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本找到放射性废弃物处理新方法
- 1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5期34-34,共1页
-
文摘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提取出了放射性废弃物的主要成分铯-137和锶-90的不稳定核射束,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核散裂反应的相关数据。
-
关键词
放射性废弃物
废弃物处理
日本
重离子加速器
化学研究所
铯-137
研究人员
不稳定核
-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成立
- 2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5年第1期7-7,共1页
-
文摘
2014年11月28日,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筹备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此次大会由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北京石景山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章程(草案)》和((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会费收缴标准及管理办法(草案)》;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在随后召开的首届理事会、监事会上,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监事长。
-
关键词
技术转移
中关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国农科院
会员代表大会
科技推广
理事会
-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万钢:“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将聚焦六大重点任务
- 3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21期5-6,共2页
-
文摘
10月19日,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对我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等进行了解读。
-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聚焦
钢
中国科协
研讨班
副主席
科技部
-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潜龙二号”成功完成大洋“首秀”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1期29-29,共1页
-
文摘
2016年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m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AUV)“潜龙二号”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断桥热液区下潜,获得了该区域的精细海底地形地貌图,
-
关键词
大洋
南印度洋
深海资源
自主研发
海底地形
热液区
地貌图
勘查
-
分类号
P744.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MIT制造石墨烯新结构形似海绵,强度高于铁
- 5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第3期34-34,共1页
-
文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通过按压并熔化石墨烯薄片,制造出了一种多孔的三维石墨烯结构,据称,其形状类似于海绵,密度仅为铁的5%,但强度达到铁的10倍以上,是迄今为止最轻质、坚固的材料之一。石墨烯在二维形式时被认为是强度最高的材料,
-
关键词
石墨
强度
海绵
结构
制造
MIT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形似
-
分类号
TQ127.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
-
题名东北大学开发超高强韧钢使汽车“减重”10%
- 6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第21期32-32,共1页
-
文摘
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抗拉强度超过2GPa的热冲压成形超高强韧钢,目前已经实现了规模工业化量产,并成功应用于北汽新能源纯电动两座车型“LITE”,实现车身减重10%~15%.
-
关键词
高强韧钢
东北大学
汽车
开发
冲压成形
抗拉强度
研究人员
LITE
-
分类号
TG1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
-
题名世界首台无电池手机问世
- 7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第15期25-25,共1页
-
文摘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世界上首台无需安装电池,仅需数微瓦电力即可拨打电话的手机。该手机可从环境无线电波或光线中收集所需能量。研究人员利用商业现货组件组装了这部无电池手机原型,并进行了与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测试。
-
关键词
手机
电池
世界
研究人员
华盛顿大学
无线电波
组件组装
电话
-
分类号
TN929.5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国际研究团队发现超导态新特性
- 8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5期30-30,共1页
-
文摘
包括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实验确认了超导态的新特性——向列性。这一新发现有助于磁悬浮列车和超级计算机等技术的研发。
-
关键词
超导态
特性
国际
滑铁卢大学
超级计算机
磁悬浮列车
研究人员
加拿大
-
分类号
O511
[理学—低温物理]
-
-
题名“可微分神经计算机”问世
- 9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23期24-24,共1页
-
文摘
位于英国伦敦的谷歌“深度思维”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被称为“可微分神经计算机”(Differentiable neural computer)的学习机器,其集神经网络与计算机的优点于一身,既能像神经网络那样学习,又能像计算机那样处理复杂数据,是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
关键词
神经计算机
微分
学习机器
神经网络
研究人员
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
谷歌
-
分类号
TP38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新型量子位有助于开发更可靠的硅基量子计算机
- 10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21期21-21,共1页
-
文摘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量子位,其量子叠加态的稳定性比此前提高了10倍,有助于开发更可靠的硅基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系统能够对叠加在一起的多个量子同时进行处理,进行高效率的并行计算,对诸如巨大数据库的搜索等问题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
-
关键词
量子计算机
量子位
开发
硅基
量子叠加态
新南威尔士
研究人员
澳大利亚
