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费县秋冬型恙虫病临床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运喜 吴钦永 +7 位作者 孙海龙 杨占清 孟祥瑞 苏明 张学林 秦德太 于仁芝 王刚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7-260,共4页
为了解山东地区姜虫病流行情况,对费县部分重疫区姜虫病患者进行了个案调查及病原学分离。结果表明,费县姜虫病具有典型的四大特征,即溃疡或焦痂91.01%(172/189)、皮疹95.77%(181/189)、发烧98.9... 为了解山东地区姜虫病流行情况,对费县部分重疫区姜虫病患者进行了个案调查及病原学分离。结果表明,费县姜虫病具有典型的四大特征,即溃疡或焦痂91.01%(172/189)、皮疹95.77%(181/189)、发烧98.94%(187/189)、淋巴结肿大84.66%(160/189);以农民为主,流行高峰在10月中下旬。对恙虫病人分布的概率模式分析,表明当地恙虫病分布在时间、空间上均有聚集性。患者早期血清抗体阳性率75.42%。床边接种小鼠32组,其中12组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Rt)。小白鼠一般接种后5~10天发病,解剖可见肝脾明显肿大。血清学鉴定,除部分毒株未定型外,其余均与Rt标准株Giliam型呈阳性反应,这与当地恙虫病人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县 恙虫病 临床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下载PDF
费县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运喜 吴钦永 +9 位作者 杨占清 彭佐林 苗仲水 秦德太 于仁芝 王刚 王增君 苏明 朱洪霞 郭士成 《疾病监测》 CAS 1999年第2期48-52,共5页
为了解山东地区恙虫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于1994~1997年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办法,对费县恙虫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年发病率为041~109‰(1995年属该病的高峰年),发病自然村占总自然村... 为了解山东地区恙虫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于1994~1997年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办法,对费县恙虫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年发病率为041~109‰(1995年属该病的高峰年),发病自然村占总自然村的5668%(106/187),有13个自然村连续四年均有病例出现,其中以汪沟乡闵寨村病例最多共33例,年发病率为345‰。发病高峰在10月中、下旬,以26~35年龄组患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13∶1),患者多为农民(占8376%)。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坐卧史、居住环境潮湿及居住村庄边缘为恙虫病危险因素,此外影响当地恙虫病自然因素还有鼠密度及小盾纤恙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野鼠密度动态变化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恙虫病发病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运喜 杨占清 +5 位作者 吴钦永 李子健 秦德太 马淑彬 王增君 朱洪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801-802,共2页
 1995 年3 月至1997 年11 月对鲁中南丘陵地区费县农田野鼠密度进行逐月观察,同时收集当地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 H F R S) 和恙虫病发病资料。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当地农田优势鼠种黑线姬鼠与 H F R S及恙虫病发...  1995 年3 月至1997 年11 月对鲁中南丘陵地区费县农田野鼠密度进行逐月观察,同时收集当地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 H F R S) 和恙虫病发病资料。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当地农田优势鼠种黑线姬鼠与 H F R S及恙虫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562 , P< 0001 ,r= 0801 , P< 0005) ;大仓鼠仅与 H F R S 发病率相关(r = 0599 , P< 0001) ,与恙虫病发病率相关不显著。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是当地农田 H F R S和恙虫病的主要宿主动物,大仓鼠是次要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恙虫病 相关性分析 鼠密度
下载PDF
山东省恙虫病危险因素病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钦永 刘运喜 +3 位作者 杨占清 苏明 秦德太 于仁芝 《医学动物防制》 1998年第4期19-20,共2页
1995年9~12月作者对山东省费县进行了恙虫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经配比分析发现,居住在村庄边缘、居住环境潮湿和有田间草丛坐卧史三因素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小于0.05、0.01和0.0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环境潮湿的村边和... 1995年9~12月作者对山东省费县进行了恙虫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经配比分析发现,居住在村庄边缘、居住环境潮湿和有田间草丛坐卧史三因素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小于0.05、0.01和0.0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环境潮湿的村边和村中居住人群,其发病的危险性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证实了以往根据鼠和恙螨的生态习性推断本病危险因素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儿童恙虫病临床特点及其流行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运喜 赵仲堂 +9 位作者 丰佩田 马淑彬 闵静思 秦德太 袁云娥 魏华 索继江 邢玉斌 贾宁 高岩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儿童秋冬型恙虫病临床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199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山东费县5所乡镇医院共收治儿童恙虫病患儿56例,对所获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同时调查当地疫源地,并进行恙虫病东方体... 目的探讨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儿童秋冬型恙虫病临床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199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山东费县5所乡镇医院共收治儿童恙虫病患儿56例,对所获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同时调查当地疫源地,并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分离与鉴定。结果男性患儿多见(占82%);均为农村患儿,都有野外暴露史;9—11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在10月中、下旬;有特异性皮肤焦痂或溃疡者占96%(54/56),100%患儿高热,98%的患儿有皮疹(55/56),86%的患儿有淋巴结肿大(48/56);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阳性占94.12%;常伴有脏器损害(75%)。小盾纤恙螨是该地恙虫病主要传播媒介,黑线姬鼠是当地野外Ot最重要的宿主。结论儿童秋冬型恙虫病是北方恙虫病新疫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区野外暴露史、皮肤特异性焦痂或溃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阳性是该病重要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儿童 流行病学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