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组织工程建构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难点 被引量:8
1
作者 唐圆 刘湘华 +1 位作者 刘丹 禹华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295-1304,共10页
背景:组织工程构建技术是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周围神经治疗领域有着良好的前景。目的:总结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学构建技术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5... 背景:组织工程构建技术是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周围神经治疗领域有着良好的前景。目的:总结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学构建技术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关于组织工程构建技术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神经导管支架,生物活性,周围神经损伤"或"Tissueengineering,Nervescaffold,Bioactivity,Peripheralnervedefec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初检得到156篇文献,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组织工程修复的两个要素是神经支架材料的选择和生物功能化。构建神经的支架材料包括可降解和非可降解两大类,通常需要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相应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其力学性能、表面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等直接影响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生物功能化的主要生物活性因子包括支持细胞,种子蛋白和神经营养因子,将这些生物活性因子接种在神经导管支架材料上,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与功能替代。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的研究重点在于导管、细胞与生长因子的综合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成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学术探讨 组织工程 神经导管支架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导电性 生物活性 神经营养因子 支持细胞 种子蛋白 周围神经损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组织构建图片文章
下载PDF
KA1亚受体在内质网应激致海马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袁磊 龚济钦 +5 位作者 张海霞 钱诗蕾 徐斌 曾杰 赵娟 禹华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究KA1亚受体的表达上调在内质网应激致海马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将7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红藻氨酸组(KA组)、衣霉素组(TM)500μg/ml组、TM1000μg/ml组和TM2000μg/ml组,海马内注射KA或不同浓度TM,不同时间段(1、2、3... 目的探究KA1亚受体的表达上调在内质网应激致海马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将7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红藻氨酸组(KA组)、衣霉素组(TM)500μg/ml组、TM1000μg/ml组和TM2000μg/ml组,海马内注射KA或不同浓度TM,不同时间段(1、2、3、4、5、8、12 h)灌注取脑,灌注取脑前进行Bederson体征评分,全脑切片FJB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KA组第3、4、5、8h和TM2000μg/ml组第4、5小时,Bederson体征评分表明中枢神经功能出现明显损伤,FJB染色示海马内细胞死亡增加,免疫组化示KA1和P-e IF2α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海马内注射KA或TM后结果显示内质网应激中有KA1的表达,在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膜外受体KA1可能首先接受凋亡信号,并向细胞内传导,引起内质网功能紊乱,诱发内质网应激,并进一步促使神经元调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1亚受体 红藻氨酸 衣霉素 内质网应激 糖尿病脑病 海马 脑立体定位 Bederson体征评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杰 罗玥佶 +3 位作者 禹华旭 李广意 陈丹娜 朱力宇 《基础医学教育》 2011年第12期1048-1050,共3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让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地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成果,并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这是当前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工...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让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地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成果,并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这是当前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点。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中,进行一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尝试和探索,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下载PDF
红藻氨酸诱导内质网应激模型的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袁磊 张海霞 +5 位作者 钱诗蕾 徐斌 龚济钦 刘湘华 唐园 禹华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6期5861-5867,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海马内注射红藻氨酸海可诱发兴奋性红藻氨酸受体KA1亚受体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标志物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表达增加并伴随细胞死亡。目的:探讨红藻氨酸海马内注射后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机制。方...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海马内注射红藻氨酸海可诱发兴奋性红藻氨酸受体KA1亚受体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标志物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表达增加并伴随细胞死亡。目的:探讨红藻氨酸海马内注射后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机制。方法:取昆明小鼠32只,将0.15 nmol红藻氨酸注入海马CA1区域,注射时间为60 s。