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季稻刈割时期对粮饲型再生稻饲草和再生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
作者 吴银发 杨水银 +7 位作者 缪佳利 夏宇玲 何一帆 石笑飞 彭廷 秦建权 赵全志 郑常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目的】探究头季稻不同刈割时期对粮饲型再生稻饲草和再生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粮饲型再生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及南方稻区解决粮饲争地、实现粮饲统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作为再生稻种... 【目的】探究头季稻不同刈割时期对粮饲型再生稻饲草和再生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粮饲型再生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及南方稻区解决粮饲争地、实现粮饲统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作为再生稻种植的品种两优6326和桃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开花期、乳熟期和蜡熟期3个头季刈割时期,分析头季饲草和再生季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差异,并对粮饲型再生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头季干饲草产量逐渐增加,在蜡熟期刈割时最高,两优6326和桃优香占分别达9.17和10.35 t/ha。青贮饲草的饲用品质变化趋势与干饲草产量一致,刈割时期越晚,发酵品质越优,相对饲用价值越高,且在蜡熟期刈割时青贮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发酵品质指标均达GB/T 25882—2010《青贮玉米品质分级》优质二级标准。再生季水稻产量在开花期刈割时最高,两优6326和桃优香占分别达8.94和8.92 t/ha,之后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随刈割时间推迟,再生季稻米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各刈割处理下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度表现达到或接近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二级标准。再生季稻谷经济收益大幅高于头季饲草,2个品种的总收益、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在开花期刈割时最高,平均分别达36755元/ha、17450元/ha和1.90,并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结论】以高产优质饲草生产为目的,头季宜在蜡熟期刈割;以高产优质稻米生产为目的,头季宜在开花期刈割,且该模式在开花期刈割时的总体经济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刈割时期 饲草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光照、氮素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潘胜才 陈余波 +2 位作者 简叙 卢沙沙 秦建权 《作物研究》 2024年第1期1-9,15,共10页
为了提高西南喀斯特山区的水稻产量,以Y两优900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花后遮光为主区因素(自然光照和遮光40%),氮肥为副区因素(90、180、270 kg/hm^(2)),研究光照、氮素及其互作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形... 为了提高西南喀斯特山区的水稻产量,以Y两优900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花后遮光为主区因素(自然光照和遮光40%),氮肥为副区因素(90、180、270 kg/hm^(2)),研究光照、氮素及其互作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肥水平下,花后遮光40%可显著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但也显著降低了花后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最终导致水稻实际产量显著降低27.0%~31.3%。相同光照条件下,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单位面积总颖花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量、收获指数和产量。在弱光条件下,增施氮肥能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和总颖花数,并且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随着施氮量增多而提高,从而降低了花后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因此,在西南寡照区,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扩大前期的群体和干物质积累量,能有效地补偿后期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抽穗后光照强度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秦建权 唐启源 +4 位作者 李迪秦 张运波 李小勇 杨胜海 陈立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4,共7页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高产常规稻3种不同类型中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齐穗后遮光(70%)和不遮光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光强变化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和氮素营养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以揭示超级杂交稻产量稳定性较差的原因。结果表明,...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高产常规稻3种不同类型中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齐穗后遮光(70%)和不遮光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光强变化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和氮素营养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以揭示超级杂交稻产量稳定性较差的原因。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①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累积量大幅度减少,干物质分配到穗中的比率仅为32.1%,低于其他类型品种;②超级杂交稻谷粒氮总积累量降幅达33.9%,氮收获指数下降12.3%,而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只降低19.8%和26.9%;③超级杂交稻产量下降幅度为53.1%,显著低于常规稻和普通杂交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超级杂交稻 干物质 氮素 产量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养分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建权 冯跃华 +6 位作者 叶勇 李香玲 李杰 王旭 雷义 杨远志 王贵焜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2,共4页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是减少环境污染和水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途径。为探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杂交稻中优808为材料,比较了不施肥(T1)、纯化学肥料(T2)、等养分条件下53%无机化肥N配合施用47...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是减少环境污染和水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途径。