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亚里士多德与密尔的幸福观比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向玉乔
秦彤阳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8-53,共6页
-
文摘
幸福问题是伦理学的重要论题。亚里士多德通常被认为是理性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密尔则被认为是感性主义与功利论的集大成者。两者的立场看似泾渭分明,但他们对幸福观的建构却条理相通。幸福之道不远人。亚里士多德与密尔的幸福观都是围绕目的论、人性论、德性论来展开和铺陈的,具有深刻的同构性。对两者的幸福观进行比较研究,对我们树立正确幸福观有借鉴价值。
-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密尔
幸福观
比较
-
Keywords
Aristotle
John Mill
view of happiness outlook
comparison
-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精准扶贫问题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向玉乔
秦彤阳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云梦学刊》
2019年第3期111-116,共6页
-
文摘
精准扶贫问题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我国学术界对精准扶贫问题已有较多研究,但缺少伦理反思的问题比较突出。精准扶贫的伦理维度涉及伦理技术手段的选择、伦理价值目标的设立等问题,与人的道德权利密切相关,是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贫困人口道德权利的重要举措,其要旨是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尊严权。同时,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和优越性。精准扶贫不仅应该侧重于实现其应有的伦理价值目标,而且应该体现道德文化精神扶贫的价值。美好生活是精准扶贫的伦理价值目标的现实化。
-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伦理维度
道德权利
伦理路径
-
Key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ethical dimension
moral rights
ethical path
-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自欺现象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秦彤阳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天中学刊》
2019年第4期60-64,共5页
-
文摘
自欺与欺骗不同。欺骗包括一个行骗者和一个受骗者,是一种二元结构,而自欺是只有一个自欺者的一元结构。面对自欺的逻辑矛盾,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心理分割将自欺还原为二元结构。对自欺的认识,在哲学史上有意识论和无意识论之争,后演变为意向论与非意向论之争,自欺的层次论则是对双方观点的综合。自欺具有危害性,自欺者意图通过弱化主体性逃避责任,是人类趋利避害的表现。自欺现象有其时代特征和现实基础,亟须引起当代人的重视和反思。
-
关键词
自欺
意识
意向
层次
自由
-
分类号
B02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道德自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秦彤阳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4-27,共4页
-
文摘
道德自信是人对自身道德本性、道德实践、道德价值的确信心理。道德自信根据社会结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差序道德自信和团体道德自信。树立道德自信有向内、向外两个路径,树立道德自信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人本性、历史性、实践性三个主要原则。道德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道德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道德自信对于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必不可少的。道德自信为人类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价值指引和强大动力。
-
关键词
道德自信
差序道德自信
团体道德自信
文化自信
-
Keywords
moral self-confidence
differential moral self-confidence
group mo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密尔对功利主义的辩护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秦彤阳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1期17-19,35,共4页
-
文摘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思想,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精神已经渗入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为各门社会科学奠定了伦理基础,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功利主义最著名的拥护者和辩护人。他发展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对功利主义饱受指责的语义混淆、享乐主义、自私自利和实践难题进行澄清和辩护,使功利主义的体系架构更加精致和完备,但仍然留下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密尔
功利主义
辩护
-
分类号
B82-064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