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喉罩通气在小儿声门下狭窄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禹二友 向珍 +4 位作者 吴磊 危思维 肖婷 杜真 王江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38-1041,1047,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喉罩控制通气在小儿声门下狭窄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52例因声门下狭窄行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喉罩控制...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喉罩控制通气在小儿声门下狭窄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52例因声门下狭窄行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喉罩控制通气方式,观察和记录患者入室后(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均顺利、安全完成介入手术,其中13例出现至少1次围术期不良事件(包括10例次胃胀气,5例次气道痉挛,4例次低氧血症)。平均手术时长(63.08±31.58)min,平均麻醉诱导时长(6.93±1.06)min。T1至T5各时间点HR、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至T5各时间点SpO_(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于手术开始时(T3)达到最高水平。结论小儿声门下狭窄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喉罩控制通气,有利于提高患者氧储备和手术耐受能力,减少手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声门下狭窄 介入手术 喉罩 控制通气 儿童
下载PDF
小儿全身麻醉拔管时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禹二友 赵静 童易如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02-504,共3页
临床麻醉工作通常分为3个时期,即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其中,以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拔除过程风险最大,拔管时机选择不当可导致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小儿全身麻醉拔管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麻醉工作通常分为3个时期,即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其中,以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拔除过程风险最大,拔管时机选择不当可导致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小儿全身麻醉拔管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拔管时机是指全身麻醉结束后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最佳时间。目前临床上全身麻醉拔管时机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即清醒后拔管、浅麻醉状态下拔管和深麻醉状态下拔管[1]。随着麻醉设备与药品的发展,麻醉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拔管时机有了新的认识。现就国内外关于小儿全身麻醉后拔管时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管时机 全身麻醉 小儿 呼吸道并发症 气管导管 麻醉状态 麻醉工作 麻醉诱导
下载PDF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补液对血糖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杜真 屈双权 +2 位作者 危思维 阳巧云 禹二友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新生儿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分别输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钠钾镁钙葡...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新生儿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分别输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补液。于术前和手术结束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观察患儿血糖、乳酸、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补液前后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术后血糖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儿的血p H值、BE值、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相比,醋酸钠林格注射液能够更好地维持新生儿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血糖水平,可作为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安全、有效的补液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腹腔镜手术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血糖 电解质 乳酸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期间无创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婷 禹二友 +1 位作者 朱义 王江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 SO_2),观察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r SO_2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患儿40例。将脑氧监护仪的双侧电极对称贴于患儿额部,采集两侧数据取平均值。记录气腹前、气腹后30 ...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 SO_2),观察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r SO_2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患儿40例。将脑氧监护仪的双侧电极对称贴于患儿额部,采集两侧数据取平均值。记录气腹前、气腹后30 min的r SO_2、Pa O_2、Pa CO_2、Pet CO_2、MAP、HR、Hb以及体温。结果与气腹前比较,Pa CO_2、Pet CO_2于气腹后30 min均显著性增加(P<0.05)。气腹前后,r SO_2、Pa O_2、Hb、HR、MAP、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CO_2气腹期间,虽二氧化碳分压增加,但气腹对脑氧饱和度会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腹腔镜 气腹 脑氧饱和度 儿童
下载PDF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麻醉方法与通气方式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静 禹二友 童易如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00-403,共4页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症,具有很大的风险[1,2],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3岁以下最多见,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3]。小儿气道异物的取出不仅要保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还要提供外科医生足够的视野进行手术操作[4]...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症,具有很大的风险[1,2],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3岁以下最多见,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3]。小儿气道异物的取出不仅要保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还要提供外科医生足够的视野进行手术操作[4],且麻醉过程中喉部的应激反应会引起异物堵塞气管、发生喉痉挛而导致死亡[5],因此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及术中的通气方式对治疗效果、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儿的死亡率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异物取出术 通气方式 麻醉方法 小儿 儿童意外伤害 支气管异物 应用 手术操作
下载PDF
术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向珍 危思维 +2 位作者 禹二友 陈政 杜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前用药对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9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前用药对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9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术前用药组,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儿术前焦虑、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入手术室时后5 min(T_(1))、置入喉罩后5 min(T_(2))、手术开始后5 min(T_(3))、拔出喉罩后5 min(T_(4))、入麻醉恢复室后5 min(T_(5))时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T_(1)、T_(2)、T_(3)、T_(4)、T_(5)、出恢复室时的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诱导时、术后24 h时的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2 d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可缓解患儿围术期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了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外科学 结扎术/方法 右美托咪啶/药理学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中麻醉深度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向珍 危思维 +3 位作者 禹二友 吴磊 陈政 杜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中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麻醉下隐匿型阴茎整复术及尿道成形+阴茎屈曲矫正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中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麻醉下隐匿型阴茎整复术及尿道成形+阴茎屈曲矫正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6~12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4组:C组(生理盐水组)、D1组(右美托咪定0.25μg·kg^(-1)·h^(-1))、D2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和D3组(右美托咪定0.75μg·kg^(-1)·h^(-1)),每组各30例。均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后在超声引导下行骶管阻滞麻醉。记录右美托咪定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除喉罩时(T6)、呼之争眼时(T7)以及定向力恢复时(T8)共9个时间点的麻醉深度监测数值,记录患儿术中各时间点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o)、心率(heart rate,HR)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第2天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随访,了解患儿是否出现术中知晓或其他术后精神、行为改变等。结果四组患儿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D3组BIS值在T1、T2、T3、T4、T5时间点较C组和D1组均明显降低(P<0.05);D3组在T4、T5时间点的BIS值明显低于D2组(P<0.05);D1组在T0~T8各时间点的BIS值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术中的ETsevo变化:术中T1、T2、T3、T4、T5、T6各时间点,D2和D3组的ETsevo均较C组和D1组明显降低(P<0.05),除T2时间点,D1组在T0、T1、T3、T4、T5、T6的ETsevo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和D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术中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C组相比,D1、D2和D3组在T3、T4、T5、T6的MAP明显降低(P<0.05);D1、D2和D3组患儿的HR在T3、T4、T5、T6时间点明显低于C组(P<0.05);D3组患儿的HR在T6~T83个时间点均低于C、D1和D2组(P<0.05)。四组患儿无一例出现术中知晓以及术后精神、行为改变。结论儿童术中持续泵入0.25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不会影响七氟醚麻醉的深度;超过0.5μg·kg^(-1)·h^(-1)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可能会增加术中七氟醚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七氟醚 投药和剂量 麻醉和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