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粘合剂在眼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秦应祥 赵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690-694,共5页
本文对纤维蛋白粘合剂、贻贝粘蛋白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作用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眼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认为纤维蛋白粘合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在眼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组织粘合剂 纤维蛋白粘合剂 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 贻贝粘蛋白粘合剂
下载PDF
异源性新鲜和保存羊膜移植后免疫相容性及组织学转归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琪 赵敏 +3 位作者 胡柯 李鸿 鲁静 秦应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对比新鲜与保存人羊膜异种移植后的免疫反应、组织改变及转归,客观评价不同类型羊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清洁级BALB/C小鼠150只,雌雄不限,体重18~20 g;建立BALB/C小鼠皮下埋植实验模型。按埋植物的不同将动物分为5组,分别为甘... 目的对比新鲜与保存人羊膜异种移植后的免疫反应、组织改变及转归,客观评价不同类型羊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清洁级BALB/C小鼠150只,雌雄不限,体重18~20 g;建立BALB/C小鼠皮下埋植实验模型。按埋植物的不同将动物分为5组,分别为甘油保存羊膜(glycerin preserved amniotic membrane,GPAM)组、新鲜羊膜(fresh amniotic membrane,FAM)组、双层新鲜羊膜(double fresh amniotic membrane,DFAM)组、绒毛膜组(阳性对照组)和单纯手术组(阴性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术后1、2、4、8及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切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的表达,以及HE染色观察植片及周围组织的变化,并行炎性细胞计数。结果术后各组小鼠饮食、活动正常,创面均Ⅰ期愈合。各羊膜组移植区MHCⅡ表达和炎性细胞计数均明显弱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8、12周,各羊膜移植组间MHCⅡ抗原表达和炎性细胞计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FAM组与DFAM组MHCⅡ抗原表达和炎性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略多于GPAM组(P<0.05);术后4周,各羊膜组移植区MHCⅡ抗原表达和炎性细胞计数均较2周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观察:术后4周新鲜羊膜植片上羊膜上皮细胞仍存活;术后早期,成纤维细胞从基质层方向浸润羊膜,并在上皮附近合成胶原纤维囊包裹;术后12周,羊膜植片已与周围组织融合难以区分。结论人羊膜作为一种异源性移植材料,无论新鲜或保存,均具有良好的免疫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含活上皮的新鲜羊膜较保存羊膜可能有更佳的修复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羊膜 保存羊膜 异种移植 相容性 转归
下载PDF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在眼科中的应用
3
作者 秦应祥 赵敏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12期1070-1073,共4页
1959年美国EAST—MAN KODAK公司首次推出a-氰基丙烯酸甲酯快速粘合剂Eastman 910。Coover等发现它能粘接生物组织,用于粘合皮肤和止血。随后以a-氰基丙酸酯为主体的这类“瞬间胶粘剂”便快速发展起来。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是一种化... 1959年美国EAST—MAN KODAK公司首次推出a-氰基丙烯酸甲酯快速粘合剂Eastman 910。Coover等发现它能粘接生物组织,用于粘合皮肤和止血。随后以a-氰基丙酸酯为主体的这类“瞬间胶粘剂”便快速发展起来。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是一种化学合成型的软组织粘合剂。它的瞬间粘合能力,尤其是粘合人体组织的能力受到医学界的青睐。目前在国内外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酯 粘合剂
下载PDF
羊膜制备与保存中的微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琪 赵敏 +4 位作者 陈淑惠 刘明方 胡柯 鲁静 秦应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8-210,2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性及其控制,为建立羊膜库提供便捷、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法。方法: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取材后,均按不同的无菌处理程序和不同保存方法分组,检测时段为保存后24h、1月、3月、12月,均作细... 目的:探讨人羊膜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性及其控制,为建立羊膜库提供便捷、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法。方法: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取材后,均按不同的无菌处理程序和不同保存方法分组,检测时段为保存后24h、1月、3月、12月,均作细菌、真菌、支原体检测。5只顺产胎盘的羊膜,作细菌、真菌、乳酸菌、支原体检测。随访提供羊膜的25名产妇6个月,复查血清学。结果:仅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组中,2只胎盘的羊膜出现细菌污染;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在其余各组中均未查出微生物污染;1只顺产胎盘的羊膜出现乳酸菌污染。25名产妇6个月的血清学复查均为阴性。结论:来源于健康产妇剖宫产胎盘的羊膜经抗生素液规范化无菌处理后,现今常用的保存方法可基本保证羊膜在1年保存期内免受细菌、真菌和支原体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制备 保存 微生物
下载PDF
