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与合作探究结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1
作者 秦建如 《教育家》 2024年第10期52-53,共2页
在教育实践中,一种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授课有条不紊、讲解清晰明了,学生听讲认真、笔记详细,然而在教学测评中,许多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教师感到困惑、生出叹息:类似的题目已经讲解多次,为何一旦问题情境稍有变化,许多学生便显得力... 在教育实践中,一种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授课有条不紊、讲解清晰明了,学生听讲认真、笔记详细,然而在教学测评中,许多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教师感到困惑、生出叹息:类似的题目已经讲解多次,为何一旦问题情境稍有变化,许多学生便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他们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探究 教师授课 教学测评 课堂教学实效 问题情境 讲解 被动接受 有条不紊
下载PDF
种禽场A亚群禽白血病病原学调查及分离株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敏 谭利强 +5 位作者 代曼曼 郝建勇 秦建如 黄小容 廖明 曹伟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种禽场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流行情况.【方法】从A、B、C、D 4个种禽场采集1 561份血浆样品,接种DF-1细胞,培养7 d后通过ELISA方法对细胞上清液进行p27抗原检测,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2种方法对p27抗原阳...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种禽场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流行情况.【方法】从A、B、C、D 4个种禽场采集1 561份血浆样品,接种DF-1细胞,培养7 d后通过ELISA方法对细胞上清液进行p27抗原检测,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2种方法对p27抗原阳性样品进行鉴定.【结果和结论】从4个种禽场共检出71份阳性样品,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6%.其中,仅从C种禽场分离到2株ALV-A,命名为GD13-1和GD13-2,前病毒全基因序列分别为7 721和7 715 bp,且GD13-2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混合感染.与国内外其他ALV-A的LTR、gp85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发现该研究分离的2株ALV-A与国内A亚群分离株SDAU09E2相似度最高,其中与LTR相似性分别为96.9%、97.2%,与gp85相似性分别为98.4%、98.7%;与广东地区5年前ALV-A分离株GD08的LTR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9%、89.5%,与gp85相似性分别为98.5%、98.8%.调查结果表明,广东地区部分种禽场内仍然存在ALV-A感染,但ALV-A已经不是流行毒株,且变异程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禽场 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下载PDF
不同样品对黄羽种鸡禽白血病病毒净化检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郝建勇 秦建如 +4 位作者 邱倩倩 袁丽霞 饶明章 廖明 曹伟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评估黄羽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比较源于同一鸡群不同样品对禽白血病病毒(AL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ALV抗原ELISA方法对广东一黄羽种鸡场采集的2 691枚种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集其中70份不同S/P区间所对应的母... 【目的】评估黄羽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比较源于同一鸡群不同样品对禽白血病病毒(AL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ALV抗原ELISA方法对广东一黄羽种鸡场采集的2 691枚种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集其中70份不同S/P区间所对应的母鸡抗凝血,分离血浆后分别同时接种于CEF和DF-1细胞,用病毒分离方法进行检测,并用PCR方法进行亚群鉴定.【结果和结论】从送检种蛋蛋清共检出ALV p27阳性样品243份,阳性率为9.03%(243/2 691);蛋清不同ELISA S/P区间所对应的病毒分离情况分别为:蛋清ELISA S/P≥2.0的鸡只其血样CEF和DF-1细胞病毒分离率均为100%;1.5≤S/P〈2.0的鸡只病毒分离率均为88.9%;1.0≤S/P〈1.5的鸡只病毒分离率均为85.7%;0.2≤S/P〈1.0的鸡只病毒分离率分别为60%-75%(CEF)和40%-50%(DF-1);0.1≤S/P〈0.2的鸡只病毒分离率为62.5%(CEF)和50%(DF-1);S/P〈0.1的鸡只分别为27.2%(CEF)和9.1%(DF-1)的病毒分离率.PCR结果显示,所有7份CEF+DF-1-的CEF培养物中有6份为内源性ALV-E.研究表明,在蛋清ELISA检测时,S/P越高的阳性蛋清样品其对应母鸡越可能是外源性ALV病毒血症阳性;有一定比例S/P较低的阳性蛋清样品是由对应母鸡体内的内源性ALV排毒所致;而净化初期少数蛋清S/P为阴性的蛋清,其对应母鸡仍可能检出外源性ALV,说明在黄羽种鸡外源性ALV净化方案中单独使用1次蛋清ELISA检测可能会给禽白血病的净化检测造成一定的“误诊”和“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种鸡 禽白血病病毒 病毒检测 净化
下载PDF
蛋清样品用于禽白血病病毒分离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建勇 徐海娈 +3 位作者 秦建如 邱倩倩 廖明 曹伟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1-25,共5页
为评估蛋清样品在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中的作用,从广东某地方鸡种群采集种蛋1673个,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将阳性蛋清分为5个不同S/P值区间(A≥2.0,1.5≤B<2.0,1.0≤C<1.5,0.5≤D<1.0,0.2≤E<0.5)并设立对照区间(F<0... 为评估蛋清样品在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中的作用,从广东某地方鸡种群采集种蛋1673个,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将阳性蛋清分为5个不同S/P值区间(A≥2.0,1.5≤B<2.0,1.0≤C<1.5,0.5≤D<1.0,0.2≤E<0.5)并设立对照区间(F<0.2),分别同时接种DF-1细胞和CEF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PCR方法对其中20份DF-1细胞培养物p27抗原阳性样品进行亚群鉴定。从送检种蛋蛋清共检出ALVp27阳性样品107份,阳性率为6.4%(107/1673);不同S/P值区间蛋清病毒分离情况分别为:A区间CEF和DF-1细胞病毒分离率均为100%(27/27);B区间为80%(16/20,CEF)和75%(15/20,DF-1细胞);C区间为55.6%(10/18,CEF)和33.3%(6/18,DF-1细胞);D区间为36.4%(8/22,CEF)和9.1%(2/22,DF-1细胞);E区间为5%(1/20,CEF)和0%(0/20,DF-1细胞);对照组F区间为8.3%(1/12,CEF)和0%(0/12,DF-1细胞)。PCR结果显示,20份样品中均有ALV-J感染,其中6份为ALV A&J共感染。结果表明从蛋清样品可以分离出外源性和内源性ALV;从ALVp27抗原ELISA高S/P值的蛋清易分离出外源性ALV;低S/P值的阳性蛋清样品很可能是由内源性ALV引起,这给临床上禽白血病的净化检测造成一定的"误诊";该地方鸡种群不仅存在至少两个亚群外源性ALV,也有内源性A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蛋清 病毒分离