为探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杂交稻中优808为材料,比较了不施肥(T1)、纯化学肥料(T2)、等养分条件下53%无机化肥N配合施用47%有机肥N(T3)、86%无机化肥N配合施用14%有机肥N(T4)4种处理间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差异情况。结果表明,T3、T4处理比T1处理显著增产;等养分条件下,T3、T4处理与T2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T4处理的产量略高于T2。与T2处理相比,T4、T3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6.08%、6.76%和7.76%、7.27%,单位面积颖花数显著增加14.63%和14.69%,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同时T3、T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高于T2处理,提高了粒叶比,源库关系较协调,促进了后期干物质生产和养分的吸收与积累,从而增加了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有机肥 无机肥 养分吸收 产量
下载PDF
遮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秦建权 李迪秦 +3 位作者 张运波 夏冰 彭少兵 唐启源 《作物研究》 2007年第B12期598-603,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遮荫对水稻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矿质营养吸收与利用、生态适应性及产量与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阐述遮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性状、光能利用及生态稳定性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遮荫 光合作用 生态稳定性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6
作者 秦建权 周丽洁 +1 位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作物研究》 2008年第S1期347-350,共4页
简要回顾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背景及水稻育种发展的概况,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目前各种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的提出依据、育种手段方法和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 简要回顾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背景及水稻育种发展的概况,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目前各种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的提出依据、育种手段方法和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物质基础,解决广适性是当前超级稻育种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对超级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育种
下载PDF
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迪秦 秦建权 +4 位作者 张运波 杨胜海 彭少兵 邹应斌 唐启源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63,共6页
为探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及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的3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品种还是播期,至齐穗期水稻群体各高度层的干物质积累量都表现出20cm以下>80c... 为探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及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的3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品种还是播期,至齐穗期水稻群体各高度层的干物质积累量都表现出20cm以下>80cm以上>20~40cm>40~60cm>60~80cm;品种间表现为汕优63(V2)>两优293(V1)>扬稻6号(V3)。水稻群体消光系数(K)在同一播期的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汕优63(V2)>两优293(V1)>扬稻6号(V3),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表现出播期2(S2)>播期1(S1)>播期3(S3)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品种 太阳光辐射 消光系数 干物质 垂直分布
下载PDF
施氮量与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5 位作者 秦建权 张运波 郑华英 杨胜海 陈立军 邹应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9-814,共6页
通过探讨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的影响,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于2007年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民管理模式、实地氮肥管理和实时氮肥管理3种氮管理模... 通过探讨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的影响,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于2007年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民管理模式、实地氮肥管理和实时氮肥管理3种氮管理模式、涉及7种氮水平(N0~N6)下水稻的产量及群体辐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总量﹑产量﹑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和辐射利用率都相应增加。处理N6水平(施氮量为210kg/hm2)下,产量最高,为9927.0kg/hm2,分别比其他处理高4.8%~33.5%,当施氮水平超过210kg/hm2时,不同施氮方法,处理产量和群体光合有效截获量反而降低;处理N6干物质积累总量和辐射利用率也最大,分别为1853.7g/m2和1.59g/MJ,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而表明,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有重要影响,相同施氮水平下,采用实地氮肥管理更有利于产量和超级稻群体辐射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氮管理模式 辐射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施N对超级杂交稻中后期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迪秦 段春奇 +7 位作者 秦建权 张运波 杨胜海 陈立军 雷恩 郑华斌 邹应斌 唐启源 《作物研究》 2009年第2期71-73,共3页
2007年采用不同的氮管理模式,在孕穗期、齐穗期及齐穗后15 d,对超级稻两优293进行根系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管理模式(FFP:农民习惯施肥模式,SSNM:实地氮管理模式,RTNM:实时氮管理模式)中,以采用SSNM模式和RTNM模式处理的根系活... 2007年采用不同的氮管理模式,在孕穗期、齐穗期及齐穗后15 d,对超级稻两优293进行根系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管理模式(FFP:农民习惯施肥模式,SSNM:实地氮管理模式,RTNM:实时氮管理模式)中,以采用SSNM模式和RTNM模式处理的根系活力最强,它们与同等氮施用量的FFP模式相比,其根系活力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样,相同氮施用量处理,采用不同氮管理模式,其产量也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施肥 根系活力 产量
