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1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6期1-1,共1页
-
文摘
关于化学和物理的区别,我在说明化学这门学问复杂性的那一段落里,已经有所触及。正象前面提到的那样,最近,这两门学问间的区别正在逐渐消失,两门学问的交界处相互重迭的部分增多,还常常深入专业领域。例如"超导电"这个物理学概念,是指特殊金属的导电程度(导电度)在接近绝对零度(-273.16℃)的低温下。
-
关键词
量子力学
物理学理论
学问
物理化学课
图书室
理学院
创造
应用化学
基础
工业化学
-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2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2期1-1,共1页
-
文摘
旧制高中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一项体育运动,我选了剑道(即日本式武术——译者)。我似乎也只能选剑道。前面说过,我跑得太慢,凡是和跑有关系的项目对我全不适合。自小学以来,我那根运动神经依然迟钝如故,没有丝毫长进,这一点在剑道中也暴露得"淋漓尽至"。
-
关键词
日本剑道
学习与思考
诺贝尔
译者
高中
昭和
期末考试
学校
比赛中
学问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3
-
-
作者
福井谦一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1期1-1,共1页
-
文摘
学问的选择日本旧制高中实质上起着大学预科的作用,因此分文、理科。其中又根据各人主修的英、德、法语分为甲、乙、丙类课程。我主修德语,所以报考了旧制大阪高中理科系的乙类课程。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入学。
-
关键词
德语
学问
学习与思考
理科
考试
创造
课程
选择
高中
法语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4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8期1-2,共2页
-
文摘
(接上期)我自己的学习态度是抛弃那种大量阅读文献、收集知识以哗众取宠式的学习,主张吃透少而精的文献。学习应用化学是如此,我一直视为"化学的基础"的量子力学的学习也是如此。也许只有我自己把这种学习法叫做"非正规学习",在别人眼里,这大概叫"不用功"吧。
-
关键词
学问
数学物理学
量子力学
理论化学
应用化学
数理化
德国数学
学习态度
东京大学
创造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5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5期1-1,共1页
-
文摘
(接上期)就这样,我顺利地考进大学。记得工业化学专业课一开始就是喜多老师的"有机化学练习"。那天,老师不慌不忙地走进教室后,马上转过身,背对着我们,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了些什么。这堂课是德语课。
-
关键词
学问
老师
诺贝尔物理学奖
创造
打好基础
化学奖
化学领域
介绍
物理学家
思想准备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6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4期1-2,共2页
-
文摘
当疑问解开时,觉得没有比这再简单不过的了,然而在寻求解答的时候,简直就象捕捉天上的云彩。——摘自《法布尔昆虫记》1.基础学应用来自基础昭和四十八年(一九七三)的晚秋,日本受到前所未有的石油短缺冲击。这次后来被人们叫做"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动荡,当时已悄悄向太平洋彼岸接近。九月,我结束了京都大学工学院院长的二年任期。
-
关键词
学问
哈佛大学
基础
分析化学
京都大学
石油化学
创造
日本大学
有机化学
工学院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7
-
-
作者
福井谦一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11期1-2,共2页
-
文摘
汤川先生的这两本著作是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印制的,所以纸的质量很不好。然而书却是高质量的,既不失其理论性的物理内容,又省略了许多烦琐的数学公式,是两本简朴、流畅的好书,堪称名作。当然,作为读者,书中使我颇感费劲的地方还很多。
-
关键词
学问
创造
文献
阅读
基础部分
理论
推导
学习方法
电子论
力学
-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8
-
-
作者
福井谦一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7期2-2,共1页
-
文摘
明明是应用化学系的学生,却一反常态去学物理,并且如此上心,我想一定会被本系的同学当做"叛徒"吧!由于常溜到理学院去听物理课,还要参加物理学教室举办的有关量子论的业余讲座,所以应用化学的学习很糟糕,成绩也不理想。
-
关键词
催化剂表面
学问
应用化学
学习方法
催化作用
吸附理论
物理学
各论
创造
量子力学
-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9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10期1-2,共2页
-
文摘
儿玉信次郎老师(京大名誉教授)是应喜多老师的邀请,从住友化学公司转到这里来的。燃料化学系就是喜多老师创建的。儿玉老师主讲"碳氢化合物物理化学讲座"
-
关键词
学问
量子力学
燃料化学
老师
创造
名誉教授
理论物理学
东京
昭和
研究生院
-
分类号
K83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10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12期1-1,共1页
-
文摘
(接上期)基础学问的重要性日本大学里很少有教员食堂,在我工作的京都大学曾经有过,但现在又取消了。美国大学的教员食堂却办得非常好。是日本比不上的。比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就有一个名叫"考得兰俱乐部"的教员专用食堂。吃午饭的时候。
-
关键词
学问
日本大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大学
食堂
产业界
芝加哥
生物学
重要性
诺贝尔奖
-
分类号
G305
[文化科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11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3期1-1,3,共2页
-
文摘
(接上期)恩师喜多源逸老师是在昭和二十七年去世的,恰恰也是我在杂志上发表有关前线轨道理论(当时叫"边缘电子理论")的第一篇论文的那一年。我恭恭敬敬地在老师墓前献上一捧鲜花,向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
关键词