下载PDF
Ⅱ群禽腺病毒五邻体蛋白单因子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雪美 秦建如 +1 位作者 李育豪 曹伟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0,共5页
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Ⅱ群禽腺病毒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的五邻体(penton)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enton,将其转化至E.coil BL21中,通过诱导表达,以切胶回收的方式纯化蛋白,获得约70ku的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 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Ⅱ群禽腺病毒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的五邻体(penton)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enton,将其转化至E.coil BL21中,通过诱导表达,以切胶回收的方式纯化蛋白,获得约70ku的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五邻体蛋白单因子血清,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抗血清效价大于1∶40000。本试验获得的高效单因子血清,为Ⅱ群禽腺病毒特异性检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群禽腺病毒 五邻体蛋白 单因子血清
下载PDF
不同接种途径和不同接种日龄对ALV-J感染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小容 刘广芹 +6 位作者 汪子豪 冯敏 秦建如 郝建勇 李育豪 曹伟胜 廖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6,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接种途径和日龄对SPF鸡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后感染模式的影响,本研究分别经11日龄鸡胚尿囊腔、1日龄口服、点眼滴鼻、腿部肌肉注射、颈部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7日龄腹腔注射途径接种了ALV-J CHN06株,于不同时间点(... 为了探讨不同接种途径和日龄对SPF鸡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后感染模式的影响,本研究分别经11日龄鸡胚尿囊腔、1日龄口服、点眼滴鼻、腿部肌肉注射、颈部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7日龄腹腔注射途径接种了ALV-J CHN06株,于不同时间点(第1、2、4、6周),分别对各试验组的病毒血症、抗体及排毒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11日龄鸡胚尿囊腔组100%(15/15)感染模式为V+S+。1日龄口服组和点眼滴鼻组感染模式以V-S-为主。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组、腿部肌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在第4、6周的感染模式均以V+S+为主。7日龄腹腔注射组在试验期内仅呈现一过性病毒血症,而且7日龄感染组在第6周的抗体阳性率比1日龄感染组高,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胚胎感染易导致持续性病毒血症,注射途径比非注射途径更易诱导病毒血症和排毒。随着感染日龄的增加,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缩短,排毒时间推后,抗体生成水平升高;防止ALV-J早期感染有利于ALV-J的防控和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接种途径 接种日龄 感染模式
下载PDF
Ⅱ群禽腺病毒pⅢ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7
作者 刘雪美 秦建如 +2 位作者 赵海燕 李育豪 曹伟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为了研究Ⅱ型禽腺病毒pⅢa基因的抗原性,试验根据Ⅱ型禽腺病毒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VAS株的全基因序列(GenBank序列号为AY849321.1)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PCR扩增出pⅢa的完整基因,将其连接到质粒表达载体pET-32a(+),获得的阳性克隆命名... 为了研究Ⅱ型禽腺病毒pⅢa基因的抗原性,试验根据Ⅱ型禽腺病毒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VAS株的全基因序列(GenBank序列号为AY849321.1)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PCR扩增出pⅢa的完整基因,将其连接到质粒表达载体pET-32a(+),获得的阳性克隆命名为pET-32a-pⅢa,再将pET-32a-pⅢa转化至E.coil BL21(DE3),经37℃、1.0 mmol/L IPTG诱导表达5 h,应用SDS-PAGE分析超声裂解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6 ku,目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禽腺病毒 pⅢa蛋白 原核表达 抗原性分析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介导的EGFP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
8
作者 秦建如 黎娜铭 +2 位作者 许长剑 廖明 曹伟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38-2543,共6页
为建立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体系,本研究将PCR获得的EGFP基因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EGFP,之后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用基于禽白血病病毒(ALV)... 为建立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体系,本研究将PCR获得的EGFP基因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EGFP,之后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用基于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的ELISA检测盲传至第4代的细胞上清,ELISA阳性结果说明重组病毒拯救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80%以上DF-1细胞都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证明DF-1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对DF-1细胞基因组进行特异性PCR检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说明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EGFP携带的EGFP基因整合到DF-1细胞的基因组中。本研究建立的RCASBP介导反转录病毒表达体系为研究ALV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DF-1细胞
下载PDF
聚焦物理核心素养 提升课堂问题品质 被引量:2
9