下载PDF
水稻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4 位作者 秦建权 张运波 杨胜海 陈立军 李小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各2个品种(组合)分2个播期进行试验,探讨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播期,超级稻产量最高;5月22日播种的超级稻产量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差异显著,且产量都高于6月17日的,超级...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各2个品种(组合)分2个播期进行试验,探讨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播期,超级稻产量最高;5月22日播种的超级稻产量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差异显著,且产量都高于6月17日的,超级稻产量最高的原因是有较高的颖花量。6月17日播种的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比5月22日的高。超级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最大。播期1,水稻群体光能截获率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从孕穗期到齐穗期与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数、穗粒数、产量及收获指数不相关;播期2,水稻群体光能截获率与结实率只在分蘖中期和齐穗期呈显著负相关,与穗数、穗粒数、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光能辐射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氮肥施用模式对中籼超级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4 位作者 翟玉光 秦建权 张运波 杨胜海 陈立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以中籼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研究了3种氮肥施用模式(实地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kg/hm2;实时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和210kg/hm2;农民模式:施氮量210kg/hm2)下,水稻群体产量、辐射利用率及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水平... 以中籼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研究了3种氮肥施用模式(实地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kg/hm2;实时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和210kg/hm2;农民模式:施氮量210kg/hm2)下,水稻群体产量、辐射利用率及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水平下,采用实地养分管理模式对中籼超级稻产量的提高效果好于实时模式,提高了辐射利用率,在施氮量120kg/hm2水平下,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群体的有效穗数、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总量的显著增加及辐射利用率的提高和群体纹枯病发病率的降低,产量、有效穗、干物质总量和辐射利用率与实时养分管理模式相比,分别提高1.61%、10.3%、13.3%和12.0%,纹枯病病情指数下降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超级稻 施氮模式 产量结构 辐射利用率 纹枯病
下载PDF
早中晚季栽培对不同早籼稻灌浆期稻米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迪秦 刘卉林 +6 位作者 秦建权 张运波 杨胜海 陈立军 周美兰 唐启源 彭少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4-598,共5页
以湘早籼24、湘早籼143和自选1号3个早籼品种为研究对象,早、中、晚3季栽培,通过分析抽穗后单株主穗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籽粒颖壳和子房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探讨稻米色素形成的规律,确定籽粒灌浆、稻米色素沉积、米质形成的... 以湘早籼24、湘早籼143和自选1号3个早籼品种为研究对象,早、中、晚3季栽培,通过分析抽穗后单株主穗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籽粒颖壳和子房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探讨稻米色素形成的规律,确定籽粒灌浆、稻米色素沉积、米质形成的最佳切合时期和保健色米的收获适期。结果表明,水稻灌浆期籽粒的干重随着灌浆的进行呈逐渐上升趋势,早季栽培的水稻籽粒干重的增加速率快,灌浆时间短;而晚季栽培的水稻籽粒干重的增加速率较缓,灌浆时间长,成熟后籽粒干重比早季栽培的重。收获期对色素的影响最大,水稻籽粒子房色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颖壳色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延后于颖壳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保健色稻收获适期早、中、晚季稻分别在抽穗后25、20和2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季栽培 早籼稻 灌浆期 稻米色素
下载PDF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贵州大学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跃华 赵致 +4 位作者 宋碧 任明见 王巩 秦建权 田山君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第1期54-57,137,共5页
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途径,对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卓越农林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
下载PDF
遮光或弱光对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陶优生 秦建权 +2 位作者 张运波 蔡庆红 唐启源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对国内外有关遮光或弱光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及稻米品质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就弱光胁迫对水稻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遮光 弱光 稻米品质 产量
下载PDF
杂交水稻光能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2 位作者 张运波 秦建权 金小马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74-76,共3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杂交水稻光能利用研究的现状,并从基因型和生态型两方面,总结了二者对光能利用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光能利用对杂交水稻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能利用 进展
下载PDF
无钥匙进入系统转向柱锁控制器的原理与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建权 罗来军 《汽车电器》 2010年第11期6-8,13,共4页
随着一键式启动系统和无钥匙进入系统在国内的兴起,传统的机械式转向柱锁必将被新颖的转向控制器所代替。本文对无钥匙进入系统转向柱锁控制器(简称"转向控制器",SCLC)的原理作以介绍,重点分析如何将其与BCM控制器、IMMO和发... 随着一键式启动系统和无钥匙进入系统在国内的兴起,传统的机械式转向柱锁必将被新颖的转向控制器所代替。本文对无钥匙进入系统转向柱锁控制器(简称"转向控制器",SCLC)的原理作以介绍,重点分析如何将其与BCM控制器、IMMO和发动机管理模块(EMS)等有效集成,实现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控制器 发动机管理模块 无钥匙进入系统 BCM IMMO
