养殖场养了160头架子猪(50kg左右),于2008年11月20日发现有26头发病,表现为咳嗽和喘气,精神沉郁,头低垂,呼吸加快。用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磺胺药物等抗菌消炎药治疗7d无好转,反而恶化,发病猪增至3... (一)发病情况我县一养殖场养了160头架子猪(50kg左右),于2008年11月20日发现有26头发病,表现为咳嗽和喘气,精神沉郁,头低垂,呼吸加快。用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磺胺药物等抗菌消炎药治疗7d无好转,反而恶化,发病猪增至30头,并且死亡6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喘气病 诊治 发病情况 先锋霉素 磺胺药物 架子猪 养殖场 青霉素
下载PDF
宁南县猪口蹄疫苗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祝秀懋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32-33,35,共3页
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猪口蹄疫苗的临床使用效果,更好的为猪口蹄疫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2011~2012年宁南县开展了猪口蹄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并对5个乡镇的30户养殖场和3个乡镇5个社的散养户口蹄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调... 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猪口蹄疫苗的临床使用效果,更好的为猪口蹄疫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2011~2012年宁南县开展了猪口蹄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并对5个乡镇的30户养殖场和3个乡镇5个社的散养户口蹄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并采集血样进行了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效果 猪口蹄疫 宁南县 疫苗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 使用效果 技术支持
下载PDF
种羊场管理方案
5
作者 祝秀懋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第7期41-42,共2页
1饲养管理1.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1.1.1种公羊配种前管理。平时种公羊要饲喂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饲料,加强运动,多晒太阳以达到体格健壮,肥瘦适中的体况。1.1.2种公羊的配种期管理。在每年的配种旺季,要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关键词 饲养管理 种羊场 种公羊 配种前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配种期
下载PDF
种羊场管理方案
6
作者 祝秀懋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9期90-91,共2页
种羊的优劣决定着肉羊生产以及肉羊的良种化进程,对改善肉羊品质,提高个体产出,推进肉羊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有效、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提高种羊场提供种羊的质量,特制定以下种羊场管理规定。
关键词 种羊场 管理 肉羊生产 产业化发展 农牧民收入 肉羊产业 良种化 标准化
下载PDF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7
作者 祝秀懋 《兽医导刊》 2009年第5期65-65,共1页
2008年10月我县某养殖户从汉源县购买10头种母牛,回家饲养8d后发现2头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结膜潮红、有眼粪、流泪,认为此牛“有火”,就自己找草药灌服,但是无好转,第二天早晨发现1头牛已死亡。
关键词 牛巴氏杆菌病 诊治 汉源县 养殖户 眼结膜 母牛 食欲 灌服
下载PDF
猪疥螨病的诊断与防治
8
作者 祝秀懋 《吉林畜牧兽医》 2009年第6期17-18,共2页
猪螨病是由螨类寄生于猪的体表或者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引起患猪发生剧烈的痒感及各种类型的皮炎为特征。据调查,宁南县发生猪螨病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如转堡猪场,大同、松新等乡镇都时有发生,它分布广,危害严重,... 猪螨病是由螨类寄生于猪的体表或者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引起患猪发生剧烈的痒感及各种类型的皮炎为特征。据调查,宁南县发生猪螨病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如转堡猪场,大同、松新等乡镇都时有发生,它分布广,危害严重,病情顽固,猪感染部位痛痒,脱屑,甚至引起全身症状,继发感染,使猪产生皮炎或其他疖疮,在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使猪只消瘦,生长缓慢,贫血,降低猪肉产品质量,而且还可能引起猪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疥螨病 防治 诊断 继发感染 慢性皮肤病 生长缓慢 产品质量 宁南县
下载PDF
牛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9
作者 祝秀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对人畜危害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疫病传播,并会对环境和水源产生严重污染,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文章结合实际情况,系统的介绍了牛炭...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对人畜危害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疫病传播,并会对环境和水源产生严重污染,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文章结合实际情况,系统的介绍了牛炭疽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要点、治疗技术、综合防控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 临床症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山羊饲养管理技术及疫病防治
10
作者 祝秀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87-89,共3页
为解决宁南县农户所养殖山羊个体小、长势差,母羊产羔少、弱羔多,商品化率不高等问题,有效提高该县山羊养殖质量,介绍了种公羊选择和基础母羊选择;总结了放牧管理、种公羊配种管理、母羊饲养管理、羔羊饲养管理、育肥羊饲养管理等山羊... 为解决宁南县农户所养殖山羊个体小、长势差,母羊产羔少、弱羔多,商品化率不高等问题,有效提高该县山羊养殖质量,介绍了种公羊选择和基础母羊选择;总结了放牧管理、种公羊配种管理、母羊饲养管理、羔羊饲养管理、育肥羊饲养管理等山羊饲养管理要点;提出了针对山羊病毒性传染病、非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疫病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羊 母羊 饲养
下载PDF
宁南县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
11
作者 祝秀懋 《兽医导刊》 2021年第11期85-86,共2页
非洲猪瘟病毒于2018年传入我国,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大量生猪死亡,也引起猪肉食品供应紧张。目前缺乏有效的疫苗防治,所以综合防控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检疫 防控
下载PDF
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12
作者 吴宣 祝秀懋 郭莉 《畜禽业》 2011年第1期68-68,共1页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它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主要危害仔猪、及母猪。2010年7月中旬,宁南县松新、新村、六铁、披砂、景星5个...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它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主要危害仔猪、及母猪。2010年7月中旬,宁南县松新、新村、六铁、披砂、景星5个乡镇曾医站报告发现仔猪发烧、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消瘦.用抗菌消炎药治疗无效.一部分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病 防治 诊断 人畜共患病 立克次氏体 细胞表面 食欲不振 寄生虫
下载PDF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13
作者 吴宣 祝秀懋 郭莉 《四川畜牧兽医》 2009年第8期37-38,共2页
1仔猪的生理特点 1.1新生仔猪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生后1月龄是初生重的6倍,两月龄增长接近13倍,所以仔猪需要补充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全价饲料,以适应其快速生长的需要。
关键词 新生仔猪 饲养管理技术 蛋白质含量 生理特点 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营养丰富 全价饲料
下载PDF
大渡河中游黄河裸裂尻鱼苗种培育和疾病防控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刚 另世权 +2 位作者 邓艾 邓俊强 祝秀懋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4期49-50,共2页
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属于鲤形目,鲤科,裸裂尻属鱼类,又称小嘴巴鱼、黄河鱼、草地鱼,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黄河干、支流及附属湖泊。为了将黄河裸裂尻鱼这一冷水性经济鱼类引入到大渡河流域中游,2018—2021年,... 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属于鲤形目,鲤科,裸裂尻属鱼类,又称小嘴巴鱼、黄河鱼、草地鱼,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黄河干、支流及附属湖泊。为了将黄河裸裂尻鱼这一冷水性经济鱼类引入到大渡河流域中游,2018—2021年,利用流水池开展了野生黄河裸裂尻鱼人工驯养繁育试验,取得成功。现将黄河裸裂尻鱼的苗种培育和疾病防控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中游 大渡河流域 人工驯养 疾病防控 苗种培育 冷水性 繁育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