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器回火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2
1
作者 禹金龙 戴国伟 《能源与节能》 2014年第2期33-34,共2页
介绍了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余能发电厂锅炉的工艺情况和燃烧器回火原理,结合案例对燃烧器回火事故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已经实施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 燃烧器 回火 分析 措施
下载PDF
变负荷机组锅炉经济连续排污流量的确定
2
作者 禹金龙 仲根贵 +1 位作者 戴国伟 刘涛 《冶金动力》 2014年第9期50-52,共3页
通过开展变负荷机组的热化学实验,监督不同负荷工况下的汽水品质,确定较为经济的锅炉连续排污流量,对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关键词 变负荷 连排 效益
下载PDF
煤气锅炉风机变频器故障导致发电机组停机解决方案
3
作者 禹金龙 戴国伟 刘涛 《冶金动力》 2014年第6期14-15,共2页
通过介绍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余能发电厂煤气锅炉的工艺情况,对风机变频器故障引起锅炉停炉进而导致机组停机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解决方案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 变频器 故障 分析 措施
下载PDF
余能发电厂的节能措施与潜力
4
作者 禹金龙 《冶金动力》 2016年第6期47-49,共3页
介绍了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余能发电厂目前已经采取的节能措施,结合机组负荷变化的特性,分析了潜在的节能项目,指出了节能的方向。
关键词 发电厂 节能 余热
下载PDF
电厂海水循环冷却系统的节能节支实践和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国伟 禹金龙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3年第4期24-26,共3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A电厂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已经实施的节能节支方法,并对未来计划实施的更多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 电厂 海水 节能 节支
下载PDF
烧结环冷余热锅炉效率降低原因分析与措施
6
作者 岳洪 刘涛 +1 位作者 禹金龙 陶红卫 《冶金动力》 2015年第4期36-38,41,共4页
针对宁钢1#烧结烧结产能降低后,环冷余热锅炉效率降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环冷密封与保温的措施,提高了风温和锅炉出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烧结 余热锅炉 效率 原因 措施
下载PDF
巧改低加热力系统,提高供热余能机组热效率
7
作者 戴国伟 禹金龙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2期162-163,共2页
作者介绍了二台机组低加热力系统改造的3个案例,改造思路独特,改造非常成功。
关键词 电厂 低加 热效率
下载PDF
地方电站汽轮机专业初设审查的经验探讨
8
作者 戴国伟 禹金龙 《能源与节能》 2013年第10期30-32,共3页
以一台65 MW超高压一次再热机组为例,总结了作者参与地方电站汽轮机专业初设审查的经验,提出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 汽轮机 初设 审查
下载PDF
余能发电厂燃气锅炉脱硫除尘改造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德坤 白宗正 +1 位作者 胡国安 禹金龙 《冶金动力》 2022年第3期99-102,共4页
介绍了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余能发电机组的负荷变化情况及燃气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的特点,确定采用碳酸氢钠干法脱硫配套布袋除尘工艺。介绍了碳酸氢钠干法脱硫及布袋除尘工艺的原理、流程,分析了运行效果,指出实现超低排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燃气锅炉 脱硫 干法
下载PDF
牛源性非O157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禹金龙 董晨 +4 位作者 王娴静 姬赛赛 付文静 胡洁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对牛粪及牛肉中的非O157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非O157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参考USDA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初步筛... 目的:对牛粪及牛肉中的非O157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非O157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参考USDA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初步筛选,检测O抗原(O157、O121、O111、O103、O26),阳性样本用选择性显色培养基rainbow agar分离纯化,可疑菌株用多重PCR方法鉴定O抗原,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H抗原,并采用血清凝集实验进行验证,确认的阳性菌株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检测。