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茯苓多糖抗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秦丽秀 吴咖 +3 位作者 刘慧裕 陈庆婷 莫洁 杨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51-457,473,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茯苓多糖(PCP)抗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肝损伤的作用靶点。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SuperPred数据库和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PCP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APAP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茯苓多糖(PCP)抗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肝损伤的作用靶点。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SuperPred数据库和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PCP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APAP致肝损伤相关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AutoDuck vina软件对茯苓多糖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用HE染色评估小鼠肝组织损伤情况,并且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IHC)检测核心靶点的表达情况。结果共获得26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免疫等生物过程可能参与PCP抗APAP致肝损伤的进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茯苓多糖抗APAP致肝损伤的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 pathway)、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CP与等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HE染色显示,APAP组小鼠肝组织形态结构出现异常,表现为细胞大面积坏死,而PCP干预后可以减轻肝组织损伤。RT-PCR和IHC结果表明,PCP通过逆转APAP暴露引起的CDK2、TNF、BCL2L1及MAOA水平升高来缓解小鼠肝损伤。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找到了PCP抗APAP致肝损伤的可能潜在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免疫反应、凋亡和药物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氨酚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茯苓多糖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