下载PDF
比重分级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出苗和产量的影响(英文)
17
作者 崔婷 王晓敏 +2 位作者 秦建权 邓化冰 唐启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0期2099-2103,共5页
以杂交水稻品种陆两优996、两优培九商品种子为试验材料,以盐水溶液将种子精选分级为比重<1.0(T1)、1.0-1.09(T2)、1.1-1.19(T3)、≥1.2(T4)不同组分,以未精选的种子(CK)为对照,研究了比重分级对种子发芽出苗、秧苗素质及产量等的影... 以杂交水稻品种陆两优996、两优培九商品种子为试验材料,以盐水溶液将种子精选分级为比重<1.0(T1)、1.0-1.09(T2)、1.1-1.19(T3)、≥1.2(T4)不同组分,以未精选的种子(CK)为对照,研究了比重分级对种子发芽出苗、秧苗素质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精选分级后,处理T2、T3、T4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出苗率、成秧率都均不同程度的高于CK,T1处理则显著低于CK;与未分级的商品种子对照相比,T2、T3、T4处理均增产显著,增产的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或者每穗总粒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分级 种子活力 发芽率 产量
下载PDF
5个水稻三系新不育系特征特性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润 余显 +1 位作者 周丽洁 秦建权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0,17,共6页
为探明5个新选育稳定三系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对其秧苗素质、开花习性、生育时期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水稻日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148A、742A、743A在育苗期和移栽后长势都较旺盛;731A、752A在育... 为探明5个新选育稳定三系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对其秧苗素质、开花习性、生育时期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水稻日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148A、742A、743A在育苗期和移栽后长势都较旺盛;731A、752A在育苗期长势较弱,但移栽后731A生长较旺盛,而752A长势仍然较弱,表现为植株矮小、主茎叶片数和有效分蘖数较少。所观察的5个不育系花期都较集中,始花至终花的时间为6~8 d,开花第3~5天达到盛花期,日开花高峰期在11:00—12:00。其中,752A、731A开花历时较短,分别为6、7 d;752A的剑叶较短,柱头外露率(87%)、单穗颖花数(145.2朵)显著高于其他不育系,异交结实性较好;开花时的温、湿度适宜有利于促进开花。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主茎叶片数、穗长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2、0.554;有效分蘖数与穗长、剑叶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0.706;单穗颖花数与有效分蘖数、穗长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秧苗素质 开花习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翠 田宏跃 +3 位作者 覃廷英 余显 秦建权 周丽洁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5,共4页
以不同类型贵州地方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凯里和遵义2个不同地点种植,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测定收获种子的活力性状,比较不同地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同地点下,水稻的... 以不同类型贵州地方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凯里和遵义2个不同地点种植,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测定收获种子的活力性状,比较不同地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同地点下,水稻的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以籼型>粳型、粘型>糯型,籼粘型显著高于粳粘型、籼糯型和粳糯型。2)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在不同地点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论籼型、粳型,还是粘型和糯型,均表现为凯里>遵义;籼粘、粳粘、籼糯、粳糯4种类型水稻的种子发芽指数均以凯里显著高于遵义,籼粘、粳粘、籼糯的种子活力指数也以凯里显著高于遵义。3)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之间受环境的影响不同,其中种子活力受环境影响以籼稻>粳稻、粘稻>粳稻、籼粘>粳粘>籼糯>粳糯。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之间种子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及生产地点对水稻种子活力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水稻种子活力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不同类型 不同地点
下载PDF
不同减氮模式对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云贵 冯跃华 +3 位作者 张建冲 龙丽荣 赵庆凯 秦建权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2,共11页
以川优9527(V1)、Y两优900(V2)、准两优527(V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T1)、当地农民习惯施氮(T2)、氮肥后移减氮20%(T3)、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氮肥后移减氮20%(T4)、增密与氮肥后移减氮20%(T5)、控释肥尿素配施减氮20%(T6)6个处理,研究不... 以川优9527(V1)、Y两优900(V2)、准两优527(V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T1)、当地农民习惯施氮(T2)、氮肥后移减氮20%(T3)、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氮肥后移减氮20%(T4)、增密与氮肥后移减氮20%(T5)、控释肥尿素配施减氮20%(T6)6个处理,研究不同减氮模式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T6处理产量与之相当;T5、T4、T3处理产量提高,V1、V2、V3中T5和T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9%、23.7%、23.8%和12.3%、14.1%、13.8%,T3处理分别提高7.8%、14.1%、7.6%,T5、T4、T3处理产量提高主要归因于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穗率和有效穗数提高。与T2处理相比,T5、T4、T3、T6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回收利用率总体上均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总体均表现为T5>T4>T3>T6>T2,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总体均表现为T4>T5>T3>T6>T2。综上,减氮20%条件下,T5、T4、T3处理均能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以T5处理最优,T4处理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机插稻 减氮模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