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种珍贵树种对杉木林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禤俊卿 韦双 +3 位作者 陈亮 管凯华 杨梅 莫雅芳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52-259,共8页
以4种不同林型的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小叶桢楠、杉木×闽楠、杉木×缅茄)为研究对象,探讨纯林及其混交林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型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 以4种不同林型的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小叶桢楠、杉木×闽楠、杉木×缅茄)为研究对象,探讨纯林及其混交林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型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杉阔混交林营造以及持续健康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4种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0~20 cm)的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下层土壤(20~40 cm),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2)在同一土层,杉木×闽楠混交林的土壤pH、铵态氮含量最高,杉木×缅茄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最高,杉木×小叶桢楠混交林土壤的全磷、全钾含量最高,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土壤肥力因子之间存在较为显著(P<0.05)的相关关系,4种土壤酶活性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排序为杉木×小叶桢楠>杉木×缅茄>杉木纯林>杉木×闽楠.总体上看,杉木×小叶桢楠与杉木×缅茄混交林对林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可为杉木纯林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禤俊卿 范小虎 +1 位作者 于永辉 秦新育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2020—2022年,采用路线调查法和样方法,对广西高峰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物种组成、生活型、观赏型、外来植物、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方面进行调查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内共有观赏植物143科423属626种,其中野生种203种,栽培种423种... 2020—2022年,采用路线调查法和样方法,对广西高峰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物种组成、生活型、观赏型、外来植物、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方面进行调查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内共有观赏植物143科423属626种,其中野生种203种,栽培种423种;野生观赏植物的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栽培观赏植物则以乔木类型为主;观叶植物种类最多,观花植物次之;外来植物215种,在栽培观赏植物中占比将近50%;野生重点保护植物3种,引入栽培重点保护植物32种。并针对观赏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与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植物资源 观赏价值 高峰森林公园 广西
下载PDF
铝胁迫下苹果酸对灰木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禤俊卿 谢慈江 +3 位作者 石驭天 申礼凤 杨梅 何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7-33,共7页
为了解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e Blume)幼苗对酸铝复合胁迫的生理适应性,以灰木莲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苹果酸(0、5、10、15 mmol/L)和铝(0、60、120、150 mg/L)模拟酸铝复合胁迫,测定幼苗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 为了解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e Blume)幼苗对酸铝复合胁迫的生理适应性,以灰木莲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苹果酸(0、5、10、15 mmol/L)和铝(0、60、120、150 mg/L)模拟酸铝复合胁迫,测定幼苗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SOD、CAT活性。结果表明,相同铝浓度下,添加中低浓度苹果酸处理的灰木莲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普遍高于未添加苹果酸处理,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苹果酸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中低浓度的苹果酸(5、10mmol/L)能够增加中低铝浓度(60、120mg/L)处理下灰木莲的POD和CAT活性。10 mmol/L苹果酸能够有效缓解灰木莲受到的浓度为150 mg/L的铝胁迫,5 mmol/L苹果酸能够有效缓解灰木莲受到的浓度为60和120 mg/L的铝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铝胁迫 灰木莲 苹果酸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不同地点红锥幼林叶片-土壤C、N和P化学计量特征
4
作者 何春 谭长强 +4 位作者 莫雅芳 申礼凤 王家妍 申文辉 禤俊卿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为探讨不同地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林叶片-土壤碳(C)、氮(N)和磷(P)的化学计量关系,以广西昭平县(FL)、兴业县(LW)、宁明县(PYS)、兴宾区(WD)和西乡塘区(LHL)5个地点的红锥幼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红锥叶片及土壤的C、N和P含量,分... 为探讨不同地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林叶片-土壤碳(C)、氮(N)和磷(P)的化学计量关系,以广西昭平县(FL)、兴业县(LW)、宁明县(PYS)、兴宾区(WD)和西乡塘区(LHL)5个地点的红锥幼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红锥叶片及土壤的C、N和P含量,分析其分配及化学计量特征,为红锥人工林的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红锥幼林叶片平均C、N和P含量分别为465.8、12.1和0.68 g/kg;平均C∶N、C∶P和N∶P分别为39.9、821.0和21.1。0~60 cm土层土壤平均C、N和P含量分别为13.23、0.79和0.25 g/kg;平均C∶N、C∶P和N∶P分别为15.5、57.1和3.44。叶片与土壤C、N和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其中,PYS的红锥生长主要受N限制,WD、LW和FL的红锥生长主要受P限制,LHL的红锥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各地土壤可利用C、N和P均不足,建议增加土壤中有机质、N和P营养元素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营养 叶片营养 红锥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几个国外松引种及其种源试验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府生 甘德煜 禤俊卿 《广西林业科学》 1994年第2期82-86,共5页
从种子发芽、苗木生长、造林初期生长三个环节对马西姆松(Pinusmaximinoi)、卵果松(Pinusoocarpa)、墨西哥松(Pinuspatula)、台库努曼松(Pinuspatulatecunumannii... 从种子发芽、苗木生长、造林初期生长三个环节对马西姆松(Pinusmaximinoi)、卵果松(Pinusoocarpa)、墨西哥松(Pinuspatula)、台库努曼松(Pinuspatulatecunumannii)、湿×加F_1(Pinuselliottii×Pi-nuscaribaeavar.hondurensisF_1简称ECF_1)、湿×加F_2(Pinuselliotii×Pinuscaribaeavar.honduensisF_2,简称ECF_2)及湿地松(Pinuselliottiivar.elliottii)等共28个种源种子与湿地松(Pinuselliottii)种源广东台山的种子进行引种对比试验,选择其可能存在在适宜本试区生态环境的速生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松 种子 发芽 育苗 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