四种方法保存羊膜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鲁静 赵敏 +2 位作者 张琪 胡柯 秦应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4种常用的保存羊膜在不同保存期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羊膜,随机分成4组保存:DMEM/甘油深低温组、纯甘油4℃组、无水酒精组、真空干燥组。于保存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DMEM... 目的观察4种常用的保存羊膜在不同保存期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羊膜,随机分成4组保存:DMEM/甘油深低温组、纯甘油4℃组、无水酒精组、真空干燥组。于保存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DMEM/甘油组和纯甘油组),行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变化,以新鲜羊膜作为对照。结果(1)DMEM/甘油深低温保存组:光镜示保存1个月、3个月时羊膜组织结构基本完整,12个月时上皮细胞轻度破坏;透射电镜示在保存的各个时段羊膜上皮细胞完整,胞核局部溶解,线粒体肿胀,基底膜正常;(2)纯甘油4℃保存组:光镜观察保存1个月、3个月、12个月羊膜上皮细胞结构破坏,12个月基质层结构轻度破坏;透射电镜示保存各时段羊膜上皮细胞破坏明显,但基底膜基本正常;(3)无水酒精保存组:光镜示保存1个月、3个月时羊膜组织结构较完整;透射电镜示羊膜上皮细胞胞膜破坏,胞质、胞核溶解,基底膜变薄;(4)真空干燥保存组:光镜示保存1个月、3个月羊膜上皮细胞和部分基质层结构破坏明显;透射电镜示1个月、3个月时羊膜上皮细胞胞膜完整,核均质化与溶解并存,基底膜变薄。结论4种方法中,就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而言,以DMEM/甘油深低温保存法保存效果最好,纯甘油保存法次之,无水酒精和干燥保存法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羊膜 形态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中HGF、bFGF表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鲁静 赵敏 +2 位作者 张琪 胡柯 秦应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33-535,551,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新鲜和两种保存羊膜中的表达,探讨新鲜和保存羊膜的生物学活性差异。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羊膜,随机分成三组:新鲜组、DMEM/甘油-80℃保存组、纯甘油4℃保存组(保存1...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新鲜和两种保存羊膜中的表达,探讨新鲜和保存羊膜的生物学活性差异。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羊膜,随机分成三组:新鲜组、DMEM/甘油-80℃保存组、纯甘油4℃保存组(保存1、3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GF、bFGF在各组羊膜中的表达。结果:HGF、bFGF主要分布于羊膜上皮层。HGF在DMEM/甘油组和纯甘油组保存1、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低于新鲜羊膜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001),bFGF在两组保存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低于新鲜羊膜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羊膜经DMEM/甘油-80℃、纯甘油4℃保存后,HGF、bFGF减少,并随保存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羊膜 保存羊膜 肝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GF、bFGF、ColⅣ、LN在保存羊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敏 鲁静 +2 位作者 张琪 胡柯 秦应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Ⅳ型胶原(ColⅣ)、层粘连蛋白(LN)在不同保存方法和保存时间的羊膜中的表达,探讨保存羊膜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羊膜,随机分成两组保存:DMEM/甘油-8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Ⅳ型胶原(ColⅣ)、层粘连蛋白(LN)在不同保存方法和保存时间的羊膜中的表达,探讨保存羊膜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羊膜,随机分成两组保存:DMEM/甘油-80℃组、纯甘油4℃组。保存后1个月、3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GF、bFGF、ColⅣ和LN在羊膜中的表达,并以新鲜羊膜作对照。结果(1)HGF、bFGF主要分布于羊膜上皮层。HGF在DMEM/甘油组和纯甘油组保存1个月、3个月和bFGF在两组保存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低于新鲜羊膜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ColⅣ和LN主要分布于羊膜基底膜。ColⅣ、LN在DMEM/甘油组和纯甘油组保存1个月、3个月时的表达与新鲜羊膜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经DMEM/甘油-80℃、纯甘油4℃保存后,其上皮生长因子减少,并随保存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下降,但羊膜基底膜成分并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羊膜 肝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结膜瓣遮盖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黎 秦应祥 +1 位作者 杨惟惠 白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57-658,共2页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11/2010-11收治的13例1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其中有外伤史10眼,原因不明者3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进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11/2010-11收治的13例1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其中有外伤史10眼,原因不明者3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进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患者12例12眼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1例于术后1wk前房积脓逐渐增多,结膜瓣溶解脱落,再次手术得到控制。13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术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角膜溃疡 结膜瓣遮盖
下载PDF
新鲜羊膜致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敏 张琪 +5 位作者 曹唯希 滕永真 张晓萍 胡柯 鲁静 秦应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8-1331,共4页
研究新鲜人羊膜的变应原性及其致敏后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性。建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模型。分新鲜羊膜组、新鲜蛋清组(阳性对照)和PBS液组(阴性对照),每组10只豚鼠。观察豚鼠在致敏期和激发后的反应,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组胺... 研究新鲜人羊膜的变应原性及其致敏后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性。建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模型。分新鲜羊膜组、新鲜蛋清组(阳性对照)和PBS液组(阴性对照),每组10只豚鼠。观察豚鼠在致敏期和激发后的反应,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组胺含量,血液流变分析系统检测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变率黏度、全血低切变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致敏期间各组豚鼠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激发后羊膜组豚鼠与阴性组表现一致,无异常反应;羊膜组外周血组胺含量及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阴性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与阳性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规范化无菌处理后的新鲜羊膜,一般不具有变应原性,不会引起I型超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 变应原 Ⅰ型超敏反应