结果:在153份牛粪和49份牛肉样本中,共40份样品检出1个或多个O血清型阳性,牛粪检出率高于牛肉,非O157阳性率为19.3%,O157的阳性率为0.50%;经分离纯化后,共鉴定出阳性菌株30株,其中O26最多占73.3%,O121、O103、O157分别占16.7%、6.7%、3.3%。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自牛肉的2株O26:H11,一株stx1、hly阳性,另一株hly阳性,分离自牛粪的1株O26:H11携带hly基因,因此30株菌株中带毒菌株阳性率为10.0%,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4%。结论:牛粪和牛肉中非O157大肠杆菌的污染率明显高于O157,尤其是O26:H11血清型最高,且检出含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这提示零售牛肉市场存在非O157大肠杆菌污染的安全风险,我国应该加强对非O157大肠杆菌的检测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57大肠杆菌 牛粪 牛肉 污染状况 毒力基因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与氩气混合气配制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禹金龙 张观海 +1 位作者 傅铸红 茹高艺 《低温与特气》 CAS 2019年第4期29-32,共4页
通过重量法配制二氧化碳与氩气混合气,配制浓度范围大,量值准确,工艺流程简单,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方法可以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重量法 配制 精度
下载PDF
乙硼烷制备和纯化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禹金龙 傅铸红 陈艳珊 《低温与特气》 CAS 2018年第4期22-26,共5页
乙硼烷作为最简单的硼氢化合物、典型的"缺电子"化合物,主要用作P-型半导体芯片生产中的掺杂剂。简述乙硼烷的理化性质,并介绍乙硼烷产品的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
关键词 乙硼烷 制备 纯化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超高压诱导大肠杆菌O157:H7亚致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孔晓雪 韩衍青 +4 位作者 付勇 姬赛赛 王娴静 禹金龙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5-141,共7页
超高压作为一种应用日趋广泛的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对食源性大肠杆菌O157:H7有显著的致死作用,但对其致死效应缺乏快速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其致死机制也需进一步证实。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传统培养方法,评价了超高压对大肠杆菌O157:H7... 超高压作为一种应用日趋广泛的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对食源性大肠杆菌O157:H7有显著的致死作用,但对其致死效应缺乏快速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其致死机制也需进一步证实。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传统培养方法,评价了超高压对大肠杆菌O157:H7的致死效应,并通过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分析了超高压处理后菌体细胞微观结构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超高压对大肠杆菌O157:H7的致死机制。结果表明: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超高压处理后不同生理状态的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进行分析和分选,且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精确度;400 MPa的超高压处理对大肠杆菌O157:H7有明显的损伤和致死效果,菌体细胞出现严重变形,部分细胞的细胞膜出现破裂;500 MPa处理时,致死效应更加明显,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质膜严重分离,光透明区出现大量辐射丝状物。菌体细胞膜完整性丧失很可能是超高压诱导大肠杆菌O157:H7致死的主要原因,即使经过500 MPa的超高压处理,依然有不少大肠杆菌O157:H7菌体细胞处于亚致死状态,这部分亚致死状态的细菌是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潜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超高压 流式细胞术 亚致死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酸应激对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娴静 董晨 +4 位作者 禹金龙 胡洁 付文静 张苏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7,共7页
