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陇南市1949-2009年麻风病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秦一正
刘小康
杨文奎
窦江宏
郑小红
-
机构
陇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陇南市中心血站
-
出处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3期84-8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索和掌握陇南市麻风病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实现消除麻风病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49-2009年间的2154例麻风病患者,根据病历情况将历史病例按五级分类法重新分类定型,诊断标准与残疾分级按照《麻风病防治手册》规定进行,并对历年来的防治资料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累积发现麻风病人2154例,占全省同期发现病人(4877例)的44.12%;累积治愈1581例,总治愈率为73.40%。在流行高峰期(1965年),全市9个县(区)有高流行县(区)3个,中流行县4个。1964年发病率高达9.122/10万,到2009年下降至0.038/10万,患病率从最高(1965年)的0.585/10万,下降到2009年的0.004/10万。结论现行防治策略总体有效,其中6个县已经通过省级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剩余3个县(区)已处于低流行状态,要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对防治工作的影响,在现有防治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
-
关键词
麻风病
流行状况
陇南市
-
Keywords
leprosy
prevalence
Longnan
City
-
分类号
R52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陇南市疾病控制人员素质分析与对策
- 2
-
-
作者
秦一正
王萍
刘小康
刘海军
王海秀
郭红
-
机构
陇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
文摘
2003年初,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充分暴露了我国疾病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员素质差,突出地表现为"人满为患、人才奇缺"的现状.2003年底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首次将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之一加强建设,"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已成为国家和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状况的分析是掌握一个部门业务发展能力及远景潜力的有效方法.为了准确掌握陇南市疾病控制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状况,并探讨如何加强人才建设,进而提高全市疾病控制工作水平,我们对陇南市疾控从业人员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关键词
陇南市
疾控人员
素质分析
-
分类号
R19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2009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克山病监测结果分析
- 3
-
-
作者
张晓珍
秦一正
-
机构
甘肃省陇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慢性病科
甘肃省陇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
-
出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9-401,共3页
-
基金
基金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2008)
-
文摘
目的 掌握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克山病病情,为克山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在陇南市武都区选择地形、地貌、生活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克山病历史重病村许家塄村、朱坪村及相邻村的常住人口进行调查,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采集12岁以下男性儿童和男性成年人发样检测含硒量.结果 共检诊515人,检出克山病患者20人,总检出率为3.9%(20/515) 其中潜在型克山病13人,检出率为2.5%(13/515),慢型克山病7人,检出率为1.4%(7/515).共描记心电图515份,检出异常心电图48份,检出率为9.3%(48/515) 20例克山病患者心电图表现,潜在型以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左心室高电压(2例)为主,慢型以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为主.拍摄X线胸片29张,检出心脏增大17例,检出率为58.6%(17/29).10名儿童、10名成人发硒分别为(0.38±0.09)、(0.31±0.12)mg/kg.结论 陇南市武都区仍然存在克山病病情与克山病致病因子.
-
关键词
克山病
心电描记术
X线
硒
-
Keywords
Keshan disease Electrocardiography X-rays Selenium
-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