下载PDF
新鲜和保存羊膜移植后外周血T细胞变化及免疫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琪 赵敏 +3 位作者 胡柯 李鸿 鲁静 秦应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60-2464,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客观评价羊膜移植的免疫安全性。方法:建立BALB/c小鼠皮下埋植实验模型。按不同的埋植物分为单层新鲜羊膜组、双层新鲜羊膜组、甘油保存羊膜组、绒毛膜组(阳性对照)和单纯手术组(阴性... 目的:对比研究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客观评价羊膜移植的免疫安全性。方法:建立BALB/c小鼠皮下埋植实验模型。按不同的埋植物分为单层新鲜羊膜组、双层新鲜羊膜组、甘油保存羊膜组、绒毛膜组(阳性对照)和单纯手术组(阴性对照);各组又随机分为5个亚组,分别对应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共5个时点。大体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25+和CD3+CD71+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定量组织切片中CD3+、CD4+、CD8+的表达。结果:术后早期,单层新鲜羊膜组和双层新鲜羊膜组的小鼠外周血CD3+CD25+及CD3+CD71+表达,略高于甘油保存羊膜组(P<0.05),但短期内皆可自行回落。各羊膜组移植区组织CD3+、CD4+、CD8+的表达,在术后1周-12周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羊膜组的免疫细胞表达均以非特异性为主,显著弱于绒毛膜组(P<0.01)。结论: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在体内表现出几乎无差别的低免疫原性,不会引起由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排斥反应,可视为免疫赦免组织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移植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外伤致右眼眶外侧骨壁缺损疑似肿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莲 杨莎莎 +3 位作者 秦应祥 孙汉军 张黎 杨惟惠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眼眶外侧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缺损,临床上极为少见于外伤。我们在临床上遇见此类病例时,极易考虑肿瘤性病变,为了确诊,我们必须综合应用CT、三维CT、B超等检查进一步排除肿瘤性病变,达到明确诊断。
关键词 创伤 骨壁缺损 肿瘤
下载PDF
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对视网膜发育过程中中央碳代谢稳定性的作用
12
作者 金潇 秦应祥 罗凯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NMNAT1)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对于中央碳代谢的作用。方法:构建NMNAT1条件性敲除小鼠及其同窝对照小鼠模型,使用PCR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在出生后第4天,取NMNAT1敲除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的视网膜进行液...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NMNAT1)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对于中央碳代谢的作用。方法:构建NMNAT1条件性敲除小鼠及其同窝对照小鼠模型,使用PCR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在出生后第4天,取NMNAT1敲除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的视网膜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和全转录组测序。代谢物提取物通过Shimadzu LC Nexera X2 UHPLC与QTRAP 5500 LC-MS/MS联用进行分析,并使用MultiQuant 3.0.3软件对提取的MRM峰进行积分。在NovaSeq6000平台上利用Illumina TruSeq Stranded mRNA Library Prep Kit进行全转录组测序,每个样本的总读数深度为100 M。使用FastQC验证读取质量,并使用BBTools包的Bbduk实用程序修剪引物。使用HISAT22.1.0进行读取比对,使用StringTie 1.3.6组装和量化转录本。使用DESeq2 R包鉴定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NMNAT1敲除小鼠视网膜中共有39种代谢物的含量发生了显著改变(P<0.05);通过代谢物集富集分析发现多种不同生化途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包括氨基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烟酸和烟酰胺代谢以及嘌呤代谢。其中,NMNAT1敲除组小鼠视网膜总NMNAT1水平和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NaAD)水平降低约40%(P<0.05);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和烟酸单核苷酸(NAM)的水平分别降低了约25%和55%(P<0.05);线粒体编码的NADH脱氢酶1(MT-ND1)的水平略有降低(P>0.05);上游糖酵解代谢物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G6P)和1,6-二磷酸果糖(F16bP)的水平大幅升高(P<0.05);磷酸二羟基丙酮(DHAP)和葡萄糖3磷酸(G3P)的水平大幅降低(P<0.05);a-KG和琥珀酸的水平降低了约30%(P<0.05);磷酸肌酸和肌酸的水平略有降低(P>0.5);赤藓糖醇(Erythritol)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NMNAT1缺失会导致视网膜中严重的特异性代谢缺陷,中央碳、嘌呤核苷酸和氨基酸代谢均受到损害,可能是导致严重视网膜变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 视网膜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中央碳代谢 小鼠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应祥 罗莉蓉 +4 位作者 夏淋 牟彦 金潇 赵倪 周洁 《眼科学》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16例患者(278只眼)。观察其术前和术后1 wk、1 mo、2 mo、3 mo角膜内...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16例患者(278只眼)。观察其术前和术后1 wk、1 mo、2 mo、3 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 wk、1 mo、2 mo、3 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浅前房、短眼轴、超声时间长、超声能量高、累积释放能高、大量的灌注液及核硬度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核硬度、年龄、超声能量高、超声时间长、累积释放能量是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P <0.01)。