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说先秦盆类器的一种自名用字
1
作者 禤健聪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子諆盆(《殷周金文集成》10335号)旧释为“[皿于]”或“[血丁]”的自名用字,应分析为下半从“于”,作声符;上半则是盆类器物之象形。作为器名,可能与传世文献的“盎”有关。
关键词 盆类铜器 自名
下载PDF
三体石经古文“裼”与战国文字“■”辨议 被引量:5
2
作者 禤健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三体石经古文借"裼"为"狄","裼"从衣、易声,石经古文"易"旁省讹、移位而形近于"爪"。战国文字"■"从爪、从卒(衣),由甲骨文"■"字省写变异,是"卒"的... 三体石经古文借"裼"为"狄","裼"从衣、易声,石经古文"易"旁省讹、移位而形近于"爪"。战国文字"■"从爪、从卒(衣),由甲骨文"■"字省写变异,是"卒"的异体;"■"与"裼"无关,在战国文字中不读为"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石经古文 战国文字
下载PDF
《史记》释读札记二则 被引量:3
3
作者 禤健聪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地不爱宝,近世出土文献材料不断刊布,于字词、史实诸方面多可补传世文献之缺,今据战国出土文献之字词文例,释证《史记》二则,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史记》 札记 释读 出土文献 文献材料 传世文献 字词
下载PDF
释楚文字的“龟”和“■” 被引量:2
4
作者 禤健聪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4,共3页
The pape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an ancient character ’gui’ (龟) and reveals its morphological changes through histor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haracter ’min’ (黾) in Chu bamboo slips actuall... The pape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an ancient character ’gui’ (龟) and reveals its morphological changes through histor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haracter ’min’ (黾) in Chu bamboo slips actually represents ’gui’ (龟) and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some characters related to ’gui’ (龟) and ■,which is composed partially of ’gui’,is also propos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字 龟甘 考释
下载PDF
战国竹书《融师有成》校释 被引量:6
5
作者 禤健聪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8-90,共3页
在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融师有成》篇前三简中的"察"、"伺"、"侧"、"螭"等疑难古文字进行考释并拟补原简缺文的基础上,对这篇四字为句的韵文进行了释读,并引证了《山海经》中的类似记述。... 在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融师有成》篇前三简中的"察"、"伺"、"侧"、"螭"等疑难古文字进行考释并拟补原简缺文的基础上,对这篇四字为句的韵文进行了释读,并引证了《山海经》中的类似记述。《融师有成》作为迄今公布的战国竹书中唯一的一篇神话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师有成 竹书 神话文献
下载PDF
西辛战国墓银器铭文释读斠议 被引量:1
6
作者 禤健聪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对山东青州西辛战国墓所出银器铭文进行重新释读。原释"又卅"合文应为"■",即量名"升";"■"与齐陶文的"■"意义相同,表示校量验证的确认证明;"平"和"■(容)"分... 对山东青州西辛战国墓所出银器铭文进行重新释读。原释"又卅"合文应为"■",即量名"升";"■"与齐陶文的"■"意义相同,表示校量验证的确认证明;"平"和"■(容)"分别表示对银器容积的测定或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辛战国墓 银器铭文 [米升]
下载PDF
《老子》“罪莫大于可欲”校读 被引量:1
7
作者 禤健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6,共4页
根据传世与出土文献版本异文,结合古文字用字情况,可知今本《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的“可欲”是“甚欲”之误。“可”与“甚”在战国古文中形体相近,“甚欲”传抄讹误成“可欲”的时代当在汉初。是章“甚欲”“欲得”“不... 根据传世与出土文献版本异文,结合古文字用字情况,可知今本《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的“可欲”是“甚欲”之误。“可”与“甚”在战国古文中形体相近,“甚欲”传抄讹误成“可欲”的时代当在汉初。是章“甚欲”“欲得”“不知足”三句有语义递进关系,“甚欲”指过分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校读 罪莫大于可欲 讹误
下载PDF
释“■”并论“印”、“卬”、“色”诸字 被引量:1
8
作者 禤健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9,共6页
考证战国楚简的"■"为"印(抑)"字异体,其所从"土"旁为赘增形符。辨析"印"、"卬"、"色"的形体变迁:三字皆从"爪"从"卩","印"以上"爪&q... 考证战国楚简的"■"为"印(抑)"字异体,其所从"土"旁为赘增形符。辨析"印"、"卬"、"色"的形体变迁:三字皆从"爪"从"卩","印"以上"爪"下"卩"会意,"卬""色"则以左"爪"右"卩"会意;"卬""色"后世因形近易混而分化,至《说文》小篆,"卬"所从"爪"变作"匕","色"所从"爪"变作"人",形义关系遂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下载PDF
楚文字新读二则 被引量:1
9
作者 禤健聪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文是关于战国楚文字材料的二则札记,对大府镐铭的第二句作了新的释读,把楚简中一般读为“冢”的字改读为“豬”。
关键词 大府镐 楚简 字词 考释
下载PDF