-
分类号
O413.1
[理学—理论物理]
-
-
题名我国多流波束赋形无线传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11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1期26-26,共1页
-
文摘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针对波束赋形、空间复用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取得了重大成果:发明了基于小间距天线阵列的多天线多流波束赋形技术,通过小间距天线阵列发送多个波束,形成了以空间划分的并行数据流传输,
-
关键词
无线传输技术
波束赋形
国际领先水平
多流
空间复用技术
天线阵列
数据流传输
科学技术
-
分类号
V44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新型光催化法可利用海水发电
- 12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13期30-30,共1页
-
文摘
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光催化方法,能够利用阳光把海水转变成过氧化氢,然后用于燃料电池中产生电流,总体光电转换效率达到0.28%,与生物质能源相当。
-
关键词
海水发电
光催化法
利用
日本大阪大学
光电转换效率
生物质能源
催化方法
研究人员
-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大船海工半潜式钻井支持平台建造水平国际先进
- 13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1期31-31,共1页
-
文摘
2015年11月11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俄罗斯Atlantica运输公司建造的第二座BT3500半潜式钻井支持平台正式被命名为“AtlanticaDelta”。
-
关键词
半潜式
平台
钻井
船舶
国际
海工
运输公司
海洋工程
-
分类号
U671.5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可获得更稳定石墨烯的新提纯技术开发成功
- 14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21期26-26,共1页
-
文摘
俄罗斯、法国、瑞典和希腊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石墨烯提纯工业技术,可使石墨烯更稳定,即使接触臭氧10min之久也“毫发无伤”。研究人员表示,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地提纯石墨烯,从而获得拥有稳定电学属性的高质量工业石墨烯,促进石墨烯的应用。
-
关键词
石墨
技术开发
提纯
稳定
工业技术
研究人员
合作开发
研究成果
-
分类号
TQ127.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
-
题名从摩擦中回收能量的纳米发电机开发成功
- 15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5年第15期33-33,共1页
-
文摘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够从汽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中获取能量的纳米发电机,可将车辆的燃油效率提高10%以上,有望将此前白白浪费的摩擦能量回收利用。摩擦电效应是指2个不同对象因接触和摩擦而产生的带电现象。
-
关键词
能量回收利用
发电机
摩擦
开发
纳米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汽车车轮
研究人员
-
分类号
TQ241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
-
题名新型材料有望带来超快全光通讯技术
- 16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5年第19期29-29,共1页
-
文摘
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等离子氧化材料",有望带来比传统硅基电子技术至少快10倍的超快全光通讯技术。据悉,光通讯是用激光脉冲通过光纤实现信息传输的,要实现数据传输,就必须对反射光的量进行调试。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薄膜,能利用光反射的增减变化来编码数据,实现传输。实验证明,铝掺杂氧化锌(AZO)光学薄膜材料是可调制的,且其折射率接近于零,能够利用电子云状的表面等离激元来控制光。脉冲激光会改变AZO的折射率,从而调制反射光的量。
-
关键词
光通讯技术
新型材料
表面等离激元
研究人员
电子技术
信息传输
薄膜材料
离子氧化
-
分类号
TN929.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美国合成可替代稀土的磁性纳米材料
- 17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5年第15期29-29,共1页
-
文摘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合成出一种新型磁性材料,其磁性可媲美传统的稀土永磁材料,有望降低工业生产对稀土资源的依赖,开辟了一条利用人工新材料替代传统永磁材料的新路径。该新型磁性材料由铁纳米颗粒,以及具有磁性的钴和碳纳米颗粒构成,后两者的尺寸约为5nm。
-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
合成
美国
可替代
碳纳米颗粒
磁性材料
研究人员
-
分类号
TM27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美国研发新型电缆既可输送又能储存能量
- 18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年第8期31-31,共1页
-
文摘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新技术研发出一种新型电缆,既能传输电能,又能储存电能,未来或将取代电池。
-
关键词
储存能量
电缆
研发
美国
输送
佛罗里达大学
研究人员
新技术
-
分类号
TM24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我国研制出第4代高性能北斗/GPS导航芯片
- 19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年第12期26-26,共1页
-
文摘
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华迅公司成功研发出第4代高性能北斗/GPS导航芯片。其俘获灵敏度、跟踪灵敏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地面增强接收站可实现高精度定位,但其使用区域仅限于局部地区,而华迅公司研制的第4代高性能北斗/GPS导航芯片在北斗导航覆盖区域都能实现2.5m的定位精度。
-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GPS导航
性能指标
芯片
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航天
高精度定位
信息技术
-
分类号
V474.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 20
-
-
作者
科日
-
出处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2年第8期5-5,共1页
-
文摘
2012年是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的关键一年。为做好统筹规划,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或即将发布11部相关规划,内容涵盖信息化、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
-
关键词
互联网产业
下一代互联网
电子信息制造业
统筹规划
IPV6
信息技术
信息安全
信息化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