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术前,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损伤。核硬度高、年龄大、超声能量高、超声时间长、累积释放能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 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应祥 罗莉蓉 +4 位作者 夏淋 牟彦 金潇 赵倪 周洁 《眼科学》 2018年第4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人397例493眼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早期眼压升高...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人397例493眼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为粘弹剂残留、后囊膜破裂、睫状沟内植入、晶体皮质残留、前房积血、囊袋阻滞综合征、陈旧性葡萄膜炎、高度近视、糖尿病。2) 术后早期发生高眼压共29眼,均出现在术后6 h,其中粘弹剂残留13眼(44.83%),后囊膜破裂7眼(24.14%),睫状沟内植入5眼(17.24%),前房积血2眼(6.89%),皮质残留2眼(6.89%),囊袋阻滞综合征2眼(6.89%),葡萄膜炎1眼(3.45%),糖尿病1眼(3.45%),高度近视1眼(3.45%)。各个相关因素患者术后6 h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房粘弹剂残留和后囊膜破裂是引起术后高眼压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睫状沟内植入、皮质残留、前房积血、囊袋阻滞综合征所致。术后早期眼压升高通常发生在术后6 h,要重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眼压的监测,特别是术后6 h的眼压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眼压 后囊膜破裂 前房放液
下载PDF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改善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损伤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金潇 秦应祥 +1 位作者 胥陶 李凯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滴眼液改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角膜损伤及对角膜内皮细胞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滴眼液改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角膜损伤及对角膜内皮细胞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评估并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 78.00%,P<0.05)。治疗后,2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泪液中IL-6、TNF-α和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炎症反应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对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角膜损伤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修复角膜细胞损伤和减轻炎症反应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白内障术 角膜内皮细胞 玻璃酸钠滴眼液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疗效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不同缝合法联合丝裂霉素C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秦应祥 鄢秀菊 +3 位作者 罗莉蓉 夏淋 牟彦 金潇 《眼科学》 201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不同缝合法联合丝裂霉素C的临床应用及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诊的46例(46眼),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 (对照组)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联...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不同缝合法联合丝裂霉素C的临床应用及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诊的46例(46眼),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 (对照组)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 (观察组),各23例,对其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浅前房的发生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眼压和术后滤过泡的形态,观察组和对照组没有差异。结论: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只可以减少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传统的小梁切除术中只要使用丝裂霉素C就可以取得很好的远期临床疗效,取得很高的远期手术成功率,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在术中用可调节缝线缝合巩膜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巩膜瓣可调缝线
下载PDF
强化药物方案对高龄冠心病继发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胥陶 秦应祥 +3 位作者 袁刚 赵斌 刘学森 曹承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41-1242,1245,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药物方案对高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高龄冠心病继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 目的探讨强化药物方案对高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高龄冠心病继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干预。常规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力衰竭症状评分、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51/5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4%(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力衰竭症状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肌肌钙蛋白T、脑钠肽、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药物方案治疗高龄冠心病继发心力衰竭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且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比索洛尔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