战国楚简方言词语释证二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禤健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9期90-92,共3页
结合扬雄《方言》及古籍相关训诂材料,释证战国楚简文字中的古方言词语二则:将《曹沫之陈》的"散果"释为"散敤",为同义并列复合词,意指击伐;将包山楚简的容器名"■"释读为"■",是一种长颈大腹... 结合扬雄《方言》及古籍相关训诂材料,释证战国楚简文字中的古方言词语二则:将《曹沫之陈》的"散果"释为"散敤",为同义并列复合词,意指击伐;将包山楚简的容器名"■"释读为"■",是一种长颈大腹的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方言
下载PDF
战国文字“夨”旁变体辨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禤健聪 《古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360-362,共3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与今本《卷耳》篇"不盈倾筐"之"倾"对应的字(简6)作:整理者隶定为"■",谓:"从‘夨’从‘血’,‘倾’字异体。《说文·夨部》:‘夨,倾头也。’又《人部》:‘倾,仄也...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与今本《卷耳》篇"不盈倾筐"之"倾"对应的字(简6)作:整理者隶定为"■",谓:"从‘夨’从‘血’,‘倾’字异体。《说文·夨部》:‘夨,倾头也。’又《人部》:‘倾,仄也。’《厂部》:‘仄,侧倾也。’‘倾’‘仄’互训,所以‘’字可以从‘夨’表‘倾’义。"^(①)当可信。值得注意的是,安大简这个""字所从的"夨"旁,其"倾头"的特征已不明显,形近于"大";而"血"旁的最后一横笔则写得特别长,左半延伸到"夨"旁之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文字 安徽大学 互训 说文 《诗经》 异体 整理者 《卷耳》
下载PDF
高校资源协同融入的中学人文经典教育创新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禤健聪 《教育导刊》 2022年第1期24-27,共4页
人文经典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高校学术资源融入,大学与中学协同,实现人文经典研究与中学教育有机衔接、大学人文学者与中学语文教师的密切配合,创新中学人文经典教育模式,促进中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 人文经典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高校学术资源融入,大学与中学协同,实现人文经典研究与中学教育有机衔接、大学人文学者与中学语文教师的密切配合,创新中学人文经典教育模式,促进中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达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资源 协同融入 中学人文经典教育 创新
下载PDF
上博楚简“孔”字试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禤健聪 《古文字研究》 2012年第1期541-546,共6页
上博简《孔子诗论》、《鲁邦大旱》、《子羔》等三篇属同一抄手所为①,其"孔子"合文凡17见,作如下A形:■子羔9上博简整理者释为"孔子"②。但因最初仅公布了后来编为《孔子诗论》简1的一条简文,而字又写法奇特,前所... 上博简《孔子诗论》、《鲁邦大旱》、《子羔》等三篇属同一抄手所为①,其"孔子"合文凡17见,作如下A形:■子羔9上博简整理者释为"孔子"②。但因最初仅公布了后来编为《孔子诗论》简1的一条简文,而字又写法奇特,前所未见,故学者多有疑议,相继出现"卜子"(孔子弟子子夏,名卜商)③和"子上"(孔子曾孙、子思之子)④的推测,于字形与史实均各有所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孔子诗论》 上博楚简 整理者 孔子弟子
下载PDF
清末民国刊本龙舟歌俗字选释
14
作者 禤健聪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5期114-121,共8页
结合文例,从音、义两方面切入,释读龙舟歌唱词所见俗字十则,分析其结构方式及形成的过程、原因,以此窥见当时民间用字之一斑。
关键词 龙舟歌 俗字 粤方言 考释
下载PDF
铜器铭文识小录
15
作者 禤健聪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通过文义推勘、集例比较或形义分析,辨析两周铜器铭文字形七例,并就其中部分字词的释读提出意见。
关键词 铜器铭文 字形 辨析
下载PDF
说“■”
16
作者 禤健聪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52-55,共4页
通过战国秦汉筒帛文字材料与两周金文互相印证,将楚简读为"卫"的"(?)"字分析为从戈、"(?)(谷)"省声,"(?)"是表护卫义的"卫"的专字。
关键词 简帛 金文
下载PDF
清末民国粤曲说唱文献方俗语掇琐
17
作者 禤健聪 龚钰萍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0-74,共5页
清末民国时期,广府地区粤曲说唱表演繁盛,刊刻有大量曲词唱本,部分唱词具有浓厚的广府文化与粤方言特色。以《广州大典·曲类》为基础,结合其他粤方言文献材料,释析粤方言方俗语九则,或有裨益于粤方言和广府文化研究。
关键词 清末民国 粤方言 曲类 方俗语
下载PDF
粤方言俗语词辨源二则
18
作者 禤健聪 肖兰芳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粤方言中表示代人办事购物时虚报价钱从中得利的常用语词“打斧头”,来源于天九牌赌博用语;早期粤方言文献常见但今已不用的“文牛”一词,来源于“举”字俗体的字形拆解,为妓女别称“老举”的进一步衍化。
关键词 粤方言 俗语词 打斧头 文牛
下载PDF
《论语·为政》篇“殆”字辨义——兼说文言教学中的对文推义
19
作者 禤健聪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52-53,共2页
根据对文的关系,《论语·为政》15章"思而不学则殆"的"殆"当依王念孙说解释为"疑惑"。对文推义是训诂学上考释词义的重要方法,也是文言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论语》 对文 文言文教学
下载PDF
读楚简零识
20
作者 禤健聪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12,共7页
本文收录笔者考释楚简字词札记六则。包括读楚简《缁衣》的"(?)"为"(?)","(?)"为"(?)",认为"(?)"是一个写错的字,读楚简《老子》的"銛(?)"为"銛鉤",辨析楚系文... 本文收录笔者考释楚简字词札记六则。包括读楚简《缁衣》的"(?)"为"(?)","(?)"为"(?)",认为"(?)"是一个写错的字,读楚简《老子》的"銛(?)"为"銛鉤",辨析楚系文字"仁"、"信"的字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老子》 《缁衣》 “仁” “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