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盖钧镒 许东河 +4 位作者 高忠 岛本义也 阿部纯 福士泰史 北岛俊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3-520,共8页
对全国栽培大豆不同地理、季节生态类型和一年生野生大豆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大量材料 ,进行形态、等位酶和细胞器 DNA RFL P性状等不受人工选择直接影响的中性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 :( 1)我国栽培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地理生态分化明... 对全国栽培大豆不同地理、季节生态类型和一年生野生大豆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大量材料 ,进行形态、等位酶和细胞器 DNA RFL P性状等不受人工选择直接影响的中性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 :( 1)我国栽培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地理生态分化明显 ,遗传距离较大 ;同一地理群体内存在季节生态分化 ,遗传距离相对较小 ;南方春豆与东北春豆熟期组相近 ,但其遗传距离大于与南方其他生态型的距离。 ( 2 )中国栽培大豆在地理上和季节上表现由晚熟型向早熟型进化的趋势 ,东北、黄淮栽培大豆各种生态型与本地区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大于与南方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 ,因而南方原始野生大豆可能是各地栽培大豆的共同祖先 ,南方原始栽培类型在向北方扩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出各种早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生态型 遗传演化
下载PDF
中国一年生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许东河 高忠 +5 位作者 田清震 盖钧镒 北岛俊二 福士泰史 阿部纯 岛本义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39-443,共5页
选用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年生野生大豆200 余份材料,从形态性状、等位酶标记和细胞器DNARFLP标记的遗传丰富度和遗传离散度两方面分析了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野生大豆天然群体存在着遗传分化,各地理... 选用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年生野生大豆200 余份材料,从形态性状、等位酶标记和细胞器DNARFLP标记的遗传丰富度和遗传离散度两方面分析了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野生大豆天然群体存在着遗传分化,各地理生态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同,南方群体最高,黄淮海群体次之,东北群体最低.南方为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也可能是起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 野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