老师
学化学
应用化学
学问
学习与思考
大学校长
父亲
十三年
创造
京都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新之学问的基础
- 12
-
-
作者
福井谦一
-
机构
日本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9年第4期1-1,共1页
-
文摘
(接上期)
话还是回到论文上来。学位论文是妻子帮助誊写的,第二年,昭和二十三年的年初才全部写完。六月获得学位(工程学博士)。听起来。似乎偏离正轨了,因为我一直偏爱化学反应的理论,而不是应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大大有利于扩大研究范围。我在昭和二十六年四月晋升教授后,担任了“高温化学”讲座。在教授“催化工程学”、“催化化学”、“燃烧工程学”等好几门课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这项研究。
-
关键词
学问
学位论文
化学反应
工程学
催化
上期
博士
课程
-
分类号
G64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问的基础
- 13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译)
李晓武(译)
-
机构
日本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9年第5期1-1,共1页
-
文摘
当时,京大化学研究所是以综合化学研究为目的而创办的。该所的副教授李泰圭老师,在日本首次引进化学反应方面的量子论,可算是创始人了。以后,李老师在美国犹他大学任教授,现任南朝鲜高等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李老师最早一篇关于化学反应论的论文,发表在昭和十五年(一九四0),登在美国的“化学物理学”杂志上。不久,记得是昭和十八年,在堀场研究室办的“物理化学的进步”这个杂志上,非常有趣地展开了化学反应理论的讨论。第二年,昭和十九年,担任理学院无机化学课的佐佐木申二老师(昭和三十四年退休)又以化学反应的研究获学士院奖。佐佐木老师的研究以实验性化学反应的研究为主。另外,
-
关键词
学问
化学研究所
化学反应
技术学院
物理化学
老师
副教授
量子论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14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7年第7期1-3,共3页
-
文摘
"博物学会"频繁地举办各种以生物采集和观察为目的的郊游。第一次郊游是去生驹山采集日本特有的珍贵品种吉氏凤蝶。"你还可以嘛!"这是前辈们奚落我的一句话,我听了感到格外舒畅。我迷上了这样的郊游,一次都不放过。
-
关键词
法布尔
昆虫记
中学生物
法国南部
数理天地
化学家
艾肯斯
阿维尼翁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培养独创性
- 15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译)
李晓武(译)
-
机构
日本
不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10年第4期1-1,共1页
-
文摘
(接上期)直到一九五六年,霍夫曼教授和伍德瓦德教授一起,在以后被称为“伍德瓦德·霍夫曼法则”的引导下发表了关于化学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论文,我那篇解说式论文才得以受到重视。
-
关键词
培养
学问
化学反应
霍夫曼
选择性
教授
上期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16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7年第3期1-2,共2页
-
文摘
在瑞典的那次电视节目上,当这个问题转到我这里来时,我的回答是:"相信它的存在。"说是相信,其实和"胡猜"、"瞎想"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没有任何科学根据。"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
关键词
认识方法
自然科学
番红花
大自然
认识自然
少年时代
化学反应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培养独创性
- 17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成戈平(译)
李晓武(译)
-
机构
日本
不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9年第7期1-1,共1页
-
文摘
一、自信来自独创性构思的背景本书在开头部分已经讲过,化学反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并且指出,无论在实验室的烧杯、长颈瓶里,还是在工场大规模的设备中;无论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内部,还是在绵亘无垠的天体或深深的海洋,它们都是根据一个共同的原理发生的。
-
关键词
培养
学问
化学反应
实验室
生物体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18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7年第4期1-2,共2页
-
文摘
接触大自然每当我回忆儿童时代的时候,总要产生一种幻觉,耳边似乎又响起咣当、咣当的电车声。这是从大阪发车,绕过生驹山的北面,开往奈良的近几日本铁路奈良线的电车。比起"
-
关键词
大自然
奈良市
西大寺
和歌山
大阪府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19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7年第8期1-1,共1页
-
文摘
3.广泛学习的愿望运庆和仁王我本来是很喜欢观赏文物、游览名胜古迹的,每次外出,总要抽空到当地美术馆或博物馆转上一转。如果让我列出仍想一游的古迹,我会马上举出日本和国外几处古遗址的名字。在几次国外旅行中,昭和三十九年(一九六四)的土耳其之行至今记忆犹新。
-
关键词
地方史
《日本书纪》
伊兹密尔
土耳其
小学生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学问的创造之学习与思考
- 20
-
-
作者
福井谦一
戚戈平
李晓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7年第11期1-2,共2页
-
文摘
当然了,作为认识自然的方法之一,自然科学工作者还需要进行实验。问题在于,都同样依据这种模型进行实验,但对实验结果却常有不同的解释,甚至会完全不同,这种现象在当今的自然科学界是司空见惯的。为什么学者们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呢?首先因为模型的构成是因人而异的,其次,是由于每人对模型的逻辑处理不同,也会引起解释的不同,继而获得的信息也千差万别。
-
关键词
广义相对论
自然科学
爱因斯坦
逻辑处理
数学家
-
分类号
O4-09
[理学—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