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SF-ctDNA与TIF-ctDNA检测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禹金良 盛致远 +3 位作者 高玉帅 闫兆月 孙勇 步星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17-822,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来源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肿瘤间质液(tumor interstitial fluid,TIF)ctDNA检测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复发监测、肿瘤标志物及靶向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来源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肿瘤间质液(tumor interstitial fluid,TIF)ctDNA检测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复发监测、肿瘤标志物及靶向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12例脑胶质瘤患者CSF标本、TIF标本及血液标本。CSF标本、TIF标本进行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ctDNA突变,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胚系突变检测,二者对比筛选出肿瘤突变基因。与临床资料结合,对胶质瘤患者CSF-ctDNA与TIF-ctDN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检测到57种基因变异类型共209个,标本总平均突变数为8.7个,CSF-ctDNA平均突变数为4.3个,TIF-ctDNA平均突变数为13个。9例CSF-ctDNA检测阳性率为(75.0%)、11例TIF-ctDNA检测阳性率(91.6%)。同1例患者ctDNA浓度TIF标本高于CSF标本,TIF标本ctDNA平均浓度(3.38 ng/μL)高于CSF标本中ctDNA平均浓度(0.58 ng/μL)。ctDNA检测发现肿瘤基因突变,较影像学发现复发时间平均提前2.9个月。突变基因PIK3CA、PTEN、KRAS、EGFR、TP53、NF1、BRCA1、BRCA2、TSC1、TSC2、IDH1、CDKN2A匹配到靶向潜在获益药物,突变基因PIK3CA、KRAS、EGFR匹配到潜在耐药药物。结论:CSF-ctDNA与TIF-ctDNA能够比影像学更早发现肿瘤复发,是一种可行的能够在肿瘤的发生和复发的过程反复检测、筛选胶质瘤标志物的方法,对胶质瘤患者基因诊断及靶向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作用。相对于CSF-ctDNA,TIF-ctDNA检测获得样本ctDNA浓度更高,检测患者基因平均突变数更多、检测阳性率与检测效力更高,能够提供更多、全面的肿瘤基因组信息,适合临床用于获取胶质瘤的基因表达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循环肿瘤DNA 脑脊液 肿瘤间质液 胶质瘤 二代基因测序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经鼻脑靶向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念宣 胡森 +4 位作者 高玉帅 禹金良 盛致远 李凡 步星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经鼻脑靶向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进行手术的脑出血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和...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经鼻脑靶向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进行手术的脑出血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GF经鼻腔给药,1次/d,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前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体积、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9%)显著优于对照组(73.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周围组织水肿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SF水平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但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经鼻脑靶向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症状,且创口微小,降低体内炎症反应,通过鼻腔给药,可以使NGF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状况,有利于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神经生长因子 血脑屏障
下载PDF
肿瘤原位液中肿瘤来源DNA实时监测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替莫唑胺诱导超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步亚鸽 盛致远 +6 位作者 禹金良 高玉帅 闫兆月 邓开元 吴双 许森森 步星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294-3299,共6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原位液(tumor in situ fluid,TISF)来源的肿瘤DNA(tumor-derived DNA)测序实时监测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诱导超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 目的:探讨脑肿瘤原位液(tumor in situ fluid,TISF)来源的肿瘤DNA(tumor-derived DNA)测序实时监测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诱导超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的21例GBM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术后TMZ辅助治疗期间的TISF标本和CSF标本,共50个样本(4个CSF、19个组织标本、27个TISF),从TISF和CSF中提取无细胞DNA(cell-free DNA,cfDNA)进行肿瘤来源DNA靶向测序,表征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基因组景观,并与肿瘤组织标本测序结果对比,鉴定出在术后TMZ辅助化疗期间基因组发生超突变的GBM患者。结果:21例GBM患者平均年龄(53.2±13.5)岁,18例为IDH野生型,3例为IDH突变型,初始MGMT甲基化均阳性。共检测到67个不同基因的785个突变,每个个体平均突变数为15.7,最常见的改变基因为TP53(35%)、NF1(33%)、TSC2(29%)、PTEN(27%)、PTCH1(23%),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65%),其次是多重突变(13%)和移码突变(12%)。与初始肿瘤组织标本测序结果对比,共有2例患者经TISF肿瘤来源DNA测序检测出在用药期间发生基因组超突变,并证实为TMZ诱导产生的超突变。结论:通过TISF肿瘤来源DNA在体动态监测,可实时在体表征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肿瘤基因景观及监测替莫唑胺诱导的超突变,通过基因组分析,早期发现肿瘤耐药,提示临床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原位液 基因组景观 替莫唑胺 超突变 脑脊液
下载PDF
带肌蒂颅脑修复成形术联合NGF经鼻脑靶向治疗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玉帅 步星耀 +3 位作者 闫兆月 孙勇 禹金良 盛致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1497-1502,共6页