本实验探究较长时间酸应激对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首先采用微孔板联合结晶紫染色法比较大肠杆菌O157:H7不同菌株黏附性能差异,分析不同黏附力菌株菌膜形成曲线,进而选择代表菌株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在较长时间酸应激时其... 本实验探究较长时间酸应激对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首先采用微孔板联合结晶紫染色法比较大肠杆菌O157:H7不同菌株黏附性能差异,分析不同黏附力菌株菌膜形成曲线,进而选择代表菌株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在较长时间酸应激时其菌膜的形成规律,最后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比较黏附力不同的菌株在酸性环境下菌膜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4株菌株黏附能力有差异;不同黏附力菌株均在2 h开始产生黏附现象,但菌膜形成曲线有明显差异。以中等黏附力菌株ATCC43895作为代表菌株进行酸应激实验,结果表明pH值越低菌膜形成量越少,pH值相同时乳酸对浮游菌数和菌膜形成的抑制效应显著高于盐酸(P<0.05)。CLSM观察结果表明,成膜能力较强的菌株J29和较弱的菌株CICC21530在中性和酸性培养液中均能形成一定结构的生物菌膜,但前者的菌膜形成量多于后者,酸性条件对成膜过程有抑制作用。提示乳酸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菌膜形成过程,可为食品实际加工中该菌菌膜的消除技术提供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生物菌膜 乳酸 应激
下载PDF
牛源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及其耐酸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文静 姬赛赛 +3 位作者 禹金龙 张苏 徐媛媛 江芸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共6页
为比较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产毒菌株耐受盐酸和乳酸的差异性,首先采集309份牛粪及牛肉样,进行菌株分离鉴定,接着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及其他收集菌株的4种毒力基因(eae、... 为比较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产毒菌株耐受盐酸和乳酸的差异性,首先采集309份牛粪及牛肉样,进行菌株分离鉴定,接着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及其他收集菌株的4种毒力基因(eae、hly、stx1、stx2),进而对携带毒力基因的产毒菌株分别进行盐酸和乳酸应激实验。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O157菌株,样品阳性检出率为2.59%;毒力基因检测表明,8株菌株均不携带stx1和stx2基因,其中6株菌株携带eae及hly基因;所有产毒菌株耐酸性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或乳酸处理2 h后20株产毒菌株存活菌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呈现明显的菌株差异性,同一菌株对盐酸、乳酸呈现明显的耐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分离鉴定 耐酸性 菌株差异 产毒菌株
下载PDF
盐应激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余兰林 姬赛赛 +5 位作者 禹金龙 付文静 张林 李蛟龙 高峰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5-101,共7页
探讨不同盐应激水平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本实验室收集的3株产毒大肠杆菌O157:H7菌株(CICC21530、95和109),于不同NaCl添加量(0、6、12、18 g/100 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中应激不同时间... 探讨不同盐应激水平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本实验室收集的3株产毒大肠杆菌O157:H7菌株(CICC21530、95和109),于不同NaCl添加量(0、6、12、18 g/100 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中应激不同时间,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毒力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盐应激显著抑制了3株大肠杆菌O157:H7的存活(P<0.05),抑制效应存在菌株差异,菌株CICC21530 NaCl添加量越高抑制越明显,而菌株95和109则呈现波动性变化。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基因表达的变化也与菌株、NaCl添加量有关。较高NaCl添加量时,3株菌存活数显著降低的同时,毒力基因表达量却显著增加(P<0.05),其中菌株CICC21530和菌株95的18 g/100 mL NaCl处理组毒力基因表达量最高,菌株109的12 g/100 mL NaCl处理组毒力基因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盐应激时大肠杆菌O157:H7存活与毒力基因表达的变化不完全一致,存活菌数下降的同时,毒力却会增强,提示在实际含盐食品风险评估中,不仅要关注存活菌量,还需重视残存菌的毒力水平,从而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大肠杆菌O157:H7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盐应激 存活 毒力基因表达
下载PDF
牛源性大肠杆菌O26热休克-酸应激响应
17
作者 宓晓雨 张苏 +5 位作者 王思亓 赵王晨 禹金龙 林思棋 王龙凤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5-90,共6页