分别于红藻氨酸注射后第1,2,3,4,5,6,8,12小时灌注取脑,灌注取脑前进行Bederson体征评分,然后行全脑切片FJB染色分析与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结果与结论:1红藻氨酸注射后第3,4,5,6,8小时,Bederson体征评分表明中枢神经功能出现明显损伤,FJB染色示小鼠海马内神经元死亡明显;注射后第1,2,12小时,Bederson体征评分中枢神经功能未见明显损伤,FJB染色小鼠海马神经元死亡结果不明显。2根据FJB结果,取第3,8小时的脑片做免疫组化。海马内注射红藻氨酸后导致海马神经元中KA1和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在相同的时间点表达明显上调,将KA1与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图片结果进行叠加处理,两者完全重合,表明KA1的表达和内质网应激发生在同一个神经细胞内。结果表明红藻氨酸首先诱导了兴奋性膜上受体KA1表达的上调,其KA1的表达上调可能引起细胞内质网功能紊乱,导致内质网应激反应,并进一步促进了神经细胞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修复重建 移植 内质网应激 糖尿病脑病 免疫荧光双标记 KA1亚受体 ADOBE Photoshop CS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娟 周正艳 +2 位作者 蔡超群 禹华旭 周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45例AD患者和48例健康老年人的MTHF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AD患者MTHFR基因677位点的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D组和对照组间C、T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组中,T基因的频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中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不是AD发病的致病因素,但可能对AD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红藻氨酸受体与神经退行性变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袁磊 龚济钦 +4 位作者 张海霞 徐斌 钱诗蕾 李广意 禹华旭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研究表明,红藻氨酸受体(KARs)在神经退行性变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活化KARs可引起该受体的过度表达,从而使神经细胞死亡。研究KARs的作用机制,可为临床治疗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提供治疗的靶点。
关键词 红藻氨酸受体 神经兴奋毒性 神经退行性变疾病 癫痫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以内质网应激浅谈糖尿病及其并发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磊 徐斌 +4 位作者 张海霞 钱诗蕾 龚济钦 段雄 禹华旭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380-384,共5页
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ERS)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脑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结果发现,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组织内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地研究... 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ERS)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脑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结果发现,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组织内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地研究与治疗方法地改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脑病 内质网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下载PDF
自体猪血体外常温持续灌流离体肝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向开敏 禹华旭 +1 位作者 袁金忠 李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研究体外闭合环路内自体猪血常温血液持续循环灌注器官96 h并维持较好结构和功能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8个猪肝脏分别在体外闭合管路内用自体猪血灌注,均持续96 h。实验中需行切肝、低温保存、静脉置管、常温灌注、血液氧合。通过代... 目的研究体外闭合环路内自体猪血常温血液持续循环灌注器官96 h并维持较好结构和功能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8个猪肝脏分别在体外闭合管路内用自体猪血灌注,均持续96 h。实验中需行切肝、低温保存、静脉置管、常温灌注、血液氧合。通过代谢、合成、血流动力学、组织学参数来评价实验中猪肝的活力。结果经过96 h自体猪血常温血液体外灌注之后,体外肝脏维持了正常生理水平的pH和电解质,肝脏合成功能(补体和V因子)持续存在。血流动力学参数保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脏细微和整体结构保存完好。结论自体猪血体外灌注离体肝脏96 h并维持较好的存活状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 自体血 体外灌流 肝衰竭 器官保存
下载PDF
色素失禁症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磊 段雄 +5 位作者 张学圆 李宏新 龚晴意 张海霞 禹华旭 洪家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8-429,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岁1个月余,躯十四肢黑褐色沉着斑加重3d。患儿出生后第5灭时发热,双手背部出现绿豆大小的红斑未见明显水疱,且双上肢、躯干、双下肢相继出现上述红斑,随后斑块逐渐增大,部分融合,呈大片泼墨状、条状、旋涡状...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岁1个月余,躯十四肢黑褐色沉着斑加重3d。患儿出生后第5灭时发热,双手背部出现绿豆大小的红斑未见明显水疱,且双上肢、躯干、双下肢相继出现上述红斑,随后斑块逐渐增大,部分融合,呈大片泼墨状、条状、旋涡状的灰褐色和黑色硬痂样色素沉着斑,累及双上肢、躯干、双下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失禁症 色素沉着斑 临床资料 双上肢 双下肢 手背部 患儿 红斑
下载PDF
小鼠活体灌注显示细微脑血管的方法
10
作者 李广意 曾杰 +2 位作者 赵娟 刘一舟 禹华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6-418,共3页
灌注、铸型技术是向动物身体管道内注入填充剂,显示管腔脏器解剖学形态的常用方法。目前脑血管灌注技术多用于人体解剖,有少量对死亡后的小鼠进行脑血管灌注的文献报道,而目前没有对活体小鼠进行脑血管灌注的报道。
关键词 脑血管灌注 灌注技术 小鼠 活体 解剖学形态 铸型技术 常用方法 人体解剖
下载PDF
KA1表达再分布对神经元兴奋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东华 刘湘华 +5 位作者 曾杰 唐圆 曾文静 罗紫照 雷艳林 禹华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87-290,共4页