目的探讨带肌蒂颅脑修复成形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经鼻脑靶向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行带肌蒂颅脑修复成形手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带肌蒂颅脑修复成形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经鼻脑靶向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行带肌蒂颅脑修复成形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GF经鼻腔滴注,对损伤脑组织靶向神经营养修复治疗。应用CT脑灌注及FIM评分、GOS评分来评估治疗后2组脑血流循环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缺损侧皮质区CBF(71.90±12.38)、CBV(8.65±1.73)分别较治疗前CBF(60.37±13.03)、CBV(6.86±1.82)显著增加(P<0.01);两侧基底节区和丘脑相关区域治疗后较治疗前脑血流灌注相关数值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FIM评分、GOS评分明均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带肌蒂颅脑修复成形术联合NGF经鼻脑靶向治疗颅脑损伤,恢复了颅腔内环境和颅内压力的稳态,显著增加了缺损侧的脑血流灌注,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脑修复 神经生长因子 经鼻脑靶向 宝石CT脑灌注
下载PDF
脑脊液ctDNA液体活检在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禹金良 闫兆月 +3 位作者 盛致远 孙勇 高玉帅 步星耀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6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tDNA活检在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收集25例影像学确诊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脑脊液标本及血液标本。对于组织标本、脑脊液标本进行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 目的探讨脑脊液ctDNA活检在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收集25例影像学确诊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脑脊液标本及血液标本。对于组织标本、脑脊液标本进行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ctDNA突变,对于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胚系突变排除检测,筛选出肿瘤突变基因。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脑脊液和肿瘤组织的基因改变,比较组织标本和脑脊液检测结果。结果脑脊液ctDNA突变与肿瘤组织DNA的一致性较高,相比组织能检测出更全面的肿瘤分子信息。IDH1突变大多存在于低级别星型细胞瘤胶质瘤患者中,他们平均年龄更年轻。TP53和PTEN的突变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之中更常见。BRAF基因的重排发现存在于髓母细胞瘤中。结论脑脊液ctDNA活检可有效检测出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术后动态监测脑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对预测复发、靶向药物筛选有益,可作为液体活检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CT-DNA 脑脊液 脑恶性肿瘤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替莫唑胺联合甲氨蝶呤同步会师放化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玉帅 闫兆月 +5 位作者 禹金良 盛致远 孙勇 李治晓 马春晓 步星耀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2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替莫唑胺联合甲氨蝶呤同步会师放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胶质母细胞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2组均行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对照组采用放疗同步辅助替莫唑胺化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替莫唑胺联合甲氨蝶呤同步会师放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胶质母细胞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2组均行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对照组采用放疗同步辅助替莫唑胺化疗,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联合甲氨蝶呤同步会师放化疗。记录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期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17.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4个月)及术后12、24个月患者生存率(73.3%、33.3%)均高于对照组(15.1个月、6.8个月、61.5%、23.1%)(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反应及一般症状发生率(16.7%、20.0%、3.3%、10.0%、13.3%)与对照组(19.2%、19.2%、3.8%、7.7%、1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替莫唑胺联合甲氨蝶呤同步会师放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甲氨蝶呤 替莫唑胺 会师化疗 间质化疗
原文传递
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切除鞍底、蝶窦修复重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玉帅 冯淼淼 +4 位作者 步星耀 闫兆月 胡森 禹金良 盛致远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3期1-4,8,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经鼻蝶显微手术中应用自体骨修复重建鞍底、蝶窦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例共213例,其中术中未行鞍底、...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经鼻蝶显微手术中应用自体骨修复重建鞍底、蝶窦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例共213例,其中术中未行鞍底、蝶窦修复重建病例97例(对照组),术中行自体骨鞍底、蝶窦修复重建病例116例(观察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及术后脑脊液漏及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MRI、CT检查提示鞍底、蝶窦骨质侵犯破坏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临床疗效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χ^2=8.691,P=0.003);观察组逆行性感染的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42,P<0.05)。结论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切除术中应用自体骨修复重建鞍底、蝶窦,恢复正常解剖结构,显著降低术后脑脊液漏、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鼻蝶入路 自体骨 鞍底蝶窦重建 脑脊液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