为探讨热休克-酸应激对大肠杆菌O26存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本实验收集的22株牛源性O26为对象,首先进行乳酸和盐酸耐受实验,进而选取乳酸耐受性能不同的菌株混合进行热休克-酸应激存活实验,最后选取1株代表菌株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 为探讨热休克-酸应激对大肠杆菌O26存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本实验收集的22株牛源性O26为对象,首先进行乳酸和盐酸耐受实验,进而选取乳酸耐受性能不同的菌株混合进行热休克-酸应激存活实验,最后选取1株代表菌株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应激2 h和4 h时一般应激基因rpoS、酸应激基因(asr、ycfR、gadA)、热应激基因(rpoH、dnaK、clpB和groEL)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乳酸或盐酸处理2 h后22株O26存活菌数均显著下降(P<0.05),耐受程度呈现菌株差异,且同一菌株对乳酸、盐酸的耐受有差异。与正常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对照组相比,5株O26混菌酸应激和热休克-酸应激均导致存活菌数逐渐下降,而热休克-酸应激组存活菌数高于酸应激组,表明热休克发挥交叉保护效应,增强了O26抗酸能力。酸应激导致菌株G10Z1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基本下调,而热休克-酸应激组与酸应激组相比上述基因的表达基本上调,表明热休克的交叉保护作用与上述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有关。提示食品实际生产加工中,当非致死性热处理与酸化联合使用时应注意交叉保护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26 热休克 乳酸应激 存活 应激基因
下载PDF
某屠宰场大肠杆菌O26的分离与鉴定
18
作者 付文静 董晨 +2 位作者 禹金龙 胡洁 江芸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96,共5页
为了了解屠宰场大肠杆菌O26污染情况,参考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经免疫磁珠富集、选择性显色培养基mRainbow Agar分离纯化后,挑选可疑菌株采用PCR方法鉴定O抗原,... 为了了解屠宰场大肠杆菌O26污染情况,参考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经免疫磁珠富集、选择性显色培养基mRainbow Agar分离纯化后,挑选可疑菌株采用PCR方法鉴定O抗原,进一步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验证,并对确认的阳性菌株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12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O26,但上述4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该屠宰场存在大肠杆菌O26的污染,但分离出的大肠杆菌O26没有携带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26 屠宰场 污染 毒力基因
下载PDF
LEC法辨识危险源在油田地面工程中的应用
19
作者 禹金龙 李建蒲 《建设监理》 2016年第6期72-74,共3页
通过对油田地面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简要归纳出现阶段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强调了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重要性。以某天然气站外管道工程为例,应用LEC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改善施工安全管理。
关键词 LEC法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的冷冻损伤及解冻存活
20
作者 姬赛赛 王娴静 +4 位作者 马晶晶 蒋小燕 袁换云 禹金龙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探讨冷冻后残存的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在解冻后的存活情况,本研究首先比较4株E.coli O157:H7冷冻后的死亡和损伤情况,进而采用无营养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基质研究冷冻后不同解冻方式对E.coli O157:H7存活的影响... 为探讨冷冻后残存的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在解冻后的存活情况,本研究首先比较4株E.coli O157:H7冷冻后的死亡和损伤情况,进而采用无营养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基质研究冷冻后不同解冻方式对E.coli O157:H7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E.coli O157:H7-20℃冷冻24、48、72 h后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死亡和损伤,冷冻时间越长细菌致死和致伤程度越明显,且存在菌株差异,冷冻72 h时菌株CICC21530的损伤率最高,为87.70%。采用混合菌株进行解冻实验,4株E.coli O157:H7磷酸盐缓冲液菌液冷冻后立即置于20、30、37℃解冻,细菌发生了进一步的死亡,解冻温度越高死亡越明显,3个温度组在解冻48 h时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冷冻72 h时菌落数(P<0.05)。进一步探讨缓慢解冻方式对菌体存活的影响,菌液冷冻后先置于4℃一定时间(0、2、6、12 h),再置于37℃不同时间(5、10、30 min)观察菌株存活情况,结果表明4℃缓慢解冻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细菌的存活,4℃、12 h/37℃、5~30 min解冻方式下改良山梨醇麦康凯琼脂上菌落数仍显著低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上的菌落数(P<0.05),表明仍有损伤菌的存在。本实验提示采用缓慢解冻反而有利于残存菌的存活,冷冻食品风险评估时应重视残存菌尤其是损伤菌的检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冷冻 解冻 存活 损伤SurvivalofFrozenEscherich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