背景:特异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过度活化时便发生细胞的兴奋性中毒,有关NMDA受体和AMPA受体活化致细胞兴奋性中毒死亡通路较为明确,但关于红藻氨酸(Kainate,KA)受体的功能到目前为止仍未明了。目的:探究小鼠海马内注射KA之后KA1受... 背景:特异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过度活化时便发生细胞的兴奋性中毒,有关NMDA受体和AMPA受体活化致细胞兴奋性中毒死亡通路较为明确,但关于红藻氨酸(Kainate,KA)受体的功能到目前为止仍未明了。目的:探究小鼠海马内注射KA之后KA1受体的再分布状况对中枢神经元兴奋性中毒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海马内注射KA或PBS,2h后进行Bederson体征评分、全脑切片免疫组化分析和死亡神经元检测。结果与结论:海马内注射KA2h后,Bederson体征评分表明中枢神经功能出现明显损伤;KA1受体表达的变化主要出现在海马CA1和CA3区,在CA1区的表达上调明显,并开始出现神经元死亡,4~6h后可见大量神经元死亡。结果表明KA促使KA1受体亚单位在海马神经元CA区重新分布,增加神经元对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敏感性,导致神经细胞死亡,中枢神经功能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氨酸受体 Bederson评分 兴奋毒性 海马 CA区
下载PDF
罕见胃形态变异一例
12
作者 袁磊 张海霞 +4 位作者 杨敏 龚济钦 徐斌 钱诗蕾 禹华旭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60-160,F0003,共2页
在我校病理陈列馆标本整理过程中发现1例胃形态明显变异的标本。于万方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均未捡索到有关胃形态变异的文章。查阅《系统解剖学》^[1]和《局部解剖学》^[2]、徐群渊主译《格氏解剖学》第39版^[3]、李云庆主译... 在我校病理陈列馆标本整理过程中发现1例胃形态明显变异的标本。于万方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均未捡索到有关胃形态变异的文章。查阅《系统解剖学》^[1]和《局部解剖学》^[2]、徐群渊主译《格氏解剖学》第39版^[3]、李云庆主译《临床应用解剖学》第4版^[4]皆未见该类型胃形态的记载。考虑到该类型胃形态变异的罕见性,可为胃解剖数据的收集和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本文就该例胃的解剖数值与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变异 胃形态 《局部解剖学》 《临床应用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PUBMED 体质调查 解剖数据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瘤病与乳腺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13
作者 禹华旭 丁国良 《衡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瘤病 乳腺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膜外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14
作者 禹华旭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58-159,共2页
腹膜外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体会禹华旭(衡阳市中心医院二外科,衡阳,421001)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多发病,腹股沟斜疝手术占所有疮的90%[1]以上。多年来虽然在手术方法有了许多改进,但对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 腹膜外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体会禹华旭(衡阳市中心医院二外科,衡阳,421001)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多发病,腹股沟斜疝手术占所有疮的90%[1]以上。多年来虽然在手术方法有了许多改进,但对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很不理想。例如手术后并发肠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脑病:起病隐匿机制复杂的并发症 被引量:4
15
作者 冷一平 禹华旭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4-1145,共2页
糖尿病脑病(DE)是由糖尿病所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该病起病隐匿且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逐年升高。降低DE的发病率,必须在控制糖尿病本身发生发展的同时,明确其发病机制并加以干预。
关键词 糖尿病脑病 海马 细胞凋亡 兴奋性递质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长沙市岳麓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调查
16
作者 邓思敏 钟巍 +8 位作者 禹华旭 高劲松 胡孝洪 罗海莲 肖海英 李佳森 扈凤平 龙一兵 熊燕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调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地区不同乡镇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方法:2011年5月采集长沙市岳麓地区境内鸡、鸭、猪、牛等家畜家禽的粪便标本307份,按国标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并采用PCR对分离菌株O157的抗... 目的:调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地区不同乡镇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方法:2011年5月采集长沙市岳麓地区境内鸡、鸭、猪、牛等家畜家禽的粪便标本307份,按国标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并采用PCR对分离菌株O157的抗原特异性基因rfb EO157进行检测。结果:307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6份,总阳性率为1.95%(6/307),其中散放的鸡、鸭、猪带菌阳性率分别为1.67%(3/180)、14.29%(1/7)、2%(2/100)。且分离的6株大肠埃希菌O157∶H7特异性基因rfb EO157均为阳性。结论:长沙市岳麓地区家畜家禽已存在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对疫情的分析和疫情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宿主动物 岳麓地区 带菌情况 调查
原文传递
糖尿病脑病:起病隐匿机制复杂的并发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冷一平 禹华旭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7-29,共3页
糖尿病脑病(DE)是由糖尿病所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该病起病隐匿且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逐年升高。降低DE的发病率,必须在控制糖尿病本身发生发展的同时,明确其发病机制并加以干预。
关键词 糖尿病脑病 海马 细胞凋亡 兴奋性递质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赵娟 周正艳 +2 位作者 蔡超群 禹华旭 周毅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45例AD患者和48例健康老年人的MTHF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AD患者MTHFR基因677位点的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D组和对照组间C、T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组中,T基因的频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中MTHFR基因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77C→T突变)不是AD发病的致病因素,但可能对AD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阿尔茨海默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