作者 秦建如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第13期57-58,共2页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部分组成。课堂提问是教师通过提...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部分组成。课堂提问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对问题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充分挖掘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通过问题来体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落实核心素养,即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达成。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问题品质呢?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物理学科 课堂问题 品质 聚焦 社会发展需要 课程标准 关键能力
下载PDF
麻黄肉种鸡蛋清中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与遗传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利强 冯敏 +3 位作者 郝建勇 秦建如 廖明 曹伟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共4页
为了解麻黄肉种鸡蛋清中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内源性ALV)的分布情况,从广东某麻黄肉种鸡场采集1 038份蛋清,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出30份阳性蛋清;将阳性蛋清同时接种DF1和CEF细胞,培养7 d后,p27抗原ELI-SA检测到13份样品为DF1-CEF+;以... 为了解麻黄肉种鸡蛋清中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内源性ALV)的分布情况,从广东某麻黄肉种鸡场采集1 038份蛋清,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出30份阳性蛋清;将阳性蛋清同时接种DF1和CEF细胞,培养7 d后,p27抗原ELI-SA检测到13份样品为DF1-CEF+;以这13份CEF+细胞培养物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克隆测序最终得到了1株内源性ALV前病毒序列。将经ELISA、PCR和IFA等方法鉴定的该内源性ALV命名为HN1301株。基于遗传分析表明,HN1301株的前病毒基因序列与已知的E亚群毒株ev1、SD0501的相似性均为99.4%。表明该麻黄肉种鸡品系中存在有复制能力的内源性ALV,因而易干扰基于p27抗原的ELISA检测;本研究对于麻黄肉种鸡禽白血病的防控与净化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肉种鸡 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 分离 遗传鉴定
下载PDF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艺术特色绽放 助力学生成长
11
作者 卢国东 秦建如 《教育家》 2021年第41期65-65,共1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依据学校的生源特点、校园文化,以艺术特色引领教学质量提升,助力学生的幸福成长。优化艺术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开展艺术特色教学的关键,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师范大学 红螺寺 美术教师 学生成长
下载PDF
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病毒病原学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建如 冯敏 +4 位作者 郝建勇 谢金防 康昭风 廖明 曹伟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2-1455,共4页
对来自江西3个地方鸡品种(崇仁麻鸡、余干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病原学调查。将所采集的血浆接种DF-1细胞,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均有外源性ALV感染,经鉴定得到4株J亚群禽白血... 对来自江西3个地方鸡品种(崇仁麻鸡、余干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病原学调查。将所采集的血浆接种DF-1细胞,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均有外源性ALV感染,经鉴定得到4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基于gp85序列分析表明这4个分离株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平均为94.6%),而与A、B、C、E亚群ALVgp85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仅在50.6%~54.5%之间。这是江西地方鸡品种分离和鉴定ALV-J的初次报道,对于我国江西省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净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地方鸡品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病原学
原文传递
v-t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妙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建如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38,共3页
结合实例,说明v-t图可使物理过程更加直观,能有效地化解难点,是利用其他图象分析问题的基础,且在运用v-t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V-T图 直观表达 化解难点 化曲为曲
原文传递
巧用类比,化解物理教学难点
14
作者 秦建如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第1期90-90,共1页
类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是通过相同或者相似属性事物之间的对比,从一类事物的某些属性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特征。基本思想是:在相异中寻求相似,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相似中寻求相异,从中寻找各个事物的个性。
关键词 教学难点 类比 巧用 物理 思维方法 客观世界 人类认识 事物
原文传递
EV71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向菲 刘畅 +3 位作者 胡冰 王瑞娟 秦建如 王建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6-1230,共15页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疾病,亚洲地区频发,危害不容小觑。其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易引起并发症,致病株多样且易变异等特点,均为手足口病的治疗与防控带来挑战。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疾病,亚洲地区频发,危害不容小觑。其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易引起并发症,致病株多样且易变异等特点,均为手足口病的治疗与防控带来挑战。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寻求合适的治疗药物极其重要。本文就EV71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抗病毒药物 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